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正的口谕是什么样的?不怕伪造吗?

真正的口谕是什么样的?不怕伪造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450 更新时间:2024/1/16 9:44:52

“口谕”,这是一个经常会在各种古装剧当中听到的词语,而且根据电视剧的演绎,“口谕”一般就是皇帝派一个身边的人,让他去向目标人物传达自己口头上表达的旨意,没有文字。但是这种情况,看起来还是非常容易造假的,毕竟没人知道皇帝到底说了什么,如果传旨的人造假,那又该怎么办?历史上真正的口谕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了解下真正的“口谕”是什么样子的。

嬴政称帝以后,规定命为“制”,令为“诏”,这是皇帝下达命令的文种,即“诏书”、“制书”。后来随着历朝历代的不断演进,到了明朝的时候,皇帝的文种已经多达十种,其中最特别的就是增加了谕旨,谕旨又被叫做谕告,而“口谕”即是其中一种。

谕旨的出现是随着明朝皇权加强而来的,因为在古代,皇帝的旨意不是随便下达的,需要经过中书省、门下省等多个机构复核后才能执行,如果明显有违常理,还会被驳回。

所以,为了加强皇权,明朝的皇帝们就采取了谕旨的方式绕过文官系统,这样更加随意,可以直接下达给命令接收人。比如皇帝想要直接下命令,第一种方式是:把命令写在纸上,这个叫做“手谕”,手谕跟诏书可不一样,它可能就是皇帝随意拿起一张纸写的命令,不盖印玺,所以又被叫做“白劄”。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张便条,明朝的官员们也会把它叫做“片纸”,《明史》就有过这样的记载:“宫中夜半出片纸,吏虽急,无敢延顷刻者”。

第二种方式则是皇帝口头传达,即口谕。

口谕又分为面谕和传奉口谕,面谕是皇帝当面说的话,这个不存在传错或者造假。传奉口谕则是由锦衣卫或者大臣、太监转达。我们重点说说这一种。手谕至少还有个凭据,那么传奉口谕怎么防止传错或者有人恶意篡改呢?

其实,口谕跟手谕没多大区别,因为口谕虽然是皇帝口头说的,但最终还是要写成书面的形式进行归档,只不过这个工作是由皇帝的秘书来完成的。《春明梦余录》就曾记载说:“凡面奉上谕,直书天语。圣谕、诏、救等项,备录本文。”

比如梃击案发生后,万历皇帝曾面谕太子朱常洛说:“哥儿,汝莫恐,不干汝事,汝但去读书写字,晏些开门,早些关门”。再比如说朱元璋给高丽下的口谕也被记载了下来:“交三年一遭来进贡,说来恁国王不志诚。忒疑惑,成疑惑的多,交他休疑虑……”可见,正是因为有了备份制度,皇帝的口谕才能被记载下来流传至今。

既然有了书面备份,那么被传错或者被人故意造假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口谕的影响力有限,所说的内容多数都是一些日常小事,即便造假也毫无意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龙吉公主为何被贬?最后被封什么神?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封神演义》可以说是一部“古代神仙大观”,在这个基本上全靠想象的世界里,有很多人物也都是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但今天要说的这位,是一个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的角色,但是身份高贵,后来被封神还是神话中主婚配的红鸾星,那就是龙吉公主。据《封神演义》所说,龙吉公主原本是西王母之女,但她又

  • 九泉为什么要叫九泉?这地方是干吗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九泉”这个词,听起来其实还是让人挺不舒服的,毕竟与丧葬有关,难免会让人想到一些或难过或可怕的事情。但是,这个九泉又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诞生这种说法?九泉之下应该就是指古人眼中的“阴间”,那么阴间又为什么要被叫做九泉?九泉指的是否是九个泉,它们又有什么

  • 八百里加急为什么没人打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在电视剧里听说过一个词,“八百里加急”,一般来说都是有一些非常紧急的信息需要传递,这应该是最快的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了,不过,不管是再快或者再慢,也都是古代“快递”的一种,在我们的想象中,可能就会有镖车一样的苦恼,那就是也许会遇上有山贼抢劫。但事

  • 古代那么多人为什么到老也要考科举?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年的高考终于结束了,高考成绩也都出来了,而这个时候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考得好的自然是兴奋不已,但是考得不好的却是愁云密布。而高考又很容易让人想到古代的科举,只是与高考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考生,高考的考生基本上都是十八岁左右的年轻人,而科举考试却有很多年纪大的人,甚至有很多老人,他们为什么一定要

  • 马谡如果按照诸葛亮的嘱咐扎营,街亭能守住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在那次的北伐中,诸葛亮将街亭这个咽喉之地交给马谡防守,千叮咛万嘱咐马谡要当道扎营,可是狂妄自大的马谡却选择了在山上扎营,被张郃掐断水源,最后导致街亭失守,此次北伐无功而返,最后依照军法被诸葛亮处死。那么如果当时马谡按照诸葛亮的嘱咐扎营,街亭能守住

  • 一吕二赵三典韦是谁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有写到很多关于吕布的事情,发现吕布这个人还真的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么简单的一个人,这个人不仅仅是勇武过人,被称为古之恶来,其实他在智谋方面也不逊色于其他人的,带兵打仗也都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就是有点命运多舛的意思,他的命运我们就不说了,我们就一起说说关于他的传说吧,最近经常看到有人说“一吕

  • 吕公为何把女儿吕雉嫁给了当时一无所有的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汉高祖刘邦,从沛县斩白蛇起义始,推翻暴秦统治,随后在楚汉战争中打败项羽,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这一段传奇的人生让无数人为之神往。在这成功的背后,有一个女人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便是刘邦的妻子吕雉。不过在刘邦成为皇帝之前,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而且名声还不太好,为何当时吕雉的父亲就敢把女儿嫁给仅有

  • 三国名将吕蒙是怎么死的?和关羽之死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其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说的就是吕蒙的勤奋上进,这样一位不可多得的帅才深受孙权的喜爱。要说吕蒙一生中最大的成就,那便是击败了蜀汉“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让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人便是吕蒙了。后来孙权让

  • 历史上东汉孝女曹娥有着怎样的故事?曹娥和端午节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端午节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到端午节,一般公司都会提供相应的福利,而且端午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一般会粽子,划龙舟来纪念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其实,大家一般都以为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但是,端午节还有一个活动就是为了纪念古代上的

  • 岳飞死后,他的后人们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南宋时期,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遥远的,没有办法亲身感受,但也能从一些当时的诗词中感受到家国破败的悲惨,有李清照的,有辛弃疾的,当然也有抗金名将岳飞的。岳飞的故事,算得上是耳熟能详,他背后的刺字,他守护国家却被陷害致死,他的墓前跪着的铜人。只是,他的事迹我们听说过非常多,却很少听说他的后人。那么,在岳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