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大肆屠杀功臣,萧何却逃过一劫?

刘邦大肆屠杀功臣,萧何却逃过一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27 更新时间:2024/2/13 12:51:13

刘邦大肆屠杀功臣,萧何却逃过一劫,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萧何,沛郡丰邑人,早年担任担任沛县主吏掾,辅佐刘邦起义,西汉建立后,担任相国,史称“萧相国”,册封酂侯,名列功臣第一。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

后来还参与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又辅佐汉惠帝。汉惠帝二年(前193年),萧何去世,谥号“文终”。

可以说萧何是西汉开国功臣里唯一一个不但得以善终而且一生显赫的功臣,就连‬张良要只是是以辞官避祸得以善终。

西汉建国后的短短数年,八大异姓王被杀的被杀,逃亡‬的‬逃亡‬,只有势力弱小地处偏远南方的长沙王吴芮幸免,开国功臣里也只有萧何、曹参等为数不多的几人幸存。

萧何辅助吕后诛杀了韩信,给刘邦‬消灭‬一大‬威胁‬,刘‬邦是非常忌惮韩信的,这样‬以来‬,刘邦可以‬睡‬踏实觉‬了‬。此时‬关于对萧何的封赏问题却‬很麻烦,因为‬萧何已居相国之位,已经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刘邦就加封食邑五千户,另派一都尉带领500名士兵专门护萧何安全,说白‬了‬,这‬500士兵‬是‬为了‬监督‬萧何‬的‬。

萧何得到皇上的恩宠,非常愉悦,亲朋好友纷纷前来庆贺,萧何正在府中大摆酒席招待众人,一个叫邵平的人突然闯了进来说道:

“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

意思是说你萧相国大祸临头了,你还不自知,你现在都是相国了,你都功高盖主了,你还不知收敛,那你离灭族不远了。

咱们先说说邵平这个人,邵平大有来历,原是秦朝的东陵侯,秦亡后隐居于山野。他擅长种瓜,东陵瓜也是‬品牌打造‬,后来得到萧何招为幕僚,也给萧何出谋划策过不少大事,萧何很是敬重。

萧何听邵平如此说也有点犯嘀咕了,邵平给他分析说:“皇上亲临前线打仗杀敌,你在后方享乐,还得赏赐,皇上自然还是怀疑你了,你是知道韩信什么下场的……(此处省略一万字)

萧何听罢,顿时茅塞顿开,第二天上朝

第二天早晨,萧何便急匆匆入朝面圣,力辞封邑,并拿出许多家财,拨入国库,以作军需。

刘邦十分高兴,对萧何大为赞赏,萧何这才放下心来。

西汉开国初,外敌入侵和内部叛乱让刘邦只能御驾亲征平乱四方,留萧何等负责留守。在征讨英布这一次的时候,每次军粮运到前方时,刘邦都要向押运官员问萧相国都在做什么?萧何知晓此事后,立马明白了刘邦的心思,他这是在担心自己收买人心,怕自己来个后院起火啊。

萧何想到这里他只好自毁名节,开始他的表演技能了,他派人打着相国府的旗号,公开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民宅,从中牟取暴利,惹得群情鼎沸怨声载道,后来这些事情告到了刘邦这里,刘邦却不以为然,刘邦其实很明白,他担心的不是权臣们搞贪污腐化,而是权臣们收买民蓄意谋反,他把老百姓的状子丢给萧何,会心一笑道:“这都是你干的好事,之后就不在理会此事,因为他明白萧何符合他心中当权臣的重要标淮,就是踏实能干和没有野心,殊不知这是萧何故意表演给自己看的。

萧何对于自己又违自己良心的做法感到很羞愧,本想着为一方百姓谋福祉,没想到却为了躲避圣上猜忌干出这般事情,后来萧何还是掩饰不住自己为民请命高风亮节的品质。

一次,萧何向刘邦建议,朝廷的上林苑有很多用来放养牲畜的荒地可以分一些给长安的老百姓耕种,刘邦一听这话,啥意思,是说我不体恤百姓呗,就你知道关心百姓民生,这不是变相收买民心嘛?这还了得,刘邦下令把萧何抓起来关进监狱。

刘邦本就猜忌心极重,萧何这是自投罗网,你要说刘邦真想杀萧何吗?想肯定是想的,在当时这种情况下,但刘邦有转念一想,萧何自打自己造反就跟着自己,把自己的大后方安排的井井有条,为大汉的建立立下不少功劳,而如今只是为百姓说话,也没什么大过错,放了吧?

就这样,刘邦可能是念及多年情分,此时的萧何什么都明了了,他在出狱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回府沐浴更衣,而是蓬头赤足上殿,泪流满面跪拜谢恩,刘邦也是自感对不住这个老友,造反前在家乡对自己关照有加,起兵后又是悉心经营关中,打造好后方战略基地,源源不断地输送兵员和粮草到前线,还为自己推举韩信这等绝世帅才,最终垓下灭项羽,这都是萧何的功劳,刘邦能放过萧何,萧何能得到善终,大概都在于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纳兰性德是如何描写桃花的?他为何对桃花念念不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纳兰性德,清朝,历史解密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因为避太子讳而改成纳兰性德,是清朝时期词人,他文武双全,深受康熙帝赏析,授予一等侍卫头衔。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纳兰性德描写的桃花吧。纳兰性德家是有桃花的,而且桃花树就在他的书房边上。纳兰性德志气不在做权臣高官,优渥的家庭环境,聪慧的天资,纳兰

  • 张良有一个爱好,创造了中国第二大世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良,汉朝,历史解密

    在汉初开国功臣之中,若论人生智慧,张良应该可以排名第一。史书上介绍,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天下。其实,这正是张良的智慧。鲜为人知的是,张良的这一个智慧,让家族辉煌了2000多年,至今还在!夸张一点的说,张良对黄老之道的爱好,后来竟创造了中国第二大世家,如今已传至第64代!汉

  • 秦始皇的两个儿子为什么不姓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的两个儿子为什么不姓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大家都知道雄才伟略的秦始皇,名字叫做嬴政。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在秦始皇那个年代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谁是嬴政,但是他们却知道一个叫做赵政的人。这个赵政就是嬴政,这是什么操作,大家是不是有一点蒙圈了?其实姓这个东西,属于必需品,每个人都

  • 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帝,登基后第一件事是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秀,汉朝,历史解密

    每一个朝代的建立都会是通过战争和流血来建成的。一般皇帝在打江山的时候,都会有很多的追随者,与皇帝共同进退。有些皇帝上位之后会慢慢的处理当初跟他们一起打江山的人,因为这种人是开国功臣,那么他们会仗着自己的权力来威胁皇位。虽然刚刚建国的时候,他们会享受至高无上的荣耀,但是并不能维持太长时间,他们就会,被

  • 他是太原王氏的祖先,为秦朝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原王氏,周朝,历史解密

    说起王翦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提起白起和廉颇大家一定不陌生,王翦就是和白起,廉颇,李牧齐名的"战国四大将"。他是战国著名的军事家,他攻破了赵国的邯郸,消灭了燕,攻破了楚,可以说是为秦始皇统一天下最大的功臣。王翦不仅是军事上的奇才,他也很有政治头脑,当他立下不世之功的时候,生怕功高震主,受到秦始皇的猜

  • 邪马台国:魏书倭人传中记载的倭女王国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邪马台国,倭女王,历史解密

    邪马台(yé mǎ tái)国是《三国志》中《魏书·东夷传》倭人条(通称魏书倭人传)记载的倭女王国名。“邪马台国”被国际权威学术界一致认为是日本国家的起源。早在《后汉书》中就有关于汉光武帝刘秀赐予倭国使者金印的记载。在晋朝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魏书·倭人传》中用了约两千字的篇幅介绍了三国时代倭国的情况

  • 刘备托孤完后,为何要单独召见赵云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刘备占领汉中以后,派关羽孤军北伐曹魏。这个时候也是关羽人生的顶峰,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但是荆州后方空虚,吕蒙白衣渡江夺取了荆州,最后关羽败走麦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刘备听到关羽被杀的消息后,举全国之力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不料被陆逊击败,刘备带着兵败退到白帝城,刘

  • 古代宝刀都是削铁如泥 现代宝刀为什么做不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宝刀,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古代宝刀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有很多削铁如泥的宝刀,现代宝刀为什么见不到了?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古代提及宝刀,常用八个字来形容:吹毛断发,削铁如泥。削铁如泥的说法最早见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那青釭剑砍铁如泥,锋利无比。”在各种小说演义当中,刀剑“

  • 承德避暑山庄有什么?为何皇帝非常爱去这里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承德避暑山庄为国家5A级风景区,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承德市区内。清王朝将承德作为扼在由北方进京三大要冲的中路之上的战略重镇,东通满洲,北拒沙俄,西抗蒙古,南下北京。承德避暑山庄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二年至乾隆五十七年(1703~1792年),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避暑

  • 大太监刘瑾最后为什么被凌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大太监刘瑾最后为什么被凌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1510年,也就是大明正德五年,朝堂上发生了一件举国皆知的大事,大太监刘瑾被押上刑场,处以凌迟之刑。百姓得知此消息,纷纷前往围观这“旷古盛事”,只见刽子手用渔网紧紧将其绑住,使得他周身的肉凸起,接着用锋利的小刀,将刘瑾的肉一片一片的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