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和号战列舰是如何覆灭的?

大和号战列舰是如何覆灭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742 更新时间:2024/2/6 17:09:04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海战,大家就会想到了庞大的战列舰,一门门巨大火炮看着就可怕,活生生的就是一座可以移动的海上堡垒。在二战中欧洲最属有名的战列舰肯定就要属于德国的脾斯麦号战列舰英国的威尔士亲号,以及美国的密苏里号了。这些都是在当年战斗力极强的一些战列舰。但是他们都不是当时最大的吨位最重的战列舰,那么最大吨位最重的战列舰是哪个国家的呢?它是怎么覆灭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可以把人一拳打死和能把人一拳打死的概念是不同的。为什么不同呢?前者把那个人看成了沙包,傻傻的站着给你打。后者就是人打你,你也打人的情况下,把人打死。显而易见,后者比前者难太多了!

回到今天的话题,日本历史上,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吨位的战列舰——大和号。要说这艘船有点像德川幕府后期的那些武士。一个词,鸡肋!换句话,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现代意义(机械动力、后装线膛炮、钢甲舰体、高吨位)的战列舰产生于19世纪后期,战列舰作为海军主力舰在利萨海战(意奥)、甲午海战(中日)、对马海战(日俄)、日德兰海战(英德)等著名海战中表现出巨大威力。

因此,进入20世纪特别是一战之后,以战列舰为代表的“大舰巨炮主义”受到欧美列强的推崇,为争霸全球各海军强国像打了鸡血似地竞相建造战列舰,导致新建战列舰的排水量吨位越来越大,主炮口径越来越粗,防护装甲也越来越厚……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就连专门限制全球军备竞赛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伦敦海军条约》最终也抑制不住。作为自尊心极强的日本国,同样不甘于落后。日本造船水平自明治维新以来不断提高,到了昭和时代,日本已经成为世界造船大国之一。

但是日本岛国资源贫乏,科技实力与英美仍存在相当的差距,而且还处在战争条件下(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仍然不惜代价建造这种空前强大的战列舰。日本为此耗费巨资为其造船工业增添大量新式设备,从德国购进了15000吨水压机以及3台70吨酸性平炉,这些设备一共花了约1000万美元,从而能够制造出包括650毫米厚装甲钢板(大和舰主炮炮塔使用)在内的大型锻造件,并且特意将吴海军工厂的船坞加深了1米。

在大和舰的整个建造过程中,日本人前后耗资1500亿日元(战后价格),平均每吨重量就需要200万日元。

二战时,日本海军界曾流传一个笑话,世间有三样最无用的东西: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和日本的大和号。

大和号生不逢时,正赶上航母崛起的年代,舰载飞机称雄海洋,大舰巨炮主义已经走没落,大和号在整个战争期间无所作为。

1945年4月大和号被派往冲绳执行特攻任务,既无飞机护航,也没有返程燃料。当时联合舰队遭受重创,已经没有什么实力了,作为旗舰的大和号去支援冲绳作战,仅仅具有象征意义,向世人证明日本海军还在继续战斗罢了。4月7日,在九州岛西南海面,大和号被美军航空炸弹和鱼雷击沉,全舰近三千名官兵充当了炮灰。

那么,如此“雄壮威武”的大和号为如此不堪一击呢?

众所周知,战列舰基本没反潜能力的,都是靠驱逐舰提供保护,这方面,没什么好说的,各个国家都一样,接近零的水平。

大和号在冲绳之战,为了增强自身防空能力,舰上已见缝插针地加满了25mm机关炮,共计162门。其中三联装52座,单装6门,数量上的确惊人,但实战效果却强差人意。资深军迷都知道,日本海军的机关炮用15发弹闸供弹的,以三联装的火炮,一个人操作火炮转动,一个开火,三个人按装弹闸,另三个人后备,共计八个人。

操作复杂,而且弹药占空间。十五发子弹就要有一个弹闸,作战的时侯,为了效率,只能把空的弹闸放到地上,直接上装好弹的弹闸以节省时间。

可以想像作战时,舰上不但推满弹壳,还堆着空弹闸。由于弹闸只有15发子弹,通把弹道修正到飞机飞行路线时,子弹都已打完了。换了弹闸,飞机都飞到另一边了,比起链式供弹方式,差的不是一档次。

因此,大和号战列舰死于对方的空军,一点都不冤枉。

作为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排水量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曾经是日本的国家象征与骄傲。然而作为承载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艘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日本帝国的救星",使原本就入不敷出的日本勒紧裤腰带、倾尽国力所打造的钢铁图腾,最终却加速了日本的失败。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其实是败于那个早已被时代所淘汰的迷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狄仁杰斩九龙的故事是怎样的?狄仁杰身上有哪些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狄仁杰斩九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毕竟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的存在,不过狄仁杰为什么会和这些神话故事有这么多联系呢?就连近几年拍摄和狄仁杰有关的电影也全和神魔有关。其实狄仁杰在古人的心中并不是一名破案很厉害的神探,他和包拯不一样,狄仁杰更多是斩妖除魔一般的人物,毕竟在古代还是非常吃这一套东西的。当然,狄

  • 司马伦为什么陷害司马师?是因为他的母亲是妾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司马伦其实还真的是一位很有意思的人了,话说他其实也比较的悲剧了,他的母亲是司马懿的妾,但是司马懿其实也是一位老奴了非常的怕老婆,所以司马伦的命运并不好,但是最后其实是司马伦有陷害司马师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真的就是因为他的母亲是妾的原因吗?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在《虎啸

  • 笨女人王政君真的毁了大汉半壁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王政君”可能很多人还是不了解这个人的,当然了他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这个人的名声非常的差,话说她一个女人竟然毁掉了大汉的半壁江山了,而且还涉及到汉元帝和汉成帝,而且有人也说了其实王政君算是一位笨女人了,那么她是怎么做到毁掉大汉半壁江山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

  • 英国工业革命清朝知道么?当时乾隆皇帝为什么无动于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可以说东方被西方拉开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从工业革命开始。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是从1760年开始,当时正是清朝乾隆年间。可能很多小伙伴有个疑问,就是英国发生工业革命这件事清朝知道么?实际上这件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英国也不是一夜之间就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整个过程用了差不多300多年,所以清政府也并没有多

  • 为何在近代历史上的战争中,弹药箱要用木质的而不是用铁质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现代战争中,弹药箱都是用的非常好的防撞防火防冻的高级塑胶材料制成的,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弹药被损坏的情况。但是在近代历史上的战争中,弹药箱用的都是木质的箱子,为什么不用防御更好更坚硬的铁箱子呢?因为用木箱子做弹药箱可是有很多用处和优势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说起战争,并不是像电视里面放出的画面

  • 为什么说“零”式战机改变了二战太平洋战争的局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飞机的诞生给战争带来了一种新型的战斗模式,那就是空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灵活性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在空中肉搏的时候,灵活的飞机则更有优势。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斗的初期,日本的“零”式战机就打出了名声,打的美国飞行员无法翻盘,而他们的致胜的条件就是“零

  • 李渊为什么把都城定为长安?唐朝初期长安差点地位不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长安最后一次被定为都城就是在唐朝,不过据说李渊在挑选都城时本来打算将整个长安城烧毁,另选一地当做首都。其实李渊自己就是在长安出生的,而且还是北周的贵族家庭,所以他对长安肯定还是怀有比较深刻的感情。实际上长安已经是多个朝代的都城,李渊如果想要换都城的话只能向东南方向移动,但自己对长安肯定还是最熟悉,而

  • 这位苏联女兵做了什么?德军为何扬言要将她撕成309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近现代战争中,狙击手这个兵种在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可以百步穿杨,在非常远的距离杀死敌方重要人物。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东部战场,狙击手在当时也是非常普片的。在苏联就有一位女性狙击手,名字叫做柳德米拉·M·帕夫里琴科,她被称作为“狙击之花”。这位美丽的女狙击手让德军

  • 乾隆曾拒绝英国使者带来的先进武器?清朝曾有机会改变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年间,正好是英国爆发工业革命的初期,当时清朝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所以同外界基本属于隔断的状态。而且从欧洲来一趟中国也不容易,路上随时还有生命危险。不过欧洲时不时还是会拍一些使者给清朝皇帝送一些先进装备,但都每被乾隆放在眼里,乾隆思想极其保守,不相信机器的力量能超越人类的双手。如果清朝能够对外开放

  • 在战场上,一挺重机枪打完1000发子弹需要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在反应历史战争的电影中看到,重机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压制敌军的前进,而且射速和威力也是相当的了得。被称为“希特勒的电锯”之称的MG42机枪理论射速就能达到每分钟800-900发子弹,最高甚至可以达到1500发每分钟。那么问题就来了,那么是不是重机枪真的就能在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