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为什么要主动投降?诸葛亮死后蜀国是怎么又坚持了29年?

刘禅为什么要主动投降?诸葛亮死后蜀国是怎么又坚持了29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730 更新时间:2024/2/4 20:15:21

很多人都举得刘禅无能,和刘备根本没办法比,其实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而且诸葛亮死后他还带领蜀国坚持了29年,这对于刘禅来说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大部分的人对刘禅的误会都很深,其实刘禅对于蜀国来说也算是一位明君了。至于说刘禅最后主动投降也是不想再让士兵们去送死了,毕竟当时他也知道天下大局已定。

公元263年魏国十八万大军兵分三路,出兵西蜀。虽然各路援军向成都飞奔,城内亦有兵马数万,后主阿斗却为何又开城投降呢?其实这与蜀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及刘禅性格有很大关系。

一、蜀军事集团大幅弱化

1.诸葛亮死后,姜维的战略让蜀国日渐衰落

诸葛是蜀国的肱股之臣,先帝死后,半生都奔波在北伐的路上,是蜀国绝对的核心人物。诸葛亮离世之后,全国进入恐慌状态,这时人才储备不足的弊端显现出来。

姜伯约在其去世之后接任大权,可惜的是,虽然颇有才能,却不顾形式,不顾国家,只是坚持北伐,劳民伤财。

2.五虎上将死后,蜀国日薄西山

西蜀的建立不仅仅靠着卧龙的妙计,还有五虎将的不世之功,当这些武将都先后去世自后,魏延这早期的酱油角色竟然成为三国后期的大将,而魏延之后更少有拔尖的将领,更别谈早期的人才济济的场面了。后来者在军事战斗力上再无与五虎可较量的人选。

二、蜀国的国力

战争在某些程度上,打的就是财富,是钱粮。而蜀国虽然是三国中实力最差的,但蜀地物产丰富,地势上易守难攻,如果一门心思的治理国家,这么多年人丁和钱粮肯定可以大幅度的增长。

可是从诸葛亮到姜维,全都一致的在北上的道路上一往无前。每一次艰苦跋涉的讨伐都以失败告终,可是蜀国当权者却是越挫越勇,愣是把一方繁华富饶的土地折腾的人口凋零,财力不足。打到府库只剩五千两金。

关于后主,乐不思蜀与软弱无能一直是其代名词。也有人说阿斗对相父言听计从,对姜维用人不疑,也不算昏庸懦弱。其实此言差矣,正是因为他的庸碌懦弱才会对有能力的人极度依赖,一直与后来对国家前途也寄希望于他人身上,自己则毫不关心,常任臣子左右政局。而被软禁期间,在宴席上说出“此间乐,不思蜀”,即使是权宜之计,也是个没有骨气的人,这样的人,兵临城下之时,举国投降不足为奇。

一般来讲,被敌国入侵,民众应该反对情绪高涨,可是,多次北伐,劳民伤财,西蜀治下的的百姓日子过得很不如意,心惊胆战,常常要承受战争带来的痛苦。因此蜀国人民都渴望魏国胜利,不再有战乱,安稳生活。统治阶级的官僚也是只考虑自身利益,害怕受到战火的殃及极力劝后主开门投降。

三、魏国国力强盛

魏国在曹丕死后内部基本上是司马家掌权,在蜀国不停的集结人马来犯的过程中。魏国只是在休养与守城。且一直地域广大,物产丰厚,国力位于三国之首。这时候的北方魏国经过多年的屯兵积粮,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200万。已经是蜀国人口的十倍之多。打仗需要军队,有了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魏国不需担心兵源不足的问题。而蜀国一直征战精壮的兵丁十分稀少。

四、战局战机

魏国大军袭来,汉军依据地势而坚守。敌将打破僵局,率三万精兵偷渡阴平,随即奇袭都城,将天府之城围困得水泄不通,而驻守成都的精锐军队都在绵竹一战中所剩无几。

成都虽还有几万人马,但多是新兵和老弱之卒,实则不堪一击。邓艾以手中的三万精兵,一路大量收编蜀军,魏又派部队对其不断增援,至此两国强弱之分十分明显。

姜维虽然想及时回防成都,然兵力不足,拖住敌军主力已然很是吃力,又何谈解围成都?至于孙家的援军,路途路途遥远,又一直有着小心思,远水怎解近渴?

蜀国的救命稻草其实是驻守南中的霍戈,可是此部要防守南中的南蛮,不敢妄动。生怕北上之时被蛮夷抄了后路。而且后主似乎也没有能力撑到霍戈的救援。

霍戈如果赶来救援,南中的南蛮便会将他辛苦打下的基业毁于一旦,照样会威胁到蜀国的安危,蜀国可谓是四面受敌,岌岌可危。

在心慌意乱之际,大开城门,将42年的基业拱手让人,换了一个“安乐公”。虽然看似败了基业,确保全了城内百姓的性命,也算是善举。

其实治大国和过小日子是很像的,量入为出,细水长流才是正确的选择。总做出一些不堪重负的事,可能下一次的危机就很难度过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晚期光绪帝死后城里为什么都是鞭炮声?老百姓为什么要庆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的历史,说到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晚清时期的故事,历史上的晚晴已经是腐朽不堪,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也是让当时清朝的经济雪上加霜,当然了,闭关锁国也只是当时人一种落后的思想罢了,最后还是被列强强行的打开了国门,发动的鸦片战争导致当时清朝上上下下人心涣散,

  • 崇祯皇帝如果没有杀袁崇焕,大明朝的命运会改变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皇帝崇祯其实也还是很有说法的一位的皇帝了,有的人说这个皇帝智商欠费,有的人说其实他也是没有办法的,做的最大的错事就是把袁崇焕给杀了,那么有的人问了如果崇祯皇帝不杀袁崇焕的话,那大明朝是不是就会彻底的改变命运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如果崇祯没杀袁崇焕,那就说明他智商还算正

  • "康乾盛世"真的称得上是盛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每当谈论起清朝的皇帝,说的最多的就是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了,许多影视作品中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在位期间,对国家各方面政策都进行了的改革,使得当时的中国在封建社会已经开始走向没落的情况下,能够“回光返照”,确实和他们的努力密不可分,因此“康乾盛世”也

  • 清朝最短命的皇帝同治帝最终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的历史,说到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因为清朝是中国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封建史彻底的结束,那么,清朝的皇帝还是有很多的,早起的清朝还会比较的繁荣,特别是乾隆康熙皇帝年间,当时的清朝国力繁盛,社会还是很太平,到了后面,因为皇帝的无作为是导致很多问题的

  • 古代怎么防止纸币造假?古代造假币怎么判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不光是现代才出现假币,早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制造假币了。不过古代造假的成本比较高,因为钱都是真金白银,如果是假的一下就能被认出,所以造假几乎没有利润可言。但是到了宋朝,当时的纸币和钱币的材料并不是银为主了,所以造假也逐渐冒出了头。那在宋朝的时候,政府都是怎么防止纸币造假的呢?对于造假币的人处罚可是

  • 袁绍麾下勇将文丑到底是怎么死的?真的是关羽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袁绍和袁术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也还是比较的有意思的两个人,但是我们今天不说他们两个,我们要说袁绍旗下的勇将文丑,很多人都听说过关羽温酒斩华雄吧,也听说过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吧,但是其实在历史上,文丑还真的不是关羽斩杀的,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众所周知,我们的文

  • 长孙皇后为何生前一直不想兄长身居高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皇后在封建社会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好的皇后不仅能替皇帝管理好后宫,还能匡正皇帝的失误。说起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人人都会赞叹他的贤德淑良,长孙皇后不仅贤惠,而且还能纠正唐太宗犯下的错误使之改正,实属难得。当时唐太宗好几次生气都想杀了能言善谏的魏征,都是靠着长孙皇后才拦了下来。&ld

  • 唐朝时期的唐高宗是如何坐上皇位的?唐高宗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唐朝时期的历史,说到唐朝,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唐朝的繁华。大唐盛朝说的就是当时的唐朝的景象,我们都知道,唐朝早期的时候,皇帝都还是非常的厉害的,比如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就是一位很厉害的人,当时李渊是隋朝的一位大将,隋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于是,隋炀帝派出了李渊前去平反,没想到的是李渊却

  • 李世民登基后,为何不杀没有参加政变又手握重兵的秦琼?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强盛的王朝,当时的唐朝国家富强,经济繁荣,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可以说那时候的中国,是屹立于世界之巅的。而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大唐盛世的开创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但是人无完人,唐太宗也有为人所诟病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

  •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手下大将秦琼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中非常著名的一个朝代,一直为人们所向往,因为当时唐朝国家强盛,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那时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之巅。李世民作为大唐盛世的开创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被尊为“千古一帝”。不过圣人也有黑点,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是靠自己抢过来的,通过玄武门政变,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