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二战德国为什么一直攻不下英国?英国靠什么守住德军攻势?

二战德国为什么一直攻不下英国?英国靠什么守住德军攻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495 更新时间:2024/1/17 16:23:09

二战时期的德国在欧洲可以说是所披靡,但是在英国对战时却迟迟久攻不下,为什么英国能防御德军如此密集的攻势呢?其实英国在科技技术方面并不比德国差,而且英国利用了两个自己的优势使德军完全没办法施展自己拿手的闪电战,战况一直被拖延了下去。不过还好英国最后坚持了下去,如果连英国都沦陷了的话,那德国可能就不会在1945年投降了。

二战时期世界战场形式变化莫测,每个细节对于每个参战国家来说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世界灾难中,德国作为最为强势的参战国之一,几乎横扫了欧洲战场,成为不少欧洲国家的梦魇。然而,所向披靡的德军始终未能占领英国,这是为什么呢?

说起二战时期这德英双方给人的印象,德国像凶残霸道的的侵略者,而英国则像是身着西服温尔雅的老绅士。这两个国家之所以会给人这样的印象,是因为,在战争时期德国始终锋芒毕露,展现出无可匹敌的攻势,相反,英国则十分内敛,蓄势待发一味防守。

这一时期英国曾发生了震惊欧洲的慕尼黑阴谋事件,以及大撤退事件,纵观事态的发展,使我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英国相较于德国处于弱势。从军事角度来看,德国的陆军与空军兵员素质过硬,配合发达的武器配备与闪击战术,在欧洲战场堪称无敌,英军在表面上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即便如此,德国最终还是没能让英国绅士们低下高昂的头颅,这就让人有些匪夷所思了。实际上,我们被英国的某些举动迷惑了,英国的实力并不像该国表现出的那样弱势。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美、德等国跻身强国门槛,英国的进步着实有限,已经无法匹配原本的霸主之称,这也给了我们英国不进反退的错觉。

可是,身为瘦死的骆驼,英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同时经历了这场工业革命,虽然,世界局势发生巨变,但是,英国仅仅是发展不如几个新兴强国迅速罢了,并未被甩开距离,所以,英国的实力仍然不容小觑。可能英国在陆、空两军不是德国的对手,可是,英国的海军在二战时期仍足以在世界上称雄。

二战打响之际,英、法二国并非直接硬拭德军锋芒,而是以示弱采取绥靖政策,使德军能够在侵略的路上畅行无阻。随着1940年德国侵占法国后,德国开始将英国定为下一步的侵略目标,并制定了“海狮计划”。

所谓海狮计划,实际上,就是德军惯用的速战速决战术,德国人希望通过强盛的空军在英国境内发动闪击,将英国击溃进而投降。然而,德国人最终无法如愿,因为,英国的地面雷达系统能够有效的应对德国的空袭,而英军非高超的隐蔽作战又使德国空军很难锁定目标,英国人凭借着这两点成功翻盘,最终,粉碎了德军的意图。

在最经典的德英空战中,狂妄自大的德国空军派遣了二百架轰炸机,并有六百架战斗机从旁保护轰炸机,横渡英吉利海峡打算给英国致命一击,反观英军,仅出动了三百余架战斗机,在雷达的帮助下对气势汹汹的德国战机展开拦截。由于,双方的雷达水平差异过大,英国空军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以二十六架战斗机的损失击落了德国近二百架战机,损失惨重的德国空军不得不选择撤退。

经此一役,德国的空军实力大损,海狮计划最终破产,闪击战术也被英军逼成持久战,德军失去了战略优势,最终,无法进一步侵略英国。

除了刚才讲到的德军战术选用不当以及德国人的大意外,还有一点因素导致德国无法得逞,那就是后来美方参战,最终,与英国联手对抗德军。对德国人来说,原本就日益严峻的英国战场在美军参战后更加危机四伏。英军的实力并未落后德军太多,加上有发达国家美国的援助,英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在陌生战场的德军更加不堪重负。

英国毕竟是岛国,即使英吉利海峡再窄,德军也不可能游过去。而两栖登陆或者空降作战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能够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德海军根本不是英国海军的对手,所谓制海权完全是幻想。不列颠空战虽有2:1的数量优势,德国空军依然不能打败英国空军,无法掌握制空权。

所以,德军即使如拿破仑一样,几乎占领了整个欧陆,也只能望洋兴叹。

现如今,德国之所以会给后人留下强盛的印象,有很大的原因是德军始终处于攻方,而所有战争中主动的一方都会提前做出完全的准备,所以,也就给人一种装备精良战术得当的感觉。二战时期德国最强大的其实是陆军,而德国的短板正是海军,这就是德国在整场二战中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却对英伦岛无计可施的最主要原因。

德国的陆军在海上战斗力大损,而德国的海军并不出色,只能选用相对强势的空军作战,却被英国发达的雷达技术和得当的隐蔽战术所制衡。事实证明,英国人不但军事实力很强,还能因地制宜制定针对德军的战术,最终,德军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在英国战场上大败而归,此后,就只能隔着大洋看着无法拿下的英国叹气了。

其实,从人类历史来看,大陆国家和濒海大陆国家几乎无法真正压倒岛屿海洋国家,即使不计成本建设大海军,也是事倍功半,无法长期维持。英过打败荷兰,西班牙,法国,德国得到300年海洋霸权,苏联在战中垮台,实际上败于美国,这些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乾隆母亲是谁?她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的历史,说到清朝,当时的皇帝还是很多的,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灭亡就标志中中国的封建史结束了,当然了,小编也是看到清朝有一位皇帝非常的特别,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一生活了八十八岁的高龄。这样的年纪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是绝无仅有的,那么,这位高

  • 红楼梦中贾母为什么那么喜欢宝玉和黛玉?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一部著名的小说叫做红楼梦,说到红楼梦小编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部名著是当时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同时和另外三部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是四大名著。那么,红楼梦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就是当时封建社会上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以贾宝玉,林黛玉的悲情故事为主线,描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落

  • 白起攻陷楚国只要七万人,为什么王翦需要六十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白起与王翦,都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大将,同时也是战国末期四大名将之一,可以想象他们二人的实力。既然同是秦国大将,免不了会被拿出来做一些比较,就比如,秦国对楚国的战争中,白起时期,只用了七万人就攻陷了楚国都城,而王翦时期,却发动了足足六十万人。为什么他们面对同一个对手会相差这么多?难道是王翦不如白起吗?白

  • 司马懿自己为什么不当皇帝?司马家族一共当了几代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不理解,为什么司马懿篡权后等到他孙子司马炎才当上皇帝,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怎么就不想称帝呢?司马师和司马昭不知道想不想当皇帝,但是司马懿恐怕是真心不想当。司马懿曾向曹丕发过誓终身当魏国子民绝不叛变,而且司马懿发动政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自保,毕竟司马懿一生都在做这件事情

  • 霍去病一生功勋卓著,为何却遭司马迁鄙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霍去病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虽然只有23岁,但是这短暂的一生却功勋卓著,也是非常让人佩服的一个人,霍去病虽然看上去年轻,但是真的不简单,17岁只率领的800人就把匈奴人打得落花流水,四处逃窜,但是司马迁大家知道吧,写史记的人竟然非常的瞧不起司马迁,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揭秘看

  • 三国中君主想要却得不到的人才都有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人生两大苦,想要却不得,拥有却失去。纵观华夏整个历史,多少人得到又失去,想要又不得呢。在三国中,多少绝世武将和传奇谋士效忠各自的明主,让其实他君主眼红不已,这些名将因为各自心中的忠义和做人的准则,即使其他君主许以高官厚禄也不为所动,依旧不事二主。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三国中几位君主想要却得不到的名将。

  • 汉朝有庙号的皇帝有几个?为什么相比其他朝代少那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古代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名字”,身份地位越高的人,能够享有的各种“号”也越来越多,就比如皇帝,除了常见的谥号、年号,还有庙号、陵号等。但是,后世的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大部分皇帝都拥有庙号,然而在此之前的两汉时期,加起来也才只有七个皇帝有庙号。

  • 还珠格格中历史上真的有夏雨荷吗?夏雨荷有历史原型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清朝,说到清朝的历史,还是非常多的,因为历史上的清朝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结束意味着中国的封建史结束了,中国步入近代史,当然了,看过还珠格格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就是讲述的清朝的历史,那么,还珠格格中的夏雨荷在历史上真的有吗?夏雨荷有历史原型

  • 清朝一品大官的年薪究竟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工资这个话题,不光是现在的我们很看重,古人也是非常注重的,毕竟人的吃穿都需要金钱来维持,上有老下有小,一切都需要银子啊。现在的人们就很羡慕公务员这份工作,稳定的收入加上不错的补贴让无数人趋势若骛。看到这里有的人就想知道古代的公务员的收入情况了,特别是清朝一品大官的年薪究竟有多少呢?下面就和小编一

  • 清朝买官需要多少钱?最高可以买到什么级别的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有个“捐官”的制度,就是俗称的拿钱买官,其实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不是首创,过去许多朝代都有过类似的做法,但是都是小规模的,而且还受到言官的议论,但是清朝卖官鬻爵已经形成了一种制度,是公开长期的。大家一定会好奇,清朝买官需要多少钱?最高可以买到什么级别的官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