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恬是怎样修筑长城的?

蒙恬是怎样修筑长城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996 更新时间:2024/3/2 12:19:08

蒙恬是战国到秦朝时秦国大将,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将领,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蒙恬在战国末期并不像王翦王贲一样与六国对抗,而主要是在北境与匈奴的战场上。匈奴人几乎每一个都十分凶悍,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如果匈奴人有意攻打中原,可以说是很占优势的。但是,面对这样的敌人,蒙恬却能够让他们远遁大漠,他又是怎么办到的呢?蒙恬北筑长城,又是如何修建的呢?

秦始皇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离不开身边人才的辅助:文有李斯等人,武则有当时的“中华第一勇士”——蒙恬。蒙恬,祖籍齐国,山东人,是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传说他曾将毛笔改良,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的第一人。

蒙恬出生于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骛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二年(公元前248年),蒙骛曾率军伐韩、攻赵、取魏国城,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其父蒙武曾为秦裨将军,与王雷打不动翦一起攻灭楚国,亦功勋卓著。蒙恬少年学习刑狱法,担任过审理狱讼的文书。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其后率军攻破齐国,屡建奇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弟蒙毅也官拜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宠信,蒙恬主管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有“忠信”之称。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时,有一支活跃在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个个善于骑射,凶焊无比,这就是匈奴。匈奴利用中原战乱之机,不断进犯北方各国。在中原混战的同时,匈奴乘机跨过黄河,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胁到秦都咸阳的安全,成为整个帝国最后的心腹之患。于是,秦始皇拜蒙恬为大将,率军北击匈奴。

而这时,秦国刚刚统一,人心未定,军民厌战情绪很高。蒙恬不顾连年征战的辛劳,欣然接受命令北逐戎狄”,将河套一带重新纳人了秦国的版图。秦始皇为何选择蒙恬领兵出征,原因有二:其一,蒙恬年轻的时候,曾长期在北方边境守卫,对匈奴军的战法极其熟悉,这是那些长年在中原征战的老将们所不能比的;其二,蒙括是秦国军队里最富有进攻精神与野战能力的将领,秦朝其他将领多是在中原地区进行攻坚战,对于塞外草原上与匈奴野战的经验太少。

公元前215年,蒙恬率领30万秦军,日夜兼程奔赴边关。他一边派人侦察敌情,一边亲自跑到前沿阵地查看地形。第一次交战时,蒙恬就将匈奴军杀得人仰马翻,在草原上四处溃散。

公元前214年的春天,最具决定意义的战争爆发了。蒙恬率军在黄河以北发动了数场大规模的战争,匈奴主力受到重创。蒙恬乘势一举收复河套、阳山等地区(今内蒙古)。匈奴望风而逃,远遁大漠。汉人贾谊曾说当时匈奴人再也不敢南下而牧马。蒙恬仅一战就重创凶狠残暴的匈奴人,使其溃不成军,四处奔逃。匈奴几十年内不敢进犯汉家之地,蒙恬居功至伟。

在蒙恬大败匈奴、拒之千里后,他带兵继续镇守边陲。蒙恬根据“用险制塞”的方法以城墙来防御骑兵的战术,调动几十万军队和百姓开始修筑长城,将战国时期原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防护城墙衔接起来,并重新整修、加固。建起了东起辽东、西至临洮,长达5000多公里的万里长城,用来保卫北方农业地区免遭匈奴游牧骑兵的侵扰。

同时,蒙恬在黄河河套一带设置九原郡,统辖44个县。他还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完善的边防行政机构。公元前211年,蒙恬又将3万多名罪犯遗发到兆河、榆中一带垦荒,发展经济,以弥补军事后备力量。这些措施对于边防的加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蒙恬还派遣人马,在秦国都城咸阳到九原,修筑了宽阔的直道,解决了九原交通闭塞的困境。此举不但加强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更重要的是对于调动军队,运送粮草、器械、物资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蒙恬镇守九原郡数十年,威震匈奴,深得秦始皇的信任。

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在巡游会稽途中患病,派遣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便在沙丘病死,死讯随即被封锁。中车府令赵高此时正得宠于公子胡亥,他想立公子胡亥为太子,于是伙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策划政变。早先的时候,赵高因犯法受到蒙毅的公正执行,所以赵髙对蒙氏十分怨恨。胡亥即位后,赵高随即派遣使者捏造罪名賜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后,蒙恬内心疑虑颇重,请求复诉。

使者便把蒙恬交给了官吏,派李斯遣人来代替蒙恬掌兵,将蒙恬囚禁于阳周。胡亥想将蒙恬释放,但赵髙深恐蒙氏再次得宠,对己不利,执意要将蒙氏消灭。赵髙便散布在立太子问题上,蒙毅曾经在秦始皇面前诽谤胡亥,胡亥于是又将蒙毅囚禁了。子婴力谏胡亥,认为不可将蒙氏兄弟诛杀。胡亥不听,杀蒙毅,又派人前往阳周去杀蒙恬。

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深重,况且蒙毅已死,连坐于你。”蒙恬说:“从我们祖先到这一代,已经是三代人为秦国出生人死了。我现在统率着30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手下依然只听从我的号令。但我知道,我应当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怕辱没祖先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昔日周成王继承帝位的时候,非常年幼,周公旦背负成王上朝,曾断指起誓效忠成王,终于平定了天下。而成王长大后,却听信谣言,周公旦被迫奔走楚国。后来成王终于醒悟,将进谗言的人杀掉,把周公旦重新请回来了。所以《周书》上说:‘君王办事定要反复考虑。’我蒙氏一家对君王忠心耿耿而反遭陷害,这一定是有奸臣从中作梗。周成王犯了错误后能改过自新,终于使周朝繁荣昌盛;夏诛杀关龙逄,商纣诛杀比干,最终身死国亡。所以我认为犯了错误可以改正,听从劝谏可以反省,反复考虑则是圣明君主治国的法则。我说这些话,并不是希望可以将罪责免除,而是准备为忠诚的劝谏而牺牲,希望陛下能够为万民着,考虑遵从正确的治国之道。”

使者说:“我只是奉诏来将你处死,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于皇上。”蒙恬长叹道:“我因何得罪上天,今被无罪赐死。”蒙恬沉默了许久,又说道:“我的罪过本该受死了,从临洮到辽东修筑长城,光沟渠就挖了一万多里,这其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或许这就是我的罪过。”说完,蒙恬吞药自杀。

司马迁在《史记》中慨叹道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夫秦之初灭诸侯,系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阿意兴功。”蒙恬之于秦朝的赫赫战功,之于长城的是非功过,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唐太宗曾经对臣子们说:“朕欲上比舜,不使冤案现于本朝。各位不妨说来,古代哪一将相死得最冤?”当时在场的有丞相房玄龄、谏议大夫魏征等人,有人说是白起,有人说是伍子胥。唐太宗听罢臣子们的议论,摇摇头说:“朕觉得最冤的是蒙恬。”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项羽为什么失败?只因为分封了太多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为什么会失败?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楚汉之间暗藏杀机的鸿门宴,项羽没能在鸿门宴上面杀掉刘邦,这才给自己带来了无穷祸患,最终兵败身亡。但其实,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真正的原因还是在项羽最初分封诸侯这件事情上。这看似没什么关系的一件事情,为什么会成为日后项羽失败的原因?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项羽没能

  • 历史上哪个朝代女子社会地位最高?是唐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总是流传着一句话那就是女子不如男,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很多时候,女子都是没有发言权的,甚至在很多时候女子的命运是可以自由的买卖和交易的。这就有了历史上的丫鬟和陪嫁丫头。一直到现在还是有不好的家庭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在里面,不够,古代也有为女子发生的事情,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就很好的验证了谁

  • 李世民为什么让李治当自己的接班人?李世民、李治和武则天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为什么要选择长孙皇后最小的儿子李治当自己的接班人呢?可能大家都会有些不解,论能力李治也并没有多么的突出,不过李世民在立太子这个问题上肯定也经过了深思熟虑,因为他自己是怎么当上这个皇帝的他心里最清楚。玄武门之变肯定不能在他身上又发生一次。李世民和李治算是武则天的前后夫,只不过李治更加宠爱武则天一

  • 关羽一辈子只打过两次胜仗,凭什么却能名垂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关羽想必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感觉吧,那就是关二爷非常的厉害,不管是财神还是一些黑道都喜欢拜关二爷,一些学生考试其实也有拜关二爷的,反正就是各种拜,由此可见关二爷的名气是多么的厉害吧,但是有的人说了其实关二爷一生中就打过两次胜仗,为什么却能名垂千古呢?这和其他的三国人物要差远了啊,那么这话到底对不对呢

  • 秦始皇为什么会相信长生不老?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秦始皇,说到秦始皇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秦始皇是中国古代秦朝的开国皇帝,在当时的地位上作用还是很大的,而且,秦始皇是第一位自称自己是皇帝的人,秦始皇做出的主要贡献有兴修灵渠,修筑万里长城,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当然了,一些不好的也还是有的,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罢

  • 同为五虎上将,关羽为何看不上黄忠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蜀国“五虎上将”之名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许多三国迷们都非常热衷于讨论五虎中谁武力更强之类的话题,可见蜀国的“五虎上将”在人们心目的地位。今天我们要谈论的主人公便是同为“五虎上将”的关羽和黄忠,为什么小编要单独把这两人拎出来讲

  • 古代日本武士用来切腹的刀叫什么?日本人切腹的刀有什么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日本人自古就对“死”有着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理解。对于“生”和“死”可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了,特别是古代日本的武士,动不动受辱后就要选择切腹自杀,感觉生命在他们面前似乎并不是那么的难以割舍,自己的名誉或许会更加重要一些。不过今天

  • 只当了二十多天状元的陈安阝为什么被朱元璋赐死?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的状元那就相当于万人过独木桥一样,古代的科举考试就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制度。古时候的人们如家家里没有背景没有后台,但是如果想要自己有出息,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就是能够打仗,可以拼死沙场,能够保家卫国的会予以重用,还有一种就是考上状元了,就会被派到朝廷来当官。那么,在古代想要考上个状元也不是一件非

  • 朱元璋小女儿宝庆公主简介宝庆公主的驸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上的明朝,说到明朝大家肯定就会想到明朝时期的朱元璋了,确实,朱元璋是一位非常厉害的皇帝,而且朱元璋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在位期间作出的贡献还是非常多的,说到朱元璋这个人,最开始的朱元璋家境是非常的贫寒的,而其,小时候的朱元璋放过牛,体验过农村疾苦的生活,深刻的才体会艰

  • 历史上农民起义那么多,为何只有刘邦和朱元璋成功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因此农民作为中国人民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一直活跃于各个朝代。朝代的更替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一般新政权的建立多数都和农民起义有关。但是细细观察中国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历史上农民起义虽然很多,但是真正成功的,好像只有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了,这是为何呢?说起农名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