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明朝大臣不怕死,而清朝大臣只会拍马屁?

为什么明朝大臣不怕死,而清朝大臣只会拍马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736 更新时间:2024/3/16 8:07:22

很多人在看一些史实资料,或者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的时候,对于明清两代的官员们有一种认识,明朝官员多的是一些“不怕死”的,敢于向皇帝直言相谏的人,然而清朝时期却似乎完全不一样,自称是“奴才”不说,还总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为什么明朝时期和清朝时期的官员会有如此大的区别?

这其实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因为明朝的内阁权力太大了。

从最初的建文四年到崇祯十七年,明朝的内阁大学士也从一个小顾问到达了明朝中后期相当于宰相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所以明朝才有“文官治天下”的说法。也就说当以整个文官集团为根本利益的文官们地位得到提升的时候,这些大臣哪怕就是顶撞了皇帝,皇帝也不敢拿他们怎么样,有时候甚至被气的只能在宫里自己偷偷跺脚和抹眼泪。

从明朝中后期起,除了王世文和于谦因为“夺门之变”(被冤杀)这种发动篡位政变,触及原则问题被斩杀的大臣以外,很少就听说有文官大臣被皇帝给直接杀掉的。想当年(公元1449),土木堡之战全军溃败,皇帝被俘的消息传到国内,大明的文官大臣们为了泄愤,直接在朝堂上当着朱祁钰的面把王振的死党,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给活活打死了,当然,马顺是白死了。

相对而言,清朝的内阁就不怎样了,虽然满清入关后沿袭明内阁制设立了内阁,内阁大学士同样为百官之首,相当于宰相,被尊为“中堂”。但自从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之后,内阁也就只能每天办个日常,无法触及帝国最高机密了。

大家都知道的和珅,人家是文华殿大学士,“和中堂”,内阁首席大学士、军机大臣、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百官之首,可嘉庆还不是一句话就嗝屁了。这样一个政治环境,哪个不开眼的文臣还敢上去喊:“皇上,你这是不对的”,差不多就是直接找死。换了明朝的大臣,应该能够直接脱了鞋子上去骂,反正他不怕。

2.你还真别说,明朝的大臣还真比清朝的大臣不怕死。

受儒家思想熏陶严重的汉官,也就明太祖,成祖这种杀人狂魔能够整压地服服帖帖的,随着皇帝的越来越和谐,百官胆子也越来越大了。在他们心目中,基本秉持着《孟子》里的那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正死就死了,死了反正能青史留名是很多汉官的思想,这波换命不亏。当然,这样导致了后来的东林党……明亡了。

而清朝的话,一个文字狱就搞的百官跟只鸡一样了,哪还有几个真心骨气荡荡的。当然不是说没有,比如说于成龙,曾国潘,可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汉官还是多于满官。而且,在满族的习俗中,满官本身对皇帝就有自称奴才的习惯,这是民族之间习惯的不同。

3.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没跑出名利二字:明朝大臣图的是名,清朝大臣图的是利。

明朝的官场风气特别恶劣,尤其是到了中后期,大臣们都以和皇帝作对为荣。如果哪位大臣被皇帝打了屁股(梃杖),或者被砍了脑袋,就会名满天下,成为人人称颂的大忠臣。这种风气越演越烈,最终导致大臣们“为了反对而反对”,纯粹是为了博取一个忠臣的好名声。

比如万历皇帝立太子的事情,立长子还是立幼子,不值得大动干戈嘛。可是这事儿居然导致君臣冷战了二十余年。大臣维护“立长不立幼”的传统,本来无可厚非,可因此导致君臣失和,使得万历皇帝二十几年不上朝,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争到最后,已经不是争论这件事情本身了,而是争的一个面子,一个名声,仿佛谁低头了,谁就是奸臣。比如那些明朝御史,为了博取名声,专门找皇帝的茬儿。一旦把皇帝惹怒了,被罢官,那么肯定意气风发,志得意满,此行前百官相送,回到老家也是百姓称颂。

这种风气,肯定是不正常的。

清朝的大臣则代表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匍匐在皇帝脚下,只甘心当一条好狗。一切所作所为,只为了讨皇帝的欢心,保住自己的高位。清朝的大臣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在清朝当官是一本万利的行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诱惑是很大的。

所以,明朝的官普遍很穷,便图名;清朝的官有利可图,便图利。论无耻,并无高下之别。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开膛手“杰克”,为何说他是历史上最恐怖的谋杀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从古到今,每个国家都有着严苛的法律制度。法律的存在就以为这约束老百姓在社会当中生活的更加发心和安全。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会有着非常多的违法者出现。谋杀这项罪名算的上是非常严重的一项罪名了,在历史上犯了此罪的人基本上都会被判处死刑。然而这些法律对于开膛手“杰克”而言完全

  • 曹操刺杀董卓是真的吗?揭秘曹操的刺客生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曹操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大枭雄,但是其实曹操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一面,话说曹操也有做过刺客,而且是刺杀的董卓这样的大人物了,那么曹操真的有刺杀过董卓吗?那么当时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揭秘曹操的刺客生涯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新三国开篇,就讲述了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

  • 白莲教为什么持续造反一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白莲教,原本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随着汉朝以来丝绸之路的开通,一个叫做“摩尼教”的古代波斯萨珊王朝的宗教开始传入我国的新疆、漠北回纥等地。唐代宗时期,摩尼教开始传入中原江淮等地,摩尼寺建立。唐朝灭佛时期,摩尼教也遭受了重大打击,故转为秘密宗教,之后受道教影响

  • 汉朝为什么要限制百姓做生意?重农抑商是如何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汉朝时期,商人是不允许乘车骑马的,相当于是断了经商这条路,所以百姓既然做不了生意那就去发展农业。为什么汉朝要限制百姓们做生意呢?实际上重视农业,已经成了汉朝一种定向思维了,因为在之前人们也是一路这样过来的。因为有长江和黄河这两条大河,才能让百姓们把农业一直延续下来,有了粮食就能保证生存,那人口也可

  • 马谡如果听从王平的,能否守住街亭?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马谡失街亭,很大程度上都被认为是马谡刚愎自用,一点也不肯听从诸葛亮和王平的安排,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来排兵布阵,导致最终街亭失守,这第一次的北伐也就这样失败了,还害得自己丢了性命,实在是不值。那么,如果当初马谡按照既定的计划来布置,这一次北伐的结果又会是如何呢?难道真的就有可能取胜吗?鲁迅说过&ldq

  • 俄罗斯为何会出现这么多的挖土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争爆发后,在如今俄罗斯的这篇土地上留下了非常多的一些军事物资。经过时间的推移,有很多军事物资已经被遗忘,以各种远远埋藏到了地下。于是在现今的俄罗斯就出现了一种组织,那就是挖土党。他们总是会到周围的野地中挖出一些在二战时期残留下来的德国与苏联的军事物资。俄罗斯(准确的说是整

  • 历史上有哪些名字吓人实际却很水的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人类文化与科技的发展,新型的一些武器就会慢慢的出现在人类的战争史上。而这些武器往往都会被人们以一些非常恐怖的词语或是一些可怕的妖怪名厉害的神话狠角色来命名,为了就是展现武器的威慑力。然而在世界上,很多武器都有着非常霸气令人心寒的名字,但实际上却是一些很水货的武器。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吧。这

  • 德军为何要在敦刻尔克放走34万联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出去,德国军队占尽了优势,打的盟军无力反击。致使联军在敦刻尔克进行了大撤退,撤退了总共有34万的军人。但是在这里却有一个让人琢磨不投的迷团,就是德国将34万的联军给逼到了敦刻尔克的海滩上后确停止了进攻,如果继续前进,直接发起进攻,这些撤军也许就一举歼灭了,就可避免后患了。那么这是

  • 三国历史上,为什么魏国先灭蜀国而不是吴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三个国家,相互之间都是有一些明争暗斗的,毕竟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天下间的纷争就只有一个目的,争夺至尊之位,继续统一全国。魏蜀吴之间相争,其中魏国的实力最为强大,得天下只是时间的问题。蜀国最先灭亡,之后是吴国,但是为什么魏国没有先把吴国灭掉,而是去进攻了蜀国呢?三国后期,魏蜀吴对峙。在后期

  • 历史上斯巴达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斯巴达300勇士的小伙伴们一定清楚,斯巴达人打起仗来勇猛无比,每一位战士都不不可小觑。斯巴达人在古代也确实如此,他们非常的勇猛,天神就是为了战斗而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自律性很强,从不贪婪。但是在这些种种的令人敬畏的一面背后也有着让人可怕而残暴的另一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斯巴达人奉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