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发的养廉银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用途?

雍正发的养廉银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用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822 更新时间:2024/1/18 23:06:52

我们今天一起来说说历史上的清朝,说到清朝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结束标志着中国封建史的彻底结束,那么,清朝的皇帝也是有很多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的雍正帝。说到雍正帝,有的人说用雍正帝是一位昏君,有的人这说雍正帝是民主的,为啥当时的雍正帝会发养廉银?这到底是做什么的?有什么样的用途呢?一起来看看吧!

雍正帝素以“严苛”著称,治国、治吏,手段严厉,甚至严酷。居然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给下属涨工资的帝王。

1724年,雍正二年,清朝的文官在年薪的基础上,开始领取数额不等的“养廉银”。当然,级别越高,钱也越多。

从晚清封疆大吏曾国藩的工资条上,能看到他做两江总督时得到养廉银的数量——1.8万两白银,约合300万元人民币。

涨工资当然高兴,但还要多干活儿。什么活儿?征税呗!

与“养廉银”的薪酬政策同时推出的是“耗羡归公”的税收政策。

“耗羡”(又称“火耗”)是向百姓征收税赋时损耗的成本,或者说是额外变相征税的名目。这些变相征税的款项并没有进入国库,而是地方官员中饱私囊了。

“耗羡归公”把暗箱操作的非法征税合法化了,“火耗”的比例按国家规定征收,增加了中央政府的税收,同时也从中给官员们发放“绩效工资”——养廉银。

中国封建社会变法革新运动的基本诉求是增加政府税收,以保证中央各项开支。

雍正朝的新政也是如此,发养廉银不过是激励官员多征税的手段而已。

2

不过,涨了工资还是不够。“耗羡”归公了,地方官员还有别的方式对百姓盘剥。为什么呢?

问题出在中国封建官场“低薪养廉”的体制。

从张宏杰的畅销书《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可以看到非常有趣数据:

大清帝国的总督,工资表上的年收入只有区区155两。如果大致以一两兑换200元人民币计算,155两约为人民币31000元,合成月薪约为2583元。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按今天现行的《国家公务员级别和工资标准》省级公务员职务工资标准是多少钱呢?2510元,和清代几乎一样。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巧合。

年收入的基本工资155两,绩效工资1.8万两!清朝部长级高官的工资条真是很奇葩。

不过,这些钱看起来已经不少了,却养不活一个一品大员!

这不到2万两白银要供养部长一家老小、聘用智囊团(幕僚)、招聘衙门工作人员(不进编制的“吏”阶层,秘书、科员等),还要负担差旅、邮递等费用,怎么够用啊?

中间大约4万两银子的亏空怎么补呢?除了贪墨,还有别的出路吗?

贪污、受贿的款项一方面为了自己的生存,另一方面也要“接济”上级官员(主要是直属领导)。

在低薪之苦面前——明代官员更惨,钱粮经常拖欠,而且最多发一半,另一半是胡椒等替代品,也有像海瑞这样不受贿、不行贿的,他自己种菜、穿补丁衣服,勉强维持生计。

海瑞在明朝官场起起伏伏,并不顺利,晚年虽然官居二品,但基本上做的是闲差,连明朝最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都瞧不上海瑞,认为他破坏了官场文化。

极端的清廉等于断了上下级的财路、甚至生路!

3

由此看,“低薪养廉”无法规避官员贪腐,在封建社会更是形成了制度性腐败。难道皇帝不清楚吗?

皇帝当然知道,而且一清二楚。康熙帝就曾对“清官也拿火耗”的事实了如指掌。

“低薪养廉”绝不是帝王“以德治国”的借口,而是皇帝与官僚集团在绝对权力分配上达成的妥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高度集权的专制时期,官员作为皇权的代言人,建立了权力集中的“大政府”。

方政府也是行政、财政、司法等归于一体,在百姓面前一言九鼎,无异于分派到各地驭民的“小号”皇帝。

中国封建社会“外儒内法”的治理模式,使道德、礼教、“人性本善”成为表面文章,而统治者骨子里却把官僚和人民预判为“恶人”。

所以在皇帝眼里,官员都是拿着自己赋予他们的权力向百姓巧取豪夺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领高薪呢?钱不够自己解决吧。

雍正出台“养廉银”,颇具讽刺意味,好像是皇帝花钱换取官员的清廉!

也算是赤裸裸的警告:“我给你们高薪了,别再贪了!”

当然,这所谓高薪只是雍正的主观标准,与实际需求差距不小。

4

除此之外,“低薪养廉”更是皇帝引诱官员贪腐、进而控制官僚集团的政治手段。

苏绰定律”解释得再明确不过了。

其一,天下无官不贪?不怕官贪,就怕官有异志。故以反贪之名,剔除异志贪官,保留听话贪官,这样既可以消除异己,巩固你的权力,又得到民众的拥戴。其二,贪官只要贪,你就有把柄在手,他敢异志,自找死路,故必与你同心同德。

皇帝在与官僚集团的博弈方面,也称得上煞费苦心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吃饭为什么叫用膳?"膳"又是什么意思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的核心,自然是独一无二的,为了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皇帝有许多地方都很特殊,比如自称为“朕”或“寡人”,然后吃饭的时候叫做“用膳”。总之和平民百姓不同,许多地方皇帝都是区别于其他人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说皇

  • 韩非的死与李斯有没有关系?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秦国大臣李斯与韩国贵族韩非,原本是师出同门的师兄弟,跟随荀子学习,最终都成为了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斯本是楚国人,来到秦国谋求发展,而韩非势必要帮助韩国,这样一来,两个人也就成了对手。韩非曾经出使秦国,本想为韩国谋一条生路,却被扣押起来。史书记载,韩非最终是被李斯陷害致死,但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

  • 全世界哪国军事能抗衡美国?美国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美国。说到美国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美国是现在的一个超级大国,美国的军事力量国防力量还有科技力量都是非常的发达的,不够,历史上的美国确实英国的一个殖民地,当时的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最后取得了胜利,称为美利坚合众国,那么,现在全世界有哪些国家的军事力量可以和美国抗衡呢?美国到底有多厉

  • 古代妓女怀孕了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妓女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职业虽然不被人说道看不起,被人鄙视,但是其实他们的真的是非常非常苦的一类人,就好比他们从事的行业或多或少的都会发现容易怀孕,但是作为这个职业怀孕一定是大忌的,那么我们有的人就要问了,如果妓女要是一不小心就怀孕了要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

  • 符彦卿是如何逃过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宋太祖赵匡胤,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传奇的君主了。其“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作为宽和仁义的典范一直流传至今。当时宋朝初建,赵匡胤为了防止“黄袍加身”的事件再次发生,于是就通过酒宴的方式,威逼利诱要求手握兵权的将领交出自己的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

  • 马谡被诸葛亮判死刑,为什么马谡对此毫无怨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诸葛亮攻打魏国的事情,我们都很熟悉了,在他第一次伐魏途中,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点街亭,交个马谡去守,守得住,蜀国就可能取胜,守不住,蜀国这一次就没戏。原本也是信誓旦旦,但谁知马谡竟然还是把街亭弄丢了,按照军令状,马谡当斩。诸葛亮忍痛做下这个决定,而马谡直到临终之前,也没有对诸葛亮心生怨恨,这又

  • 清朝嘉庆皇帝是昏君吗?为什么使鼎盛的清朝迅速走向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历史也是有很多的,清朝的皇帝也是非常多,最开始的清朝还是很繁荣的。乾隆在位期间,清朝的经济也是达到了巅峰状态,老百姓的生活也是很自在,那么,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是清朝的嘉庆皇帝,有人说嘉庆皇帝是当时的昏君,为什么当时嘉庆帝使鼎盛的清朝迅速走向衰亡

  • 秦朝作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为何国祚只有十四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秦始皇,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但是在这丰功伟绩的背后,却暴露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其国祚居然只有十四年,相对于后来的汉朝四百多年的国祚,秦朝存在的时间显得格外的短,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秦朝只有十

  • 历史上八万六千人的红军最后仅剩六千人经历了什么?人都到哪里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中国,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就是形容当时中国红军的情况,我们都知道当时的红军非常的艰苦,面对敌人的围剿红军历经了千难万险。当然了,最开始的红军人数是非常多的,总共有八万六千人,但是在远征的途中,人数是越来越少,到最后只剩下六千人,这到底是经历了什么?这些人都去哪里了?

  • 历史上李斯是不是比韩非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李斯和韩非,都是生于战国末期的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们也是同门师兄弟。李斯前往秦国,协助秦王政制定下了首先攻打韩国的策略,而韩非身为韩国贵族,他其实并没有选择,只能回到韩国,两个人之间也算是会有一番较量。那么,这师兄弟两个人到底哪一个更厉害一些?韩非最终很可能是死在李斯手上的,是否说明李斯更胜一筹?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