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的枭雄一生,任性好侠到老谋深算,且看曹操被动成才路

曹操的枭雄一生,任性好侠到老谋深算,且看曹操被动成才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070 更新时间:2024/2/2 9:44:36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个基本常识,那就是曹操宦官之后的这个身份,曹操的父亲是当时东汉末年的一个大宦官的养子,毕竟宦官没有生育功能,所以养养子在东汉末年很常见,而曹操父亲的身份就是这样一个身份,所以追究起来曹操算是一个官三代权三代,但是对于整个当时东汉末年的权贵来说,曹操什么也不是,但是又因为东汉末年宦官当权,因此曹操少年过得还不错,作为一位理想主义者的曹操,为人豪爽仗义,有一颗侠义之心,并且有一颗热忱的报国之心,所以曹操勤练武术,钻研兵法,以期有一天自己能够出人头地。

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曹操意识到天变了,董卓进京勤王,美其名曰清君侧,朝廷的宦官被清理,曹操父亲失势,而那个时候的曹操才是一个小官,在董卓把控下的朝廷,百官唯唯诺诺,这就是自己想要效忠的朝廷么?想必曹操心里是有些愤慨的,自己苦熬多年,不断磨砺自身,却仍然不受重用,而那朝堂上一群唯唯诺诺的人,却一个个身居高位,曹操的价值观开始有一些动摇。

只身刺杀董卓,是曹操对于自己本身的价值观的最终的挣扎,也是曹操对于养育自己的大汉朝的最后报恩,以身饲虎然后只身刺虎,在东汉贵族眼中的棋子一样的曹操,被逼上了绝路,却不想曹操也迎来了人生的柳暗花明。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但是名声却被传得天下皆知,回乡里召集族中兄弟起兵,是因为面对势大的董卓,这个时候不得不反抗到底,因为无论是起不起兵,对于董卓来说,自己应当必死无疑,所以曹操被逼上了起兵造反的路子,好在曹操本身占据了大义名分,起兵的一路上,虽然坎坎坷坷,但是却也好在顺利。从曹操开始起兵,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自身封公拜爵,整个过程,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曹操的蜕变,从最开始的时候,十八路诸侯会盟,曹操仍然没有丢弃仗义的性子,甚至愿意为当时一文不名的刘备说话,而随着曹操走的路越来越漫长,这种场景也就越来越少,曹操也越来越符合一个君主的形象,礼贤下士,谋断果决,甚至是老谋深算,性格多疑,但是其实这也都是被逼出来的。

作为一位君主,曹操再也不是单枪匹马了,他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带头人,曹操想要改造出来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天下,而曹操的手下们也想要高官厚禄,所以曹操在为这一目标努力着,并且被动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不仅仅再是兄弟哥们义气,而是主公和下属,阶级分明,挟天子以令诸侯,主导天下局势,最终曹操和他手下的目的都达成了,曹操的手下们、叔伯兄弟都有了不错的饭碗,曹操位极人臣。

三国历史上,最让人感觉惊诧的是曹操没称帝,对于这件事情,后世有些多种多样的猜测,或许是因为曹操想要留下一个美名,毕竟前期曹操做了那么多不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曹操想要借助不称帝这件事,在后世留下一些清名,但是这里却有着和曹操之前行为不小的矛盾,曹操已经胆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了,这种胆魄会担心名声的问题?好像曹操从起兵以来,就没有考虑过名声的问题。那么答案很明显就只要一个了,是因为曹操向来被动,而此次面对称帝这件事,曹操反而主动不起来了,过往的事情,往往有下属的拥簇,为了自己的大业,为了自己生存,为了自己的部下,曹操有些事情不得不去做,但是这种做是被动的,因为事情摆在面前,不得不去做的被动,但是称帝这件事,却不是被动的,那个时候的曹操,称不称帝实际上意义已经不大了,天下三分,而魏国一家独大,本身曹操已经算是无冕之王了,所以不主动称帝也就说得过去了。

更多文章

  • 曹操的一个制度漏洞,曹丕和曹叡未能堵住,最终留给了司马懿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叡和司马懿,曹操试探曹丕司马懿对曹丕说的话,曹丕对曹操的态度

    曹操创业的时候,一班武将都是曹氏和夏侯氏的人,这些均为曹操亲近的兄弟子侄。对于文官集团,曹操本人费心不多,主要是荀彧帮助他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但就是因为荀彧帮助建立的文官行政系统,才导致了曹操在政治制度设计上出现了问题。作为曹操的第一谋臣,刚开始荀彧和曹操的合作和互动是良好的。但是后来屠龙少年变成了恶

  • 此人勇猛天下无双,一箭射中关羽额头,儿子斩杀关羽全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射中关羽并最终让关羽疗伤的是谁,关羽的资料关羽的主要事迹,正史中的关羽斩将记录

    曹操与马腾东汉末期,各地揭竿而起,原本统一的天下被诸侯分割。其中马腾是割据西北的军阀,所部骁勇善战,长于骑射。而庞德是马腾麾下最得力的将领,曾大败袁绍手下的高幹,斩杀郭媛。还与关羽战过几次,还一箭射中关羽额头,令关羽十分害怕!后来马腾与曹操为敌,但不敌曹操最后被杀,后来庞德投到了曹操门下。曹操见识过

  • 此三人是难得的帅才,刘备错失成最大遗憾,若有他们或将问鼎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娶孙尚香,刘备错失的十大名将,刘备图片

    其一,田豫。田豫在二十左右的时候就跟随刘备左右,虽然年纪小,但是颇有军事天赋,而且很有头脑,刘备一直很喜欢他。只是因为他的母亲年老多病,当时田豫不得已离开刘备回到老家为母尽孝。离别之际,刘备只能空留遗憾:“恨不能与君同大事也!”后来田豫为曹魏镇守北疆,在他的镇守下成功抵御了鲜卑族、乌桓等少数名民族的

  • 曹操一生最后悔的事:放跑了一个男人,冤杀了一个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由于曹操在三国时的特殊地位,这两件事不仅影响了曹操自己的一生,也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曹操第一件事:放跑了一个男人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九月,曹操联合刘备东征徐州,进攻长期与他为敌的吕布。在曹军攻势之下,吕布军上下离心,十二月,徐州城破,吕布被俘。曹操将吕布、陈宫以及吕布的部将高顺等人处死

  • 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谁不是三国时期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谁不是三国的,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谁不是三国人,曹操vs刘备vs孙权

    魏蜀吴,哪个先成立的?小编不太喜欢用西历来说中国历史,但是在计算年代先后上,西历却是比传统历法要方便的多,(传统历法为夏历)。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公元221年,刘备建国,国号为“汉”,没错,不是蜀国,而是汉,一直到刘备去世,也是汉,没有蜀国这一说法。公元222年,孙权在江南称王,建吴国,(称

  • 曹军投靠刘备的3员大将,最厉害的不是姜维,他若不死,蜀汉必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曾经在曹操麾下中,有三位大将主动投降刘备,并且都为蜀汉天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且据说这三位大将个个武艺高强,也为西蜀出生入死,不过天有不测风云,这几人还没等到西蜀统一天下的那一天。并且其中有一个人,倘若他在世的话,恐怕就要扭转后期蜀国的命运了。那这三人究竟是何许人也?让我们一一来揭晓:首先一说起降将

  • 曹操劝降关羽,明知留不住关羽,为何还对其如此偏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羽死后曹操对关羽说的话,曹操对关羽那么好为什么关羽会走,劝降关羽

    历史上曹操和关羽交集其实并不算多。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当时吕布率军袭取刘备的根据地--徐州。刘备投奔曹操。关羽作为刘备近侍拜见过曹操。随后曹操担心吕布和袁绍南北夹击自己,围吕布于下邳,破城前关羽曾经请求曹操:自已的妻子无法自育,破城之后请将秦宜禄妻子赐于为妻,曹操答应了。结果关羽怕曹操反悔,为

  • 曹操为何在刘备最落魄时,称他为当世英雄?这就是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曹操孙权谁最终统一天下了,刘备吊唁曹操,刘备偷玉米曹操赎人完整版

    人们常说,既然曹操觉得刘备是当世英雄,为何不听从麾下谋士的建议,在刘备羽翼未丰之时就将他除去呢?有的人会说曹操向来重视人才,他觉得有着远大志向的刘备是难得的人才,所以他才会英雄惜英雄,不尽早除去刘备。从煮酒论英雄的桥段,就能看出曹操并不想杀了刘备,反而很敬重对方。当时的郭嘉也不想让此时的曹操除去刘备

  • 曹操嫉贤,刘备识才,孙权对于人才是何等对待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曹操孙权三个人的特点,曹操刘备孙权三人谁最奸诈,曹操刘备孙权同台完整版

    曹操是三国时期思想最超前的诸侯。能够在封建旧阶级毒瘤下,提出“唯才是举”的选才标准。曹操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敢正面去敲击封建阶级选拔制度的诸侯。使得有才者无论家族背景,都能够人尽其用,使得穷苦寒门也有翻身之日。这点不得不让人佩服。孙权字仲谋,自小便跟随哥哥转战各地,他很爱读书,广泛涉猎文、史书籍,

  • 曹操唯才是举很少处决自己的谋士,为何要杀掉“足智多谋”许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跟许攸为啥反目,许褚杀许攸为啥曹操不发火,许攸投靠曹操完整版

    许攸本是袁绍手下谋士,但从小与曹操友好。官渡之战时,曹操与袁绍对峙,许攸知道曹操粮草不济,给袁绍建议派一支队伍绕过官渡,奔袭许都,则曹操不能首尾兼顾必败。袁绍不听许攸的建议,非要在官渡与曹操死磕。正在此时,袁绍收到家里来信,说许攸的家人犯罪,已经被捉了起来。袁绍狠狠的骂许攸一通。曹操与许攸与发小,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