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赵国被杀40万人,第二年秦王想攻赵国,为何白起却说必败

长平之战赵国被杀40万人,第二年秦王想攻赵国,为何白起却说必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954 更新时间:2024/1/5 2:26:42

[var1]

白起剧照 但奇怪的是,赵国并没有马上灭亡,而是直到31年后,公元前229年,才被秦始皇派另一个名将王翦灭亡(赵王的儿子外逃建了一个代国,在公元前222年灭亡)。 在长平之战后的天赐良机里面,秦国为何不趁机灭掉赵国呢,是秦国不愿意吗?不是,秦王第二年派出重兵,围攻邯郸,想要灭亡赵国,要求白起出战,但白起却坚决不同意,说此战必败,就连秦王威胁要杀他,都不肯改变看法。 按说秦国大胜赵国,坑杀40万赵国士兵,这是赵国最虚弱的时候,以白起的能力,应该是手到擒来,他为何却认为打不赢赵国,坚决不肯出战呢?

[var1]

秦昭襄王剧照 1、攻打赵国前的整体形势 先说一说秦王要求再次攻打赵国的背景和形势。 公元前260年,白起在长平击败赵军,坑杀赵国士兵40万,令赵国上下震惊,国力空虚,当时,秦国军队也损耗很大,但他没有要求进行修整,而是直接率军进攻赵国,想要趁机一战灭掉赵国。 当时赵国危在旦夕,为了避免覆亡,他们使用反间计,派人送了很多钱给秦国丞相范睢,并劝说他,如果白起灭掉赵国,那可以说是功高盖世,地位必定处于他之上,建议让他劝秦王退兵。 于是,范睢劝说秦王,说现在我们虽然打了胜仗,但秦国军队也损耗巨大,国库空虚,实在不适合再进行大规模战争,干脆先撤回来,修整一段时间,再次攻打赵国。

[var1]

范睢剧照 秦王同意了,于是赵国割让了6个城池给秦国,秦国顺利撤军,但白起很不高兴,因为他认为这是错失了灭亡赵国的良机。 修整一年以后,秦王决定再次派兵攻打赵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白起,所以要求白起出征,但白起拒绝了,一则是他认为时机不适合,没法打赢,其次是他有病在身,没法指挥作战。 秦王并不同意白起的看法,他认为当前是灭掉赵国的良机,便派了王陵前去攻打赵国,结果失败了。

[var1]

秦昭襄王 2、秦王三次要求出征,白起都拒绝了 第一次派王陵打赵国失利以后,秦王没办法,再次找白起,要求他出征,白起还是说时机不适合,没法打赢赵国,同时还说自己在生病,不能出征。 秦王非常恼火,说我没你白起就不行了吗?!于是派王龁出征,结果王龁攻打了邯郸8-9个月,还是打不下来,反而被赵国军队偷袭后方,失利而回。 连续的失败,让秦王脸上无光,他亲自找到白起,明确告诉他:我不管你身体舒不舒服,你就算躺着,也得给我出征!如果打赢了,我重重有赏。如果你再推辞,我会恨你的。 这话是非常严重的威胁了,但是白起还是拒绝了。

[var1]

白起剧照 他马上磕头请罪说:出征赵国,虽然没法获胜,但可以保住我的小命。不打赵国,虽然不会打败仗,但恐怕我难逃一死。尽管如此,还是希望大王按我的意见,不要攻打赵国了,赵国现在的形势不好打,我们可以挑一个好打的诸侯去打,没必要专门盯着赵国。这事如果听臣的意见,虽说看起来很没面子,但得了天下,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为了赢过微臣,一定要去打赵国,却导致失利,就算赢了微臣也没什么意思啊。 秦王心里很不爽,什么都没说就走了,其后没多久,就废除了他的爵位,随后,又将他赐死,一代名将就此落幕。 但为何白起就算明知道要死,都不肯去打赵国,认定那会必败呢? 3、为何不能打赵国? 秦王三次要求白起出征,除了第三次是直接威胁,前两次还是讲了道理的,白起也详细的分析了,为什么不能打赵国。

[var1]

白起剧照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为何在长平之战后,秦国士兵疲惫,国力损耗过大的时候,白起不但不撤军,反而直接派兵进攻赵国,想将他灭国,修整一年之后,却反而说不能打呢? 白起的分析是,长平之战刚结束时,赵国空虚、没有防备,是非常适合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拿下赵国的。但是,在一年之后,有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导致不适合打赵国。 其一,赵国上下一心,努力恢复生产,提高装备、维修城池,就连平原君的老婆都去军队中帮士兵补衣服,国内团结的超乎想象。而且,赵国为了防止秦国进攻,可说是空前警惕,如果秦国现在去进攻,遇到的抵抗将是空前强烈,防守十倍于之前,根本没法打。

[var1]

平原君剧照 其二,为了不亡国,赵国上下齐心协力,努力跟周边国家搞好关系,四处联姻不说,还花费重金,跟其他国家进行联盟,已经跟燕国、魏国、齐国、楚国达成了联盟,如果秦国去攻打赵国,其他国家肯定会过来打秦国,这形势,不可能获胜。 而第二个问题就是,白起打仗非常厉害,只用了几万军队就攻破楚国都城,灭掉楚国35万人,导致楚国迁都,国力大减,在伊阙之战中,韩魏联军数十万,而白起的军队不到他们的一半,却一战击败他们,斩首24万,以往的各种表现,往往都是以少胜多,有如神迹,他这么厉害,现在秦国派出远远超出赵国的军力,那不是手到擒来吗? 对于这个问题,白起同样给了解释。 攻打楚国时,他分析楚国形势,国君骄傲自满,不理政事,臣子勾心斗角,尔我诈,百姓穷困潦倒,民不聊生,而楚国的城池、防务都做的很差,所以他能孤军深入,通过抢劫楚国人来获取军粮。而秦国士兵作战勇猛,上下一心,楚国士兵则不然,都想着赶紧跑回家去,所以楚国必败。

[var1]

秦军 伊阙之战,韩国跟魏国虽然是联军,却各怀鬼胎,都想让对方打,自己占便宜,他因势利导,围歼了魏国军队,导致韩国军队崩溃,追击之下,大获全胜。 而目前赵国上下一心,空前团结,又拼命的在加强防务,修缮城池,任何一座城池都不好打,而城外,赵国必然会坚壁清野,根本抢不到粮食,其他国家则虎视眈眈,随时可能过来进攻,所以他认定,这战争必败。 白起总结,之前的战争,都是因为对方存在问题,而他利用这些问题,就能获得胜利,但现在赵国不但没有明显问题,反而战争准备空前充分,根本没法获胜,因此他认定必败,拒绝出战。 白起作战之前,都会详细分析敌人的政治、经济、军事、补给、外交等多个方面,从各个层面进行分析,详细判断战争的可行性,所以作战百战百胜,威震一个时代,可惜秦王因为他不肯打赵国,心生不满,将他赐死,一代名将就此黯然落幕。

[var1]

白起悲惨落幕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40万赵军全军覆没,廉颇有没有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平之战赵军有多惨,长平之战赵军真有45万吗,长平之战二十万赵军何去何从

    [var1] 本来,这次战争对于赵国来说,是或许可以避免的,当秦国进攻韩国的时候,其他的诸侯国采取作壁上观的态度。从这一点看,秦赵此后的战争也是不会有第三方加入。 但是,本来秦军已经攻占野王,把韩国本土和上党隔开,上党成了韩国的飞地,在求救无望的时候,为了避免更多的损失,韩国把上党割让给了秦国,至此

  • 同是四面迎敌,为何普鲁士能统一德国,而魏国却不能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普鲁士统一德国,17世纪普鲁士有可能统一德国吗,魏国有可能统一六国吗

    晋国被分裂之后,魏国的实力最为强大土地面积也占的最多。魏国曾一度发展强大虐遍了周边的国家,可是后来魏国却还是被秦国所灭。[var1]19世纪西欧的普鲁士也面临着一个类似的情况,当时普鲁士也就相当于是德意志帝国的一个诸侯国,可是后来普鲁士却成功的统一了德国北部,多次发动普法战争侵占法国比利时的国家的土

  • 战国时期秦国越来越强,而秦昭襄王、秦庄襄王、秦始皇都做过质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做质子的地方,秦昭襄儿子做质子,秦始皇在哪国当质子

    [var1]说起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最著名的质子事件恐怕就是周郑交质了。当时郑庄公因为周平王要分他权的问题而质问周平王,周平王矢口否认,于是就有了这个周郑交质,周王朝的公子狐到郑国做质子,而郑国的公子忽到洛阳做质子。这是一件极为荒唐的事情,周天子和诸侯交换质子,这怎么看都不正常,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却

  • 历史上的张仪,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仪历史,在历史上张仪是好的坏的,张仪到底是干什么的

    在这里他认识了早他几年的师哥苏秦,虽然进入门户的时间短,但是张仪这人学习本领比苏秦强,连师哥也承认自己说不过他。[var1]苏秦先离开师门去了赵国,凭借一副伶牙俐齿,很快就成长为朝廷中的重要人物——宰相。张仪听说师哥混得这么好,想着自己有关系啊,可以前去投靠嘛,于是收拾一下,很开心的去了,想着当个副

  • 春秋战国时最悲催的国家,心向中原却被数次攻灭,最终彻底被同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战国最短命的国家,战国剑指中原图片手绘,战国时中原气候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许多东周时期各国争霸的故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春秋战国时期最悲剧的国家——中山国。[var1]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霸兼并不断。在中原内乱的同时,四方夷狄逐渐兴起。对于这些蛮夷,中原各国基本都采取打压态度,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

  • 赤壁之战中设计苦肉计的吴国大将黄盖,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赤壁之战黄盖苦肉计,黄盖苦肉计完整视频,苦肉计黄盖实际被打了多少棍

    所以《三国演义》也对这场大战进行了精彩的描写,不过在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该战最大的功臣,再有就是周瑜,两人在火攻上不谋而合,然后周瑜和黄盖来了一个苦肉计,周瑜命人打了黄盖五十大板,让黄盖去诈降,取得曹操的信任,然后借机烧船。这场大战的精彩程度让人每次看了都热血沸腾,当然《三国演义》确实对这场大战进行

  • 越王勾践剑埋在地下千年,竟然没有锈迹,专家给出了怎样的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的历史真实故事,勾践的剑

    前言提三尺剑以定四海。——唐代史学家吴兢我国五千年的悠悠历史,塑造出无数英雄人物。古诗有云:“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这些英雄人物们被印刻在历史史册上,他们的侠肝义胆一直都被人们称颂。在春秋末年有一位著名的国君越王勾践,在乱世中成长的一方霸主。越王勾践可以说是真正的传奇英雄,卧薪尝胆的故事

  • 6个版本的吕布,前五位都演成了傻大个,唯独他才是真正的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布个人资料大全,最经典版吕布,吕布最经典的一个版本

    首先就是90后最熟悉的孙艺洲版本了,他的吕布造型在爱情公寓中可是个名场面,据说那一集为了拍摄出更好的效果,直接花了300万在特效上,因此这个吕布虽说只有十几分钟的画面,但是细节方面却是做到了极致。而且孙艺洲的演技也是非常出色的,将霸气的吕布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时也是惊艳了不少人。现在很多小朋友一想到吕

  • 三国武将,如果都按照他们巅峰时期的实力,前五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蜀国所有武将,铁杆三国武将置换表,三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十大武将

    第一只能是关羽,第二是张飞,虽然有三英战吕布,那毕竟是假的,关羽战黄忠也是演义编造的,就个人武力在正史中只有关羽战绩惊人,和张飞是万人敌,其他都不是,特别是赵云,连名将都不是,一生未立过一件战功,没杀过一名大将,武力高强又从何说起,除了演义吹,正史没记载一件。张郃与张飞夜战演义上原文说战到三五十合,

  • 三国中,除了吕布之外,还有三位猛将能打败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关羽和吕布谁厉害,三国十大猛将第一竟不是关羽,真三国无双关羽vs吕布

    黄忠黄忠我们都不陌生,善射箭,老而弥坚丝毫不输其他武将,黄忠就跟关羽有过三次交锋,而且互有胜败,刘备在收复西蜀的时候,关羽奉命攻取长沙,长沙郡韩玄却丝毫不惊,那就是因为帐下有着黄忠,来了就别想走。黄忠跟关羽三次交手,第一场打平,第二场黄忠因为马的体力不支倒于马下,关羽念其年老放他一马,第三次交锋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