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诺曼底登陆成功的真正秘密,迈耶团长的生死时速

诺曼底登陆成功的真正秘密,迈耶团长的生死时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010 更新时间:2024/1/16 13:21:12

相信看过《拯救大兵瑞恩》这部电影的小伙伴们一定都被开头的那一段诺曼底登陆的场景所震撼到了。这比电影中的瑞恩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在真实的事件中,米勒中尉是确实存在的,也是当年参加诺曼底登陆的首批部队指挥官。诺曼底登陆是二战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斗之一,真实的米勒中尉就是第一批登上滩头的部队,他们的任务就是在滩头杀开一条血路。

当年米勒的队伍在上网极其严重的情况下爆破了阻碍他们前行的路障,一路冲杀到德军最前沿的阵地,将最前沿的德军阵地中的德军士兵一一歼灭。但是米勒心里非的清楚,他们真正的敌人并不是坚守在坚固的滩头阵地中的德军,而是在附近一直虎视眈眈注视着他们的一直德国精锐部队。当时的米勒的部队于其他部队外界失去了联系,伤亡也是十分的惨重,而且后续部队也没有及时的增援上来,这时候米勒的部队处于一种孤立无援,而且还联系不上外界的情况下。如果这支精锐的德军部队在这时候发起进攻,米勒的部队必定会遭到毁灭,但是本该早就应该出现的德军反击部队却一直迟迟的没有出现,而这让米勒在奥马哈海滩上的部队挺过了最危险的时期。

其实德军早早就在奥马哈海滩附近部署了两只非常精锐的机动部队,一个就是德军的352师,而另一个就是915团。当时915团由德国迈耶团长指挥,担任师级预备队,负责在第一时间反击那些攻击诺曼底海滩的敌军。但是为什么当时就在最佳时机反击奥马哈海滩上的米勒的部队呢?

就在登陆日到来的头天晚上,美国在912团驻地的附近空降了200多名士兵,这时候的德军师长赖斯命令迈耶立即派部队去消灭这些空降下来的盟军伞兵,并时刻了保持着无线电的联系,一遍随时调回进行作战任务。这项计划看起来左右都坚固,一举两得的事情可到最后还是落空了,真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当时的迈耶为了加强通讯能力,特意选择了一台特种无线发报机,然后指挥部队到西面去搜索了。

到了第二天诺曼底登陆战斗的开始,赖斯随即意识到必须将赖斯的部队干尽调回奥马哈海滩进行反击了,只有这样才能挫败盟军的登陆行动。但是这时候的迈耶部队却在离奥马哈海滩90公里外的各个村庄搜索盟军伞兵。而这时候好巧不巧的是,迈耶挑选的那只发报机居然出现了规章,直接与赖斯师长失去了联系。而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上午9点才与师长赖斯取得联系。而此时迈耶的部队已经分散到1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乡村当中搜索,很难在短时间内聚拢起来。到了中午11点钟的时候,盟军就已经突破了352师的防线,而且后续部队还在源源不断的进行登陆。

到了下午3点的时候,迈耶的部队一路狂奔到了奥马哈海滩,然而这个时候,盟军已经在奥马哈滩头建立了防线,而这只建立防线的探头部队就是米勒的部队。盟军正在渊源不断的有士兵坦克在登陆,而这时候的915团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攻击时间,迈耶团长已经无力回天了,而赖斯师长在发报机里听到迈耶说道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敌军已经有准备了,而且正在使用坦克我们发起进攻。”之后过了没多久赖斯便收到了迈耶团长阵亡的消息,而精锐的915团也就这样飞灰湮灭了。

当时迈耶在对付空降的盟军士兵的时候可并不是像电影中出现的真实的空降部队,而是碰到一群叫做“鲁布托”的士兵。原来在盟军实施空降任务前,早就有说安排。为了吸引和混淆德军的机动部队,制定了代号为“泰坦”的假空降任务,以掩护英国真正的空降兵。这些叫做“鲁布托”的士兵各个都带着犹如开挂一般的武器,他们跳伞后,针尾弹便开始像地面射去,一落地就爆炸,就像是放烟花一样,声势极其的浩大。他们还火光四射的打着M1步枪的声音以及姆逊冲锋枪的“突突突”声,还录制了美国大兵的喊叫声和骂人声音,一副势不可当的样子,制造出了相当大的动静,生怕周围百八十里不知道这里有盟军空降兵一样。

而随后真正的英国空降兵就都已经偷偷摸摸的藏到了各个位置。那天晚上,诺曼底海滩附近的陆地上出现了一大堆导弹的“鲁布托”,统计了下甚至整整有一个旅的“鲁布托”。其实“鲁布托”就只是一个玩具,是美军专门为了行骗德军所制作出来的半米高的兵偶,这些玩具身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杀伤性武器,但这确实把整个915团的德国士兵搞懵了。

本来“鲁布托”的存在只是为了调虎离山附近的小股德军士兵,但是没想到却把驻守在奥马哈海滩上的915团的精锐部队给吸引了过来,而且更让德军气愤的是,915团没有抓到一个真正的空降兵。这一次空投“鲁布托”的行动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意外的收获,如果不是吧915团吸引住了,说不定诺曼底登陆的伤亡会更大,而且很有可能会失败。这也就是为什么米勒中尉一直担心的德国精锐部队为一直没有到来的原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刺杀董卓真是为了挽救汉室么?铲除董卓的功臣到底是曹操还是王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董卓占据京城,提拔汉献帝上位以后,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董卓权倾朝野,挟天子以令诸侯,惹得朝中大臣敢怒不敢言,作为汉室的拥簇者难道就没人出来制止董卓么?其实想要铲除董卓的人有很多,只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能够施行,因为董卓人也不傻,知道很多人想让他死,所以每次出行都会带着一众保镖,而且董卓背后还有强大

  • 孙策于袁术是什么关系?最后为什么又决裂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孙策和袁术其实大家更加要了解孙策多一点的,但是这些也都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毕竟孙策的名气还是大了不少,毕竟是江东小霸王嘛,但是说到袁术也不得不说这个人的,话说他也算是一位厉害的军阀了,但是最后虽然没发展起来,但是他和孙策的故事也还是不得不说的,那么孙策和袁术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最后他们有分开了

  • 超级钻探计划为什么到12262米就停止了?是真的遇到了不可解释的事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超级钻探计划这件事情,那是需要有一定知识的网友才听说过的,类似小编这样的办文盲就显得十分的陌生了,但是大致的了解了这个计划之后,发生它在挖到了第12262米的时候就停止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啊?话说遇到了灵异事件?毕竟是下地狱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

  • 阿房宫是被谁烧的?项羽究竟有没有烧毁阿房宫?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阿房宫被称为天下第一宫,也属于秦始皇的四大工程之一。实际上,阿房宫总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光是看到这个数字就已经被震惊到了。不过如今我们已经再也没机会看到阿房宫原本的样子,因为在秦朝灭亡后阿房宫也跟着一起被焚烧了。历史上总认为阿房宫是项羽烧毁的,不过根据考古学家的推论,项羽应该只是烧毁了咸阳宫,因为

  •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被宦官祸害的最严重?明朝和这个朝代比根本不算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宦官在中国封建时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位,看似不起眼甚至还会经常受到鄙视,但那些附有野心的宦官可能最后的权利完全不输皇帝。宦官专政被认为是一个朝代衰落的开始,因为只有当皇帝限制不住宦官时,宦官才有可能干预朝政。但宦官准确来说只是皇帝的贴身随从,并没有权利从政,那这些厉害的宦官究竟是如何上位还能保证自己

  • 咸丰皇帝退朝时为何让群臣先走?他想守住什么秘密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是一个历史有着千年文化的古国,在中国的古代皇帝都说自己是上天的儿子,所有都称自己是“天子”。对于古人来说,想要当皇帝只有两种渠道,第一就是自己很牛,崛起了自己的势力,带着一队人马打江山,推翻了先前的王朝,自己当皇帝。第二就是继承皇位,在历史上,大多数的皇帝都是以继承皇位而

  • 两汉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每一个朝代的覆灭,都是有很多原因的,这些原因可能单独放在某个时期的时候,都还不算是特别难的问题,然而到最后都堆在一起了,就成了压死骆驼的稻草,越积累越多,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朝代覆灭。那么,致使汉朝,包括西汉和东汉灭亡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两个朝代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覆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刘邦建立的汉朝

  • 金庸小说中襄阳城为什么那么重要?南宋如果失去襄阳城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金庸小说中,可能被提到最多的地名就是襄阳城了。特别是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金庸先生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写襄阳城,郭靖和黄蓉更是坚守襄阳城数十载,以至于襄阳这个地方通过金庸小说变的家喻户晓。那襄阳城究竟为什么会如此重要呢?这也跟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很大关系。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所处的背景时期是在南宋,当

  •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为什么要逼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的历史上,也有一次诸侯王因为皇帝削藩而爆发的“七国之乱”,不过好在有大将周亚夫,没用多久,这一次的叛乱就被平息掉了,可以说,周亚夫对于西汉朝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然而,汉景帝最终却想办法把周亚夫给逼死了,这件事情外表看起来好像是恩将仇报,皇帝杀功臣,但其实在事情的背后

  • 历史上长安是如何被弃用的?长安为什么不在适合当首都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为什么会在唐朝以后遭到弃用呢,到底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长安不在适合被当做首都?其实开国皇帝在选择都城的时候会考量的方面还挺多的,既要自己过舒服还要保证自己的位置不被轻易推翻,所为寻找一片风水宝地也不是什么容易事。都有十三个朝代在长安度过了,难道赵匡胤就是不行这个邪所以要迁都么?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