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人最喜欢吃什么肉?为什么马和牛不能吃?

古代人最喜欢吃什么肉?为什么马和牛不能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458 更新时间:2024/2/10 5:48:09

其实古人吃的肉现代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还是猪、羊、鸡、鱼等。不过古人不会轻易吃马肉和牛肉,因为这些动物对于他们来说是谋生的工具,而且马非珍贵,比牛羊等要贵重多了。不过在汉朝时期,想要吃上一顿肉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对于一些穷苦人家来说可能根本买不起肉类,只能吃吃下水或者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肉。不过带了之后几个朝代,这种情况就好很多了,起码多数人不会因为没肉吃而发愁。

由于不同朝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吃肉这事儿,在中国历代都不同。

比如在汉朝年间,马和牛都是重要战略资源,就算有钱也不能吃。日常的肉食,重要是猪肉羊肉狗肉鸡肉,另外也有各种水产。普通老百姓家,逢年过节能吃上鸡肉,城市的贫民们如果赶上好年景,也能吃上猪下水。《东观汉记》就记载当时城市的穷人“老病贫寒,不能买肉,日买一片猪肝”。

至于有钱人?那就吃的丰富了,比如烧烤,常把猪肉羊肉鹿肉鱼肉拿来烧烤,特别是“貊炙”,是把整个羊拿来烧烤。另外还有煎鱼煎猪肉等菜肴,都是有钱人享用的美味。

而到了唐朝时,由于养猪业的发展,猪肉更平民化了。唐朝的达官显贵们,主要都是吃羊肉。猪肉基本上不了达官显贵的餐桌。魏王泰曾在平民家吃猪肘子,吃完后抹抹嘴,立刻警告身边人别泄露出去。唐朝的贵族宴席,往往以鹿肉熊肉兔肉为名贵,还有很多奇特菜品,比如骆驼蹄子做成的驼蹄羹,就是享誉唐朝贵族圈的名品。

至于平民百姓家,吃猪肉则更容易了。以《太平广记》记载,唐代逢年过节,基本猪肉都在民间脱销。吃鸡肉当然也更容易了,唐朝普通家庭,基本家家养鸡,所以才会有那句名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到了代时,中国烹饪技术突飞猛进,煎炒烹炸全齐活。猪肉也就更普及,在都城汴京,以《梦梁录》记载,每天早晨都要上万口猪送进汴京城,以供汴京百姓食用。甚至连大相国寺的和尚都经营猪肉生意,独特的杀猪菜卖火汴京。发明东坡肉的大豪兼大吃货苏东坡,用一句话概括了猪肉的地位:富家不肯吃,贫家不解煮。水产价格也便宜,汴京的鱼类能卖30钱一斤,普通人家基本可以消费得起。

那富人家不吃猪肉,又吃什么呢?主要是羊肉,特别是宫廷里,羊肉是高大上的美味。另外还有河豚嘉琪鱼等珍品,都是有钱人炫富时才吃。不过,由于地域差别,如螃蟹等食材在京城可以卖上千钱,在沿海却基本白捡,一只卖2文钱,差别相当大。

到了明代时,这事就平均多了,以《五杂俎》记载,由于交通发达,而且明朝的水产养殖技术更先进。当时北方大城市的水产市场上,几乎各地珍品都有,像螃蟹等水产品,价格比原产地还便宜。

明朝人的肉类食品,自然也更丰富。特别是东南沿海发达城市,餐桌上的肉类也五花八门。葡萄牙旅行家克鲁士估算过,在当时的广州城,一天要消耗掉五六千头猪和一万只鸭子,另外还有数不清的狗牛等肉类。

至于宋代时属于皇家美味的羊肉,明代时也更普及,《如梦录》记载,明代的开封城,普通的羊肉店每天宰羊都有数只。秋天塞上风起时,北京以及河北的大城市,家家都要在这天吃羊肉。另外鹅在明代是珍品,明初时有“御史不食鹅”的说法,以彰显官员清廉,不过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中后期,止御史吃鹅?老百姓家有重大宴席,鹅肉必须上桌。

到了晚明年间,明代的宴席更奢侈,一场重大宴席的花费,常是普通家庭数月的生活费。《五杂俎》里记载的一场公款吃喝,不过主客三人,却用了七十二只鸡和十八只鹅,还有一百五十斤猪肉。而当时的重大宴会,也都要在肉类上争奇,甚至还有熊掌猩唇等新鲜食材,可为奢侈之极。

每个王朝的世态万千,只看餐桌上的肉类,就是浓重的缩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罗马为什么强大?军队为何战无不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现今的意大利在古代就是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发源地,今天的意大利首都也就是古代著名的罗马古城。说起古罗马,这个话题就像是三国时期的中国,永远都是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古罗马给原始的欧洲地区带去了文明和秩序可以算的上是人类历史上的骄傲,但同时也带去了杀戮,奴役和毁灭,也可以算的上是人类历史上的耻辱。古罗马是欧洲

  • 沙特联军空袭也门,他们有什么历史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中东这个地区给人的印象似乎一直不是很好,经常处在战乱当中。近期又有报道称沙特联军又一次的对也门进行了攻击,空隙了也门。早在2015年3月25日的夜晚,沙特联军就部署了100多架战机,15万的士兵和部分海军力量对也门进行了攻击,又是空袭又是轰炸的。为何沙特也门经常性的大动干戈?这里面隐藏着什么样的玄机

  • 真实历史上,武松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武松,打虎英雄,很多人都十分敬佩这样的英雄人物,而看过《水浒传》的人也一定对武松的故事十分了解,是一个很典型的绿林好汉的形象。但其实,书中的武松只是一个虚构的形象,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倒是真的有一个“武松”,这个真实的武松也就是小说中武松的人物原型。那么,这个真实的武松有怎样的

  • 司马师如此聪明,为什么没有后代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司马师其实这个人也挺有意思的,因为他这个人其实真的是好恨啊,为了权利也算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的,最后他也算是夺权了,但是我们非常的了解这个人的话会发现他其实也真的是挺惨的,虽然有大权在握而且聪明伶俐,雄才伟略的,但是自己却没有后代继位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

  • 锦鲤为什么象征好运?历史上锦鲤是如何成为幸运的化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一言不合就要转发锦鲤求好运?可能很多网友都这样做过,实际上锦鲤已经成为了幸运和好运的象征,但为什么偏偏是锦鲤这种鱼呢?难道是因为锦鲤拥有五颜六色的身体,所以被认为是好运的预兆么?其实锦鲤能够代表好运,并不是现代人赋予它的意义。在古时候,锦鲤就已经成了吉祥好运的代言人了,古人做事不想现代人节奏这么快,

  • 古代钱币造假泛滥为什么没办法制止?金属制币有哪些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钱币造假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有些朝代还把制作铜钱的权利下放到民间,那中间就有可能出现猫腻或是牟取暴利的行为。其实各个朝代的末期,货币基本上都处于一个快要崩溃的状态,因为古代钱币都是用金属制造,而金属的数量是有限的,偷工减料剥削百姓的事情在各朝代也经常发生,这也是金属制币的一个弊端。

  • 窦娥在临死前,为什么要发下三桩誓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唐诗宋词元曲中,比较起来,唐诗宋词更为人所知,而元曲就没那么出名了。元曲当中,又包括元杂剧,而说到元杂剧,也许你没看过,但是一定知道的一部就是《窦娥冤》。在这部元杂剧中,窦娥被冤死,临死之前却发下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后来每一件都实现了。那么,为什么窦娥要这样做,她发誓愿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窦娥冤》

  • “巴铁”到底有多铁?甚至好到了归还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巴基斯坦,近期可是非常的火呢,都称巴基斯坦是中国最好的兄弟,同时巴基斯坦也认中国这位大哥。巴铁这个词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而来的,意思就是巴基斯坦,中国的铁兄弟。但是很多人就疑问了,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关系到底铁到了什么程度呢?现在我们就通过这样一件事情来了解下吧。相信大家都知道,因为清政府中期的膨胀,使

  • 汉武帝进攻匈奴算是穷兵黩武么?晚年汉武帝犯了哪些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把汉武帝看作是整个汉朝最伟大的皇帝,比刘邦、刘秀等人都要厉害,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死汉武帝在对待匈奴方面的策略非常强硬,而且效果也比较好。但匈奴一族也并不是一般的杂兵,就算汉武帝发动如此大规模的围剿,也没能将他们灭族。知道汉武帝晚年战事还在继续,如此不计后果和成本的进攻,显然已经失去了最

  • 元朝被推翻后,那些蒙古人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朝代到了一定的统治时期,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积累下来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一旦得不到解决,或者没人去管,最终总是会将这个朝代引向灭亡。不过历史上却有一个史料记载非常少的朝代,元朝,它很难进入人们的视野,大多数人对于这个朝代还是知之甚少。那么,当元朝最终被推翻的时候,那些蒙古人又去了哪里呢?1.元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