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楼梦》中的皇帝到底是谁?有哪些依据可以证明?

《红楼梦》中的皇帝到底是谁?有哪些依据可以证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991 更新时间:2023/12/26 19:44:47

《红楼梦》虽然是一部古典名著,但是有一点和四大名著当中另外三本不太一样的地方,那就是虽然知道故事大概的背景,却不知道里面那些“皇帝”究竟是谁。另外三本都很明确地用到了真实历史上的人物,包括皇帝,但是红楼梦没有,这也就给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那么,红楼梦中的皇帝究竟是谁,是否有一些依据可以拿来证明呢?

1.《红楼梦》创作中不仅隐去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也将故事本身的真实面目隐去,即所谓甄士隐也,代之以假语村言,亦所谓贾雨村也。作者在创作中故意这么一隐藏,必然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以后的读者能否真正读懂这本书,能否正确理解书中的思想内容?因此,作者在开卷第一回就不无担心地发问:“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所隐去的真人真事可谓多矣,其中最重要的人和事,大概莫过于元妃省亲,及其批准其省亲的那个皇帝了。

正确考证分析这个皇帝的真实身份,对于正确理解《红楼梦》作品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从《红楼梦》书中交待的内容看,这个皇帝应该有三个至为显著的特点:其一是当今皇帝的父母还在,也就是“太上皇、皇太后二位老圣人”仍在,皇帝准许妃嫔家属省亲,自己不能作主,还要奏“二位老圣人”批准。其二是当今皇帝“以孝治天下”,认为“世上至大莫如孝字”,自己率先垂范,“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感到尚不能略尽孝意。其三是太上皇、皇太后两位老圣人,“深赞当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这应当是对当今皇帝的总体评价。

2.我们不妨就从这三个基本特点出发,去推测这个“当今”皇帝究竟是谁。首先,必须搞清清朝哪一代皇帝的头上有太上皇和皇太后。查清宫十二朝,真正的太上皇只有一个,就是乾隆皇帝。乾隆晚期,倦于朝政,以居皇位时间不能超过其祖父圣祖仁皇帝为由,将皇帝宝座交给儿子嘉庆,自己做了太上皇。但乾隆退居太上皇位子是乾隆六十的事情,其时《红楼梦》早已问世,所以书中描写的太上皇不可能是乾隆皇帝,只能是乾隆以前的某位皇帝。

乾隆以前除了尚未入关的努尔哈赤皇太极不算,从顺治入关起,一共经历了顺治、康熙、雍正三位皇帝。按理说这三位皇帝登极时父亲都已经去世,也不可能有什么太上皇,但其中顺治皇帝却是个例外。顺治是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登上皇帝宝座时年龄尚幼,不能秉政,真正的皇权掌握在孝庄皇太后和“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手里。从实际情况上说,这“二位老圣人”是可以称为事实上的“太上皇”和皇太后的。

摄政王多尔衮并未当过皇帝,孝庄皇太后与摄政王之间也并非夫妻,怎么能称他们二人为“太上皇、皇太后二位老圣人”呢?皇帝在大事小情上为什么要“启奏”这“二位老圣人”批准呢?实际上,多尔衮在世期间,虽无太上皇之名,却有太上皇之实,顺治皇帝要尊称他为“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给他上的封号是“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义皇帝”,承认他是事实上的皇帝。既然顺治皇帝要称其为父亲,又承认其皇帝身份,事实上也是最高摄政者,当然可以视为太上皇了。

3.说到“太上皇、皇太后二位老圣人”,就不免要联想起孝庄皇太后和摄政王多尔衮之间的暧昧关系。这方面有很多民间传说,尤其是“太后下嫁摄政王”之说,在清初盛传于世。南明时期重要抗清将领兼著名诗人张煌言(字苍水)有《建州宫词》十首,其七云:“上寿称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迎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后世学者对于太后是否下嫁摄政王问题争议颇多,不能以此作为史学证据。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当时太后是否真的下嫁了摄政王,而在于《红楼梦》创作时民间是否真的有太后下嫁摄政王的传说。《红楼梦》是小说,不是史书,作者不要求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性负责,只要有传说,就有了写入书中的创作素材,小说中的多数内容都是捕风捉影的产物,不独《红楼梦》如此。

其次是必须搞清楚清朝究竟哪个皇帝是“以孝治天下”的。顺治、康熙、雍正三个皇帝在位时都标榜一个孝字,但认为“世上至大莫如孝字”,自己率先垂范,“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感到尚不能“略尽孝意”的,只能是顺治皇帝。顺治这个皇帝,充其量只是一个儿皇帝,前期受“皇父摄政王”控制,后期受孝庄皇太后控制,有名无实,日夜看“太上皇、皇太后二位老圣人”脸色行事,欲想不孝,其可得乎?笔者在《“色健茂金萱”为什么是“颂圣”》一文中,曾考证顺治为了孝敬皇太后,曾亲撰“萱瑞诗”三十首上寿,亦是明证。

4.最典型的证据,就是清帝所有陵寝中,只有顺治皇帝的陵墓称为孝陵。因与南京明孝陵重名,所以后世一般称其为“孝东陵”。一个皇帝死后以一个“孝”字盖棺论定,可谓一生“以孝治天下”。该陵内埋葬的除了顺治皇帝外,还陪葬了28位皇后和妃嫔。其中有孝康章皇后(康熙帝生母)和人们议论颇多的孝献章皇后--董鄂氏。孝陵始建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1664年(康熙三年十一月)主体工程告竣。由于清代早期实行火化,所以孝陵地宫中只有这些人的骨灰。同时由于顺治出家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认为孝陵地宫内只有顺治皇帝用过的一把扇子和一只鞋。这也就成为孝陵在东陵诸陵中唯一没有被盗掘的原因。

考清朝十二帝的庙号,唯有顺治皇帝的庙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符合《红楼梦》书中所说的“二位老圣人”称赞当今皇帝“至孝纯仁,体天格物”的说法。“至仁纯孝”与“至孝纯仁”不过颠倒两个字而已,意思完全一样;那个“体天”二字,可是顺治庙号独有的,清朝十二帝庙号中都有一个“天”字,什么“承天”、“应天”、“合天”、“敬天”、“法天”等等,唯独顺治的庙号是“体天”。因此,《红楼梦》书中说太上皇、皇太后称赞当今皇帝“至孝纯仁、体天格物”,还真的不是随便说说而已,而是有可靠根据的。

顺治皇帝去世时,孝庄皇太后尚健在,顺治的庙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就是孝庄皇太后钦定的,这个庙号实际上就是孝庄皇太后对顺治皇帝一生的盖棺论定。因此,《红楼梦》书中说“太上皇、皇太后”称赞这个当今皇帝“至孝纯仁、体天格物”,也是有根据的。

5.由此,我们还能推断出一个结论,就是《红楼梦》的创作时间,必然在顺治皇帝去世以后,因为不论是庙号还是陵寝命名,都必然是皇帝身后之事。《红楼梦》作者既然能够根据顺治庙号和陵寝描写“当今皇帝”,其时间必然在“当今皇帝”驾崩之后。

《红楼梦》所写的“元妃省亲”,实际上是借省亲写皇帝南巡,这个南巡的皇帝不是顺治,而是他的儿子康熙。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既然说是这个“至孝纯仁”的皇帝批准宫中妃嫔省亲,省亲者元妃代表的又不是这个皇帝,而是他的儿子,这不是自相矛盾么?实际上,《红楼梦》作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个矛盾,在书中描写元春被封为贵妃,贾政进宫谢恩时,特意加了一笔,谢恩后贾政又往“东宫”去了,“东宫”就是指皇太子的居所。刘心武先生根据这个“东宫”二字,推论出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其实哪有那么玄妙,作者不过是为了解开“当今”和“元妃”所代表之人物之扣,虚陪一笔罢了。

《红楼梦》书中元妃省亲的故事,实际上是按照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中,巡幸杭州西溪山庄的场面创作的。这在笔者的《土默热红学》及其续集中有详细论述,这里就不重复了。顺治年间和康熙早中期,正所谓清朝初期,也正是前明遗老遗少眼中的“末世”。《红楼梦》作者洪昇正是出生在“末世”、成长在“末世”、毁灭在“末世”的江南世族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创作《红楼梦》的目的,就是抒发胸中郁结着的国殇家难“末世情结”。明确这一点,对于正确理解和欣赏《红楼梦》,是至关重要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日本为何如此心急的发起太平洋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着很多让人难以理解的战争。就像希特勒,为何不将英国岛这个重要的地区打下来后再去进攻苏联,这个问题一直成为了二战历中热门的争议。那么同时为何日本要那么心急的去与美国展开太平洋战争呢?夏威夷岛只是太平洋中间的一座小岛,美国也没有参战,看上去似乎不会影响到日本的侵略行动。那么为何日

  • 江南七怪武功不算太高,为什么名气很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江南七怪,这几位都是《射雕英雄传》主角郭靖的师父,虽然是师父,但是他们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武功算不上是最高等级的,如果一定要算,那也只能是中游偏上。但是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他们的武功虽然不是非常高,但他们的名气却是很高的,这是为什么?武侠世界里追求武功的强弱,为什么他们还会在武林当中有那么高的名气呢?

  • 武穆遗书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的人,一定对《武穆遗书》不陌生,这在小说当中相当于是一本武林秘籍,就是那种学会了就能够独步天下的宝贝秘籍。对于武穆遗书的来历,讲的也是很清楚很让人信服,那是南宋英雄岳飞留下来的一部书。岳飞这个人当然是存在的,但是武穆遗书又究竟是否存在呢?历史上有没有武穆遗书?1.很多人第

  • 妲己逃命的时候为什么不去找女娲,而是跑去轩辕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了解封神榜故事的人都知道,最开始妲己是女娲派去搅乱商王朝的,妲己遵照女娲的命令,让商朝最终被周朝灭掉之后,按理说也算是完成了任务,但是有太多人都想要追杀她,那么她去寻找女娲的庇护也是无可厚非。但妲己并没有这样做,她没有去找女娲,而是自己回到了轩辕坟。为什么妲己不去找女娲呢,女娲又是怎样对待妲己的?1

  • 历史上有一架永远不会累的轰炸机,为何被淘汰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了解过军事方面知识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现在的军事武器当中已经出现了核动力的航空母舰和核动力的潜水艇,他们的最大优势就是续航能力非常的长。然而就在几十年前,美国成功的研制出了核动力轰炸机,不停飞行的话可以绕地球将近80圈,但是过了没多久就被淘汰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打造核动力的武器装备并不难,

  • 为何中国打捞沉船的时候,英国表现的非常紧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了解过近代历史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在清朝末年的时候,英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给中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除了通过战争来剥夺中国的财富外,还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和破坏,从圆明园中盗走了无数的奇珍异宝。不过在前段时间,中国在南海海域打捞沉船的时候,英国却站出来强烈的谴责,这里面有着什么样的隐情

  • 国际历史上,最大的贪污犯是谁?甚至将国家陷入经济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从古到今,贪污犯从来就没有缺席过。就像中国清朝年间最大的贪官和珅一样。他所贪掉的财务相当于当时清朝最辉煌时期一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对清朝历史稍微了解一点的小伙伴就会明白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个数字。然而和珅与国际历史上最大的贪污犯不起来,却还是小巫见大巫了,那么这个贪污犯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就是印尼

  • 此人极度痛恨苏联,但是德军入侵苏联的时候为何要求参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从1919年开始,苏联红军在俄国逐渐占据了上风,开始将一度将苏维埃逼向绝境的沙俄与国外势力击退。到了下半年,俄国的临时政府成立,领袖高尔察克,为了能够东山再起,不得不策划一场大撤退。按照当时的原计划,撤退队伍本来只有数十万人的,但是这个工程中,很多畏惧苏维埃政权的沙俄贵族,僧侣,平民等人都加入了进来

  • 在越南战争中,为美军卖命的越南人最后是什么样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人类的历史上,战争总是不断。在战争中永远不会缺乏的就是一个个受人尊敬的勇士,而同时也不会缺乏一个个收人唾弃的叛徒。无论是在哪一方阵营,只要是出现了叛徒,那么叛徒所造成的伤害一定是比敌人直接造成的伤害更加可怕。之所以这样,所以美国在近代历史上的霸权道路上非常热衷于吸引那些背叛了自己国家为自己卖命的人

  • 米洛舍维奇的葬礼上,他的妻子和儿女为何不参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米洛舍维奇是前南斯拉夫的总统,他与卡扎菲和萨达姆一样,是一个饱受争议的国家领导人。米洛舍维奇在2006年的时候,猝死在了海牙国际法庭的监狱之中。死后南斯拉夫分裂后的国家塞尔维亚为米洛舍维奇举行了浓重的追悼会,这次追悼会足足有几万人参加了,所有人的心中都在为他们心中的英雄做最后的道别。然而在这次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