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为什么从汉中撤退不和刘备打消耗战?

曹操为什么从汉中撤退不和刘备打消耗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18 更新时间:2024/2/7 15:55:48

说到曹操和刘备打汉中之战其实大家都只的,曹操最后是败了的,但是曹操好像有点不是太感冒汉中这个地方啊,也就是说对汉中好像是可有可无的感觉,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不是曹操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是一样的?最背后的结果应该还是挺有说法的,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汉中之战,又被曹操称为鸡肋之战,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曹操是因为不重视汉中,才宣布从汉中退兵的。但是其实,曹军从汉中撤退,那是不折不扣的大溃败。曹操所谓的鸡肋,其实只是一种解嘲而已,说白了就是曹操嘴上不服输,一辈子打嘴仗没输过。

那么汉中之战,曹军当时的真实情况是如何的呢?真实情况就是,刘备在斩杀夏侯渊后,汉中之战已无悬念。当时刘备听说曹操亲率大军救援汉中。对旁人说,曹操来了也没用!汉中必然会归我所有。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刘备当时那么有把握,是因为他握有三大优势:

第一、刘备的准备更为充分。

其实从成都攻汉中,刘备一方的后勤压力会更大。但是刘备铁了心的要拿下汉中,对蜀中的后勤供养下了死命令,因此他不存在耗不起的问题。反观曹操,夏侯渊之死太过于突然,曹操也没想到夏侯渊会死。于是才临时出征,各种准备都比较仓促。

第二、刘备在战略上更有优势。

汉中之战前,刘备已经与孙权划分荆州。并且关羽还坐镇荆州,因此荆州那一边基本没有问题。除了孙权之外,刘备没有什么压力了。反观曹操,他的对手就太多了。这也是他一开始没有直接出兵汉中的原因。因为他要操心的事情比刘备要多得多。

第三、刘备在战术上也更有优势。

刘备与曹操对峙时,他的战术空间很大,曹操完全是被压着打,几乎没有胜算。下面详细的说一下这个优势。

刘备斩杀夏侯渊后,虽然汉中仍然在张郃徐晃等人的固守之下没有丢。但是刘备已经反客为主,进入了汉中。并且刘备还凭借定军山的地势优势,在定军山上扎了大营。

刘备听说曹操前来后,他针对曹操在后勤运输上的劣势,做出了主动退回定军山,凭坚山势据守的策略。

而曹操为保护侧翼,防止刘备从定军山上冲下来,切断自己的退路,便选择了从阳平关南渡汉水,在走马谷南侧安营扎寨,与刘备在定军山下对峙。(扎营的位置与夏侯渊被斩前是一模一样的)

曹操当时选择的这个扎营地点,也正是曹军后来惨败的原因之一。

因为,当时汉中供养不起曹操的后勤。曹军的后勤要从关中运来。由于曹操是从褒斜道进入汉中的,所以他的后勤粮道可以用船走褒水河道,然后再从褒水转汉江,最后再沿着汉江往西,可以直接送到曹军设在走马谷的大营。

曹操选择用船走汉水运输粮草,各有一个优缺点。优点是水运省事,可以节省民力;缺点是刘备的势力已经渗入到了汉水南岸,可以对曹操在汉水上的后勤线予以打击。

曹军后勤线不安全的这个隐患,曹操自己也知道。所以曹操在抵达定军山后,为了尽快拿下定军山,及早班师,便令人强攻。结果曹军强攻不克,死伤惨重。

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三国志·;先主传》

刘备见曹操打的急眼了,便派出赵云黄忠沿着汉水骚扰曹军被拉长至汉水以南的后勤补给线。于是,黄忠、赵云的这一击,还真的就把曹操的后勤线给掐断了!

随着后勤粮道被截断,曹军的军心士气产生了动摇。有不少士兵开小差,逃亡的现象比比皆是。刘备见曹军乱了,便开始下山,从正面挑战曹操。(就跟当初故意挑衅夏侯渊是一样的套路)

曹操见自己的军心涣散,他那还敢出营与刘备决战?如果继续跟刘备死扛,恐怕就得像当年在赤壁被周瑜打得大败一样,曹军不被团灭也要被扒掉三层皮。

因此,曹操心想,刘备能断我粮道,我就不能断他粮道?于是曹操派曹真出阳平关,击退关下的蜀军,企图也截断刘备的粮道。要一旦曹真破坏阳平关外的蜀军粮道,刘备不仅粮道断绝,还因为隔着米仓山,而被困在定军山,成为曹操的瓮中之鳖。

只是很可惜,曹真没有办法从阳平关翻越走马岭,从北面包抄消灭阳平关外的蜀军,以断绝刘备粮道。而曹真断粮的最终失败,也表明曹操失去了最后的翻盘机会。最后,曹操只能避战,继而选择撤退了。

他当时安排:驻守阳平关的曹军(曹真、张郃等人)沿着陈仓道撤退,他自己带去定军山的主力部队则沿褒斜道撤退。也就是,怎么来的就再怎么逃回去。并且,汉中的老百姓也要跟着一起迁出去。

关于曹操的这次大撤退,如果仅从史书上来看的话,好像不是什么大事。可是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曹军无论走哪一条路,都会与数十万的撤退老百姓一起挤在狭窄的栈道上。那么到底是百姓先走,还是曹军先走呢?刘备可正在后面追杀呢!后来在蜀汉混的风生水起的大将王平就是因为当时无法撤出汉中,索性就地宣布起义,归顺了刘备。

所以,曹操不仅是在汉中之战死伤惨重,就连后续的大撤退,也是惨不忍睹。司马懿后来对此就评价道:当年曹操入汉中,差一点就要大败而归。

昔武皇帝再入汉中,几至大败,君所知也。今兴平路势至险,蜀已先据;若进不获战,退见徼绝,覆军必矣。《汉晋春秋》

而诸葛亮则说的更露骨:“势穷虑悔,仅能自脱,辱其锋锐之众,遂丧汉中之地”。如果不是曹操跑的快,他就变成光杆司令了。

诸葛亮的话有吹牛的嫌疑,司马懿的话则有替曹操遮羞的嫌疑。但是如果把他们两人的话综合一下,可以看出,曹操在汉中确实是大败了一场,没什么好怀疑的。

并且从时间上也可以看出,曹操在汉中确实是伤了元气。因为他从五月份开始撤退,刘备六月份就派兵拿下了汉中东面的上庸。而一直到八月份,曹操都没有发动反击。他怕刘备再出汉中,来夺关中。因此他就留在了长安,防着刘备。反倒是刘备心宽,提拔完魏延为汉中太守,坐镇汉中后,他自己就直接回了成都。

总的来说,曹操从汉中撤军,而不是集中全力与刘备决战。是因为他在战略、战备、战术这三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地位。曹操他倒是想把刘备干掉,但是汉中之战的劣势实在太大了。曹操最后是不得已才撤退。

至于曹操他自己吹牛,说汉中就是个不重要的鸡肋,美其名曰:战略完胜!这完全就是事后打嘴炮。如果汉中不重要,能够说扔就扔,并且还赠送了夏侯渊的人头一枚。那曹操后来何必要兴师动众的去汉中找刘备拼命呢?最后闹到亡者甚多,闹到几至大败,闹到徐晃去荆州救火都只能上新兵蛋子的悲惨结局呢?

所以,汉中之战就是曹操败了,只不过他家大业大,败的不那么明显。并且,曹操事后还嘴硬,让很多人也相信了他没败,认为他还有实力跟刘备打拉锯战罢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抗倭名将戚继光真的杀儿子了吗,戚继光为什么要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时期倭寇肆虐,而与之相抗争的就是被我们称为抗倭名将的戚继光。戚继光除了在史书中有记载之外,在民间也有很多传说,而且说得真真假假,很多时候都让人有些难以分辨。比如有传说,戚继光曾经因为儿子违抗军令,将儿子斩首,那这些事情究竟是不是真的呢?戚继光到底有没有杀过儿子,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这些事情?一起来看

  • 孙权为什么让人给陈武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孙权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这个人,虽然他很小的时候就上位当政了,但是他却一点也会给人感觉是那种弱鸡,反而是厉害的不得了的,最近就有人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话说孙权的一位部下战死了,这位部下就叫陈武大家也知道了吧,但是孙权却让人给陈武殉葬,而且殉葬的人就是陈武的妻妾了,这个就显得十分的尴尬了,这到底是

  • 汉武帝的奶奶窦氏是怎么做到独揽朝政这么久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能独揽财政这件事情,其实很多时候还是有故事可言的,那必定是有大能力的人才能做到的,就好比汉武帝的奶奶窦氏,话说他好像也做到了独揽朝政很久啊,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窦氏只是活的时间长,没有独揽朝政很久。汉文帝时,她就是个皇后,她的行为基本都在皇

  • 杨修如果不做曹操的谋士,能选择其他阵营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杨修的死啊,其实有的时候真的是让人觉得十分的绝望啊,感觉不管怎么样都是会死的,除非不在曹操身边做事,那么假如杨修逃离曹操,有没有机会去别的阵营做事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如果杨修不做曹操的谋士,而去做别人的谋士,照样会死于非命!杨修是三国时期的文学家。他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勤

  • 曹魏蜀汉对峙的时候,东吴数次罚魏怎么没有成功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的魏国蜀国吴国其实还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三个国家,谁也不输谁,三足鼎立的局面真的是持续了好久,那么有的人也要问了,其实在曹魏和蜀汉对峙的时候,吴国也是有出现去投降讨打曹魏的情况的,但是结果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了,那么有的人也问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三国

  • 清朝的满族人到底是不是赵宋皇族的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满族人其实大家一直都在说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名族的人好像是真的挺有意思的,因为他们的出生非常的神秘,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到底是谁的后代了,话说很多人都说了,这个清朝的满族人好像是赵宋皇帝的后裔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故事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看看吧!满清皇室不太可能是宋徽宗后裔。尚处于野蛮

  • 刘璋实力远比刘备强大,为什么最后还是被刘备打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刘璋其实在三国历史上不算出名,但是其实如果你仔细的研究过三国历史的话,这个人在三国历史上也是有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其实早期的时候他的军队力量是要比刘备高了不少的,也就是说要比刘备厉害,但是最后大家也看到了,刘备和其他几个人三分了天下,并没有刘璋什么事,也就是说刘璋被打败了,那么这个刘璋到底是怎么败

  • 南陈为什么不把南梁彻底给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南陈和南梁其实还真的是非常有意思的两个国家了,就当时的情况来看的话,这个南陈是很有机会把南梁给灭亡掉的,但是最后南陈却也没有这样做,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明明有扩张的机会却不扩展真的让人看不懂啊,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公元557年十月,梁敬帝禅位于陈霸先,梁朝被陈朝

  • 清朝街市有哪些特点?早年京城的街景更有人情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现代人似乎对自己的生活节奏非常容易厌倦,每天就是两点一线,能自由安排的时间越来越少。而且人际交往也成了一个大问题,我们变的不在善于沟通,不在结识新的朋友,生活圈子越来越小。其实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缺乏人情味,这点和古代人们的生活相比就差太远了。这次就来为大家讲讲清朝时期的街景,当时的人们,他们在平日里

  • 诸葛亮借东风是什么原理?古人对风有哪些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实际上诸葛亮借东风在历史上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在演义中被杜撰出来的故事。不过古人对于风的确有很深的研究,这点是有据可依的。因为利用大自然的力量,能帮古人做很多事情,包括取得战场上的胜利。但是想要精确算出“风“的流向,肯定需要科学和先进的设备,但古人既没有科学也没有技术,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