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作为一个性情中人的皇帝,为什么唯独对不起邬思道?有三点

雍正作为一个性情中人的皇帝,为什么唯独对不起邬思道?有三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787 更新时间:2024/1/21 10:55:50

邬思道是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四阿哥胤禛争夺皇位的第一谋士。由于他足智多谋,算无遗策,甚至能准确地预测到胤禛才是皇位继承人,而被称之为《雍正王朝》的大BUG。这样一个“至今狐妖”的人物,堪比《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前秦苻坚的第一谋士王猛。然而他的结局是平淡的,大隐隐于江湖。九子夺嫡中,邬思道功劳那么大,雍正为何不给他一官半职? 一、雍正确实非常对不起邬思道 邬思道,历史上确有其人。生于1687,卒于1736,浙江绍兴人,是雍正名臣田文静的师爷。但二月河老先生把邬思道在小说里描述成了雍正的第一谋士。 邬思道在胤禛夺取皇位的过程中,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当时雍正还是皇子胤禛,邬思道就出了不少的好主意。正是因为邬思道的几次劝阻,胤禛才没有走弯路。邬思道做了六件大事: 第一,支持胤禛追缴户部欠款,最终得到康熙的信任和夸赞。第二、他教给胤禛“不争是争”,最终使得康熙把大位传给了胤禛,也是对的。第三、康熙巡幸塞北,令弘历夺得康熙宠爱。这也是邬思道的功劳。第四、举荐新太子,邬思道力劝胤禛推举废太子,也使得康熙对胤禛印象更好。第五、让胤禛推举十四阿哥接任大将军王,但令年羹牵制胤禵。第六、“毙鹰事件”后,胤禛自觉继位无望,是邬思道给他分析时局,令胤禛相信自己才是康熙的继承人。 这些功劳都是不世之功。然而,雍正登基后,邬思道并未得到任何的赏赐。还在主仆二人谈话后,邬思道一个人远走他乡。十三阿哥胤祥为他送行,直说自己和雍正对不起邬先生。雍正为什么这样做呢?

实际上,雍正不封赏邬思道也有三点考虑:

一、邬思道的计谋是阴谋为体,上不得台面 邬思道自己就解释过这个问题。他说自己的计谋都是阴谋诡计,不是光明正大的计策。这对于要正大光明 进行吏治改革的雍正来说,是背道而驰的。也就是“阴谋为体”。就像西汉初年的陈平,他虽然足智多谋,但所做的事情都是阴谋诡计,确实有损形象。如果让邬思道做官,他的功劳谁敢明着说?那对雍正是大大不利的。

二、自己是戴罪之身,如果立于朝堂,就会使八阿哥有机可乘 邬思道本人有残疾,还蹲过大牢狱,实际上并没有科举功名,直接做官没办法服众。若当让他当官了,而且当了大官,那么八爷党就会拿这件事情来趁机发难。整个事情说起来,会使雍正更加的难堪,颜面更加不薄。我们要知道,当在当时清朝的环境下,像邬思道这样有残疾的罪人是没有资格当官的。所以,根据实际情况,雍正没办法让邬思道和张廷玉等同朝为臣。

三、雍正忌惮邬思道的政治才华,怕他乱天下 邬思道作为本剧里的智囊,其谋略令雍正都颇为忌惮,所以雍正动了杀机。在雍正继位当晚,雍正其实是是在犹豫到底杀不杀邬思道。而聪明的邬思道选择“半隐”,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令雍正落泪,所以才最终放了他。

所以说,雍正没有杀邬思道实际上已经算是仁慈了。但有功不赏,也说明了,雍正的铁血无情。在邬思道远走河南的时候,也只有孑然一身的离去。还好重情重义的胤祥来给他送行。并叹息道对不起邬先生。邬思道告诉胤祥,替雍正秘密办事的人可都还在啊?估计都消失(被害)了。并劝胤祥明哲保身。

自古以来,皇帝这个位置都只能是无情无义的。这是权力的欲望造成的。像邬思道这样懂明哲保身的臣子实在是少之又少。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隆裕皇后沉默寡言却很有学识,大学士对他佩服不已,慈禧很欣赏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隆裕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她沉默寡言、不善交际,所以慈禧起初对她并不满意,态度格外冷淡。一天,光绪过来给慈禧汇报变法的事。此时慈禧也看到了大清没落的局面,所以并不抵触变法,甚至试图通过变法让大清再多喘几年气。可光绪汇报的内容非常杂乱,她越听越烦躁,感觉变法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于是犹豫不决。 这时

  • 除慈禧以外,还有一个女人能跟武则天媲美,堪称“千古一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慈禧对比,历史上唯一能和武则天相提的女人,历史上像武则天一样的女人

    或许大家对这位女子并不是太熟悉,的确,我们熟知的专权女子多半是慈禧,吕后之类,或许这些女子是以恶名出名,像冯太后这样的女子反而是不那么出名,而是默默的隐藏在背后执掌政权。冯太后出身北燕皇族长乐冯氏,历史上并没有记录她的名字,只以冯氏来称呼她。冯太后是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祖母,

  • 除了咸丰,无人亲密慈禧,但此人获准,可以公开将手放入慈禧被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李莲英的第一手绝活是善梳各式新型发髻。当时,为了给慈禧梳头,不少宫女与太监屡遭责罚。只要梳落的头发稍多,轻则被责打,重则被处以极刑。所以,宫中内侍们一轮到为慈禧梳头,就有谈发色变的恐惧。 而李莲英却认为这是讨好主子向上爬的好机会,他暗自拜师求艺学各种发式,并很快掌握了一套独特的梳头功夫,然后就主动

  • 除了咸丰皇帝外,还有一个男人跟慈禧的关系不一般,至今众说纷纭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面临如此危急的形势,咸丰皇帝在上台的时候就立志要锐意革新,重振国威。可是,朝政积弊已久,官场的风气,早已江河日下。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官员贪腐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咸丰皇帝的雄心壮志已所剩无几。 咸丰皇帝在执政后期的时候,被英法联军逼得无路可走,只得逃亡承德避难。此时,咸丰皇帝已

  • 陕西老照片:民国初期的西安古城、灞桥、钟楼以及华阴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从前有座华阴庙知乎,70年代西安钟楼老照片,西安南门钟楼老照片

    ,“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秦时称“咸阳”,汉至北周时期称“长安”,短暂的新朝(王莽)曾改为“常安”,隋朝称“大兴”,唐朝又改为“长安”,直到明代,才大致形成如今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称也源于明代

  • 陈圆圆几经辗转,最后落到吴三桂手里,吴三桂死后她去向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陈圆圆剧照) 一出《西厢记》让台下看客不仅听得如痴如醉,看得也着迷入魔,自此陈圆圆名动天下。 然而,名声再大,陈圆圆也不过是个身份卑贱的梨园女妓,尽管爱慕者众多,且不乏官家子弟和富贵公子,但在陈圆圆看来,都不是她能托付终身的良人。 1642年,陈圆圆遇到一个劫。 劫她的人是国丈爷田弘遇。 田弘遇

  • 陆氏一生无子嗣,出身也不高,为何能成为乾隆的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后妃陆氏有孩子吗,乾隆陆氏,乾隆皇后陆氏后代

    我们知道汉人女子,在清朝后宫一般都得不到特别高的位分,但在乾隆朝是个例外。乾隆有许多汉人妃子,在后宫的地位都挺高的,比如孝仪纯皇后,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令妃,还有慧贤皇贵妃、纯惠皇贵妃,以及今天的主人公,最终谥号为“庆恭皇贵妃”的陆氏。 不过其他几人倒是好理解,其中慧贤皇贵妃、纯惠皇贵妃,本身就是乾隆潜

  • 错爱渣男被卖青楼,民国“女艳匪”,为何对土匪头子钟爱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投胎和嫁人都选错了,还被人卖到了青楼。这样的开局人设,该如何自救?今天咱们一起来说一说关东女艳匪的故事。 有一个姑娘她命不好 那是晚清末年,列强凌辱,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今儿个还是隔壁小张,明儿个就可能被逼上山当了土匪。土匪干成功了,还能摇身一变,成为雄霸一方的大督军。例如张大帅,就曾是东北那旮

  • 铁帽子王到底有多“铁”,盘点清朝被夺爵的那些铁帽子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晚期的铁帽子王都是谁,清朝铁帽子王与普通王的区别,大清铁帽子王有多厉害

    铁帽子王和其他普通的亲王相比,有三个特权:一、世袭罔替,隔代不降爵;二、俸禄优厚,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三、赐予世袭罔替王府,又叫铁帽子王府;而普通的亲王就没有这种待遇了,就说第一项“世袭罔替”,普通的亲王没有这个待遇,一般普通的亲王始封王是亲王爵位,之后则是每代递降,一代比一代的爵位低,依次是

  • 民国第一巨匪横行北方29年屠杀百姓20余万遭八路军击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刘桂堂。诨号刘黑七。1892年出生于山东费县铜石镇南锅泉村。家中连一亩薄田都没有,其父完全靠给村里打点零工维持生活。他的母亲则带着他兄妹四人以乞讨为生。1915年因不堪贫苦,见土匪有吃有喝,于是伙同本村两个地痞拿着大刀和土枪开始了自己的土匪生活。后来自己兄弟,表哥等不断加入,最终8人拜了把子,按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