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宋朝的皇帝是怎么过生日的?

揭秘:宋朝的皇帝是怎么过生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485 更新时间:2023/12/17 14:07:53

生日寿诞古人生日,往往举行祝寿活动。这种庆贺生日的习俗,大抵始于六朝之间。据《颜氏家训》记载,江南风俗,有“亲表聚集,因成宴会。二亲如在,每至此日,常有饮食之事”。在唐宋以后,上自天子,下至庶人,“无不崇饰此日,开筵召客,赋诗称寿”。帝王生日,举行宴请文武百官,始于开元十七年(729),这一年是唐玄宗44岁生日,群臣上奏建议把皇帝生日与端午、七巧、重阳等节日一样,定为“嘉节”。于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八月五日降诞日便定为“千秋节”,大宴群臣于花萼楼下,并规定朝官休假三天,以示庆贺。宋袭唐制,皇帝上寿制度化,成为朝廷重要的礼制之一。宋太祖生日称为“长春节”,宋太宗生日初称“乾明节”,后改寿宁节,宋真宗生日称为“承天节”,仁宗生日称为“乾元节”……凡逢节日举行隆重的庆贺活动。文武大臣的生日,唐宋间,“公卿诞日,以诗为寿”,都举行宴乐庆贺活动,吃用面粉制成的“汤饼”(长面条),庆贺长寿的吉兆。皇帝诏赐羊酒、米面表示庆贺。如大中祥符五年(1012)十一月,宰相王旦生日,宋真宗诏赐“羊三十口,酒五十壶,米面各二十斛,会诸师供帐京府,具衙前乐,许宴其亲友。这是宋代大臣生日,举行赐宴的开始,以后遇宰相,参知政事等级的大臣生日均有赐。

在《苏轼文集》卷四十《内制诏敕》,四年内便代皇帝起草的祝贺宰执大臣生日诏即达十二则。文武重臣生日,除朝廷颁诏之外,宋代皇帝还派专臣至府第宣布文告和宣赐礼品,如宰相吕公著生日,朝廷有口宣文。这种口宣制度,创始于宋代,明人徐师曾《文体名辨》论证说:“按口宣者,君谕臣之词也。古者天子有命于其臣,则使之者传言,若《春秋》内外传所载诰告之词是已。未有撰为俪语,使人宣于其第者也。宋人始为之。”按:这里保存了许多“生日礼物口宣”文。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文集中保存了许多《内制口宣》文。皇亲贵戚生日,朝廷亦多颁诏与口宣礼物以示皇帝的隆宠。皇叔、亲王生日与宰执大臣一样,也均有“赐礼物之例”,并派大臣至王府口宣。高级官员的生日,皇帝也多赐礼物,表示祝贺。宋人叶梦得记载:“故事,生日赐礼物,惟亲王,见(现)任执政官、使相,然亦无外赐者,元丰(1078—1085)中,王荆公(安石)罢相居金陵(今江苏南京),除使相,辞未拜,官止特进。神宗特遣内侍赐之,盖异恩也。”文中《考异》说,使相虽在外,亦赐;又举范仲淹内制,有“赐使相判河阳富弼生日礼物口宣文”。

普通士庶的生日,庆贺活动简化多了。文人中多以诗词赠送或写贺寿联语,画寿星像相赠,以示祝贺。如苏轼表弟程德孺生日,苏轼以《表弟程德孺生日》诗相赠。因程与苏身貌相近,故苏轼说“长身自昔传甥舅,寿骨遥知是弟兄”之句。苏轼生日时,苏辙女婿王子立也寄诗祝贺,并寄好茶二十一片,苏轼还次韵回诗说:“感君生日遥称寿,祝我馀年老不枯。”生日做寿,亲友或送礼物,或送寿星画像,或画松鹤、观音画像,或送拄杖等为多。做寿之日,挂在厅堂之人,下标出所献之人名字,“共相瞻礼”。王安礼由执政出知苏州时,正逢生日,属吏祝寿,多送寿星画轴。平时生日,比较简便,凡逢十岁,亲友间聚宴作乐。二十岁、三十岁生日,庆贺活动较为隆重,或在五十岁或六十岁生日最为隆重,一般称为“做寿”。六十生日也称“花甲寿”。宋范成大有诗:“行年六十旧历日,汗脚尺三新杖藜。祝我剩周花甲子,谢人深劝玉东西。”做寿活动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家庭的社会地位之高低与经济力量之富裕。

条件允许的,总讲点排场。一般摆酒宴,饮寿酒,因“酒”与“久”谐音,有祝贺长寿之意。寿酒以桂花酒为多,宋人黄庭坚诗说:“欲将何物献寿酒,天上千秋桂一枝。”寿酒先祝寿星,然后客宾共饮。陈执中再罢政,判亳州(安徽亳县)时,年六十九岁,正遇生日,亲族多献《老人星图》以祝寿。侄世修独献《范蠡游五湖图》,且赞曰:贤哉陶朱,霸越平吴。名随身后,扁舟五湖。陈甚喜,即日上表纳节。南宋时,生日庆祝活动,日趋铺张浪费。高宗退居德寿宫后,凡遇生日,“每岁进奉有常数。一日,忽减数项,德寿(高宗)大怒。孝宗惧,召宰相虞允文语之。允文曰:‘臣请见而解之。’孝宗曰:‘朕立待卿回奏。’允文到宫(德寿宫)上谒,德寿盛气,顷之曰:‘朕老而不死,为人所厌。’允文曰:‘皇帝圣孝,本不欲如此,罪在小臣。谓陛下圣寿无疆,生民膏血有限,减生民有限之膏血,益陛下无疆之圣寿。’德寿大喜,酌以御酝一杯,因以金酒器赐之。允文回奏,孝宗亦大喜,酌酒赐金如德寿”。秦桧为宰相,生日庆贺,“极其奢侈”,“四方皆以其生日致馈”。

标签: 宋朝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和珅死后,他的后代都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珅,乾隆,清朝,和珅,历史解密

    无论哪个朝代,贪腐现象都是存在的。说到我国古代的贪官,相信大家的脑海中一定会不约而同地浮现出某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就是和珅。他究竟有多贪呢?据说,在他被抄家后,他的所有财产经过盘点比整个清政府还多,说一句富可敌国绝对不是夸张。虽然和珅不是好人,但乾隆非常信任他,甚至还与他结为了儿女亲家,将自己心爱的小

  • 揭秘:长平之战究竟活埋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在这一站中,我将带领大家了解一下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一次着名战役——长平之战。赵国与秦国在长平对垒,秦国使用反间计使赵国临时换将,致使赵国40万大军全部被坑杀。公元前262年,秦昭王以白起为将攻打韩国。秦军很快攻占了野王城,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与韩国国都之间的联系。韩国想割让上党郡向强秦求和,但是驻

  • 清朝颁布的剃发易服令 让汉人很难适应也很难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族,满族,历史解密

    几千年以来,我们汉族人身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非常重视服饰和发式,《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还有成语割发代首,就是把头发放在和脑袋同等重要的地位。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以孝道治天下,长期以来服饰和发式形成固定样式,人们很难改变。清朝入关后,多尔衮颁布了剃发令,强迫我们汉族人

  • 恭顺皇贵妃经两任皇帝的加封熬出头,为何却不幸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恭顺皇贵妃,清朝,皇贵妃,历史解密

    嘉庆皇帝的后妃中有一位叫“如妃”的,因为在很多影视剧中被许多演员演绎而被观众所熟知。而且历史上确实有这位如妃,她也的确是嘉庆皇帝的后妃之一。如妃是钮祜禄氏是主事善庆的的女儿,嘉庆初年的时候,钮祜禄氏入宫,被封为如贵人,之后生下了一位公主,于是被册立为嫔。嘉庆十五年的时候被晋封为妃,封号如妃。次年生下

  • 如果落凤坡被射死的是诸葛亮,结果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演义中,庞统跟随刘备入川作战,战死于落凤坡,使刘备的军队遭到重创,不得不让荆州诸葛亮支援。诸葛亮入川,辅佐刘备,统一益州,占领汉中,在刘备白帝城病故后,六出祁山。那么,如果落凤坡被射死的不是庞统,而是诸葛亮,蜀汉将会如何呢?这个假设的前提是刘备入川初期诸葛亮入川作战,庞统与关羽留守荆州,即诸葛亮和庞

  • 后晋统治者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竟然会导致灭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后晋,石敬瑭,历史解密

    后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起后晋,就要说到它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可惜也没活几年,再加上他的六个儿子其中五个夭折,只剩下一个年龄最小的,他的皇位就让他的侄子石重贵继承了。石重贵一继位,就推翻他石敬瑭的大政发针,不在向契丹称臣。接下

  • 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丐帮帮主史火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丐帮帮主,史火龙,历史解密

    史火龙,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人物。丐帮帮主,以“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驰名江湖,但降龙十八掌只练得前十二掌,且练得身体瘫痪,武功远远不如耶律齐,携妻女隐居深山,然而却被帮内长老陈友谅与成昆内外勾结所害,并找个替身冒充。后在黄衫女和张无忌的帮助下,揭破陈友谅的阴谋,其女史红石继承丐帮帮主之

  • 既然关羽用的武器不是青龙偃月刀 那么关羽用的武器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云,“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论三国故事中的兵器知名度,青龙偃月刀排第二,估计没有敢说排第一的!可以说,青龙偃月刀是三国最著名的兵器,已经和关羽融为一体、不分彼此,提起青龙偃月刀,大家想到的就是关羽,别无他人!一刀在手,天下我有!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纵横天下,所向

  • 罗常培:与赵元任、李方桂同称为早期中国语言学界的“三巨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罗常培,语言学家,历史解密

    罗常培(1899年8月9日-1958年12月13日),萨克达氏,满族,属正黄旗,北京人。字莘田,号恬庵,笔名贾尹耕,斋名未济斋。北京大学毕业。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历任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所长。罗常培毕生从事语言教学、少数民族语言研究,

  •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有什么意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历史解密

    19世纪20年代,正在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他们的理想四处奔走时,工人阶级已经在酝酿着自己的实际斗争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的意义19世纪20年代,欧洲工人阶级正酝酿着一场斗争,其中属法国里昂的工人站在斗争的最前列。里昂是法国的丝绸之城,在这里生产的丝绸畅销欧洲。在里昂城的中心,街头整洁,行人穿戴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