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即将灭亡的时候,为什么南方部落没人来救?

蜀汉即将灭亡的时候,为什么南方部落没人来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749 更新时间:2024/1/22 3:01:58

说到三国时期的蜀汉这个势力其实也还是不简单的,在三国时期竟然维持了这么久,其实他们的实力要说应该是最差的,但是前前后后也是几十年啊,话说蜀汉的人民应该就是最幸福的吧,但是其实真的是这样吗?最近很多人都说了其实在蜀汉快要灭亡的这个时间,地处南方部落的一些郡县的将领为什么不带兵来拯救蜀汉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蜀汉灭亡时,按照常理推论,只有南方的南中四郡离成都最近,也保留有一定兵力。那么为什么孟获这些南方部落不带兵前来解围呢?

这其实跟当时的大形势有关,南中四郡分别为益州郡(也称建宁郡)、永昌郡、牂柯郡、越巂郡,其中牂柯郡、越巂郡离成都最近,益州郡、、永昌郡离得最远,基本到东南边界了。而孟获在益州郡,如果他真的有心支援成都,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那么孟获等人会支援成都吗?不会。早在夷陵之战时,刘备新败,国力大损,越巂郡、益州郡、、牂柯郡同时发生叛乱,蜀汉东南一片混乱。后来,诸葛亮率军南下一直打到益州腹地,杀死越巂郡叛将高定,牂柯郡叛将朱褒,以及益州叛将雍闓,诸葛亮没有选择杀死益州大族孟获,而是选择多次释放孟获,又多次擒获,最后征服了孟获。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留当地人作为部族首领协助郡守治理,基本达到了纲纪粗安的地步。粗安意思就是马马虎虎,夷汉之间保持相对和平而已。后期叟夷部落数次作乱,多次杀害太守,致使越巂太守没人敢去上任,诸葛亮没有再采取大的军事行动,而是派将军马忠前去治理。

诸葛亮又设置庲降都督总管南中四郡政务,庲降都督张翼执法严厉,造成了夷族首领刘胄发动叛乱。没有办法,诸葛亮又调马忠回来任庲降都督,平定了刘胄叛乱,从此以后,马忠作为镇南将军,镇守南中四郡,确保蜀汉南方的平安。

蜀汉灭亡时很突然,当时邓艾军三万人正奔赴成都,刘禅和朝中大臣如惊弓之鸟,慌忙在朝中议论形式。此时马忠得到消息,成都危矣,已经打算出兵回援成都了,但是孟获这些南方部落是不会跟他去的。为什么呢?

蜀汉国力强盛时,南方部落碍于马忠恩威并重的治理,对蜀汉还算忠心。蜀汉北伐的许多兵力都是从南中抽调的。例如著名的无当飞军,就是由南中的少数民族青壮年组成,是北伐军中的特种部队,战斗力相当强悍。

但是如今蜀汉岌岌可危,如同当年刘备新丧时一样,这些南方部落只会趁火打劫,伺机造反,想让他们加入回援成都的队伍,非常困难。因此,马忠想要回援成都,既要考虑南中的稳定,也要考虑成都的危急,这是个非常难以下决断的事情。但是即使这样,马忠也做好了回援的打算。可惜的是,还没有等到马忠回援,刘禅已经开城投降了。

那么既然南方部落不能够回援成都,还有哪些地方能回援成都呢?我们就来整体分析一下当时刘禅面临的形式。

蜀汉军力分布主要在三个地方,一个是永安,由邓芝率兵驻守,目的是防备东吴。二是汉中,由姜维镇守,也是蜀军的主力,既负责镇守汉中,又负责北伐曹魏。汉中主要由胡济防守,姜维主要负责进攻曹魏。三是南中,由马忠镇守,目的是防止南方叛乱。

蜀汉灭亡时,汉中已经失守,但是姜维的主力还在剑门关防守,而剑门关易守难攻,姜维完全可以抽兵回援成都。邓芝回援成都必须经过汉中,而汉中已经失守,邓芝无法支援成都。南中极易发生叛乱,因此马忠如果支援成都,也抽不出多少兵力。因此,如果支援成都,主要还靠姜维,其次是马忠。至于南方部落就不要想了,他们不发生叛乱已经是上天照顾了。

刘禅最后仓促投降,气的姜维拔剑砍石,马忠也是仰天长叹,因此,大家就不要再说刘禅是一代英主的话了,连大形势都看不清楚,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富贵,仓促间断送了刘备一辈子辛苦得来的基业,蜀汉至此灭亡,他难道不是罪人吗?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蜀汉灭亡时,南中还有马忠在那里镇守,但是南方部落向来反感外来人的统治,在蜀汉国力强盛时勉强服从,而一旦蜀汉遭遇危险,他们第一选择是叛乱,而不是去援助。因此,虽然南中离成都很近,马忠也抽不出多少兵力去支援成都,至于梦想着孟获这些南方部落去支援,基本是痴心妄想。成都能否躲过一劫,就看姜维是否能够尽快支援成都和刘禅能否坚守住,可惜最后结果是姜维还没来的及出兵支援,刘禅率先投降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有哪些难理解的绰号?最难理解的五个绰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水浒传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部名著,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也是众所周知的一件事情,武松打虎的故事我们都学过,武松屠杀打死了一只老虎,所以被人们称作是打虎英雄,在水浒传中又有哪些难以理解的绰号呢?最难理解的五个绰号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大家都知道,姓氏和名

  • 为何关羽被杀刘备哭晕过去,而张飞被杀只说了一句"三弟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中的刘关张三兄弟,一直都是情同手足,他们的兄弟之情一直为后人们所向往。这三兄弟一路走来可谓是历经坎坷,从无到有,白手起家,正是这三个共同的努力,才有了后来蜀汉的这份基业。然而刘备听说二弟关羽被杀之时哭晕了过去,而听闻三弟张飞被杀的时候却仅仅说了四个字“三弟休矣!”,这

  • 曹植怎么死的?曹植死亡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曹植是三国时期最顶级的大文豪,后人甚至是把曹植的文学高度和李白、苏轼等人选为同等。可能我们最熟悉曹植的作品还是《七步诗》,不过《七步诗》在曹植的作品里也只能算小儿科,曹丕真正厉害的是《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作品。这写直接让曹植上升了几个高度,可能连当时的曹操也有点虚。不过曹植一生最大的遗

  • 三国中哪位武将情商最高,人缘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现在社会,人际关系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人的情商比智商更为重要。现代如此,其实古代亦是如此,三国中那么多名将,最后得以善终的却为数不多,大多数将领都是只知道带兵打仗,却没有处理好自身的人际关系,可以说是情商不足吧。那么三国之中,哪位武将的情商最好,人缘最好呢?三国历史上,吕布

  • 现在河南省会为什么是郑州?而不是古都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中国的人口也是非常多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现在的河南省,说到河南省其实他是当时的一个名城,同时在现在也是被人们称作是古都。河南省在历史上也是朝代用做过都城,其实,地位还是非常高的,那么现在的河南省会为什么是郑州?而不是古都开封呢?这又有哪些原因?具体的一起来看看吧!1、洛阳

  • 曹操袁绍官渡之战的时候,各路诸侯都在忙着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历史上有一次非常著名的战役,就是表面看上去胜负已定,实际上出人意料的,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此次战役之后,曹操统一北方的形势基本上就确定下来了,可以说是关键性的一战。当时已经出现了群雄割据的局面,那么,曹操忙着和袁绍对抗的时候,其他各路诸侯都在做什么呢?比如刘表、张绣等人,他们都忙着在干什么呢?

  • 三国中诸葛亮不为人知的关系:和庞统是亲戚,与徐庶是同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没有出仕之前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个高人隐士,躬耕于南阳,却熟知天下事。但是小说毕竟是小说,虽说是按照历史改编,但是和正史还是有多不同的地方。其实诸葛亮并非是一介布衣、毫无背景,而是一个正宗的“官二代”,是有人脉有关系的。而且他和庞统还是亲戚,和徐庶曾经是

  • 如果吕布听陈宫的话,用好张辽高顺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说到三国时期的吕布啊,很多人都觉得吕布死得冤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其实以吕布的资源其实完全不仅仅是现在这个样子的结局,白门楼被砍一定不是吕布的最后的结局,其实这其中的原因大家也知道,那就是吕布不喜欢完全听陈宫的,而且对于张辽和高顺的使用也显得小了很多,如果反过来,吕布完全听从陈宫的建议,而且运用

  • 徐庶进曹营之后,真的一言不发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身在曹营心在汉”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典故,但是大家多以为这个典故只是说关羽的,其实不然,这个典故其实也是说的三国的一位谋士,他便是徐庶。徐庶这位谋士可以算是刘备命中的贵人,正是他向刘备举荐了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后来曹操挟持徐庶的母亲,让徐庶不得不身入曹营,这才有著名的歇后语&ld

  • 古代战争年代各国是怎样对待战亡士兵的尸体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无时不刻都在进行的战争,古代战争还是有很多的,因为在古代,人们想要扩大自己的力量和疆域就必须要进行战争,想要战争就要流血,一些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英雄们也是壮烈牺牲,这些牺牲的人都是怎么处理的呢?其实,中国还是非常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会将他们的遗体搬运回家或者火化,那么,古代战争年代各国都是怎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