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人是怎么对待拐卖儿童的人贩子的?

古代人是怎么对待拐卖儿童的人贩子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976 更新时间:2024/1/18 22:44:46

1.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拐卖儿童较为严重的一个朝代,而且,查阅那时的笔记可以发现:很多人拐走儿童不光是为了买卖挣钱,还会用于更加恐怖的行径。

清人吴炽昌在《客窗闲话》中记载了这样一个耸人听闻的案件:乾隆初年,浙江乌程县人富子和他的妻子富沈氏、儿子富大,纠结了陈大、俞九龄、鲍二、谢世荣、富大金等几个人,组成一个拐卖儿童的犯罪团伙,每年的五月五日,一起驾驶着小船,到很远的地方去拐骗孩子,然后带到太湖“杀之,以祭邪神”。

祭祀的仪式走完之后,他们再把孩子的肉吃掉,将遗骨锻炼为丹丸,认为这种丹丸吃了可以治疗结核病,可以“刀枪不入”,在被官府抓住时熬住大刑。具体实施时的残忍,用“令人发指”来形容毫不为过。

以乾隆十年为例:这一年的三月,他们先在娄县迷拐了一个九岁的幼女,名叫卜三姑的,陈大把小女孩的脚绑住,富大用剪子剪去孩子的脚趾,在孩子的惨叫声中,用烈火烧红的铁针插入孩子的脚掌,孩子登时昏死过去,他们再把她的脚浸泡在富沈氏早已煮好的石灰水中,“令肿烂,作为废疾”。

四月初一,船开到南浔,他们又迷拐了一个孩子,当时就杀掉,吃肉炼骨。五月十三日,他们将一个叫蒋二的孩子迷拐,处置的方式与卜三姑一样凶残,“亦以火煅铁针插入足踝,以断其筋”,然后,将一种喝了令人眼睛失明的毒药,逼卜三姑,蒋二一起喝下,“即成瞽废,转卖丐船行乞”。

2.按照《客窗闲话》中记载,比较神奇:“富子文南向跪拜,书符咒水以洒孩童,着体即迷。”真相其实是施用了迷药。

《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十一年,安徽凤阳的人贩子马占文,用川乌、草乌、人脑等物,配成迷药——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生川乌外用能刺激皮肤,使人产生麻木感,草乌则有很强的麻醉作用——人贩子将迷药放在手巾中,遇到拐骗对象时,将手巾在脸前绕一下,人立即昏迷(估计电视剧上面也是这样子)。

富子文的“符咒水”里估计也是加入了这些药物成分。富氏犯罪集团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叠拐男女幼童不计其数”,他们根据孩子的相貌和聪明程度,决定处置的方法,长得漂亮的卖到远处去,长得难看又不是特别聪明的“杀食其肉,灸骨为丸”。

最奇葩的是,这帮人还以行医算命为名,将用孩子遗骨炼就的丹丸卖给“濮院之尼,乍浦之妇”,用以打胎“去私孕”,获利甚厚。

3.如何惩治人贩子:对富氏犯罪集团采取的是公开审理,允许百姓站在堂下旁听。

首先审讯的是犯罪集团头子富子文的儿子富大,衙役刚刚将其押上堂来,早已了解其罪行的百姓就喧哗躁动起来,随着人证、物证的逐一出示,“供证凿凿”,富大俯首认罪。就在这时,堂下的谩骂声越来越大,突然间,激愤的人群将负责维持秩序的衙役推开,冲上堂来,把富大推倒在地就是一顿暴揍。

县令一看急了,惊堂木拍烂了也不管用,只好让衙役们用水火棍将人们驱赶开来,再看富大,已经被打成了一团肉泥,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

县令惊魂未定,师爷突然匆匆赶来,在他耳边低语道:“大人,出事了,在监待审的主犯富子文听到刚才百姓们冲上公堂的声音,竟然吓得一命呜呼了!”

县令勃然大怒,立刻斥责刚才领头冲上堂来的杨秀章、姚泰晋、赵凝周等人:“你们这样冲动,打死了富大,吓死了富子文,等于让他们得了善终,懂吗?!”县令的话一点都没有错。

4.众所周知,自古以来,中国历朝历代的以儒家思想立国,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字,这个“仁”字不是乱施爱心、假慈假悲,而是强调对他人痛苦的一种认同感,比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地之性,惟人为贵”。

与此同时,儒家思想又将家庭作为一个国家构成的基础和“缩小版”,十分强调维护家庭的礼法、亲情和完整性,《孝经·圣治章第九》就有言:“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对他人家庭的侵犯和破坏被视为威胁朝统治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拐卖孩子不仅违背“天地之性”,而且等于破家,按照中国古人惯用的类比推理:破家再往前一步就是灭国,哪个皇帝也不敢拿这种事儿开玩笑!

因此从汉朝起,对人贩子的惩处就比照酷刑的最高上限。汉朝是磔刑(砍头后再将尸体分裂),唐朝是绞刑,元朝也是杀无赦,明朝和清朝对人贩子首犯则凌迟处死——所以,被“群殴死”简直是被捕后的人贩子最渴望的一件事儿。

嘉善县令把那几个百姓臭骂一顿,“富子文父子未经生受寸磔,明正典刑而伸童蒙之怨气,惜哉!”然后继续审案,富子文和富大死了也不算完,还要“锉尸枭首”,其余的从犯一律斩立决,那个制造石灰水泡烂被拐女孩脚丫的富沈氏,也一刀砍了了事。由于拐卖儿童罪恶极大,我国古代在处置时是不设年龄和性别的“优惠政策”的,嘉庆十六年,浙江省有个七十多岁人贩子张良璧,十六年拐卖了十六个女婴,同样被判凌迟处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石田三成和德川家康较量中为什么会落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的德川家康我们只知道他在日本历史上是非常重要和出名的一位人物了,但是其实成就他的可不是他自己,成就他的是他的对手了,这其中就有一位对手叫石田三成,那么石田三成最后是败了,那么为什么会落败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落败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庆长五年九月十五日(1600年10月21日

  • 为什么中国的朝代不能像欧洲一样延续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古代欧洲的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会发现,他们的“历史朝代”基本上都是可以延续很长时间的,几百年上千年都很普遍很常见,然而我国的历史朝代,仅仅一个周朝已经是最久的了,前后八百年,但是其中还有几百年处于分裂状态,周天子都没什么用,大家只是表面上的一个朝代。为什么中国古代不能像西方那

  • 为何说日军的虎头要塞是毁于一位拾荒老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日本为了做进一步对中国实施全面侵略的准备,最先占领了中国的东北地区,将东北打造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后援地区。但是当时东北的背面就是强大的苏联,为了避免苏联人的进攻,日本就在中苏边界的虎头镇建立了虎头要塞。虎头要塞是很多中国劳工用血与泪建造出来的,其防御能力堪比法国的马奇诺防线

  • 怎么感觉日本不重视手枪啊?是不好用还是瞧不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日本的自卫队其实大家也应该有很多的感觉的,那就是这些自卫队好像他们不怎么用手枪啊,而且在一些影视剧里面他们用手枪的几率也实在是太小太小了,几乎没见到过哦,那么这是日本不重视手枪吗?或者说有其他的一些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其实早在二战时,日本便是如此:最重视海空力量的建设

  •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对犯人最宽容?这个朝代竟为死刑犯定制“临终关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现代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彻底废除了死刑,而且给犯人居住的监狱条件看上去堪比酒店,甚至比国内很多北漂一族租的房子都好。不过西方国家会这样做,一方面是他们有这样的经济条件,还有就是给罪犯们一个重新改过的机会,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其实在中国古时候,也有一个朝代对犯人们算是比较仁道,还专门给死刑犯制定了一

  • 宋朝是如何对待死囚犯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人都是会犯错误的,只不过有的人错误很小,有的人犯的错却很大,大到了使他成为死囚的地步,不可挽回。我们也经常能够在一些影视剧中看到执行死刑的情节,但是好像历朝历代都没什么区别变化,实际上,死囚的待遇每朝每代都是不太一样的,尤其是在宋朝。宋朝可以说是对待死囚最好的朝代,那么宋朝又是怎么做的呢?在现代,对

  • 姜维北伐算不算再帮倒忙?蜀汉灭亡和姜维有多大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姜维在蜀汉后期,属于一位争议比较大的人物。很多人都会把蜀汉的灭亡跟姜维联系起来,认为他在北伐战略上穷兵黩武,简直就是在给蜀汉帮倒忙,那蜀国最后灭亡姜维应该负起几分责任呢?其实姜维出发点是好的,他只是想继承诸葛亮的意志,想在北伐方面有多突破。但诸葛亮去世以后,等于是没有人为姜维背书了,所以姜维处处都收

  • 四川袍哥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四川的袍哥其实也还有一点的故事的,因为这个“袍哥”并不是说的那种穿着袍子衣服的大哥们,而且另外一些人,这些人是在民国时期的,所以只是当时独有的,而且是存在于四川的,那么这个四川袍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他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历史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袍哥是指清朝

  • 清朝皇陵的清东陵清西陵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一般来说,历朝历代的皇陵,有些皇帝是分开而建,并不都在一处,而明清两代的皇帝大部分都会建在同一块地方,比如明朝就是明十三陵,比较集中。然而清朝时期虽然也都差不多建在一起,然而还是区分了“清东陵”和“清西陵”。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个分别,这两个地方有什么不同

  • 中国当年年龄最小的红军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中国当年红军的那段日子,可以说是非常的艰难的。那个时候有非常多的年亲人都选择加入了红军,大多数都在刚刚成年或是20出头的样子,正式血气方刚的年龄。那么当时年龄最小的红军有多大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当年年龄最小的红军战士名叫向轩,他有多小呢?向轩参军的时候,年仅7岁,9岁的时候就跟随红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