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平定安史之乱的最大功臣是谁,最终为何悲剧结局

平定安史之乱的最大功臣是谁,最终为何悲剧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549 更新时间:2024/2/27 9:51:50

安史之乱,在唐朝历史上是一次无法抹去的记忆,因为这一次的叛乱,原本一代辉煌的盛世走向了没落,盛极而衰说的就是这个时期的唐朝。不过好在这一场叛乱最终还是被平定了下来,而平定叛乱的功臣有很多,那其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对平定安史之乱做出最大的贡献的人又是谁呢?他最终的结局是什么,为何一位大功臣最后却是悲剧收尾呢?

在大唐平定安史之乱的艰难战史里,若论最为卓越,特别是评书演义里最出彩的名将,公认即是郭子仪。但要论最居功至伟的头号名将,郭子仪却要靠边站,最实力担当的,即是李光弼

本来,只需看看南宋曾经的各类史料,这个答案自身就没有争议,在唐宋年代许多专业史家眼里,李光弼有着强壮的影响力和至高的位置。甚至宋朝人在评选历代名将时,更将李光弼单列出来,与韩信卫青等人享受平等的待遇。直到明朝中后期,演义小说大兴,郭子仪在各路别史里频频出风头,才叫李光弼的身份越发矮化。

可是这一切,李光弼生前并不知道,信任即使他知道,也不会在乎,这位盛唐第一名将王忠嗣的高徒,契丹族将门世家出生的硬汉,终身的信仰,都是如此单纯,不计较自个功利得失,只求为国浴血。甚至假使他是个考究自个功利的人物,安史国难降暂时,第一个挺身而出的,也绝不可能是他。

事实上,当安禄山悍然举旗造反时,李光弼还只是个京城武官,假如只想自家富有,彻底就可以脚底抹油开溜,可是他却大方授命,带领五千男儿奔赴河北,出手就给了安禄山沉重冲击。专心想着要攻击长安的安禄山,背面被李光弼连番重拳打晕,河北多半郡县全被李光弼拿下,眼看安禄山老巢不保。假如没有他这一番黑马般的体现,专横的安禄山马队,极有可能在唐王朝猝不及防间拿下长安,全部大唐甚至我国的前史,恐怕就要改写。

而在长安由于唐玄宗的瞎指挥沦亡后,大好战局突然反转,唐肃宗在灵武的凄风苦雨中即位,其时许多人都凄然确定,唐王朝恐怕撑不住了。但仍然仍是李光弼,再次带着一支孤军奔赴太原,上演了我国战役史上又一大奇观:硬是死扛十倍于自个的安史叛军,守住了大唐王朝的门户太原,保住了大唐反击的生命线。

在战事最白热化的时间,他把自个的帐子建在城头,让每一个战士都看到自个正在浴血,全军士气爆满,总算挺过这绝地一战,岌岌可危的大唐,是靠李光弼闯过了存亡一线。

而真正奠定他无与伦比功业的,更有758年的河阳大战。面临安史叛军压箱底的精锐,还有叛军主帅史思明亲身压阵,李光弼慨然相向,他带领的部队,都是各个战场溃退下来的溃兵,但他的兵营却成了大熔炉,多么怂包的戎马,只需到了他的麾下,即是热血满腔。李光弼部下荔元非礼构成的敢死队,硬是一气冲开了优势叛军的阵营,打开了成功之路。唐军吼叫追杀,一向视唐军如草包的安史叛军,遭到了空前惨败!

这场成功之后,李光弼在城墙之上,慎重向着唐朝皇帝方向叩拜,全军欢声如雷。由于自此战后,或许还有许多场战斗,但安史叛军的精锐老底主力,已被李光弼消除,这场国难,全局奠定。是这个忠勇的男子,带领着摇摇欲坠的大唐戎行,闯过了存亡攸关的坎,哪怕在生命的最终时间,安史之乱平定的前夜,受尽诬害的李光弼调任泗州,却仍然在沉痾缠身的情况下抱病上马,平定本地叛乱,在部将们的泪眼婆娑中,为大唐流尽最终的血。763年,五十七岁的李光弼病故兵营,一向尖刻对待李光弼的唐王朝,这才想起盛大悼念,赐予谥号武穆(这是后来的大英雄岳飞,也曾享有的待遇)。但所有人都理解:李光弼,当得起!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操不称帝是为了成全曹丕?他只是错过了称帝时机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有些三国的读者对于曹操不称帝这件事感到非常奇怪,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已经成为了朝中实际掌权人,而且还击败袁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为何最后还是没有称帝呢?难道是为了成全曹丕,想把这样一个机会让给自己的儿子?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曹家能有今天的地位全拜曹操所赐,而且曹操不管是才华还是能力都在曹丕之上,最关

  • 朱元璋不杀徐达,为什么要杀了徐达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杀功臣的事情,我们也都是知道的,其实不仅仅是功臣,当初只要是牵涉到那些案子的人,不管是什么样的职位,什么样的人员,最后都是难逃一死。只是,也有一些功臣逃过了这一劫,并没有被杀死,比如徐达。但是,尽管徐达没有死,他的妻子却被朱元璋打死,这是为何?朱元璋不杀徐达却为什么要杀掉他的妻子?他的妻子难道

  • 长平之战如果一直都是廉颇指挥,赵国能赢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廉颇,一生战功赫赫,经验丰富,尤其在长平之战之前,坚守阵地消耗秦国的办法,一直以来受到很多人的认可,认为,如果赵国就这样守着,秦国根本不会有任何可乘之机,所以秦国完全拿赵国没有办法。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赵国没有受到挑拨,仍旧用廉颇来对阵秦国,那赵国的胜算究竟会有多大,赵国真

  • 高顺到底是个什么人?吕布不敢用,曹操还要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高顺可能很多网友不是非常的了解这个人,但是也多多少少听说过这个人的事情,那就是这个人其实在吕布那边也不受待见,在曹操这边最后反而被杀了,所以给人感觉的就是非常的受嫌弃,那么这个高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这么受嫌弃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高顺是吕布最忠心的大将,吕布对他也是

  • 杨贵妃究竟有多重?唐朝的以胖为美千万别误会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不过这些古代美女究竟长什么样,我们也无从考究。但我们都知道唐朝是一个以胖为美的朝代,当时人们的审美和我们现代人的审美肯定是有出入的。现代人的审美似乎和“胖”这个字没有任何关系...不过杨贵妃既然被认为是美女,那她当时的体重究竟是多少呢?这里提醒大

  • 袁术是怎么崛起的,袁术地盘不大为什么敢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袁术,作为袁绍的弟弟,他们两人倒也都是相当有野心的人。东汉末年的混乱局面中,枪打出头鸟,因为袁术第一个称帝,但是最终却被其他人联合起来干掉了,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袁术应该的确是很有实力,但同时也很没有脑子的。只是,袁术虽然实力强大,但是他是如何做到这一步的?当时袁术的地盘也不大,他为什么还能兵多将广?

  • 荆轲刺秦时秦王拔不出剑,只是因为剑太长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荆轲刺秦的故事我们都是知道的,他为了燕国,也是为了天下百姓,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阻止秦王。不过,荆轲此举够义气是有了,但却并没有想到,天下合一那是大势所趋,就算是他成功杀了秦王,难道秦国就不会后继有人了吗?这是秦国大业,谁也无法阻止。而在荆轲刺杀秦王的时候,秦王嬴政拔剑拔了好几次都没有拔出来,为什

  • 袁绍为什么执意不挟天子,袁绍为何不听沮授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这段历史很多人都知道,正是因为有了汉献帝在手里,曹操才能够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那么名正言顺,可以说曹操抓住了一个非常好的“锦鲤”。相比之下,袁绍就没那么好命了,在官渡之战的时候,沮授力劝让他挟天子,但是袁绍怎么都不肯,其实沮授的意思想想就会明白,但是为什么袁绍

  • 夷陵之战孙权求和刘备为什么不答应?刘备战胜孙权的几率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准备伐吴之际,孙权实际上是不想跟刘备发生正面冲突的,因为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让曹魏渔翁得利。所以孙权才会派人求和,而且答应刘备退还土地,至于有没有说归还荆州就不得而知了,史书上关于求和的条件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孙权应该不太可能答应把荆州归还,因为孙权一早的目标就是直指荆州,如果此次把荆州又还了回

  • 刘备占了成都之后,怎么变得如此穷凶极恶啊?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的刘备,大家都知道他是蜀汉的大哥大,他也以自己是什么王的后代,他也打着匡扶汉室的口号一直在三国之间勾心斗角,其实刘备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十分的和蔼,聪明,而且爱民,但是有些的网友就发现了,其实在刘备占领了成都之后事情就变得十分的尴尬了,刘备从爱民如子变成了穷凶极恶之人,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