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下没有杀韩信的刀?那吕后是如何杀掉韩信的

天下没有杀韩信的刀?那吕后是如何杀掉韩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59 更新时间:2024/1/17 16:23:02

韩信刘邦能够一统天下的重要功臣,但是韩信最后却被吕后和萧何设计害死,这也是吕后诛杀功臣,为刘邦稳固政权的开始。项羽死后,韩信首先被解除兵权,立他为楚王,但后来韩信又遭奸人陷害,贬为淮阴侯。吕后趁刘邦在外,与萧何联手把韩信骗到长乐宫,最后夷了韩信三族。都说“天下没有杀韩信的刀”,刘邦也的确不是通过自己的手来除掉韩信,只能说刘邦的这位皇后实在太心狠手辣,为刘邦解决了不少棘手的事情。

韩信被杀时,已经是汉高帝十年,而他早在汉高帝六年,就被罢去楚王封国,以淮阴侯的爵位闲居。

而他被废楚王爵位的原因,见《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韩信)为王,徙楚,坐擅发兵,废为淮阴侯。

也就是废黜他楚王爵的罪名是“擅发兵”而非“谋反”,这时候,刘邦没有杀他,甚至没有给他定“谋反”的罪名,反倒是他自己,按照《史记·淮阴侯列传》的记载是: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

翻译一下,就是韩信知道刘邦不喜欢害怕、厌恶他的领兵才能,所以平时经常称病不朝见,战时不随军,而他本人也一直深恨汉政权,闷闷不乐,且不愿与周勃灌婴之辈同列(列侯朝请要排队,韩信要和他们站在一起)。

等到陈豨在汉高帝十年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征讨,韩信因为生病没有从军。韩信偷偷派人到陈豨处,告诉他,你举兵造反,我在关中帮你的忙。

韩信具体的策划是,让自己的家臣晚上作伪诏,赦免长安各个官署的刑徒和官奴,武装起来袭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完毕后,等待陈豨的回复。

可见,此时韩信谋反,也没有所谓的“亲兵”帮助,而是用他淮阴侯国的家臣,矫诏发刑徒。

而他的谋划被自己的舍人的弟弟举报,吕后和萧何就要平叛,解决方式是: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

翻译一下,就是吕后想召韩信入宫,又怕他的同党不让他入宫,所以和萧何一同设谋,诈称刘邦派人报捷,说陈豨已经被抓获杀死,让列侯群臣都去朝贺。

萧何特意对韩信说,哪怕病着,你也得勉强入宫朝贺,等到韩信入宫,吕后让武士束缚韩信,将其斩杀在长乐宫鈡室。

注意,韩信为什么会被忽悠入宫呢?

不是因为和萧何关系好,而是如果消息是真的,陈豨败死,他在长安的谋反计划根本成功不了,而且,这个时刻也不具备即时发动反叛的条件,即没有办法偷偷赦免那些刑徒,也就是他手里没人。

所以,韩信在萧何的逼迫下,不得不入宫。

至于说有些人想象的,韩信作为统兵大将,带兵多年,身边就没有亲兵吗?

还真没有,一方面是西汉的制度不允许列侯有兵甲,比如日后周亚夫被抓的理由之一,就是他儿子买了一堆陪葬用的铠甲,这些铠甲就是样子货,还要污蔑他谋反,地上不反,地下要反。

韩信这个重点监控对象手中,哪怕有兵,也没有武器。

另一方面,之前韩信领军的历史上种种迹象表明,他连亲信的兵都没有。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汉王跳,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驰宿修武。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乃使张耳北益收兵赵地,使韩信东击齐,汉王得韩信军,则复振。

这里说的是汉三年时,汉王刘邦和夏侯婴一起诈称使者,早上驰入韩信军中,夺兵权。

更细致的过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修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刘邦出成皋,渡黄河,就和夏侯婴俩人,在张耳、韩信驻军的修武,夜宿驿站,早上自称汉使,进入了军营,当时两人未起床,就在其“卧内”,也就是卧室,夺其印符,又召见诸将,变更部署,等俩人起床,才知道汉王来。

细思极恐吧?

如果刘邦是来砍韩信和张耳脑袋,直接在卧室一刀下去就够了,所谓的防御完全形同虚设,只能说明,韩信身边的所有戍卫力量都是刘邦的人,对他随时生杀予夺。

最重要的是,等到垓下之战打完,刘邦又一次驰入齐王壁,夺齐王军,也没有受到任何阻碍。

这一切都说明,韩信虽然打了很多胜仗,其兵权自始至终都实际掌握在刘邦团队手中,随时都能拿走,而他也没什么真正的亲信兵马,以至于只能和身边的几个亲信私臣谋划反叛,用刑徒、官奴实施,实在是迫不得已。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和元朝鼎盛时期,谁的领土面积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因为清朝和元朝统治时期,把中原和草原都结合到了一起,所以这两个朝代的国土面积算是最大的。那清朝和元朝鼎盛时期的国土面积,究竟谁的会更大一些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一直有很多争论,不过元朝鼎盛时期对西北还有西南控制领域更大,所以总体面积应该还是元朝会更大一些。不过算元朝的领土究竟要不要把蒙古帝国给

  • 朱祁钰夺了皇位,为什么不杀了朱祁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朱祁镇和朱祁钰这对兄弟俩,在明朝历史上也算是奇观。朱祁镇因为土木堡之变,沦为瓦剌的俘虏,朱祁钰继位,这时候朱祁镇虽然还活着,但是也被迫成为太上皇。但是后来朱祁镇平安归来,朱祁钰却不愿再将皇位还给朱祁镇,而是将他软禁起来。但是,既然朱祁钰不想放弃皇位,又为什么不干脆直接杀了朱祁镇?只要朱祁镇活着一天,

  • 汉匈百年战争最后究竟谁赢了?汉匈百年战争起因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汉匈百年战争是指,从西汉初年刘邦开始,对匈奴展开的一系列战争。期间双方军队各有胜负,最后在汉宣帝时期对匈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西汉国力强大,但是对付匈奴也耗费了几代人的时间,虽然最后汉朝取得了胜利,但国力却逐渐走衰,只是匈奴的整体状况更加薄弱一些,所以对匈奴造成的影响更大。汉匈百年战争的起因总结起来就

  • 宋仁宗为什么是宋朝最伟大的皇帝?他究竟有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一共有42年。宋仁宗在位期间,为宋朝开启了仁宗盛治,这段时期在历史上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所以宋仁宗也被称为是宋朝最伟大的皇帝。宋仁宗在位期间,使得宋朝各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全盛时期,这都跟宋仁宗心情宽厚,懂得时刻约束自己的权利有关,历史上像宋仁宗这样

  • 曹丕登基之后,曹植的后半生是怎么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民间故事中,曹丕、曹植这对兄弟之间,总是有一些隔阂,因为继承人的身份,或者因为甄夫人。人们的想象力总是无穷无尽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故事听的多了,或许就以为是真实了。不过,真实的情况,还是得从真实的史书上去寻找,究竟历史上,在曹丕登基之后,有没有为难过曹植,曹植到底过得怎么样?真的像《七步诗

  • 司马昭为什么不敢称帝?他究竟有何顾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等于是把曹氏宗亲都处理干净了,为司马家登基称帝扫清了一切障碍。不过司马懿碍于史书对他的记载还有后人对他的评价,并没有把曹芳赶下台,自己称帝,这点还是能让人理解的。但是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也都没称帝,这就究竟是为什么呢?司马师英年早逝,错失了机会,不过司马昭对于朝堂

  • 吴起杀妻是怎么回事,吴起为何如此狠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烽烟四起,各国之间的战事可谓是一触即发,而打仗就需要人才,战国自然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吴起,他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军事家,还曾经主持过楚国的吴起变法,当年也是一个风云人物。但是,虽然吴起是常胜将军,但是他却曾经为了功名杀掉自己的妻子,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吴起杀妻背后有什么原因,吴起到底是一个怎

  • 李治的王皇后是怎么死的,是武则天害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王皇后,是唐高宗李治原配的皇后,原本李治只是皇子的时候,就由李世民将她许配成为李治的王妃,而后李治为太子,为皇帝,王氏也就逐步成为皇后。但是这并不是结束,因为我们知道,李治后来的皇后是武则天,而之前的王皇后萧淑妃,史书记载,也都因争宠,而被武则天杀害。不过王皇后真的就是武则天主动下手的吗?武则天当真

  • 白起都七十岁了为什么秦昭襄王还要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秦国想必大家都知道的统一全中国之后也真的是好不容易的,也不知道打了多少仗,死了多少人,当然这其中更多的是将士们在战场上死撒得来的,这其中就不得不提白起将军,他是真的厉害,一身从未有败绩,而且战功无人能及,但是最后白起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他在七十多岁的时候被秦昭襄王赐死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

  • 李敢正面击伤卫青,霍去病却暗杀李敢,这霍去病是不是人品有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霍去病射杀李敢,还真的和李敢击伤卫青是有关系的,所有很多人都以为这个霍去病是有点人品问题的,还有就是武功不怎么行的,那么有的人也说了,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故事可言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霍去病射杀李敢,与李敢刺杀卫青有直接的关系。这件事说来话长,还得从李广之死说起。第一,李敢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