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播州之役中杨应龙为什么要造反?

播州之役中杨应龙为什么要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81 更新时间:2024/1/16 17:51:31

说到播州之役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这个战役的,话说这个战役也算得上极具特色的,当时也掀起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这其中有一个人却十分的引起人的注意,这个人就是杨应龙,他在当时是造反了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他为什么会造反?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题主问的一定是万历平播州之役,是万历三大征之一。万历二十八年二月,明朝廷为了镇压播州土司杨应龙的叛乱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此次战役杨应龙在明朝24万官兵八路围攻之下,最后于六月以杨应龙兵败自杀而告结束。这是这起事件的简单过程,如果大家想具体了解可看《明史纪事本末》(该书言之颇为详细)、《明史》、《石匮书》、《罪惟录》等书籍。

万历三大征分别是平宁夏之役、万历援朝之役、平播州杨应龙之役,这三场战役得失原因都各有不同。在我看来宁夏之役属于本可以少打或者不打(更多是因为政策失当而打)、万历援朝之役必须急打、大打(丰臣秀吉的野心人尽皆知,欲以朝鲜为跳板攻明朝)、而本文写到的播州之役则是属于迟早要打(明廷确实有政策失当,但不管是否失策,这场战役都是绕不过去的,就是个早晚问题)。那么为何说平播州这场战役绕不过,迟早要打呢?

从其根本原因上来说,这是源于土司制度的弊端,明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是“以夷制夷”的政策,继承了元代的土司制度,利用当地的土酋管理属民,并不改变当地的统治机构,像杨应龙这样的大土司是朝廷下诏袭封的,按《明史》的说法就是“皆因其俗,使之附辑诸蛮,谨守疆土,修职贡,供征调,无相携贰”。

像杨应龙这样的大土司只要听从朝廷调遣,对朝廷表示恭顺,便可保无。但是问题在于土司对所辖之民,所辖之境拥有绝对的管理权,当然还有自己的军队,这就形同独立王国,更容易与中央分庭抗礼,有明一代中央与西南土司的矛盾始终存在,在杨应龙之前的麓川之役,杨应龙之后的奢安之役都是土司与中央王朝矛盾的体现,这个矛盾爆发只需要一个偶然因素。可见土司世袭制就是矛盾的根源。

而具体到播州杨氏,这个弊端就很明显。播州杨氏在播州建立统治长达七百余年,经过几百年的经营,杨氏的统治已经是根深蒂固,且兵力财力雄厚。以史料看,杨应龙多次帅播州军队随明军联合进行大规模作战,屡建奇功,这充分显示了播州强大的实力。

《明史纪事本末·平杨应龙》:隆庆六年袭职,以从征剌嘛诸番九丝、腻乃、杨柳沟等,多却敌先登,斩获无算,先后赐金币。

《全边略记·卷七》:应龙于隆庆壬申袭职,从征哈麻先登,多斩获,从征九丝,捕虏无算,从征杨柳沟,却地先登。先后赐金币。

这些史料一方面显示了杨氏在反叛前确实对明廷有调必征,且战功卓著。而另一方面确实显示出了杨氏之实力确实能和朝廷分庭抗礼(从杨应龙反叛的情况来看,其调动10多万的军民与明廷相争,实力可见一斑),对于这样财力、物力充盈的土司,明廷肯定是有所忌惮的,正如《万历三大征考》的作者茅瑞征所言“蜀三面邻夷,且借为用,而播为最劲,此不可制”。因此,杨氏内部一旦有机可乘,明廷绝不会放过征讨的机会。

其次,川、黔抚按之争激化矛盾。明代播州地处四川、贵州、湖广交界处,其地与四川的联系更加紧密。由于地处冲要,且土地丰饶,从明初以来播州就成为了川、黔两省官员争夺的要地。尤其是贵州方面的官员对播州更是觊觎已久。早在嘉靖初年,经过川贵总督的会勘,最终决定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四川、在军事上归贵州管辖。

《明史》卷312:总督奏,仍以播归四川,而贵州思石兵备仍兼制播、酉、平、邑诸土司事,报可。

而杨氏在当时实力膨胀,又对其属下的五司七姓进行残害,波及贵州,贵州巡抚叶梦熊趁机上疏“历数应龙二十四大罪”,力主讨伐杨应龙。更在万历十九年提出将播州所辖五司悉数改土归流。而四川方面,巡抚李化龙认为应当以“抚”为主,这就引起了贵州方面官员的极大不满,指责四川官员对杨应龙有私心,行包庇之事,所谓“在黔者谓蜀有私昵应龙之心”,由于此事重大,朝廷决定对杨应龙虐待五司七姓的事进行审查,在重庆会勘杨应龙,坐法当死,杨应龙以两万金自赎。正在此时,日本侵略朝鲜,明朝廷征发天下之兵,杨应龙表示愿意率兵五千征倭,被朝廷释放,此次会勘戛然而止。

在这期间,原任四川巡抚李化龙“引嫌求退”,继任者王继光表示要严厉审查杨应龙,想再次将杨应龙召回重庆“严提勘结”,杨应龙拒绝赴召。至此,川黔两省意见一致,决定以兵威逼杨应龙。但是却被杨应龙击败。自此播州宣慰司使杨应龙与明廷的关系出现了大的裂痕。明廷本来就对杨应龙的实力比较忌惮,此次又在征伐中大丢颜面。在这场战役后,明廷就已经有消灭杨应龙的想法了。只是苦于万历援朝战争正在进行,以“抚”的手段来安抚一下杨应龙的情绪而已,尽管杨应龙后来对明廷做出较大的让步,如其次子杨可栋去重庆做人质,向朝廷缴纳四万金助采木,但打是几乎不可避免的了。其后杨应龙之子杨可栋的死更成了导火索,直接爆发战争。

《明史纪事本末·平杨应龙》:是时,寇氛未靖,大司马欲缓应龙,专事东方,天子亦以应龙向有积劳,可其奏。

其三,杨应龙辖区内部矛盾激化。这个就有两大因素包含在里面:一、五司七姓。二、其家族内部问题。

先说五司七姓。所谓五司是真州、余庆、白泥、容山、重安五个长官司,七姓是指田、张、袁、罗、谭、吴七姓。他们都是杨应龙的下属。而杨应龙和他们矛盾根源在于利用自己签印承袭表笺的特权,向土司与地方土目索贿,并削夺七姓权力导致的。

《天下郡国利病书·四川备录·上川东》:初,黄平、草塘、白泥、余庆、重安五司,凡承袭表笺须宣慰司印文乃达,往往索贿无厌,此衅端所由起。又其地有七姓之民,应龙寄以心腹,七姓又藉龙为奇货,靡费金钱累巨万。久之,龙觉其欺,乃稍稍收其权,遂交仇恶,七姓叩阍鸣冤,且反噬龙矣。

杨应龙本人确实也是好勇斗狠,既然你不服我,就发兵追杀你,于是就发兵攻击五姓七司。说到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杨应龙雄猜嗜杀确实有之,但是,是针对土司内部,而对明廷杨应龙确实在一开始并无反心,极尽恭顺的,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明廷剿抚失宜所造成的。

《国榷》万历二十八年六月壬朔条:然应龙非有逆志,不过积忍嗜杀。而当事或重视之如虎,或蔑视之如鼠,均失其等,酿成大祸。

土司之间互相吞并本是当地之常事,像如此事件实力强大一方吞并弱小一方实在是见惯不怪,大家也默认此规则。但是播州这个地方有其特殊性,是汉化程度较高的地方。五司七姓里有不少知识分子并不认同杨应龙的吞并,于是拼命告发杨应龙,杨应龙面对告发,则拼命发兵围剿,恶性循环,惊动了明廷,酿成了一场恶战。

而杨氏宗族内部也出现了裂痕成为了导火索。杨应龙宠幸小妾田雌凤,田雌凤污蔑杨应龙的正妻在外有奸情,张氏被杨应龙逐出。不久张氏与其母又被酒醉的杨应龙斩杀。于是“妻叔张时照与所部何恩、宋世臣等上飞文,告龙反”。从这件事上来看,杨应龙的个人残忍嗜杀的性格给自己招来了祸患。

综上所述,杨应龙的反叛,绝不是单个因素导致的,其中既有中央和地方的根本性矛盾,也有明廷的原因,也有杨应龙个人的原因,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明史》、《国榷》、《明史纪事本末》、《全边略记》、《天下郡国利病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齐天大圣墓真的存在么?墓中的金箍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齐天大圣孙悟空本来就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所以怎么可能会有齐天大圣墓呢?实际上还真有。因为在古时候有位皇帝非常崇拜孙悟空,所以就专门修建了一个齐天大圣墓。不过这里的齐天大圣指的并不是《西游记》当中的齐天大圣,而是最早原版的西游记。吴承恩写的《西游记》严格来说并不算完全原创的作品,其中有很多人物是借鉴了根

  • 烽火戏诸侯原来是假的?那西周究竟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周幽王是西周最后一任君王,可能关于西周的灭亡,多数人第一个联想到的起因就是“烽火戏诸侯”。不过根据考古学家的证明,烽火戏诸侯这件事情是假的,周幽王并不是因为多次调戏各诸侯,导致最后被杀还无人营救。而是因为别的原因让周幽王和戎族之间的战事成了西周命运的转折点,最后周幽王被杀西周

  • 杨度,中国的“大汉奸”,真实的他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大汉奸,大家第一反应可能就会想到汪精卫。但是除了汪精卫以外还有非常多的汉奸。其中有一位叫杨度的人,曾经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将他批斗成为了汉奸,说他也是中国的大汉奸。但是事实确另有隐情,而这一隐情直到周总理逝世前在公之于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在上个世纪之前,中国人不会将自己称作为

  • 历史上关羽的儿子都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关羽其实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人的,话说这个人是真的很强的一个人了,最后被后世的人誉为是武圣,也成了人人祭拜的关二爷了,那么关羽其实出生不算好,但是经过自己的奋斗做好也算是走上了人生巅峰了,但是还是因为自己实在是过于的狂妄,最后也是枉死啊,那么有的人问了关羽这么厉害,那么的他的儿子们是不是也非常的厉

  • 考古时候发现的遗骸会怎么处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考古,是一项很重要也很特殊的工作,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考古工作实际上打扰了祖先们的安眠,毕竟中国人认为“入土为安”,但是考古工作看起来就是在破坏别人的陵墓,是很不道德的。其实这种看法太过片面,同样不可取,对待考古,我们不能够如此狭隘。不过在考古的时候,难免会发现一些古人的遗骸,

  • 中国最热的地方是哪?这里一年中最高温度可达70℃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几乎每年夏天,都可以在网上看到各大火炉城市排行榜,武汉、重庆、南京、长沙算是火炉城市当中的常客了。不给要是和国内这个地方相比,这些火炉城市可能根本就不算什么,因为这个地方一年当中气温最高可以达到70℃,感觉已经不适合正常人类居住了。一般到了40℃左右我们就有点受不了了,如果在室外工作很有可能发生中暑

  • 张飞的女儿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张飞的后代的,其实大家最为熟悉的人应该就是张苞了,话说张苞死的时候还把诸葛亮伤心到吐血,最后竟然染病卧床不起,最后没有办法停止了北伐,所以张飞的后代里面这个张苞也还是非常的知名的,那么其实张飞并不是只有儿子哦,其实还有女儿的,话说他女儿也是不容小觑的,那么张飞的女儿又叫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

  • 玄武门之变之后,李建成的子女们都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认为,帝王家的人都是非常无情的,毕竟生活在一个险恶的环境当中,稍有不慎就会被其他用心险恶的人推入深渊,为了能够正常生存生活,“无情”也是一种无奈的自我保护方式了。在历史上,李世民的皇位是自己杀掉太子李建成之后逼迫李渊给他的,足以见得李世民其实也是狠心之人,那么在玄武门

  • 兵部侍郎是一个什么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兵部侍郎”其实我们应该也是经常性的听说到这个官职的,不管是在电视剧啊,还是在小说啊,还是在一些评书里面,都听说了这个古代才有的职位,感觉这个职位好像真的挺厉害的,但是又感觉好像并不是兵部最厉害的,比起将军是不是又逊色不少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我

  • 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是在哪里?赤壁之战战事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造就了三分天下的局面,也让三国这段历史形成了他的雏形。这次就专门从地势方面来为大家讲讲赤壁之战,到底赤壁这个地方对于当时的曹操还有孙权来说有多重要?导致孙权不惜一切也要阻止曹操。当时孙权原本还在犹豫要不要迎战,因为一旦和曹魏形成对立面,可能今后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所以孙权也把刘备给拉上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