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魏韩三家灭智后,为什么不继续互相吞并最后独占晋国呢?

赵魏韩三家灭智后,为什么不继续互相吞并最后独占晋国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406 更新时间:2024/2/8 19:48:08

说到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时期了,因为当时的诸侯国实在是太多了,所以相互吞并这件事情也还是显得十分的长江的,话说其实赵国,魏国和韩国在一起灭了智国之后,他们好像就停止战争了,那么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像田氏代齐那样继续互相吞并直到一家独占晋国呢?下面就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三家灭智的时候是因为唇亡齿寒的缘故,因为当时智家太过强大,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韩赵魏三家的主城都是建在大河边上,今日可以水淹晋阳,灭掉赵家。明日会不会以相同的手段,吞并韩家、魏家?智家咄咄逼人,智伯骄傲自满。对韩魏两家防备不严,夜里就被说反了,导致了智家的灭亡。从此,晋国成为了韩赵魏三家的舞台。

一、初期巩固政权,确定地盘范围

从公元前453年三家灭智,到公元前403年三家被周天子册封为诸侯,中间有着长达五十年的空白期。赵家被三家围攻了一年多,损失惨重。韩家、魏家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说,这一段时期,三家势均力敌,半斤八两,谁也吃不掉谁。

此时的晋国公室已经名存实亡,君主只是一个被操纵的傀儡。三家的封地起初并不是连在一起,犬牙交错,飞地情况十分严重,十分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发展。比如,韩国一开始被魏国四处包围,无法与其他国家建交,简直就是“国中国”。于是,三家先后相互交换土地,然后才是发展农业,建立城邑,发展经济,巩固政权。要将封地转为国家,这一步是一件艰难的大事。它需要长期的经营,而不是短期战争能解决的。

三家虽然在晋国内说一不二,在国际上只能算是二流水平。如果此时他国联合进攻晋国,那么三家很有可能覆灭。晋国的中央军只是掌握在三家的手里,并不是属于他们各自家族的私军。所以,军队的分割也是很有必要的。三家灭智之后,晋国公室手上已经没有军队,只剩下公室的护卫队,已经不值一提。到了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废掉晋静公,晋国彻底灭亡。

二、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的背景差异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天子册封为齐侯,田氏正式代替了吕氏成为了齐国的主人。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吕氏退出了齐国的历史舞台。

说起来,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还是有历史渊源的,差不多是同一时期。公元前404年,三晋联军攻打齐国,俘虏了齐国姜姓吕氏最后一位君主齐康公,押到周天子面前,要求被封诸侯。随后,齐康公被放逐于海上,田和掌握了国家大权。田氏家族在民间素有声望,深得民心,著名宰相晏婴就曾预言过将来田氏代齐。田和得到了齐国百姓和贵族的支持,因此它的篡位阻力很小,属于一家独大。

公元前672年,田氏始祖陈完避难到齐国,受到齐桓公的礼遇,田氏家族在齐国扎了根。齐国有庆氏、栾氏、高氏、鲍氏、田氏五大家族。公元前545年,是齐国政权田桓子联合其他三家灭掉了庆氏家族。随后,又联合鲍氏灭掉了栾氏、韩氏家族。公元前489年,田乞放逐齐国公族,自立为相,田氏家族从此掌握了齐国国政大权。

公元前481年,田成子杀齐简公及齐国公族、鲍氏、晏氏等四大家族,进一步巩固政权。田成子时代,田氏家族8人丁不旺,而齐国公族人口旺盛。于是,采取代孕的模式,开放后宫,让宾客自由出入,一下子多了70多个儿子,让这70多个儿子归心田氏,壮大人口,管理郡县。最终,田氏家族的规模超过了王族,取而代之只是时间问题。

从这里可以看出,从公元前672年田氏家族立足齐国,到公元前386年成为齐国的主人,花了近三百年的时间,这种徐图进,让它的政权得以顺利交替。从齐威王开始,田氏家族领导的齐国再次称霸中原。

三、三晋一统的机遇与磨难

强大的晋国从晋文公时代一直是北方的霸主,中原诸侯已经在它的霸权统治下度过了百年。齐国、秦国出头无望,楚国虎视眈眈。韩赵魏三家分晋正好是诸侯们趁机崛起的历史机遇,所以齐秦楚是断然不会再让晋国一统,这也就断了晋国公室想力挽狂澜,获得外援的念头。甚至,也不会让韩赵魏三家处于同盟状态,或拉或打,分化瓦解。晋国的霸权时代终究一去不复还。

韩赵魏立国初期,因为自身实力不强,底蕴不深,国家不富,军队不多,名声不响,在国际上遭受白眼和歧视不在少数。为了获得独立,打开出路,初期的报团取暖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此时内讧,那么只会死的太快。刚刚获得立国的韩赵魏,只是比郑国、宋国、鲁国稍强,比起秦楚燕齐太弱。

战国时代的开幕,最先强大起来的不是春秋时代的老牌诸侯国,而是战国新秀—魏国。魏文侯开创了魏国百年霸业,魏武侯奠定了基础,到了魏惠王由盛转衰。文侯时代,主张三晋联盟,自己当盟主。武侯时代,拳头大的说话。惠王时代,三晋互相攻伐,魏国攻伐赵国,赵国的首都邯郸都被攻占。韩国一直当魏国的小弟,不听话还是要挨揍。可惜,文侯、武侯没有合并三晋的雄心壮志,而魏惠王有心无力回天,将魏国称霸的资本败光,只能求自保。

随着齐国、秦国的先后强大,三晋处于东西方两大国的缓冲区,日夜惴惴不安。齐国经过威王、宣王、闵王的三代治理,国力蒸蒸日上。威王时代,魏国的两次大战,称霸一统三晋的资本被齐国消耗殆尽。韩国依旧当起了齐国的小弟,但内政被频繁的干预。赵国不甘于现状,背信弃义,频繁对齐国做出试探,双方边界战争不断。一直到公元前285年,五国攻齐,三国之后在无战争,处于联盟状态。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开了征伐六国的战争。首当其冲的是魏国,两国可谓是百年宿敌。魏国当霸主的时候,秦国被欺负的很惨。咸鱼翻身后的秦国,马不停蹄的进攻魏国。第五次河西之战,魏国惨败,河西和河东全部丢失,魏国的大半地盘被攻占。公元前293年,秦国名将白起东进中原,伊阙一战,斩首韩魏联军24万,韩国主力被消灭,国土损失大半,魏国战败割地求和。随后,韩国投靠了秦国,三晋联盟再次破灭。公元前273年,魏赵联军进攻韩国,白起在华阳再次覆灭了魏赵联军,斩首魏军13万,赵军2万,秦军兵临大梁城下,对于联盟又是一次重击。魏国在这场大战中彻底元气大伤。后来信陵君率领的十万大军是魏国最后的家底。

随着秦国将魏国、韩国主力消灭,战争转向了赵国。赵国在齐国、魏国、韩国相继被拖垮后,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强大起来。赵国一有名将,二有武灵铁骑,与秦国直接长达数十年的硬碰硬战争。赵国此时对韩魏很有想法,但平原君一派力争联盟,没有实施。魏国、韩国惧怕秦国,也巴不得秦赵两败俱伤。这种人心,从来没有齐过,又怎么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联盟?

其实,赵国在长平之战惨败后,秦国兵围邯郸城,赵国灭亡危在旦夕。魏王虽然派出将军晋鄙率领十万大军救赵,但也只是作壁上观。一方面是秦国的威胁,另一方面是巴不得两国再次两败俱伤。幸好,信陵君的窃符救赵,在邯郸之战让秦国损失惨重,无力再连续进攻,给了三晋六国苟且了几十年。

三晋既没有实力重新合并,也没有因为联盟板上钉钉。三者各怀鬼胎,相互猜疑、算计。三晋之间分分合合,拉拉打打,注定不能长久。最终,到了公元前230年,韩国、魏国只剩下都城及附属城郭,赵国也只剩下都城和代地。三国各自被灭,也没有其他国家前来救援,大家的心态都崩掉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蜀国后期还有能和霍弋、罗宪相提并论的将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的蜀国小编感觉到这个国家其实最缺的就是人才了,特别是到了蜀国的后期,那人才真的是少之又少了,但是其实也还是有不少的,这其中就有著名的姜维等人,但是有一些类似霍弋、罗宪这样的,那么我们再看蜀国的话,会不会有这些相提并论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霍弋、罗宪于当代也不算什么

  • 嫔妃真的敢跟皇后作对?历史上嫔妃和皇后宫斗都没好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清宫剧虽然好看,但在现实中一点都行不通,嫔妃想要宫斗皇后基本上就是找死,几乎找不到一点胜算。当然观众肯定还是喜欢看逆袭,希望女主角从宫女最后一只做到太后的位置,这种情况除非是皇帝钦点,不然是觉得没可能的。而且这一路晋升的过程也非常危险,毕竟皇帝后宫的残忍程度堪比战场,皇帝的正配只有一位,皇太子也只有

  • 明代神机营那么厉害为什么挡不住满清的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的神机营其实大家也应该有一些印象的,感觉到这个明朝的机构可真的是够厉害的啊,话说他们的技术什么的是领先了别人100年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最后却还是没有能挡住满清的骑兵,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其实仔细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就能看出一些原因的,下面给大家总结

  • 为何战场上的尸体不能随便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战争是世界上最无情无意的一件事,尤其是在人类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惨烈的程度根本无法想象。战场上的敌对双方会使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和阴谋诡计来致地方于死地。前一面还在与你冲锋陷阵的兄弟,下一秒可能就已经变成了一句死尸。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你在战场上能够坚持多久。一个真正的男人,一个真正的战士,只有战死,没有

  • 武林高手在战场上是否真的像电影里的一样,一个打十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现在电视娱乐节目,经常会看到一些抗日神剧里面经常出现一个武林高手,上去赤手空拳的一个打十个,一点都不寒酸,反而酷炫到了极点。不过这种事情很多人都只是当做娱乐来看,很多人并不相信真实的战场上真的会出现一个大十个的情况。就这个问题,小编在网上看了些相关的资料,在战争年代还真的就出现了一个以一敌十的武林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叛徒最少的是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杀戮,因为参战国高达60多个。有战争就会有叛徒,很多怕死的人或是士兵,在敌军的强压之下,很有可能就成为了背叛国家的叛徒。原先我们有说过,二战期间出现叛徒最多的国家就是法国了,因为法国军队中高达三分之一的军人都成为了叛徒,甚至还帮助德国侵略法国。法国是在二战中出现

  • 三国时期的公孙瓒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的公孙瓒其实大家也应该是有一定的感觉的,那就是这个人也还是挺厉害的,赵云最开始就是在他麾下的,话说公孙瓒也算得上三国时期的一位不小的军阀了,那么为什么到后来他却消失了呢?也就是说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如果曹操是“悔不该杀了那华佗呀&rd

  • 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是什么意思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的蜀国,其实在前期就感觉到他们的不容易,反正诸葛亮给人感觉就是他们一直都缺粮草粮草了,所以总感觉蜀国非常的贫穷啊,直到最后才走上了灭亡的道路,说到灭亡的道路有的人说了,那是因为诸葛瞻说了,对内不能除黄皓,对外不能制姜维,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l

  • 刘备手下大将很多,为什么实力却是最弱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蜀国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就整体的感觉而言的话这个势力下的武将应该是最多的,什么桃园结义的,什么五虎将,什么智囊团,真的是超多啊,但是大家又有另外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些武将感觉实力都好弱啊,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刘备、曹操、孙权三人相比,

  • 《天龙八部》中,为什么乔峰要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乔峰,是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当中的一位主要人物角色,很多人一定都对他特别熟悉,不管是在原著当中的形象,还是后来影视剧当中拍出来的形象,可以说每一个都是非常的深入人心的。不过可能很多人对于乔峰还是有些不理解,不太能理解为什么他最终会选择自杀这条路。那么,为什么乔峰最后要自杀?他有什么原因吗?在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