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丰臣秀吉为什么不出任征夷大将军?

丰臣秀吉为什么不出任征夷大将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859 更新时间:2024/1/27 6:57:16

说到丰臣秀吉小编就想到了织田信长,其实还有一位叫德川家康,这三个人被誉为是什么日本战国的三英杰了,但是我们今天不说别的要说的是丰臣秀吉这个人了,这个人有一个蛮有意思的他好像不太喜欢征夷啊,也就是不太愿意出任征夷大将军这个职位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一定不要错过了,欢迎大家一起评鉴学习揭秘!

丰臣秀吉早年的出身如同明智光秀一样成谜。在出仕织田信长以前,秀吉的经历只能从一些江户时代写成的军记物语里探得一二,但是其出身低下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统一了日本以后,丰臣秀吉并没有选择就任“征夷大将军”,而是选择出任“关白”,那么这个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出身?还是不屑?

要是想讨论这个问题,就得结合史料,将现今广为流传的通说一一破解。下为了方便,统一将秀吉以后来赐丰臣氏后的“丰臣秀吉”相称。

1.秀吉试图认足利义昭为养父,并以此出任征夷大将军?

通说:

丰臣秀吉原本是想出任征夷大将军的,于是找了足利义昭认干爹,想成为足利义昭的养子,出任将军。结果足利义昭嫌弃丰臣秀吉的出身,宁死不屈,最后菊亭晴季(《太阁立志传》里的那个公卿哥们儿)看到陷入僵局,特意出来打圆场,骗秀吉说征夷大将军不如关白威风。丰臣秀吉听了之后,前去找近卫前久,这才成为了藤原氏的养子,出任了关白。

破解:

以上丰臣秀吉认干爹的故事,便是出自林罗山父子写的《丰臣秀吉谱》、《续本朝通鉴》中。

实际上,林罗山父子写的这两本书,很大一部分是抄袭了小濑甫庵的《太阁记》等书。但是参考的几本原书中并没有秀吉认干爹的桥段,因此,这个段子是林罗山父子自己创造的。

那么林罗山父子为要这么写秀吉呢?主要原因还是作为幕府官五的林罗山奉命写作《丰臣秀吉谱》,抹黑秀吉自然就是一种政治正确。德川秀忠也比较有节操,不会今天叫人家小甜甜,明天就要红烧人家。

再加上菊亭晴季是林罗山的师父,因此林罗山故意在抹黑秀吉时抬高自己的师父,编造出这个菊亭晴季出场挽救僵局,并愚弄秀吉的故事。

2.非源氏不将军论的真伪?

通说:

征夷大将军必须由源氏才能出任,因为源赖朝、足利尊氏、德川家康都是源氏出身。丰臣秀吉出身农民,早年曾经因是信长下属自称平秀吉,因此不能出任“征夷大将军”。

破解:

征夷大将军之职必须要由源氏出任的错觉,主要是因为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三个幕府的创始人源赖朝、足利尊氏、德川家康(自称)都是清和源氏出身的原因。

这其实就是事后诸葛亮编出的大误会了,早期的征夷大将军坂上田村麻吕、还有镰仓幕府的摄关家出身的藤原氏将军(藤原赖经、藤原赖嗣)、镰仓幕府的皇族出身的宫将军(宗尊亲、惟康亲王、久明亲王、守邦亲王)都不是源氏出身。建武朝时,后醍醐天皇的征夷大将军护良亲王,同样也不是源氏出身。源氏将军论不过是因为三个幕府的开幕将军都是清和源氏或自称清和源氏的结果。

在日本战国时代,朝廷曾经给自称平氏出身的织田信长推任“关白、太政大臣、征夷大将军”三个官职,这也充分说明了在当时的人眼中,并没有只有源氏才能出任征夷大将军的限制。织田信长一直不在朝廷补任官职,其实也是想让朝廷把官封给织田信忠,结果朝廷不知是不会意还是装傻,就是死活不给信忠封官,反而一直给信长塞官职。

到了江户时代,四代幕府将军德川家纲死后无子,老中酒井忠清也希望越过德川御三家直接迎接皇族出身的亲王出任将军。最终这样的做法遭到堀田正俊的反对,德川纲吉得以继位。无论这件事真伪,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江户时代仍然没有“源氏将军论”的铁证了。

德川家康自称源氏,其实并非从他开始的,在他爷爷松平清康的年代就自称“源清康”了。后来德川家康买了个藤原氏出身,而后在桃山时代又慢慢开始重新只用“源家康”,缘由则是因为丰臣秀吉想扶持德川家取代足利家成为一个听自己话的“源氏长者”家臣,而不是给他就任征夷大将军铺路!

由“源氏将军论”引申而诞生的神论更是层出不穷,例如:“源氏当将军、平氏当太政大臣、藤原氏当关白”这种将三个官职想当然地平分给三个氏族的说法。这其实是非可笑,藤原氏出任太政大臣的人暂且不说,足利义满、德川家康也担任过太政大臣,难道他们也是平氏之后?

所以说,非源氏不将军论只是后人想当然的结论。

3.只有幕府将军才是武家栋梁,丰臣秀吉出任的是关白,因此武士才会不服从丰臣家,在秀吉死后分裂。

通说:

“丰臣秀吉担任的关白属于文官,不是武职,不是武家栋梁,所以各地武士不服从他。”

破解:

这种说法其实非常离谱。

平安时代末期,出任太政大臣的平清盛是武家栋梁、出任总官的平宗盛也是武家栋梁,甚至镰仓的源赖朝,在建久三年(1192年)出任征夷大将军以前也仍是武家栋梁。历代幕府将军在更替期间,也有先代退位、去世→朝廷将军宣下中间的空档期,这期间征夷大将军之职空缺,但是能说没有武家栋梁吗?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武家栋梁与是否是征夷大将军没有关系。

那么,为何会出现误以为武家栋梁必须是征夷大将军的错觉呢?

其实是因为在早期,征夷大将军、镇守府将军等武职出征时,朝廷会下发兵符许可大将军在地方征兵。可是,到了平安时代末期,朝廷公权下降,从平家与源氏的战争中就可以看出,此时军队主力的组成早已不是靠公权征召的士兵,而是具有主从关系的私兵。平家过度依赖公权征集的军队看似庞大,但是普遍战意不高,一触即溃,反而依靠土地恩赏或者以同一目的集结起来的国众、一门组成的军队战斗力强悍。

源赖朝当年之所以出任征夷大将军,主要原因是他自己对祖先源赖义、源义家的“镇守府将军”十分执着,想要出任带有“大将军”三个字的官职。而平宗盛的总官、木曾义仲的征东大将军,他都认为这俩人每当多久家门就灭亡了,不吉利,坚决不要这两个官职。不过,出任征夷大将军以前,源赖朝也曾经自称过“海道十五国总官”,只是这个并非朝廷正式册封的官职。

在灭亡奥州藤原氏的过程中,源赖朝先是模仿祖先源赖义,在曾经源赖义讨伐“虾夷俘囚长”安倍氏的战争(前九年之役)时布阵的营冈、阵冈布阵,又cos先祖源赖义将铁钉钉入安倍贞任首级的故事,将铁钉钉入藤原泰衡的首级里,连围观群众都是当初在场的源赖义手下武将的后人。源赖朝自己将“奥州征伐”定义为讨伐虾夷人,因此出任征夷大将军并不奇怪。

再者,丰臣秀吉建立的关白政权是“武家关白”,武家关白和之前的关白区别相当于源赖朝的征夷大将军和之前的征夷大将军,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因此,是什么官并不重要,出任关白的秀吉,仍然是武家栋梁。

德川家康的江户幕府,延续的其实就是丰臣秀吉的“武家关白”政权,而非前代室町幕府,虽然他俩一个被称为“关白”,一个被称为“将军”,但是政权本质是一样的。如同镰仓幕府一样,镰仓幕府特有的“守护地头制度”中,“地头”是镰仓政权的职役,而“守护”则是从平家六波罗政权的“畿内总官”体制延续下来的,虽然名称不同,但是这些同样职能的职役之所以出现,是社会制度转变的必然趋势。

4.既然就任征夷大将军没有身份限制,那么丰臣秀吉为何不出任征夷大将军?

其实丰臣秀吉没有出任征夷大将军,而是出任关白,真正原因是秀吉压根没想当将军。

在《多闻院日记》天正十二年(1584年)十月十六日的条目中,记录了天皇推任秀吉出任从四位近卫大将兼任征夷大将军。然而秀吉却拒绝了,只按秀吉的意思封了他个五位近卫少将。

《多闻院日记》作为一手史料,非常值得参考。这篇日记基本上是确定了秀吉自身并没有出任征夷大将军的打算,并且他也没有因为出身被朝廷歧视,进而拒绝让他出任征夷大将军。

丰臣秀吉为什么不出任征夷大将军,理由众说纷纭,但是很有可能是他本人并不中意征夷大将军,就好像源赖朝不喜欢总官或者征东大将军一样。另一方面来说,当时虽然室町幕府已经灭亡,但是足利义昭的征夷大将军并未解职,秀吉也不想因此无端去操控朝廷废人官职,从而落人口实。

至于丰臣秀吉出任关白之事,确实有些出人意料,先是近卫信辅与二条昭实争夺关白之位,最后让秀吉来裁决,结果秀吉看到了关白之位空缺,产生了让自己当关白的想法。

当时近卫信辅就找父亲近卫前久理论,说关白历来只有五摄家才能出任,其他人包括其他藤原氏出身的人都是不能担任的,没有先例。

近卫前久却是个明白人,直接告诉儿子说:“关白从来都是取得天下的人出任,如今是秀吉的天下,别说关白了,就算他灭了五摄家又有谁敢说话呢?”

最终,秀吉成为近卫前久的犹子,出任关白,在这之后,秀吉仍不满意藤原氏的氏姓,又让天皇下赐了“丰臣”氏,丰臣氏一时间凌驾于所有氏族之上,很多大名在加官进爵的同时都被下赐了“丰臣”氏,连德川家康都改成了“羽柴家康”。

至于那个近卫信辅,因为丢了关白之位,后来多次和秀吉对着干,最终惹怒了秀吉,被流放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什么要以惨烈代价征服百越这个不毛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秦始皇大家都知道这个人是真的很强很强,但是这个人又好像比较的有意思的地方是有点好大喜功了,这个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其实就是体现在秦始皇征服百越这个地方了,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以惨烈的代价征服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解谜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欢迎一起来揭秘看看吧!从公元前221年

  • 古代清朝中期人口为什么突然激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清朝,说到清朝还是有很多人都在议论纷纷,其实,很多人都认为清朝非常的腐朽落后,总是受到人们的攻击和挨打,其实,并不然,那只是清朝晚期时候的社会形态,在清朝中期或者早期的时候,清朝还是一个非常兴旺的朝代的,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实,在当时清朝还是有很多让人非常费解的

  • 明朝朱元璋见过真龙脉吗?他为什么要斩断龙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明朝,说到明朝其实,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统治的王朝,对后面中国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说到朱元璋很多人也是在说明朝朱元璋到底见过真龙脉吗?其实,说到这个事情就要想到当时的朱元璋和刘伯温的事情了,话说当时刘伯温对朱元璋说最近有龙脉的出现,要

  • 刘备识人的眼光究竟有多厉害?诸葛亮都望尘莫及!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都说现在企业的战争就是人才的战争,这句话说的一点没错,其实古代也是如此。纵观三国时代,魏蜀吴三足鼎立,曹操刘备孙权无不是当时之佼佼者,能在那个能人辈出的年代雄踞一方,可是需要相当强的能力。他们能有如此的作为,除了自身的雄才伟略,各自辅佐他们的能人亦不可少,因此这是很考验君主的识人用人的眼光的。下面就

  • 历史上6个复位皇帝是谁?他们怎么复辟的?具体有着怎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皇帝,说到皇帝大家都会想到的是权利高度集中的代表,而且皇帝都是一国之君,对于国家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当然了,一般皇位的的继承都是由皇帝选择相应的皇子进行继承。不过,在皇子的选择上,一般都充满着勾心斗角,有的人甚至为了继承皇位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6个

  •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清政府为什么对鸦片没有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鸦片几乎就是压死清朝最重要的物品,英国就靠鸦片把清政府玩弄于鼓掌之间,结果还签下了丧权辱国条约,赔付了大量白银。鸦片让很多清朝人都沉迷于其中,人也都越来越没精神,最后就像行尸走肉一般,关键是只要上瘾就很难戒掉。而在当时清朝已经有很多人有吸食鸦片的情况,清政府也是实在看不下去才会虎门销烟。不过鸦片按理

  • 清朝时期李莲英为何如此受宠?揭秘李莲英死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的一位大臣,他就是李莲英,说到李莲英就要联想到清朝时期的慈禧太后了。因为李莲英的一生都离不来慈禧太后,李莲英的荣华富贵用不完的金银财宝其实都是慈禧太后所赐予的,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的李莲英跟随慈禧太后五十多年,在这五十多年期间,李莲英也是兢兢业业的工作,对待慈禧太后一点也不

  • 七七事变简介,卢沟桥七七事变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卢沟桥附近演习,随后故意制造矛盾向中国守军开枪又炮轰宛平城,这就是卢沟桥七七事变的起因。之后就爆发了日军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而昨天就是七七事变的纪念日,我们也应勿忘国耻,真相中华。下面也是为大家回忆七七事变的发生,到底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哪些影

  • 清朝重臣年羹尧有兄妹吗?年羹尧另一个妹妹是谁?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年羹尧,说到年羹尧其实还是有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当时的年羹尧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大臣,在清朝时期,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一度被皇帝提拔,不过,拥有大权以后的年羹尧开始骄傲起来,不把当时的雍正皇帝放在眼里,以至于惹来了杀身之祸。被当时的雍正帝赐死在监狱中,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清朝重臣

  • 清朝努尔哈赤七大恨指什么?七大恨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说到努尔哈赤其实还是有很多人都知道的,努尔哈赤是当时清朝的开国皇帝,在当时的清朝史上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的,当然了,小编也是看到关于努尔哈赤的议论还是有不少的,努尔哈赤作为一位满族人,能够战胜明朝,成立清朝,还是很厉害的,当时清朝努尔哈赤七大恨指什么?七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