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有什么?

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有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45 更新时间:2024/1/19 16:14:55

三国时期,一直都是很多人热衷于讨论的时期,三个国家各自都有很多著名的将领,比如蜀汉刘备就有五虎上将,而与之相对应的,曹魏也有五子良将,虽然说双方可能并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但是这也各自代表了各自的武将,尽管这些名号都是后人给他们编出来的。不过,曹魏和蜀汉都有了,那东吴有什么?东吴有没有很厉害的武将,能够与这些相提并论的呢?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蜀汉为彰显军中功绩和才能杰出的武将,封赏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上将”,而曹魏为了与“五虎上将”抗衡,弄出了一个“五子良将”,面对蜀汉和曹魏的人才优势,东吴又拿出什么来抗衡?大部分三国读者对东吴的印象其实并不深刻,其实和蜀汉五虎,还有曹魏五子良将一样,东吴也有自己的“四都督”。那么这四个都督又是谁,能不能和五虎、五子良将抗衡呢?

1.第一个都督是周瑜

周瑜为人大度,恢廓,擅长与人沟通——人际关系良好,以德服人,擅长音律(有“"曲有误,周郎顾”美名),最重要的是——是个大帅哥。并且是个对外作战的强硬派,指出曹操并没有完全一统北方,还有马超等后患,加上北方不习水战,东吴对曹操有优势。曾经提出天下二分计策:吞并巴蜀、汉中,以荆州为基地,联手关中的马超,共同攻打曹操。并非《三国演义》中的脓包,小气鬼。

2.第二任都督是鲁肃

鲁肃善于收买人心(和周瑜善于和士大夫们交际不同,鲁肃善于收买中低层人心),对金钱不敢兴趣,身材魁梧有力,有雄心壮志,喜欢谋略,少年就经常召集一帮人一起习武射箭,为人严肃认真,节俭不奢侈,治军号令森严。榻上计:灭黄祖、刘表,夺取长江以南,称霸长江以南,等待北方动乱之机进行一统。以吊丧刘表为由,暗中和刘备联盟抗击曹操。

孙刘联盟抗曹,在刘表刚死时,就被鲁肃提出。鲁肃是第一个提出孙刘联盟的人,并非诸葛亮。全力促进孙刘联盟的达成,其中的一个关键是:鲁肃是周瑜的好友。没有鲁肃的这句话“我子瑜友也”,刘备和诸葛亮不敢相信孙吴真有联盟的诚意。此外借荆州给刘备:鲁肃借荆州给刘备,是出于整体大局去考虑:如果不借荆州:刘备继续弱小,不可能占领巴蜀汉中,成为曹操的敌手;孙吴面临两淮地区和荆州地区两线作战的局面,当时的孙吴还不能两头对抗曹操。

3.第三任都督吕蒙

吕蒙为人勇猛有胆识,年少不读书经常让部下帮写奏折(后在孙权、鲁肃鼓励下读书),对待部下和朋友很是忠义,大度不记仇,反对在战争中滥杀无辜(在平定庐陵强盗时只杀为首的,其余都释放),擅长诡计(因兵少为避免被孙权合并,让士兵统一服装、认真操练,取悦孙权;鲁肃为都督时就提前提出防备关羽的三条不为人知的计策;白衣渡江夺取荆州)。

甘宁夺江陵:在赤壁之战后,曹仁以粮多、兵多两大优势镇守江陵。在夷陵的甘宁被曹仁派兵围攻时,各将都以本来吴东兵就少更不能分兵去救。吕蒙提出自己和周瑜率军救甘宁,留凌统留守大本营,又提前用300人把手险道夺取曹仁骑兵所丢弃的马匹,最后形成江南、江北夹击江陵的局势,迫使曹仁在优势条件下撤离江陵。

提前预备关羽密计:在鲁肃取得周瑜后,吕蒙即向鲁肃提出防备关羽的密计——真的是绝密,无人得知,就连数量也有分歧(《三国志》记录是5个计策,《江表传》记录是3个计策)。密计让曹操进退不得:曹操率军在濡须攻打孙权,吕蒙提出了几个密计(怎么都不公开的,保密期限有这么久么?),让曹操无从下手,只得退军了事。

在吕蒙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时,零陵太守赫普坚决不投降。吕蒙让赫普的朋友跟随自己去攻打零陵。攻打前先遣兵布将安排好,说是次日凌晨攻城,然后告诉赫普朋友:零陵城铁定能攻破,城破赫普必死,刘备、关羽太远,援军不会到了。吕蒙让赫普朋友入城让赫普出城和吕蒙和谈。结果吕蒙预先在各个城门安排一百人埋伏,在赫普一出城就入城开门,让东吴军入城,而赫普还傻乎乎的和吕蒙和谈,身后的零陵城已经被吕蒙占领。

劝孙权夺取荆州而非徐州:吕蒙认为刘备、关羽不可信赖,且荆州东吴水军可守,而徐州即便7、8万人也不能抵挡曹操骑兵。以退为进、白衣渡江夺取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个大家都熟悉,就不多说了。

4.第四任都督陆逊

陆逊是一个能力很全面的人,谋略、军事、治理都在行。夺取荆州、夷陵之战、夺取襄阳等战,陆逊都是以示弱为诱敌,招数比较单一。

东吴四大都督,这四人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各方面的比拼上也是各有千秋。无论是策略还是武功,一点也不比蜀汉五虎,曹魏五子良将要差。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为何能爆发百家争鸣?先秦士人的崛起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中国历史上也就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过一次百家争鸣的盛况,为何这种事情会在公元前770年发生呢?其实这跟当时的士人崛起有关。在先秦早期,普通百姓基本上是没有晋升做官之路的,所以一般人根本不会选择去读书,因为没有出路。但在大争之世的背景下,各国开始相互讨伐吞并,想要不被灭亡就需要能人,如果朝中没有能够担当

  • 疽发背而死什么意思?背疽究竟是什么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会导致人口大量衰减的不止是战争,还有各种疾病。因为古时候的医疗技术和条件都十分有限,往往只能医治一些小病,遇上大病或者疑难杂症就十分棘手。所以古时候一旦爆发瘟疫,最后带来的伤亡可能不亚于一场战争。当时有种病叫做背疽,很多人都是死于这种疾病,那背疽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背上长了一些毒疮,因为没

  • 为什么有人说关宁锦防线拖垮了明朝?真实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朝事情的关宁锦防线还是很有话说的,话说当时明朝就被这个防线给拖累了很久,最后很多人也说了这个关宁锦防线也是拖垮了明朝的只要原因,看到这个小编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关宁锦防线是明朝末年为抵御后金(清)所构筑的自山海关经宁远至锦州的一条防

  • 乾隆赏赐惇妃两根黄瓜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清朝的乾隆其实大家都知道的,也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位皇帝了,毕竟是富二代皇帝吗,又不用打江山什么的,吃喝玩乐就好了,话说在乾隆65岁的时候,惇妃是有给乾隆又生了一个女儿的,这在当时是十分的喜庆的一件事情,但是当时乾隆却只赏赐了惇妃两根黄瓜,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乾隆皇帝在清朝的历史上,算是一个不折

  • 蚩尤被称为是魔神,为什么在汉朝前又有人祭拜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蚩尤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那就是话说他被称为是魔神,而我们又是称为炎黄子孙的,所以这应该是势不两立的一个情况了,但是在汉朝之前好像古人都是有祭拜蚩尤的,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别错过了!厘清蚩尤与炎黄祭祀之误解自殷商周开始有文字

  • 拓跋珪为什么把国名由代改成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拓跋珪其实还是有不少的人都认识这个人,他是春秋战国时期魏国的君王,但是这个人把北魏反正是治理得风生水起的,这些我们今天不说了,我们来说说拓跋珪这个人把北魏改成北魏的原因吧,话说当时北魏叫的是代,那么为什么拓跋珪要把代改成北魏呢?下面就这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老魏&rdq

  • 唐朝皇帝顺序表,唐朝皇帝姓名在位时间年号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年代,这个时代有人们非常羡慕的盛世,开放的环境,任何一个展现唐朝时期的影视剧,都是用最华丽的场景来展现这个时代,给人们一种很富有的感觉。而每一个古代的朝代,皇帝都是最引人注目的,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唐朝的皇帝又是什么样的?唐朝一共有多少位皇帝,他们的姓名、在位时

  • 为什么感觉清朝大将很少?清朝都有哪些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可能有这样一种感觉,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各朝各代都有很多名将,诸如汉朝霍去病,宋朝岳飞,数不胜数,但是好像清朝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什么名气很大的名将,或者可以说,他们的知名度很显然没有其他朝代名将的知名度要更高,所以才会有这种感觉。那为什么清朝就好像没有出现过大将一样,人们为什么对此非常的不熟悉不

  • 民国时期的保长是什么职务?相当于现代多大的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国时期的保长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个职位好像有点让人觉得尴尴尬尬的,小编反正觉得这个职位是一种坏职位,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好这样的,所以还是非常的尴尬的,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明国时期的保长到底是个什么职务,如果拿今天的官职来算的话,应该是多大的官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

  • 长平之战后赵国还有多少兵力?为何此后赵国还能二度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歼灭战,最后秦军损伤30多万兵力,赵国被全歼45万几乎等同于全军覆没。但此后秦国依旧没能彻底攻破赵国,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如果举倾国之兵应该还能再拿出30万左右的兵力,这也是一股不小的战力了。但此后赵国竟然还能二度崛起,这究竟是为何呢?其实赵国在战国后期的崛起速度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