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被庞会灭族,为何现在还有人自称关羽后人?

关羽被庞会灭族,为何现在还有人自称关羽后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877 更新时间:2024/1/19 12:11:15

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作为三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武将之一,在《三国演义》中位列“五虎上将”之首,去世后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根据《蜀记》记载,曹魏灭蜀之后,庞德之子庞会将关羽全家灭族,然而现代却时常有人自称乃是关羽后人,甚至拿出各种各样的证据,那么关羽的后人是否真的存在呢?

《蜀记》记载灭族之事,可信度到底有多高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斩杀曹魏大将庞德,而根据《三国志》记载,曹丕追谥庞德的谥文中有“先轸丧元,王蠋绝脰”之语(春秋名将先轸便是被狄人斩首后送归晋国),而《蜀记》中则有“钟会平蜀……迎德尸还葬邺,冢中身首如生”之句,由此可见庞德极可能在战死后被关羽斩首传首西川。

《蜀记》有载,“庞德子(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也就是说,由于庞德死的太惨,因此庞德之子庞会在随钟会、邓艾攻灭蜀国后,为了替父报仇,诛杀了关羽全家。

那么,《蜀记》的记载是否可信呢?《蜀记》乃东晋史学家王隐所著,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便曾多次引用王隐的《蜀记》并加以辨析,由此可见虽然王隐带有一定贬蜀尊魏立场,但其真实性虽不及《三国志》,但还是有一定可靠性的。不过,裴松之在作注时,却也只是对《蜀记》的这段记载进行了引用,而未做过多解释,可见裴松之对于关羽被灭族之事,也是难下结论。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关羽只有关平关兴两个儿子,另有女儿关氏,其中关平与关羽一同被杀于临沮;关兴则深得诸葛亮器重,二十岁时便官至侍中、中监军,但却英年早逝;女儿关氏则无详细记载,民间传说其嫁给了李恢之子李遗。

而关羽的孙辈中,正史中则只记载了关兴两子,即关统和关彝,其中关统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无子;关彝则在关统死后承袭其位,至于有没有后人,或者说是否被庞会灭门,则再无记载。

如上,由于《三国志》中对于关羽的后人记载,只记载到了孙辈,此后再无记载,而《蜀记》则记载了关羽家族被灭之事。因此,对于关羽是否还有后人,目前仍然存在一定争议,难以做出定论。

关羽是否有后人留下?两条线索可信度偏低

从以上记载来看,关羽后人被灭门应该是大概率事件,那么为何仍然有人自称是关羽后人呢?目前,从“关羽后人”提供的证据,以及各种地方志、文人笔记和野史传说来讲,“关羽后人”的线索主要来源于两点,即关羽之孙关樾和关羽第三子关索

1、关樾之说。这种说法主要出自于《荆州府志》和《江陵县志》,根据其中记载,关羽之子关平在随父亲镇守荆州时,娶赵云之女为妻,生有一子关樾。“襄樊之战”中,关平随关羽出征北伐,而赵氏和关樾则被留在了江陵,后东吴偷袭荆州时,赵氏抱着年仅八岁的关樾逃出,从此改名易姓流落民间。

直到西晋灭吴之后,关樾这才重新回到荆州,并恢复了关姓,自此世代居于荆州,以守陵冢为家。清朝雍正年间,关樾嫡系奉祀当阳关陵,乾隆年间奉祀荆州关庙,特准世袭五经博士,并免除一切杂派差徭。如果关平真有后人留在荆州,那么在蜀中一族被庞会灭杀之时,流落在外的关樾倒是的确有可能逃过一劫。

不过,这种说法也并非没有疑点。首先是时间问题,东吴进攻荆州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这一年关樾八岁,而晋灭东吴则发生在天纪四年(280年),这一年关樾则已是六十九岁的高龄了。在平均寿命相对较短的古代,尤其是三国乱世,关樾能否如此高寿的确是个问题。

此外,关樾流落民间长达六十余年,为何不返回蜀中关氏家族、寻根问祖呢?如果说是因为蜀汉与东吴关系紧张,可“夷陵之战”后蜀国和吴国关系实际已经缓解,关樾已经没有必要继续改名易姓流落民间,直到六十多年后才重返荆州、改回关姓。

2、关索之说。这种说法主要出自于《花关索传》、《三国志通俗演义》,而《三国志》却并没有关羽第三子关索的记载,乃是民间传说人物。《三国演义》中倒是也有关索此人,但却出现的极为突兀,乃是在诸葛亮南征时突然出现,并称其为关羽第三子,荆州失陷后曾在地方上养伤。

根据《花关索传》的记载,早在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时,为了断绝自己的后路,关羽和张飞分头杀了对方家小,而张飞在灭关羽全家时,关羽之妻胡氏趁乱逃走,回到娘家后生下一个遗腹子。该子七岁时被索员外收养,九岁时又被班石洞花岳老先生收为弟子,在得知身世之后,逐以三家之姓为名,曰“花关索”。直到建安七年(202年),关索与母亲才前往西川认父。

当然,这种说法漏洞更大,首先《三国志》中并没有桃园结拜之说,更没有关羽和张飞互杀对方家小的记载。此外,根据关羽的生平来看,建安七年(202年)时,关羽正在荆州,从未前往西川,关索又怎会跑去西川认父。

综上所述,由于关索之说可信度实在太低,因此即使关羽仍有后人存在,那么也只能是关平之子关樾的后人。可问题在于,《三国志》并没有关平娶妻生子的记载,如果关平真的娶妻赵氏、生子关樾,那么在记载了关兴两子的情况下,根本没有道理对此进行隐瞒。

此外,鉴于《蜀记》中有关羽被灭族的记载,关羽是否还有后人存世,恐怕很难说了。

标签: 灭族后人

更多文章

  • 谋士郭嘉的临终遗言是什么?杀掉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谋士,临终,遗言

    郭嘉的英年早逝给曹操留下了太多遗憾,也给纷乱的三国留下了诸多遗憾,那么这样一个天才谋士的临终遗言是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自己都感叹,如果郭嘉不死,赤壁之战自己也不会败的如此之惨,郭嘉的智谋自不用多说,在官渡之战前,当所有人都看好袁绍时,郭嘉却说出了“袁绍有

  • 诸葛亮是怎么评价对手郭嘉的?奉孝不死,汉室不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对手,评价,汉室

    很多人都想知道诸葛亮是怎么评价对手郭嘉的?这么说吧,根据历史记载,曹魏名将郝昭死后,诸葛亮犒赏三军,说:“前有嘉卒,后有昭亡,实天不亡我大汉也”、“奉孝不死,汉室不兴”。由此可见郭嘉的才智。三国乱世之下,能够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非郭嘉莫属。郭嘉,字奉孝,河南人,初平元年,蛰伏于河南的郭嘉北上冀州,投

  • 钟会灭蜀这么大的功劳 最后为什么铤而走险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功劳,造反,铤而走险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钟会造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钟会,此人是灭掉蜀汉的一大功臣,同时还是司马昭的死党,当初司马昭想要伐蜀之际,曹魏内部根本无人支持他的决定,只有钟会一人站出来力排众议支持司马昭,才让伐蜀之战得以开

  • 这几位大将如果在,司马懿可能夺取魏国大权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夺取,大将,大权

    这几位大将如果在,司马懿可能夺取魏国大权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一、曹操的养子曹真曹操之所以会收养曹真,主要是因为他跟曹真已故的父亲之间交情颇深。而曹真自从被曹操收为养子后,便刻苦学习各种打仗技能,所以颇得曹操赏识。后来曹真在很多战斗中都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曹操一直都有

  • 赤壁之战的失败对曹操势力的打击有多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失败,赤壁之战,曹操

    赤壁之战的失败对曹操势力的打击有多大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赤壁之战的失败不仅仅表示曹操从事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可能,而且也给他后方带来了一些危机,尤其是尚未平定的西凉和刚刚平定不到一年的河北地带,面对这样的情况,曹操虽然不至于岌岌可危,但是依旧有诸多挑战,所以曹操也对北方进行了

  • 曹操为何要将三个女儿都嫁给傀儡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女儿,曹操,皇帝

    曹操为何要将三个女儿都嫁给傀儡皇帝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刘协登基后,董卓自封丞相,又加封自己为太师,把持中央政权。因为董卓执政期间倒行逆施,所以惹得天怒人怨,十八路诸侯派兵攻打他。但即使这样,也完全没有撼动董卓的地位。后来是司徒王允给董卓的义子吕布施展美人计,吕布中招,这才

  • 为什么说曹操在赤壁之战的失败是注定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赤壁之战,失败,注定

    为什么说曹操在赤壁之战的失败是注定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三国时期虽然局势纷繁复杂,各路诸侯的势力也犬牙交错,但是大部分的战争都是小打小闹,只有那几场大战才是具有决定性的战役,而恰恰是这几场决定性的战役对三国的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三个国家可以北南西相互鼎立成为了这样的一

  • 郭嘉在临死之时,为何忠告曹操小心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忠告,曹操,小心

    郭嘉在临死之时,为何忠告曹操小心司马懿?郭嘉发现司马懿心思缜密居然在自己之上,但是却善于隐藏自己,郭嘉感觉到了司马懿的可怕,所以郭嘉在临死之时给曹操忠告:“司马懿用计之深,臣远不能及,臣死之后能用即用之,不能用则杀之以除后患”。用计之深的人有多可怕,他有城府却无形,明明是厚黑,却表面宽仁,做事滴水不

  • 高顺是吕布帐下的大将,为何曹操要杀了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将,曹操

    高顺是吕布帐下的大将,为何曹操要杀了他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在吕布被曹操虏获之后,高顺最终也是难逃一死。可是我们知道,曹操向来都是爱才惜才的,可为何将如此强悍的高顺杀了,何不把他招降过来呢?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更何况想高顺这样的人才呢?其实曹操也想过把高顺招降过来,毕

  • 刘备借了荆州不还,他不怕孙权翻脸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荆州,翻脸

    刘备借了荆州不还,他不怕孙权翻脸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公元215年,曹操闻刘备已得益州,备必北取汉中。于是曹操率十万大军亲征汉中张鲁,五月克河池,七月下阳平关,张鲁逃巴中,后降曹操,汉中遂为曹操所有。曹操留夏侯渊、张郃等镇守汉中,自回许昌,并于217年春再次南征,率军猛攻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