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维九伐中原,为何却被邓艾轻松击败?

姜维九伐中原,为何却被邓艾轻松击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145 更新时间:2024/2/2 9:32:08

自从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星落五丈原之后,北伐的重任就交到了继承诸葛亮遗志的姜维身上,姜维是蜀汉后期的一位名将,足智多谋又善于用兵,其“九伐中原”的故事让我们肃然起敬,然后这样一位天才将领,为什么就是打不过邓艾呢?时也命也,下面就让小编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好好地和大家解释一下其中的缘由。

蜀汉武乡侯、丞相诸葛亮去世后,平襄侯、大将军姜维接过他的遗志,多次发动对曹魏的战争。

可在第九次讨伐曹魏时,姜维遇上了曹魏方城乡侯、安西将军、护东羌校尉邓艾,战局开始变得不可控制。

邓艾独具慧眼

曹魏正元三年,蜀汉延熙十九年,东吴五凤三年(256年)五月,曹魏的邺城和上洛等地官员都上奏称有甘露降临,朝臣们认为这是一种吉兆。

同年六月初一,魏帝曹髦下诏改年号为“甘露”。

曹魏甘露元年,蜀汉延熙十九年,东吴五凤三年(256年)七月五日,曹魏卫将军胡遵去世。

当时,蜀汉平襄侯、大将军姜维率军驻扎在钟提,很多曹魏官员都认为他经过之前的第八次北伐失利后,兵力已经衰竭,不会再次出征。

方城乡侯、安西将军、护东羌校尉邓艾却有不同意见:“洮西之败,非小失也,士卒凋残,仓廪空虚,百姓流离。今以策言之,彼有乘胜之势,我有虚弱之实,一也。彼上下相习,五兵犀利,我将易兵新,器仗未复,二也。彼以船行,吾以陆军,劳逸不同,三也。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各当有守,彼专为一,我分为四,四也。从南安、陇西因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麦千顷,为之外仓。贼有黠计,其来必矣。”

邓艾认为,魏军有洮西之败、兵将不熟、分兵四方等劣势,蜀汉则有乘胜进军、上下团结、补给充分的优势,他们肯定会再次进攻。

为此,邓艾积极部署,做好了迎战蜀军的准备。

姜维损兵折将

曹魏甘露元年,蜀汉延熙十九年,东吴五凤三年(256年)七月,蜀汉平襄侯、大将军姜维果然再次兵出祁山,但他听说曹魏方城乡侯、安西将军、护东羌校尉邓艾已经做好防备后,就下令撤兵返回。

姜维率军从董亭奔向南安,邓艾则据守武城山,来抵抗姜维大军的进攻。

姜维与邓艾争夺险要之地失利,当天夜里,姜维渡过渭水向东前进,沿着山路往上冲,邓艾又与他在段谷交战,姜维再次大败。

魏帝曹髦了解到前方战事后,任命邓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

姜维本来与蜀汉成阳亭侯、镇西大将军胡济约定,双方在上邽会合,但胡济并没有领兵及时赶到,结果姜维遭遇段谷之败后,士兵们伤亡惨重,四散逃离。

蜀人因此非常埋怨姜维,姜维只好上书谢罪,请求将自己贬黜,蜀汉后主刘禅就让他以卫将军代行大将军的职权。

同年七月九日,曹魏方城乡侯、镇西将军邓艾大胜的消息传到京师,曹髦下诏表彰了他:

“兵未极武,丑虏摧破,斩首获生,动以万计,自顷战克,无如此者。今遣使者犒赐将士,大会临飨,饮宴终日,称朕意焉。”

曹髦很开心,认为邓艾的这次胜利是少有的,特地派出使者去犒劳将士。

东吴来去匆匆

曹魏甘露元年,蜀汉延熙十九年,东吴五凤三年(256年)八月二十六日,魏帝曹髦加封舞阳侯、大将军司马昭为大都督,赐给他“奏事不名,假黄钺”的殊荣,权势更加显赫。

同年八月二十九日,曹髦改命长社县侯、太尉司马孚为太傅。

同年九月,曹髦改命安国侯、司徒高柔为太尉。

东吴富春侯、丞相孙峻在早前投奔东吴的曹魏前将军、扬州刺史文钦多次劝说下,派文钦与南昌侯、骠骑将军吕据,车骑将军刘纂,嘉兴侯、镇南将军朱异,前将军唐咨等人从江都出发,讨伐曹魏。

孙峻在石头城为他们饯别时,突然暴病不起,就把后事托付给了堂弟偏将军孙綝

同年九月十四日,孙峻去世,吴帝孙亮任命孙綝为侍中、武卫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又召南昌侯、骠骑将军吕据等人返回。

东吴军队来来去去没折腾出一点水花,内部却发生了巨大变化,曹髦摸了摸额头,只是虚惊一场。

悦史君点评:姜维是蜀汉后期非常重要的大将,可他这次出师,却遭遇了惨败,只因邓艾做到了:未雨绸缪。

曹髦的运气还真是好,姜维被打回,东吴军队干脆自己就乱了阵脚,也是难得遇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起因是什么?共牵扯到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从小的悲惨生活造就了他坚毅却严厉的性格,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在各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性格的原因他对自己和大臣们都非常严格,眼睛里面容不得一颗沙子,于是他严惩贪污腐败,对政事极度苛刻。但是过犹不及,朱元璋的本意是好的,可是手段却太残

  • 明朝开国名将傅友德,为何被朱元璋无罪冤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元末明初,从朱元璋起义到推翻蒙元的统治,乃至后来大明朝的建立,都离不开许多名将的辅弼,说起明朝开国名将,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徐达和常遇春,其实还有一位名将,其战功不在此二人之下,他便是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傅友德。然后令人感到凄凉的是,这位传奇名将晚年却正是被他当年的战友朱元璋无罪冤死,这中

  • 垓下之战中为何项羽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项羽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其出众的人格魅力和作战的勇武至今为人们所称道。楚汉战争时期,项羽是屡战屡胜,刘邦却是屡战屡败,胜利的天平一直都在往项羽那边倾斜,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项羽最后一战被围困垓下,一败涂地,最终自刎与乌江边上,一代霸主就此陨落。

  • 玄武门之变能不能说成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污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玄武门之变这个事情也还是很有说法的,其起因,过程,结果都是有非常多的内涵和故事的,但是有的人说了其实玄武门之变好像就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失误,也可以说成是唐太宗这个人一生中最大的污点了,那么这话到底是怎么说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现在,许多人对古代的一些名人进行抨击。唐宗宋祖中

  • 中国古代女子为何十三四岁就出嫁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古代很多习俗很现在很不一样,其中好的我们选择传承与发扬,槽糕的会被历史慢慢遗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更有利于民族的发展。关于嫁娶方面有一项古代就和现代完全不同,中国现在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方要满二十二周岁,女方要满二十周岁,可是古代女子很多都是十三四岁就出嫁了,这是为什么呢?中国古代的早婚

  • 辽、金、蒙古三国的军事实力谁更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南宋时期,除了中原政权外,北方还有几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其中以辽、金、蒙古三国最为著名。北方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得在北方生存的人民天生骁勇善战,因此这三个国家当时的军事实力都是很强的。那么大家可能就会问了,既然这三个国家军事都很强大,那么对比之下谁更厉害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分析分析。宋、辽、金、元

  • 朱元璋和朱棣两父子,谁皇帝做得更好?康熙来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明朝的皇帝,不得不提的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这两父子了,一样的雄才伟略,一样的励精图治,果真是虎父无犬子。他们在位期间,明朝繁荣昌盛、军事强大,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一个开创了“洪武之治”,另一个开创了“永乐盛世”,都是历史

  • 虞朝是不是在夏朝之前更为古老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当我们说到夏朝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感觉到了这个朝代还真的是已经够古老的啊,但是久而久之的就会发现其实比夏朝还要古老的朝代还是有的,传说在夏朝之前还有一个叫虞朝的朝代,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有些专家学者提出:在古代夏朝以前还有一个更为古老的朝代是虞,虞朝只能是人

  • 明朝中期军事制度为何会发展成募兵制?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中华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封建社会,一个帝国的繁荣与昌盛,是建立在其军事实力之上的,没有强大的武力保卫自己的国家,一切其他的发展都是空谈。因此每个王朝的军事制度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制定的,是符合当时时代背景的,一般不会轻易改变,然而明朝中期军事制度却由卫所制发展成了募兵制,这是为什么呢

  • 萧何为什么推荐曹参为相,不推荐陈平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萧何快要死的时候,汉惠帝就问他那一位来当丞相比较的好呢?萧何的大名都知道的,而且陈平的大名想必大家也知道的,但是萧何却推荐了一位叫曹参的人,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曹参要比陈平厉害一些?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说到萧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因为他是刘邦夺得天下或不可缺的一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