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六国之中,楚国是最难灭的

为什么六国之中,楚国是最难灭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010 更新时间:2024/1/23 18:37:46

公元前225年,自21岁亲政,并以最快的速度扫平了盘踞秦国相位多年的吕不韦和依托于太后赵姬兴风作浪的假宦官嫪毐之后,34岁的秦王嬴政已经在统一中原的道路上奋斗了长达12年之久。此时,被称为“三晋”的韩、赵、魏已然全部被PASS出局。嬴政的下一个对手,就是盘踞在江南地区,幅员辽阔,实力强盛的老牌诸侯——楚国。

尽管如此,直到目前为止还未曾有过败绩的嬴政,就像站在拳击擂台上横扫一切对手的拳王泰森一般踌躇满志,准备解决这个跟秦国数代先王都有过爱恨纠缠的老对手。嬴政坚信自己会胜,于是他满不在乎的否决了老将王翦提出的使用60万大军进攻楚国的建议。而对声明20万人即可击败楚国的青年将领李信青眼有加。于是乎,秦国的第一次伐楚行动就这么开始了。

当然,最终的结果自然是狠狠地打了嬴政一耳光,初期的小胜之后,被缓过气的楚军一顿反扑,2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而这也成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极少数的惨败,甚至后来出现了一种说法:“六国之中,楚最难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客观的说,如果我们抛开上帝视角去看待历史,坐在嬴政的位置上,楚在之前百年里的表现,的确是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对手是个战五渣”的错觉。这种情况的始作俑者,就是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沾了屈原的名气而被人知晓的楚怀王。历史上不幸成为接盘侠的统治者很多,但是楚怀王所接的“大盘”,却是一份厚礼,爷爷楚悼王重用全能型人才吴起变法,爸爸楚威王把已经拥有的大好局势巩固发展,传到楚怀王这一辈,整个楚国已经成了仅次于秦国,甚至于相比政局混乱的秦国还略胜一筹的强者。

那么楚怀王是怎么做的呢?有个词叫做“先明后昏”,简直是为楚怀王量身定做。登上王位初期,楚怀王接着重用屈原等人厉行变法,压制旧贵族的势力,进行中央集权,不仅把战国时代早期的霸主魏国打的一败涂地,还把我们所熟知的励志偶像勾践的母国越国一次性灭亡,最巅峰期甚至组织起合纵跑到秦国的家门口耀武扬威,把秦国吓得连函谷关都不敢出。

结果走上人生巅峰的楚怀王得了所有中年人都有的毛病——油腻。自以为天下无敌,在秦昭王约自己见面归还失地的时候,不听任何人的劝说,傻呵呵的自投罗网,谁知道秦国完全不按照套路出牌,你以为是自己是谈判者,其实早就被人当成了砝码。怀王一到武关,立刻被秦国扣下,人也不放,地也不交,怀王在秦国待了整整五年,被活活气死。楚怀王的非正常死亡,直接打乱了楚国暂时稳固的政治局势,从此以后,内部斗争不断,进行到关键的变法被旧贵族反扑,外部被缓过一口气的秦国不断欺压逼迫,最终走上了灭亡的道路。

然鹅,嬴政不知道的是,毒药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变成救命稻草。阻碍楚国强大的旧贵族,其实也是楚国的保护神。

战国时期的变法,虽然执行的人不同,面临的具体情况不同。但无论是李悝商鞅,吴起还是申不害,他们共同的目标就只有一个,富国强兵。那么怎么富国强兵呢?无外乎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贵族的势力,军事上培养直属于王室的近卫部队,并将其倚为屏障。向外可以讨伐他国,对内能够削平叛乱。这是因为自春秋时代传下的卿大夫政治体系让国内的资源大面积分散持有,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这种体系很明显的让国家的力量无法集中,国家的动员力全面衰减。

然而这种变法,在秦,韩,魏,都能够展开,唯独在楚国,受到了最大程度的阻挠,这是由于楚国实质上是最接近周王室的体系,通过威逼或者利诱的方式来让国土内的小邦或者小的部族接受统治,而作为回应,楚国授予他们地方自治权,从政治到军事,均有很大程度的自由。这一方面是因为楚王室的出身乃传统中原眼中的“蛮夷”,并不具备高贵的血统,楚王室没有足够程度的法理性去号令卿大夫阶层。另一方面是楚国所占据的广袤领土,在春秋战国时代,其实也是未开化的土著地区,依照古代王国的统治水平,根本无法跟中原高度发达的富饶地区相提并论,如果要建立实质性的政治存在,怕不是楚王室连自己的王都郢方圆千里都要竭尽全力才能维持。

正因如此,从楚国建立之初,本国的贵族实力,就要远远大于其他中原国家。吴起以及之后的楚王室变法,只能说治标不治本的表面缓和了楚国的政治矛盾。楚国自始至终没能完成中央集权的国家体系。但是也正因如此,当秦军可以通过毕其功于一役的在决战中击溃诸如韩赵魏这种集权制国家,而不必担心他们的土地上有自治化的贵族进行小规模的抵抗时,面对楚国这种庞然大物的联邦制诸侯,在击垮了楚国王室的中央部队后,秦国需要一点一点的去拔除地方上的诸侯抵抗,犹如蚕食桑叶一般小口小口的将楚国的土地消化,活生生的把歼灭战打成了治安战,几乎楚国的每个区域都有反抗,楚国的地方贵族为了自己的利益,对秦军日夜不停地袭扰,20万人根本不足以平定楚国,只有到了后来换上老将王翦使用60万军队,才让楚国彻底解决。

当然,秦国也并没有从此高枕无忧,因为伴随“楚国难灭”带来的,就是后来完全葬送秦国的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标签: 楚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推出德政,背后的负面影响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清朝入主中原后,在绝大部分制度设计方面都效仿明朝的那一套,其中就包括了征税制度。清初的土地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每户成丁人口所征收的丁银,二是根据每户持有土地预估收成征收的田赋。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征收方式可以做到全面覆盖,有效防止了偷税漏税情况的发生。然而,凡事有好处就自然也有坏处。朝廷一方面征

  • 为何从没听说过历史上有人刺杀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朱元璋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早在春秋时期,卫桓公便因为刺客而亡。此后先河一开,刺客们更加活跃。而为了完成政治目的,针对君主的刺杀更是源源不断,如荆轲刺秦王、专诸刺吴王等等。即便是再贤明的君主,也难免遇到刺杀,就连赫赫有名

  • 关羽失荆州走麦城,真的是因为大意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刘备,曹操,历史解密

    话说,三国时期诸多英雄豪杰,历朝历代都被世人所津津乐道,尤其是关羽,更是被后人所追捧敬仰。曹操就非常欣赏关羽,但是,即使费尽心思,想尽了各种方法,都没有将关羽这个良将收于自己的麾下。关羽败走麦城,命丧东吴之手后,曹操收到了东吴特意送过来的“礼物”(关羽的头颅),当曹操看到故人的头颅后悲痛欲绝。随后,

  • 超人类主义有伦理道德约束吗?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超人类主义,资本主义,历史解密

    超人类主义(也被简称为H+)是一种哲学运动,它提倡技术不仅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还可以通过将人与机器融合来接管人类的生活。他们的想法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将变得更加聪明、健康和强壮。事实上,这一运动的很多内容都是基于这样一种观念,即死亡并不是一种能够改善身体、使人类长生不老的选择。当然,运动中也有一

  • 马超威震天下,刘备为什么不用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马超,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谈及马超这位蜀汉的五虎上将,想必不少读者都为他后来郁郁而终的结局感到一丝惋惜。纵观马超一生行事,他年少之时便以勇猛而著称,还曾在渭水河畔大败过曹操,令曹营将士听到“锦马超”之名,也无不为之丧胆。无奈英雄气短,尽管马超勇不可当,但他却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这也就导致了他在战争中的多次失利。辗转数地之后,

  • 明明知道贩卖私盐是犯法的 为何还有那么古人多去贩卖私盐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私盐,历史解密

    盐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做饭材料,也是我们身体当中不可或缺的,因为盐里面含有很多的元素是我们必须的,而且盐的价格也非常的便宜,每个人都可以吃得起,不过在古代的时候经常有人贩卖私盐,而且每个朝代都有,而这个现象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价格那么低,而且又违法,为什么很多的人还要贩卖私盐呢?在古代的时候

  • 唐朝的尚书省,是干嘛的?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来说说唐朝的尚书省。尚书省是唐代最高行政机关,它掌管政令的颁布和实施。作为事务性机关的九寺五监以及地方州县,都要遵守尚书省颁行的政令而各负其责。根据制救的内容,有时尚书省直接将中书、门下发出的制敕转发到中央各部及地方州县执行。有时需要依照制规定的政策方针制定出具体施行的政令,称“行制救”。主

  • 古代的陪嫁丫鬟一般要干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都是穷人家的子女会去大户的人家做丫鬟或者奴才,他们为的就是赚取少许的银两,同时还能够吃饱肚子。那么如果主子比较善良,也会对丫鬟更好一些。其实那个年代女子的地位是很卑微的,即使是出生在富人家,等嫁给夫君后也避免不了男子再娶她妻,所以也就出现了女子互相争斗的事情。有的丫鬟都是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被

  • 古井中发现王莽神秘诏书,内容远超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莽,历史解密

    西汉末年,世风衰颓,人们对过去传说的圣制充满了留恋与怀念,下层人民对日益衰败的刘家王朝渐渐失望,再加上当时的天灾不断,因此,当王莽树立起儒家大旗,使人们想到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圣制时代。王莽又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下层群众的政策,如“下惠士民”。甚至上书“愿出钱

  • 他的9个字为朱元璋打下江山,临走前的请求竟是给儿子留个全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朱同,朱元璋,历史解密

    本文要说的这个儿子就是明朝朱元璋时期的朱同,朱元璋可以说是所有开国功臣中诛杀功臣最狠的一位,基本上所有功臣都被杀了,而这个功臣在得罪了朱元璋后,却意外的给留下了全尸,朱同被杀和蓝玉案有关。蓝玉是太子朱标的舅丈人,朱元璋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培养朱标,而太子的表现也让父皇十分的欣慰,满朝文武没有不佩服朱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