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崇拜的名将,乐毅在历史上有多厉害?

诸葛亮崇拜的名将,乐毅在历史上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060 更新时间:2024/1/18 18:00:25

一代良臣名将,乐毅

乐毅少年聪颖,喜好兵法,赵国有人举荐他出来做官,此时的赵国还是赵武灵王在位,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使赵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于是乐毅也有了出山入仕的打算。

正当乐毅打算出山做官的时候,赵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子章起兵和赵惠文王争夺权力,兵败而死,赵惠文王将赵武灵王饿死在沙丘。史称:“沙丘之变”。目睹了君臣父子自相残杀的人伦惨剧,再加上赵国内乱下的衰败,乐毅决心离开赵国,时乱世危,只好沉吟自守。乐毅便前往了祖上出仕的魏国,做了一名基层公务员。

千金取士

唐朝著名诗人,“诗鬼”李贺曾经在《雁门太守行》中写过一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黄金台,就是乐毅登天下、建大功的舞台。

黄金台的典故要从燕国说起,话说燕国本是周朝名臣姬奭的封地,春秋三百年,因为地处偏远,一直相安无事,直到燕王哙的上位,打破了燕国的宁静。燕王哙宠信相国子之,宠信到什么地步呢?想要模仿舜禹,将燕国禅让给子之,这下燕国太子姬平就不干了,说好的家天下呢!于是起兵攻打子之,落得个两败旧伤,燕国的老邻居齐国一看隔壁起了内乱,就趁机占了一把大便宜,齐将匡章捣毁燕王之宗庙,掠夺燕国之重器,尽收燕府之财宝,大发了一笔国难财,留下了一个满目疮痍的燕国。之后燕昭王姬职上位,痛恨齐国的所作所为,立志雪耻,于是设立黄金台,广邀天下贤士。

而此时,乐毅正好受命出使燕国,燕昭王在交谈中了解到乐毅的才能,十分礼贤下士,最后乐毅被燕昭王折服,投身相辅,被封为亚卿,乐毅也在亚卿这个职位上工作了多年。

报君黄金台上意

变法图强

时间已到战国中期,齐秦两国分别为东西霸主,号称“东帝”、“西帝”。强大的国力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让齐湣王十分膨胀,膨胀到拳打南楚,脚踢赵魏,率领三晋(韩、赵、魏三国)击败秦国,甚至攻入了函谷关。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于齐湣王的灭宋之举。

齐国欲灭宋国以利于向中原扩张,虽然遭到了秦国的干涉,但在齐湣王的一意孤行下,还是成功的灭宋了,齐国的实力达到了顶峰。自古,月盈则亏,水满则溢,齐国实力的顶峰也是齐国衰败的开始。

我们的目光再转回燕国,燕昭王在易水筑武阳城,励精图治,决心兴复燕国,报仇雪耻。他采纳名士郭隗的建议,招贤纳士,拜郭隗为师,给以优厚待遇,“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筑黄金台,“千金买骨”,很快便聚集了乐毅、邹衍、剧辛等名士。

燕昭王用乐毅为亚卿进行变法改革,励精图治。笔者在此处提醒各位看官,乐毅入燕被封为亚卿,这是个非实职职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非领导职务,不显耀、无实权,但却是个离国君很近的官职。而历史上,商鞅入秦,最开始被封为“客卿”;张仪施展连横之策前,也担任过客卿。可见,亚卿、客卿之类的官职,就是一个变法骨干凝聚力量的平台,也展示出了燕昭王的变法之意。

乐毅的变法项目共四条:一是针对法度吏治,加强对官吏的审查与考核。二是确定“察能而授官”的用人原则。只讲官爵、禄位授予有功、有能的人,以克服“亲亲”“贵贵”的用人传统。三是“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对于遵守法律的的人,包括贫民和奴隶,都依照制度给与奖励,引导人民遵纪守法。四是在军事上着重进行战法和纪律训练,以便提高燕军的军纪和战斗力,并且在辽东训练燕国新军。

经过二十八年的变法图强,燕昭王在乐毅等人的辅助下,使得国家殷富,兵戈锐利,已有了“战国小霸”的底蕴。燕国人民的物质文明丰富了,但精神文明始终缺了点什么,缺什么呢?就是两个字:复仇!向隔壁老王齐国复仇。

齐湣王南击楚、西攻秦、北伐赵魏、灭宋攻燕,早已是惹得天下诸侯不满,再加上连年征战、不恤民力、横加赋敛,齐国的内忧外患已是千钧一发。忍辱多年的燕昭王和乐毅分析局势,一致认为:雪耻的时候到了!

合纵伐齐

燕国上下同仇敌忾,举兵伐齐的条件一天天趋于成熟。但乐毅深刻的知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齐国本来就是天下大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齐国一点也不瘦,光凭燕国伐齐是不可能。昔日六国有合纵攻秦,现在,他要促成天下合纵攻齐。

乐毅向燕昭王上书,齐国这块硬骨头,燕国自己是啃不下来的,说不定还会崩飞几颗门牙,不如联合赵国以及楚国、魏国一起攻击它。为了保存实力,也为了牙齿健康,燕昭王派乐毅去与赵惠文王结盟立约,另派别人去联合楚国、魏国,又让赵国以攻打齐国的好处去诱劝秦国。

齐国这位天下流氓早就被各国看不顺眼了,一听到合纵之论,都欣然同意,瞬间五国联军集结。恰如五指积蓄力量,握成一只铁拳,准备重重的砸向齐国。

趁此良机,燕昭王动员了全国的兵力,拜乐毅为上将军(战国时期最高军事统帅),赵惠文王把相国大印授给了乐毅。乐毅已五国主将的身份统领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

乐毅的变法是成功的,他整肃吏治、修订法律、简拔人才、训练新军,作为一名文臣,他的成绩绝对是优秀中的优秀,但是,接下来,再也不是亚卿乐毅的舞台,而是上将军乐毅的战场了,乐毅也在接下来的大战中,为历史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东下齐城七十二

很快,五国联军便进入了齐国,齐湣王闻报,亲率齐军主力迎战于济水(在今山东省济南西北)之西。燕军满怀复仇之心,乐毅率联军向齐军发起猛攻,齐湣王大败,率残军逃回都城临淄。各国瓜分了事先许诺的好处,纷纷撤军。

正当名士剧辛认为应该见好就收的时候,乐毅坚持兴复仇义师,全面攻克齐国。兵分五路,席卷山东,只用了半年时间,连续攻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偌大的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座孤城。燕昭王大喜,封乐毅为昌国君。

乐毅伐齐

齐国自姜太公建国以来,前后七百余年,齐人的归属感十分深厚,乐毅感到单凭武力,只能占领齐国,却不能吞并齐国。于是他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对已攻占的地区减免赋税、废除苛政、优待本土名人、收复齐国人心。以攻心之策从根本上瓦解齐国。

齐国危亡之际,宗室远亲田单肩负起了齐国的重担,在即墨城内团聚人心、鼓舞士气,死守即墨五年,也与乐毅互相攻守了五年。

至今谁与论英雄

就在乐毅以攻心之策慢慢蚕食齐国的时候,天塌了——燕昭王病逝。燕惠王即位,惠王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对乐毅有过不满。田单了解到这对君臣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后,就开始对燕国施展反间计:造谣称齐国只剩下了两座城池,乐毅之所以迟迟围而不攻,就是因为他与新君有仇,准备在齐国收买人心,自立为王。还创造性的编出一个谶语:齐国不怕乐毅,就怕骑劫——齐国之劫。燕惠王本就怀疑乐毅,受到田单的挑拨,立即派骑劫替换了乐毅。

君王下旨拿功臣,剑拥兵围,绳缠索绑,肉颤心惊。乐毅知道成见已深、误会难清,恐怕回国就是兔死狗烹的下场,于是便移居了赵国,赵国将观津给予乐毅为封地,封为望诸君。

骑劫到达齐国后,一味的猛攻。田单除去了乐毅这个老对手,放开手脚用计策迷惑燕军,并采用火牛计大败燕军。骑劫战死,燕国攻下的土地尽数被齐国收复,齐国复国。

被打了脸,燕惠王尴尬了、难过了、后悔了。既后悔燕军损兵折将、丧失土地;又怨恨乐毅投降赵国,唯恐乐毅被赵国所用攻打燕国。于是派人去赵国责备乐毅,同时向他道歉。为此,乐毅慷慨地写下了著名的《报燕惠王书》,驳斥了燕王的自我开脱,抒发了自己功败垂成的愤慨,申明了自己是不愿为昏君所杀才愤而出走的道理。

诸葛亮写《出师表》连称先帝13次,乐毅题《报燕惠王书》则称先王15次,其感情之深,令人动容。司马迁、诸葛亮、曹操都多次称赞这篇《报燕惠王书》,认为乐毅的为臣之道,既忠诚,又智慧。

最后,乐毅恩怨释然,奔走于燕赵之间,但再也没有变法和统兵,一代名臣良将,空老林泉。

唐玄宗时期,皇帝将乐毅供入武庙,封为“武庙十哲”,与姜太公、白起、韩信等兵家名将,一起见证着历史的兴衰与变迁。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和周瑜他们两个谁才是千年老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真实的周瑜和诸葛亮谁厉害,新三国周瑜诸葛亮,梦想三国诸葛亮和周瑜打架

    一 一步三算,定天下的能力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隆中对,告诉了刘备三步走的策略。先和东吴联盟抵抗曹操,再想法去拿下荆州,以荆州作为后方,西取益州,最后去统一天下。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诸葛亮的三步定天下有很多不可实施性,首先便是如何获取荆州的问题。虽然孙权的实力不如曹操,但是相比于刘备孙权还是显得那么

  • 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再攻打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为何诸葛亮扎营五丈原司马懿高兴,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怎么灭蜀国,诸葛亮死了为何司马懿不攻取蜀国

    诸葛亮在早年的时候,跟随他的叔叔诸葛玄一同在荆州生活。后来他的叔叔去世之后,他就隐居在襄阳隆中。之后又被刘备慧眼识英才,请他出山,因此,诸葛亮对于刘备忠心耿耿。他帮助刘备夺取了荆州,益州,汉中以及成都等各个地方。并且帮助刘备在成都建立了政权。在蜀汉政权成立之后,诸葛亮被刘备任命为丞相,并且帮他主持朝

  • 诸葛亮五次北伐,每次退军,都让魏军吃大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让马谡去做先锋,结果,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节度,被魏国大将张郃击败,马谡丢失街亭,导致诸葛亮无奈退军,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虽然第一次北伐失败了,但是,诸葛亮其实是有战果的,诸葛亮让魏国吃了亏。诸葛亮虽然退回汉中,但是,把西县一千多户人家迁回了汉中,得到了人口。《三国志 诸葛亮传》记载

  • 诸葛亮遗憾错杀的2员大将,如若不死,蜀汉可有机会统一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一生三大错杀,诸葛亮北伐失去的大将,诸葛亮五次北伐都斩杀了哪些名将

    后来不少人也有分析,认为如果当时诸葛亮不杀死这两名大将的话,或许后来的蜀国,就不会出现无法调令大将的尴尬局势。想必不少人都曾记得“挥泪斩马谡”这个故事,当时讲述的就是诸葛亮也是不愿意将这员大将处死,对于这个人的离去很是心疼,所以就留下了泪水。最开始马谡一直跟随刘备,因为他的能力超群,为此才会受到诸葛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终身不攻打蜀国?沉默30年,司马昭道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之后,蜀汉江山所有烂摊子全部由诸葛亮一人承担!终于在经过5年的时间沉淀之后,诸葛不仅成功消除了南蛮隐患,而且还成功招纳了无数优秀士兵!于是此时诸葛亮果断发起了第一次北伐。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北伐,诸葛亮可谓是准备工作做得是十分的到位!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早就听闻司马懿才能非

  • 诸葛亮比徐庶厉害,为什么关羽听徐庶的,却不听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张飞徐庶可以组吗,徐庶母亲骂徐庶,历史上徐庶与诸葛亮谁厉害

    徐庶因为母亲被曹操抓走,不得不身入曹营,在他临走的时候,他又再次推荐了诸葛亮,刘备就亲自去找诸葛亮,可是一连找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尤其最一致的时候,三人还在外面等了好久,就等诸葛亮午休起来,关羽心里是憋了一肚子火。刘备大诸葛亮二十岁,而关羽大诸葛亮二十一岁,诸葛亮来了之后,刘备对诸葛亮很好,引起关

  • 诸葛亮死后蜀汉还有这五员大将,才让曹魏有所收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魏时期诸葛亮的结局,诸葛亮北伐时曹魏和蜀汉对比,曹魏蜀汉孙吴三国鼎立思维导图

    王平刘备和曹操争抢汉中时,投降与刘备,他跟着诸葛亮进入北伐战争,战斗曹魏的大奖张郃,诸葛亮去世后,他担任汉中的州长。公元244年,曹爽和夏侯玄等人袭击了该国。这是因为有王平,冷静的反应,没有损失汉中。 王平一辈子的军事生涯,是以谨慎和冷静着称的!句扶这个人大家可能都对他不怎么熟悉,因为他没有出现在《

  • 诸葛亮为什么不去投奔曹操?因为心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为什么放走曹操,新三国曹操问徐庶诸葛亮才华如何,诸葛亮vs曹操完整版

    “没有门路”当时交通不便,人才选择投靠的主人都是有地域限制的,所以,你看,曹操、袁绍等枭雄的智囊团基本上都是本地的,曹操有荀彧、钟繇、郭嘉、陈群等颍川名士,袁绍则有逢纪、田丰、沮授等河北的豪族。而且当时情况下,一方面,荀彧、郭嘉等大才围绕曹操,其根本不缺谋士,而另一方面,当时作为人才来说,是需要人推

  • 诸葛亮为何让关羽守华容道,原来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是有意让关羽镇守华容道吗,诸葛亮安排关羽守华容道,华容道关羽图片

    刘备担心关羽放走曹操,诸葛亮说,我观天象曹操未到身亡的时候,留个人情给关羽去做。其后,曹操果真投华容小道而来,关羽果真放走了曹操。为什么诸葛亮明知关羽义气重,会放掉曹操,还叫他去断华容道呢?” 因为这是战略问题,当时如果杀了曹操,东吴就会把刘备吃掉。刘备当时取到荆州,没有多少兵可用……”从《三国演义

  • 周瑜当年没死的话,天下会是东吴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瑜能为东吴一统天下吗,周瑜不死东吴可以两分天下吗,周瑜在东吴的地位有多高

    第一次是二爷水淹七军,如果二爷回一口气,攻下襄樊。蜀汉两路北伐之势已成,消化了于禁三万人。张辽出战也是必然。二爷刚住张辽,刘备亲出祁山,刘封孟达策应上庸,孙大帝十万大军再上合肥……好吧这条当我没说。总之灭曹机会不是没有,正巧曹操也死了,重演官渡老袁家,联合曹植干曹丕不是梦。至于再灭东吴水军陆战队,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