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昭君出塞和亲之后,是不是还需要驻守边关?

昭君出塞和亲之后,是不是还需要驻守边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252 更新时间:2024/5/8 11:49:48

昭君出塞的故事可谓是流传千古,在当时匈奴分裂出好几个单于的情况下,一个呼韩邪单于一向与西汉交好,后来更是自请希望和亲,成为西汉的女婿,王昭君也是这个时候远嫁匈奴。嫁出去之后,西汉与匈奴可以算是亲家了,那么问题也就来了,两国边境的戍守是不是需要撤掉了呢?但是,国家毕竟还是不同于两个普通家庭,这样涉及到军政的大事,皇帝又会如何裁决呢?

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在汉元帝朝,由于王昭君远嫁匈奴和亲,从而搭起了一座沟通汉匈的桥梁,使汉匈之间维持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因此,“昭君出塞”也成了一段传唱至今而不衰的和亲佳话。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就在昭君和亲后,边关是否还要戍守?国防是否还要巩固?在当时的朝堂上,却引起了一场不小的争论。

由于汉宣帝刘询的励精图治,中期的西汉又重新兴盛起来,兵锋直指匈奴腹地,迫使匈奴单于稽首称藩。到汉元帝朝,匈奴大多己经臣服于汉朝了。

据《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记载:“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喜欢,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天子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这段文字的大意是: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正月,匈奴单于呼韩邪到长安来朝见皇帝时,自己提出要做汉朝的女婿,使汉匈两家结为亲戚。汉元帝刘奭答应了单于的请求,就把己纳入后宫但仍为良家子的王昭君(名嫱),嫁给了呼韩邪单于。单于很喜欢王昭君,于是就向皇帝上书说:“我现在是汉朝的女婿了,我愿意为汉朝守卫上谷以西直至敦煌的边塞,而且将世世代代传下去。请朝廷撤回戍边的军吏士卒,使天子的人民能得到休息。”汉元帝就把呼韩邪的上书转交到有关部门去讨论,参加讨论的大臣都认为汉匈己经结成了亲家,这是一件好事,是完全可行的。

就是这一段话,引发了朝臣们关于戍边问题的一场争论。就在参加讨论的朝臣们纷纷认为呼韩邪的上书可行时,只有一位熟悉边事,名叫侯应的郎中站出来说,万万不可行。皇帝问他原由,他就有理有据地列举了十条不可行的理由。侯应的十条不可行的理由归纳如下:

不可行一:自周朝、秦朝以来,匈奴强暴凶悍,屡侵边境;汉朝建立之初,尤其受到匈奴的侵害。臣知道,我朝北方边塞,东起辽东,西至阴山,长达千余里,草木茂盛,禽兽繁多,本来冒顿单于就依赖这里的险要地势,制造弓箭,四处抢掠,把这里当成了他蓄养禽兽的后院。直至孝武皇帝朝,出师讨伐,才把这一地区的匈奴掸压下去,将他们赶到了大漠以北,并在这里建立关隘,起烽火台,修筑城墙,设立军事设施,派兵戍守,尔后,边境才得以稍安。漠北地势平坦,草木稀少,黄沙遍地,现居漠北的匈奴如果想来掠扰,不但路途遥远,且又无法隐蔽;而边关以南,山深路狭,往来困难。所以边关的长者说:“匈奴失去阴山以后,再想过来就没有不哭泣的了!”如果我们撤除这里的关塞、士卒,就等于把战略要地送给了匈奴。

不可行二:现在汉朝强盛,匈奴遭受天灾而倾覆,匈奴人要依靠汉朝的帮助才能延续下去,所以他们表示俯首称臣。然而,夷狄的情况是,穷困时就谦卑恭顺,强大时就骄悍横逆,此乃匈奴人的天性使然。目前我们己罢撤了不少军事设施,剩下的只能够瞭望、通烽火而已。自古以来都是“居安而思危”,边塞不能再裁撤了。

不可行三:在中国,有礼仪的教导,也有刑罚的制度,但仍有百姓犯禁的;更何况单于怎么可能确保其民众世代不违反帮我们守边的约定呢?

不可行四:中国内部自古尚且建立水陆关卡,用以控制各路诸侯的行动,杜绝臣下的非分之想。我们设置边关要塞,屯田戍守,并非只为防备匈奴,也是为了防止归顺己久的匈奴人思旧逃亡。

不可行五:临近边塞的西羌人,也与汉人互通往来,而一些官员百姓贪财图利,掠夺盗取羌人的牲畜财产,甚至妻子,这引起了羌人的怨恨,迟早会激起羌人的反叛。如果现在把边塞军队撤了,纷争就会起来,出了问题就无法控制。

不可行六:以前从军的士兵,很多都留在了边塞,而没有回到故乡,这就造成他们的子孙都很贫困。一旦把边塞撤了,这些人就有可能大批逃亡入关,去投奔他们在内地的亲戚。

不可行七:现居住在边境的人员很复杂,有很多人是被流放到边地做奴仆的,他们的生活很苦,很多人都想逃亡;听说匈奴的生活很自由,不少人想逃到匈奴去;无奈边关管得很严,逃亡不容易。即使这样,仍然经常有逃出关卡的人。如果撤了边防,他们逃起来就更方便了。

不可行八:撤除了边防,那些凶恶的犯罪团伙、打家劫舍的强盗,如果犯法后被追捕得窘急,就会向北逃亡到匈奴境内,从而得不到法律的制裁。

不可行九:至今,边塞建成己有一百多年了,外城并非都是用土垣垒成的,而是依托山岩、石壁、树林、溪谷、河口的地势,稍作平整后,由士兵和囚徒经过长年累月修筑而成的,所花费的资金和劳力无法计算。我想,那些议论要放弃边关的人,一定没有想到边关的深远意义;如果只是为了节省徭役和戍边费用,而放弃边关,且不说前功尽弃,假设百年之内一旦边境发生变故,那时关塞屏障己经损坏,烽火堡垒己经灭绝,靠什么来抵挡处置呢?要重新修筑城堡,屯兵戍守,还不知道又要花费多大的力量,耗费多少财物和时日呢!

不可行十:如果撤回戍边的士卒,而改由匈奴来守护,单于就会以保塞守御,有功于汉朝为籍口,向你要这要那,永不满足。若稍不满意,他们就会失望,埋怨,其后果不可预测。这就会让匈奴人找到反叛的借口,这也是让中国损失了坚固的边境。

这十条不可行的理由,把问题分析得很清楚、很透彻。汉元帝接受了这一建议,并下诏,不再讨论有关裁撤边塞的事情。同时命令车骑将军口谕呼韩邪单于说,单于愿意世世代代为汉守边,其情可嘉,皇帝非常高兴。但中国四方都有城关,并非塞外独有,这是为了防止奸邪放纵,出寇为害,以明法度的,希望单于能够理解边关为什么不能撤原因。单于听完皇帝的口谕后,没有再提此事,而是带着王昭君高高兴兴地回到北地去了。至此,一场围绕有关和亲后如何戍边的争论也画上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句号。唯有汉元帝为在无意中把一个绝代佳人王昭君送给了呼韩邪而懊悔不己。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与她的子女后孙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得到历史的好评。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为中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城池中的瓮城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需的作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古代的城池了其实也还是有很多的故事可言的,因为这个东西也实在是复杂得很啊,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说的一件事情是其实在这些城池里面有一个地方叫“瓮城”,那么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对战争又有什么样的特需作用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瓮城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个很实

  • 李渊的22个儿子中,谁是死得最惨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李渊这个人也还是很有意思的,因为他真的是超厉害的,前前后后竟然生了41个孩子,这其中儿子就是有22个,还有19个女儿,既然有这么多的儿子那么就有的人会死,有的人也会活得很好这样的,最近小编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这些儿子中有谁是死得最惨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揭秘看看吧!老大李建成,

  • 刘邦在沛县起义,为何自称沛公而非沛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汉高祖刘邦,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斩白蛇起义,随后推翻暴秦统治,最终在楚汉战争中获胜,从而建立了绵延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在历代开国皇帝中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刘邦在做皇帝之前,只是一个沛县的泗水亭长,起义后自称“沛公”,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有疑问了,古代不是一般都会称王吗,为何刘

  • 赤壁之战中,为什么曹操会相信黄盖的假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苦肉计”一定有很多人都听说过,比较出名的运用就是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时候,为了让曹操相信黄盖是真心投降,周瑜与黄盖配合上演了一出苦肉计,虽然黄盖受了不少皮肉之苦,但是却更能够让曹操相信他。只不过,这个情节却是虚构出来的,真实历史上,虽然确实有黄盖假投降这件事情,但是却

  • 三国演义中典韦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中有这样的一号人物他叫典韦,他被誉为是古之恶来,恶来在商朝就以勇武文明,典韦披上这个名号想必其勇武也是不低于恶来的,其实不管是恶来还是典韦,人总有一死,有的人战死,有的人老死,各种死法都有,但是其实真正善终的又有几个呢?那么这么厉害的古之恶来典韦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分

  • 历史上宋高宗为什么没有子嗣?宋孝宗是怎么被选成继承人当上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宋朝的历史,说到宋朝其实宋朝最开始还是非常繁盛昌盛的,不过,到了宋朝后期也是南送,皇帝们一个个都无心朝政,社会局势动荡不安,也终究走向了灭亡,宋朝氛围南宋和北宋,最开始的北宋经济非常发达,在北宋出现的宋词也是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直到宋高宗开始,宋朝正式进入了南宋时期,自此宋朝的经

  • 年轻貌美的吕雉为何要嫁给当时一穷二白的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从他斩蛇起义,推翻暴秦统治,到后来楚汉战争中打败项羽,建立汉朝,一位女人功不可没。她便是刘邦的皇后吕雉,她可是被司马迁列入帝王本纪的女人,这可不简单。但是刘邦成功之前可是一个标准的泼皮无赖,吕雉则是一位标准的大家闺秀,当时年轻貌美的吕雉为何要嫁给一穷二白

  • 1902年上海是什么样的?20世纪初上海照片公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看看上个世纪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做一个对比,简直就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是感叹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简直太过惊人。今天就让大家看看20世纪初的上海会是个什么样子。当时国内基本上不可能有什么高楼大厦,都是清朝时期的古建筑,还有外国人到了中国租界内搭建的一些房子。和现在做些对比还是能感叹当时的中国竟然

  • 朱元璋真的喜欢喜欢猫吗?朱元璋建百猫坊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明朝摆脱了元朝的舒服,最终成立了历史上的明朝,明朝在中国古代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的朱元璋挣脱了千难万险,最终是成立了明朝,其实,说到朱元璋的身世,还是非常的凄惨的,因为朱元璋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体会了很多的人家疾苦,最后能够成为皇帝实属非常的不容

  • 西周是如何建立的?没有封神榜的西周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过了东周,我们再把时间往前推一推,那么就是西周了。要说到西周,那么有一样东西可以说是不得不提的——封神榜。封神榜,可以认为是一种类似于书简一样的东西,也可以认为是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就像《三国演义》一样,《封神演义》也影响了很多人,尤其是西周距离更遥远,文字记载不如三国时期,想象的空间也是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