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战国时期,最先进行变法的诸侯国是谁?

在战国时期,最先进行变法的诸侯国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250 更新时间:2024/1/20 3:36:37

魏国,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在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几乎都在变法图强,以此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生存下来和走向强大。说到战国七雄的变法,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秦国“商鞅变法”。诚然,商鞅变法是秦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在商鞅变法后,秦国不仅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一流强国,更为秦始皇剪灭山东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从时间上来看,战国七雄中第一个变法的却是魏国,而不是秦国等诸侯国。

首先,在战国七雄中,魏国的“李悝变法”可谓最早进行的变法。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李悝变法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在位时,任用李悝为相,所进行的变法图强。对于李悝变法来说,主张选贤任能,赏罚严明,尽地力、平籴法。在此基础上,李悝变法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魏国丞相李悝还著成《法经》一书。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不仅对后来著名的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等提供了借鉴,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形成了比较深远的影响。那么,问题来了,战国七雄中,为什么第一个变法的是魏国,而不是秦国等诸侯国。

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战国七雄中,之所以是魏国率先变法,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在三家分晋后,魏国存在变法的紧迫性。提到战国七雄中的魏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比如巅峰时期的魏国,不仅压制了秦国,更能够和齐国、楚国一较高下。但是,在魏文侯即位后,魏国所面临的环境是非常差的。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国的国君,被周天子承认,完成了三家瓜分晋国的最后一步。作为战国七雄中的一员,魏国的疆域正好位于中原地区,也即处在四战之地。从地图上可以发现,魏国的东面是齐国,西面是秦国,南面是楚国,北面是赵国。

更让魏文侯担心的是,魏国的疆域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而同为三晋之一的韩国,正好将魏国的疆域一分为二。在此基础上,如果魏国不能变法图强,显然存在首尾不能相顾的问题,也即复杂的地理位置,导致魏国迫切需要变法图强。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战国七雄中的其他诸侯国,比如齐国、楚国、秦国等,则比较安逸,也即没有类似的压力。另一方面,在战国时期,变法需要专业的人才来操作和实行。而对于魏国来说,虽然地处中原地区,存在四战之地的劣势,不过,对于今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在当时是人口稠密、文化繁荣之地,所以,这为魏国获得变法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进一步来说,魏国的人才,不仅为自身的李悝变法奠定了基础。对于秦国商鞅变法的商鞅,楚国吴起变法的吴起,也都出自魏国。所以,丰富的人才,也是魏国能够率先变法图强的原因之一。而这些条件,秦国等诸侯国在战国初期并不具备。除此之外,战国七雄的变法,都需要一位明君的支持,也即这位君主需要礼贤下士,甚至具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魄力。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对于魏文侯来说,在位期间不仅礼贤下士,更是唯才是用,这也是魏国能够在秦国、楚国、齐国、赵国等大国之前进行变法的重要原因。综上,在战国七雄中,第一个变法的魏国迅速走向强大,也为其他诸侯国树立了变法图强的榜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董寿平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董寿平,画家,历史解密

    匠心别具以画竹闻名的画坛名家屡见不鲜,但董寿平的风格迥异,匠心别具。素有文同之挺劲,顾安之谨严,夏仲昭之繁盛,李方膺之简约,郑板桥之清癯,石涛之质朴,虽然他们各自风格整体面貌不同,但仔细揣度,其中尚有前人成法可寻,遗迹可踪。欣赏董寿平笔下的竹子,很难确切地说出它的渊源出处,但其风格鲜明,且不悖古法。

  • 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生平简介,故居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程大位(1533~1606),明代商人、珠算发明家。字汝思,号宾渠,汉族,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率口(今黄山市屯溪)人。少年时,读书极为广博﹐对书法和数学颇感兴趣,一生没有做过官。20岁起便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经商。因商业计算的需要,他随时留心数学,遍访名师,搜集很多数学书籍,刻苦钻研,时有心得。约40岁

  • 古代行军打仗上万人上厕所怎么办?都是怎么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上厕所,清朝,历史解密

    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大型战争场面动辄上万、百万人,他们之间的交战肯定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但是细心的你,联想到自己的一天,很定会提出“这么多人,怎么上厕所?”这样的疑问。因为景区的厕所,公共厕所经常有人排队,你想一下战场上不是上千人要上厕所,而是几十万,上百万人要上厕所,这该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工程。而且

  • 国本之争历时十五年之久,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国本之争,又称争国本,指的是明朝明神宗朱翊钧册立太子的问题,由于中国古代历来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所以被称为国本之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当时有两派分别拥护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郑贵妃所生)争夺太子之位。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大多拥戴皇长子朱常洛,

  • 此人屡次犯错,曹操为何对他很包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此人屡次犯错,曹操为何对他很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和曹操同辈的四大宗室大将里面,曹洪地位不如夏侯惇和曹仁,如果要论能力,似乎还比不上夏侯渊,在四人中排末尾。曹洪的贪财吝啬在曹营中是出了名的,不仅如此,曹洪还屡次犯错,比如潼关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就是在曹洪手上丢的,马超破关而入,杀得

  • 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南朝齐的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南朝齐,南北朝,历史解密

    南朝齐,即南齐(479年-502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仅有二十三年,为萧道成所建。以大齐为国号,源于谶纬之说。《谶书》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意即"齐"将取代"宋"。史称南齐或南朝齐或萧齐。开国之君萧道成是刘宋将领,在宋明帝在位期间担任右军将军。

  • 封邦建国在古代有着怎样的影响?有着哪些利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封邦建国,分封制,历史解密

    封建制度是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社会政治制度。中国封建社会在经济上较早确立地主—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而这种体制具有较多的自由,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结合成男耕女织的生产单位——农户,农户有较灵活、自由的自主支配和自主经营权。因而农民有比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其次,中国的封建制度在政治上较早确立中央集权的专制

  • 李世民是如何看待司马懿篡位谋反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即唐太宗,唐朝第一个治世“贞观之治”的开创者,作为帝王,他眼中的刘邦、司马懿等到底是何许人。有人觉得刘邦是一个无赖出身的政客,做了皇帝后更是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演绎的淋漓尽致。对于司马懿,很多人受到《三国演义》和影视剧《军师联盟》的影响,把他当作一代奸雄及枭雄来看。不过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到

  • 她是唐肃宗心爱的张皇后,为什么被幽禁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皇后,唐朝,历史解密

    她的祖母是玄宗母亲的妹妹,所以她和肃宗皇帝也是亲戚关系。虽然李亨成为皇帝的过程十分的曲折,但是张皇后在他的一生中也是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李亨本性十分的宽厚仁德,他可以说是一步一步被别人推着上位的。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张氏就被选进了他的府中,成为了一名良娣。她进入宫中以后,得到了太子的专宠。后来国家爆

  • 江东全靠孙策打下来的,为何最后只被封王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孙策,历史解密

    东吴是三国第二个亡国的,能坚持这么久,这要归功于孙权,但是谈到东吴真正的开国之人,绕不开小霸王孙策,作为江东猛虎孙坚的长子,孙策跟袁术借了一队人马打下了江东五郡,成为一方诸侯,可惜英年早逝,临终前没有选择性格像自己的孙翊,而是力排众议选了性格稳重的孙权,文臣留了张昭,武将留了周瑜,可以说为孙权政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