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为什么有三个都城,明朝的三个都城分别是哪里

明朝为什么有三个都城,明朝的三个都城分别是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839 更新时间:2024/1/16 23:11:57

很多时候,提到“首都”,我们知道,一个国家一般都只有一个首都,是一个国家的中心,一般都是政治中心。所以,首都有一个就够了,然而在历史上,明朝时期,竟然出现过三个首都,而且还不是交替存在而是同时存在。为什么明朝会出现这么多都城,这些都城都是什么地方?这样多的都城,难道不担心治理方面会出问题吗?

古代朝都城大都只有一个,但历史上也有设置多个都城的王朝,比如辽国实行的是五京制,上京临潢府(内蒙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是辽国的正式都城,但辽国还有四个都城,分别是西京大同府(现在山西大同),南京析津府(现在北京),中京大定府(现在内蒙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附近)以及东京辽阳府(现在辽宁辽阳市)。

而灭亡辽国的金国都城也不少,金国的都城有三个:金上京会宁府(哈尔滨阿城附近)、中都大兴府(现在北京),还有汴京开封府(现在河南开封)。但金国都城与辽国又有不同,三个都城是之后灭宋形成的。

到了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南京,而其儿子朱棣把都城迁到北京,但南京都城继续保留,实际上明朝还有一个都城在朱元璋的老家凤阳,历史称中都。但叫“北京”的都城在开封,朱元璋当时有此

建三个都城计划,但没有实施,开封也没建设。那么明朝为什么保留三个都城,是效仿辽金还是另有其意呢?

1.起家之地不能忘

纵观明朝历史,在都城设置上很有意思,虽然说不上反反复复。但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并没有打算在南京长期居住,他曾派儿子朱标去北方重新选址。朱标先后考察了西安、洛阳两地,最后还给朱元璋呈送了关于迁都的可行性报告。但不久朱标死了,朱元璋迁都的事就不了了之了。

之所以选择南京,朱元璋是经过长时间选择才定下来的。朱元璋定都南京前也是思前想后,毕竟选择都城不是小事,关系到江山社稷,还影响国运。朱元璋手下有个大臣叫陶安,建议朱元璋定都金陵,也就是现在南京,他认为金陵“抚形胜以临四方”,地理位置很重要。历史上也有王朝在此建都。后来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在随后的统一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所以南京是福地,朱元璋没忘。

但朱元璋实际对南京并不太满意,虽然传说中有刘伯温的建议,但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五代十国的南唐都曾以此地为都城,王朝气数并不长。所以朱元璋很忌讳这一点,把南京当都城也是权宜之计。

至于中都凤阳,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那是朱元璋老家,他选择建中都,并不真正想作为都城。

2.实现“天子守国门”

朱棣夺了侄子的天下,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也有着深层次考虑。朱棣长期驻过北京,早已经习惯了北京。而北京位置更重要了,可以抵御北方蒙元残余势力,实现真正的“天子守国门”。

朱棣虽然把都城迁到北京,但南京继续作为都城用,但与北京地位就不同了。不过朱棣的后代却打算要把都城再次迁回南京,比如明仁宗时就修葺了南京,准备迁都回来,但没有实现。明宣宗把南京作为京师要地,实际上他还以北京为主。到了明英宗时,才正式确立明朝的“两京制”,两个首都并用,两套大臣班底,这也是明朝特色,与辽金不同。

3.南京地位并没有降低

明朝时,大臣有在南京任职的,也有在北京任职的。但北京经过明朝几代皇帝的经营,其都城地位已经很难取代。但南京作为辐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明朝也不会放弃。因为早在南宋时期,南京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经济的中心。那时北京还远未达到南京地位,如果明朝放弃南京,那么就会面临海上及南部地区威胁,不可能及时处置。所以保留南京,巩固北京,有利于明朝的统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纳兰明珠和索额图都是康熙宠臣,为什么结局都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纳兰明珠和索额图其实感觉这两人人还真的挺惨的,话说这个索额图要比纳兰明珠更加惨,其实这纳兰明珠和索额图最开始都是康熙帝宠臣的,而且位置也做到了极致,也算是除了皇帝就是他们官最大了,但是他们两个人的结局最后也还是非常的惨烈,纳兰虽然好一点但是也纵观一生也很惨,索额图就更加惨烈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

  • 李福究竟有没有如实传达诸葛亮的嘱托?蒋琬真是诸葛亮钦定的接班人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去世以后,蒋琬成了诸葛亮的接班人,继续统领朝政,拜尚书令一职。后来刘禅又封蒋琬为大司马,让他总览军政大权对曹魏实施进攻,只是最后的计划并没有被采纳。蒋琬虽然身负重托,但可惜壮志难酬,这也是因为他和诸葛亮在朝中的声望相差太远,以至于支持他的人不多。当年蒋琬能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是通过李福一人传达

  • 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他会不会对东吴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的北伐失败,姜维的北伐也同样失败,蜀国最终也灭亡,三国的统一其实也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如果,有万分之一的可能,诸葛亮北伐成功了,魏国被蜀国灭亡,那么魏国的土地自然也就会划归蜀国版图,而蜀国之前与吴国是有联盟的,这个时候,蜀国又会不会对东吴下手呢?东吴这个曾经的盟友,会不会成为蜀国的敌人?这个

  • 为什么诸葛亮死后十九年,姜维才开始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的北伐大业,因为自己鞠躬尽瘁,身体越来越扛不住,最终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遗憾,带着这个遗憾,诸葛亮去见刘备了。而后来接替他的北伐的姜维,继续着诸葛亮没有完成的事业,只是,姜维的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之间,相隔了十九年的时间。为什么姜维在这么久之后才开始北伐?姜维是在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吗?

  • 纳兰明珠、纳兰容若、纳兰性德、纳兰成德关系解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纳兰这个姓氏小编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因为感觉很美,纳兰感觉有一种塞外蓬莱仙境的意思,但是其实纳兰还真的是女真族里面延伸出来的,所有和汉性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话说最近有人对纳兰明珠和纳兰容若还有纳兰性德傻傻分不清楚,那么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仔细的揭秘分析看看了,感兴趣的有疑惑的网友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 秦桧对宋高宗很忠诚,为什么他还是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忠臣与奸臣,或许在“忠君”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会认为,古代那些对自己的君主非常忠诚的人,都可以被成为忠臣,但是这样就会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君主本身就不太好呢?比如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奸臣秦桧,从后世的角度来看,他当然是奸臣,但是他却是忠于宋高宗的,这一点不用怀疑,那为什么他还

  • 明朝秀才地位为什么很高?不是官员却享有很多特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秀才在古代最早指的是选拔官吏的科目,后来用于统称读书人。到了明朝,秀才则被专门用来称呼府、州、县的学员。秀才并不是一个官职,但明朝的秀才却也比普通百姓多出了很多特权,所以明朝秀才的地位放在整个历史上来看算是比较高的了。这也和明朝推崇读书人有关,只要是有学识的人都会得到尊敬,在朝中文人集团的力量也是非

  • 清宫后妃死了之后,她们的金银首饰怎么处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清宫后妃其实不仅仅只是有争宠这个玩法,也还是有超多的故事可言的,话说清宫的后妃们经常会获得一些赏赐,这其中也包括很多金银首饰,细软等等,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假如这些后妃死了之后,这些金银细软首饰什么的都这么处理呢?是拿去随葬吗?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

  • 陈仓之战诸葛亮有数万大军,为什么打不过郝昭的一千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陈仓之战,历史上有两次发生在陈仓的战役,一次是楚汉时期,另一次就是今天要说的,发生在诸葛亮北伐期间的陈仓之战。说起来这一次的陈仓之战,对阵双方,诸葛亮有数万大军,而曹魏一方的郝昭,却只有上千人,但是就是这样差距悬殊的一次战役,诸葛亮还是以失败告终。诸葛亮为什么会失败,这中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原因?为什

  • 秀女进宫后做什么?清朝是如何选秀女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秀女不同于一般的宫女,选秀女进宫是为了给皇帝提供妃嫔储备还有许配给皇室宗亲,所以秀女进宫后的地位要比一般宫女高的多。原本秀女只能是旗人女子,选拔时还分为八旗秀女和三旗秀女,有不同部门负责挑选事项,如此一来也省去了皇帝自己找后宫的麻烦。很多清宫剧都把皇帝描述的好像整天都在处理自己后宫的事,当然也是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