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杀神白起在长平之战后,为什么死也不打赵国?

杀神白起在长平之战后,为什么死也不打赵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691 更新时间:2024/1/11 11:56:55

说到杀神白起这个人有多么的厉害我们就不比多说了,简直就是堪称最为杰出的军事家,但是如果有读历史的网友或许发现了,那就是杀神白起在打了长平之战之后,就再也不敢去打赵国了,而且是死也不打的这种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前262年,秦赵长平之战,双方投入大军上百万人次,最终赵国战败,45万降卒被秦军坑杀。

前260年,秦国撤军,半年后,秦军卷土重来,大军直奔邯郸而来,意图彻底消灭赵国,但是秦军接连攻打三次,都被击退。

此时的秦昭想到称病在家的白起,下诏白起挂帅出征。然而,这位被历史学家称为“杀神”的将军却选择了抗旨,并且两次拒绝了领导的征召。白起的忤逆和攻赵前线的失败让秦昭王急火攻心,最终下诏白起自杀。

一代杀神就此陨落。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能取得坑杀赵国降卒45万的巨大胜利的白起,会一反常态打死不去进攻邯郸呢?“静夜史”认为原因如下:

1、赵国并没有遭受灭顶之灾

长平之战后,燕国看到赵国兵败,开始萌生了趁机劫掠赵国一把的猥琐想法。

《资治通鉴卷第六•秦纪一•秦昭襄王五十六年》记录:“燕王喜使栗腹约欢于赵,以五百金为赵王酒。反而言于燕王曰:“赵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

所以在前251年,在燕赵刚刚缔结了友好盟约,头脑发热的燕国就大举进攻赵国,结果遭到了赵国大将廉颇的迎头痛击,燕国被赵国反杀。

史载:“燕师至宋子,赵廉颇为将,逆击之,败栗腹于鄗,败卿秦、乐乘于代,追北五百馀里,遂围燕。燕人请和,赵人曰:“必令将渠处和。”燕王以将渠为相而处和,赵师乃解去。”

从长平之战到燕赵之战,前后不到10年,赵国就重新成为东方强国。

所以赵国真的收到灭顶之灾了吗?秦国在长平之战中到底又取得多大的战果呢?45万大军中真正的将士又有多少呢?

答案就是:赵国虽然45万降卒被坑杀,但是真正的将士远没有达到此数,更多的是为赵军提供后勤保障的民夫等人。

不过,即使是民夫,受到赵国胡服骑射全民皆兵风潮的影响,战争时期,这些民夫最起码也是预备役,是潜在的赵国士兵,所以白起才会痛下杀手。

而既然赵国军队损失没有达到45万,那赵国就不是遭到了灭顶之灾,此时的赵国都城邯郸,起码还有10万左右的军队,这是邯郸之战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在《史记》中,白起给出了秦昭王三个不去打邯郸的3个理由,包括邯郸不好打,秦国在长平之战中损伤过半以及秦军容易受到东方诸国的合击。

但是这三个理由都是无法掩盖赵国实力尚存的事实的,而且经历了大败的赵国哀兵,会让白起败得很难看,这才是白起宁死不去的原因。

很多人说白起欺君,他在长平之战中根本就没有取得如此巨大的战果,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2、此时的秦国并不具备一口吞掉赵国的实力

长平之战后,白起想要乘胜攻下邯郸,消灭赵国,结果秦昭王被范睢的谗言所耽误,秦军撤军半年,赵国恢复了元气,所以秦军失去了提前30年消灭赵国的绝佳时机。

《史记》记载:於是应侯言於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皆罢兵。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听起来好像白起趁赵国长平之战大败,再被白起来上一下就一定能亡国一样。

事实上,赵国远比白起想得要坚韧很多,因为,赵国的政治中心,不止一个!

准确的说,是三个!

赵国国土南北跨度大,南到河南北部、中间囊括了冀中南、晋大部,直到内蒙古河套地区。这样的国土范围内,有太行山、黄土高原、黄河等地形,所以地形破碎,相互之间难以统一协调,只能分化出三个环境迥异的三个板块,包括以晋阳为中心的西部板块,以邯郸为中心的南部板块和以代郡为中心的云中板块。

长平之战,位于晋阳板块附近,对于邯郸和云中板块而言,影响不是很大。

这样的情况下,秦国可以说在长平之战中摧毁了晋阳板块,但是对于另外两个板块,特别是云中板块,基本没有受到损失,这是同样在长平之战中损失大半的秦军难以拿下的。

此时的灭赵之战已经不是拿下赵国都城邯郸就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了,没了邯郸,还有晋阳,没有晋阳还有云中,想一口吃掉赵国,白起还没有这副好牙口!

所以,面对膨胀的秦昭王想要彻底吃掉赵国的狂妄计划,白起也只能以死明志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典韦是谁杀的?其实并不是张绣而是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说到典韦这个人我们也知道这个人也还真的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了,虽然在曹操这边打工的职业生涯比较短暂,但是他人生也算的上是完整了,不过也是死的非常的冤枉了,那么典韦到底是被谁杀的呢?有看过史书和演义的网友们都是知道的,那就是张绣,但是我们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的话,你会发现典韦的死其实和曹操的关系是最大

  • 张辽为何能成为魏国"五子良将"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这个时代,大家都很兴奋,因为这个年代英雄辈出,名将谋士层出不穷。其中蜀国有“五虎上将”,魏国也有“五子良将”,作为“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更是被后世列入“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为后世香火所祭祀。张辽

  • 诸葛亮与姜维的北伐是靠什么支撑下来的?蜀汉是不是很富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蜀国的人口一直都是三个国家中最少的一个,不管是从哪一方面来看,可以说蜀国都不占据优势,最厉害的自然是实力最强的魏国。然而,尽管如此,蜀国仍旧经历了诸葛亮和姜维两个人加起来一共十多次的北伐,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难道蜀国人口虽少但是却非常富庶,否则拿什么去支撑这么多次的北伐战争呢?史书材料等记

  • 蒙古统治汉人不到百年,满清为何能统治将近三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历史的朋友大家应该知道,满清入关之后,顺利消灭了李自成,然后灭掉了明朝,随后一统中原,国祚绵延了将近三百年。清朝是由满族人建立的,是除了元朝之外,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那么之前明朝是由汉人统治的,由清朝满人接管之后,难道就没发生过什么大的问题吗?当时满人的数量只有汉人的几十分之一,为

  • 武则天为了能够当皇帝,杀了多少李唐王室?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女帝武则天,古往今来对于她的传说总是源源不断,评价也是有褒有贬。而我们知道,武则天本就不是皇位的继承人,她如果想成为皇帝,就必须堵住悠悠众口,而最好最快的办法就是,把那些反对她的人都杀掉。那么,武则天因此杀过多少人呢?李唐王室的皇亲们,武则天一共杀过多

  • 梁山好汉之前战斗中都未有损伤,为何征方腊时伤亡惨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中国四大著名之一的《水浒传》,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学价值,其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自结拜始,这一百单八将出生入死,经历过很多场战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梁山好汉却一个都没损失,让当时的朝廷大为震惊。后来被招安后,征方腊一役中,梁山好汉伤亡惨重,过半的兄弟都死于这场战斗。为何

  • 诸葛亮死后蜀国众人皆哭,为何有一人却仰天长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这句诗词很好的形容了诸葛亮去世时的场景。诸葛亮后半生都在致力于北伐,意图中兴汉室,一统中原,可惜所志未遂,星落于五丈原。诸葛亮死时,蜀国上下一片悲恸,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不为其悲伤。可是蜀国偏偏有一人,诸葛亮死后非但不哭,反而仰天长笑

  • 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为何反对其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大家对他的印象更多的是一位爱国诗人,他也确实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其实王安石在当时也是朝廷命官,最高做到了丞相的位置,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事情却并没有这么顺利,因为其政治上推行的变法,损害了许多王公贵族的利益,因此受到了很多保守派的反对,

  • 三英战吕布的传说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明朝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强盛的一个朝代,而且,明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民称帝的时期,当时,明末晚期的时候,社会局势动荡,在这样的情况下,爆发了红巾军起义。其实红巾军就是一场农民起义罢了。目的就是要推翻元朝的统治,朱元璋是当时表现非常出色的一个将领,顺利推翻

  • 西晋的司马家族是怎么灭亡的?为何如此短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后期,三家归晋,三国争斗了那么多年,最终都被司马家族收归到晋国,建立起了西晋王朝。然而西晋王朝存在的时间也并不长,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西晋的建立者是三国时期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统治者是司马家族,那么为什么西晋会如此短命而亡,司马家族是怎么了?而司马家最终又是如何被灭亡的呢?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