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朝:魏东亭自杀的罪魁祸首是谁?是田文镜逼的,还是另有隐情?

雍正朝:魏东亭自杀的罪魁祸首是谁?是田文镜逼的,还是另有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30 更新时间:2023/12/13 5:32:53

康熙还对田文镜发出了终极罚款:“来吧,请到田文镜的验房处,三天之内离开北京!”

皇上大怒,吓唬四阿哥胤禛。此时,他心情复杂。他一时想不通。借贷丑闻曝光后,邓远方、桑佩、图伦升等人明显追随九阿哥胤禛。给田文镜挖坑,为什么一眨眼就惩罚了田文镜?

这时,康熙再次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和田文镜打交道,不是因为他太忙!

胤禛微微抬起头,一脸不解地看了康熙一眼,他不担心吗?那是什么?想了半天,突然灵光一闪。敢爱敢爱的天皇阿玛,怒怼田文镜工作能力差!

田文镜的作品真的不受欢迎

仔细想想,田文镜的这种办事态度和方式,确实很让人讨厌。当时,田文镜已被扬州车命免职,四子胤禛下江南救灾时被重新找回。出于救灾需要,田文镜被激活。

田文镜上级不讨好,下属也不讨好,做事只顾过去不顾未来。他在扬州出差,不受待见。协助救灾时,他向部下李师傅询问救灾情况。

李先生回答说:“这些遇难者不在我们扬州地面控制之下,他们都是山东、河南来的,如果给他们粥,附近的遇难者就会涌向我们,这还不算完!”

田文镜顾不得那么多,下达命令:“从明天开始,立即增设五块粥田,粥要用毛巾包起来,不能漏出来,筷子也不能掉下来。”一天两顿饭,冷饭团要用手吃,早知道别人会饿死,只问你。”

后来,如果不是狗儿和坎儿充当乞丐,带领灾民到富人家获取食物、缓解压力,田文镜此举还真是要酿成大错。因此,田文镜只顾未来,坚持盲目做事,没有实际调查实际情况,制定更合理的救灾方案。

不过,田文镜去京城追讨户部欠下的债务,还是不得人心。除了与上级和下属对抗之外,他在与皇室成员和官员打交道时也很愚蠢。追讨户部欠款,年羹和田文镜属于四哥胤禛阵营。待老四要还欠款时,两人都放下身段,亲自上门追讨。

不过,田文镜还是太倔强了,直接下令道:“大人,请步兵办派人传话,那些官员不来还债,就派人去问话!”这时候的年羹尧低调聪明多了。他事事听从田大人的吩咐,对手下说道:“田大人有令,我派你传下去……否则,田大人下令抓人!”

田文镜对后果完全不计后果。或许是因为田文镜是狱生出身,看不起公务员,态度非常恶劣。甚至为了一两银子当众羞辱了一群老兵。后来,魏东亭走投无路自杀,这也与田文镜的压力有关。

田文镜做事太苛刻,最后和十阿哥闹矛盾,连十阿哥的面子都不给,直接下令:“欠国家的钱不能少国库,这些东西都不许卖,快点,这个摊子被拆了!”

其实他找错人了,别人卖自己的东西也不违法。为什么十阿哥被拆了会高兴?

结果他被石阿哥抽了一鞭子,救下他的人是年羹尧,礼貌地喊了声“十爷”,拉了一百名士兵才走。唯有胤祥与老八胤禛能相救,便派人通报。还好老十三及时赶到,否则,田文镜受的不仅仅是血肉之躯。

谁对魏东亭之死负有最大责任?

田文镜的所作所为足以让康熙担心这件事。原水运总督魏东亭被田文镜追债逼得走投无路。他先是向九阿哥胤禛求助未果,又跑到十三阿哥胤祥那里求助。结果,十三阿哥问:“你负责运水,怎么没钱?”

魏东亭只好泼苦水:这不是皇帝几次下江南造成的。可十三哥想帮忙,却又无能为力。

最终,魏东亭无奈自杀。康熙失去童年的时候就已经很生气了,但是当他发现田文镜不检查应该调查的东西,他不应该逼死他时,他更加生气了,心想:好吧,田文镜,为什么不查这些大贪官?出来,反而是来逼死我的。这就是康熙如此生气的原因。

康熙认为,田文镜是为人处事的“硬钢”。他在朝中做官,不懂得变通变通。他得罪过很多人。于是康熙改口,惩罚了田文镜,明令解雇了他,居然还把他从首都遣送出去保护他。

一是如果田文镜不离开首都,他可能会提前死在风暴中;二是出了这么大的事,总得有人来承担责任,为了保护四阿哥胤禛,把这样的过错推给田文镜。反正田文镜已经被贬为知县,受到了处分。

不过可惜的是,人死后无法复活。魏东亭的死成为康熙终生的遗憾,让晚年的他不禁自责,这让张廷玉及时安慰道:

“魏东亭受恩甚多,有幸在皇帝南巡时尽孝道,自然人道。但魏东亭当上了水运总督,皇帝也好好照顾他,他怎么会没钱,老是怪他不善于看家,落得这么亏!”说来也怪,大臣张廷玉和十三阿哥胤祥都有相关的疑惑,他们都认为魏东亭当了水运官,应该不会这么穷吧。

清朝的水运工作真的那么赚钱吗?

水运总督是清朝派来管理全国水运事务的高级官员。他的品级从一品到二品,基本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等高级干部。而掌管国家水运的油水,绝对不亚于两江总督。

其实,十三哥和张廷玉对魏东亭存款的解读,从某种程度上可能说明他们对运水工作了解不多,因为真正的运水工作远比他们想象的要丰富。两江总督每年的正常薪水、灰色收入,甚至是稍微放手就能得到的黑色收入,其数额之大,无人能想象!

清代,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支撑着南北商业的繁荣。每年约有400万粮食粮食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南北物资往来也需要大运河作为运输线。可以说,京杭大运河是清廷南北交通贸易的大动脉。

因为水运关系到国家的命脉,所以清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水运。这就是为什么在《雍正王朝》时,康熙在发现田文镜没有发现桑佩、邓远方和图卢姆在使用水运船做生意时,非常恼火。

极其重要的地位决定了清代对水运的严格管理。据史料记载,清政府在考核粮道官时,对征粮的考核作了特别说明。其中要求官员“按量征收,不能延期”。

如果不收粮,必须立即补足法定数额。除严重饥荒地区的特许权外,其他地区必须以实物足额缴纳。

平心而论,清朝的考核制度并非无所不用其极。按说,水运本不应该成为贪官的聚集地,但谁让制度死人活,真正实施起来,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清廷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精心挑选了水运总督的人选,以选拔清正廉洁的大臣,避免地方官员与水运官员相互勾结。

可惜,千选万选的才臣,最终还是败在了金钱面前。清朝的水运制度虽好,但在推行中遇到了困难。

那么,水运的油水是巨大的,魏东亭身为水运总督,理应“厚积薄发”。他怎么可能没有钱?

这也是为什么太子十三爷和重臣张廷玉对魏东亭没钱感到惊讶,甚至因此自杀的原因。的确,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肥活儿”。就连魏东亭自己也承认,他在任期间确实积累了很多财产,虽然他不是一个可以赚大钱、可以尽情享乐的人。荣华富贵,但保证他的子孙后代不愁吃喝不成问题。

然而,康熙的“南巡”和一个不争气的儿子,瞬间让魏东亭从“富翁”变成了“负汉”。在魏东亭的灵堂上,我们从四阿哥胤禛对魏东亭儿子的训斥中得知,魏东亭儿子也是浪子,喝花酒,奢侈生活,花钱太多,妻妾成群。和小妾一样,他花的都是他父亲这个“胖子穷”的积蓄。

张廷玉还用“教孩子好”“管家差”来评价魏东亭。可以说,即使魏东亭的死不能说是活该,也绝对没有什么值得同情和怜惜的!

写到最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对年羹尧的妹妹有真感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年羹尧提拔一个人,写个两指宽的字条,雍正肯定会批的。为了能够和他成为真正的朋友,雍正娶了他的妹妹为妾,不过雍正对妹妹的感情应该不是特别深。就像一场政治联姻,雍正为了得到这个年羹尧的帮助,只能娶自己的妹妹为妾,以证明雍正要和他做好朋友的决心,似乎就是这个意思。小妾是你的妹妹,我们是一家人,你要一心一意

  • 雍正的小妾年秋月临死前,雍正为什么要给吴思道传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但可惜的是,年秋月的哥哥为了稳固自己的势力,将妹妹嫁给了雍正。年秋月别无选择。虽然嫁给了雍正,但她始终没有忘记吴思道。年秋月临死前,看似让雍正给吴思道带话,实则是希望雍正记起他们的旧情,饶吴思道一命。年秋月临死的时候,还在为舞思道求情。年羹尧年轻的时候,只是雍正府里的一个佣人,而年秋月又是年羹尧的妹

  • 雍正的儿子中,为什么只有年氏的儿子有一个“福”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正的儿子为什么用福字,雍正后妃舒穆禄氏,雍正福字多少钱

    年贵妃的三个孩子都早夭,雍正还没有赐名他们就走了。后来,雍正也想过给三个孩子起名,或许是因为三个孩子都已经走了,再加上雍正疼爱年妃,所以取什么名字都不满意。我本来已经选好了名字,后来不满意就撤了。雍正想了想,也觉得三个孩子没有福气,干脆就把三个孩子的外号留了下来。希望他们下辈子能够幸福,健康成长,享

  • 雍正死后,为何不敢与父亲康熙合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上雍正跟谁合葬,雍正临终后遗言,雍正死后康熙葬在哪

    他杀了他的手足,将那些威胁他的兄弟和王子都流放了。雍正是一个非常迷信的人。如果他要与父亲康熙合葬,就意味着他也要进入原来的陵墓。他害怕自己的所作所为,他的父亲、祖父和祖宗都看到了,他害怕被责骂。因此,他放弃了与父亲合葬,而是选择了自己重建陵墓。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都觉得雍正有点“阴”。不过,这些也

  • 雍正王朝:郑春华被十三爷救后,到底藏在哪里?真情付错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十三爷出狱,皇上再次册封太子。这一次,十三爷对太子失望至极。太子以后也不是什么英明的君王,所以十三爷让雍正接任了太子。在此过程中,太子与皇贵妃郑春华私通,并嘱咐十三爷暗中处死郑春华,以绝后患。当年,郑春华主动勾引太子。剧情一开始,太子胤礽正在和郑春华约会,皇上担心江南水灾,急招诸侯商议办法,太子却因

  • 如果雍正没有得到康熙的认可,他会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皇太子被废,大皇子也失去了康熙的信任。机会最大的两个人,就是四皇子和八皇子。朝廷大臣也看到这种情况,纷纷开始站成一列。其实康熙早就看上了雍正,只是太早确定继承人未免太亏了。康熙已经吃过一次苦头,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摔两次。康熙心中已经选择了雍正,但他依然保持冷静,依旧观望。康熙藏得这么好,连雍正自

  • 雍正即位当晚,第十七王爷为何会来见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是康熙的四哥。他从小由佟佳贵妃抚养长大。所以,比起其他皇子,他接触皇子的机会更多。雍正一直是王子坚定的盟友,深得王子尊重。事实上,与雍正是好兄弟的只有十三阿哥。后来太子失德被废。雍正站稳了脚跟,成为当时非常热门的王储人选。十七哥年纪不大,眼看着康熙老了,继承人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作为一个没有什么

  • 雍正临终忠告:你不能杀了这个人!乾隆一登基,就下令:斩首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废掉雍正的政策,乾隆对雍正是什么态度,雍正与乾隆审美

    于是他给忠心报国的岳飞后裔岳钟琪写了一封信,因为作为名将的后代,曾静认为岳钟琪只要崛起,追随者一定很多。可谁知岳钟琪因为当时不受朝廷信任而风雨飘摇,于是为了表示忠心,岳钟琪亲自将曾静写给雍正的信呈上。但事情非常戏剧化。看到曾静写的这封信后,雍正不禁热泪盈眶。对于信中列举的罪状,雍正觉得是诽谤,所以要

  • 李鸿章的千古对联:愿您在新的一年,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做人间神仙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如近代史学家唐德刚认为其是“内悦昏君,外御列强”。孙中山先生曾说: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若抛开政治,单就从文人的角度来看,24岁就考中进士的他,才华和文笔不得不令人叹服。尤其是那句“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更是广为流传。此外,他书写的对联也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哲

  • 他半路加入太平天国,缺点多,贡献小,为什么历史评价这么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平天国能力最差的将领,这个天国不太平经典语句,太平天国历史上谁最厉害

    1856年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不再称王。除了石达开离开,就连后期战功最多、支持太平天国的陈玉成、李秀成也没有破例。啊?是啊,洪仁为什么要称王?他跟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有什么关系?洪仁是广东省滑县人,是洪秀全的弟弟。两人从小一起读书,关系很好。和洪秀全一样,洪仁也屡试不爽,后来成为一名学校教师。184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