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顾命八大臣中为何景寿能独善其身呢,只因他是被迫顶替了恭亲王

顾命八大臣中为何景寿能独善其身呢,只因他是被迫顶替了恭亲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248 更新时间:2024/1/27 6:30:45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七日,清朝历史上第一个弃都而逃的清文宗咸丰帝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

咸丰帝临驾崩前做了以下三点安排:

一、以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

二、因为载淳年仅六岁,并没有处理国家政务的能力。所以咸丰帝又下了第二道手谕:“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这八位大臣是为顾命八大臣。

三、咸丰帝还授予了皇后钮祜禄氏也就是后来的慈安太后“御赏”印章。授予皇长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他的生母懿贵妃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掌管。

后来顾命八大臣的任何决定,拟旨以后都要经过两宫太后的同意,盖上“御赏”和“同道堂”印章才算是合法。

通过咸丰帝的安排,可以看出他留下的政治格局是年幼的同治帝由顾命八大臣辅佐,同时害怕这顾命八大臣擅权,所以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同治帝的嫡母慈安太后和生母慈禧太后的权力,以他们来牵制顾命八大臣。

认真来说咸丰帝的安排不见得有多么高明,但也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偏偏他忽略慈禧太后这个极具野心的女人,所以在咸丰帝驾崩没多久以后,慈禧太后说动了慈安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了辛酉政变,推倒了顾命八大臣。

顾命八大臣身为失败者,下场可谓是相当凄惨。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两个铁帽子王被赐死,顾命八大臣中的灵魂人物协办大学士肃顺被处斩,其余五大臣被革职问罪。

可以说这场政变在整个大清历史上都可谓是罕见,因为一下子死了两个铁帽子王和一位协办大学士。

但凡事都有例外,表面来看顾命八大臣身为失败者都被处罚,是死的死,革职的革职,流放的流放,就算活下来也意味着仕途到此为止了,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但景寿就是一个例外,他的处罚最轻,虽然被革职,但马上又被重新起用,甚至可以说是被重用。

那么景寿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慈禧太后为什么严惩收拾了其他七人,反而对他是象征性惩罚以后再重用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首先来说说景寿的身份,景寿是额驸,娶了道光帝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是咸丰帝的姐夫,可谓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说起来景寿能成为顾命八大臣之一,还是源于咸丰帝与弟弟恭亲王奕訢两者之间的恩怨,所以景寿有些捡漏的成为顾命八大臣。

因为咸丰帝在驾崩前,按照清朝的家法来说,选择顾命大臣要“亲亲尊贤”。这其中尊贤的“贤”字全凭皇帝一人独断,但亲亲中的“亲”却是有着限制,意思必须是要至亲一类的人物。

虽说顾命八大臣中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还有肃顺都属于是宗室成员,但他们属于远支,只能属于“贤”而非“亲”。

按理说“亲”的人选来说,恭亲王奕訢最合适。虽说咸丰帝与奕訢是同父异母,但是咸丰帝年幼时由奕訢的生母孝静太后抚养长大,所以与奕訢的手足之情可不同于其他兄弟,是相当之深的。

但因为争夺皇位,还有孝静太后原是皇贵太妃,在病重之际的晋封皇太后问题上,咸丰帝与弟弟奕訢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因此隔阂很深。加之咸丰帝的宠臣肃顺与奕訢是政敌,曾向咸丰帝进言过,所以咸丰帝最后在顾命大臣安排上并没有算上恭亲王奕訢,而是以额驸景寿为顾命大臣。

也就是说实际上景寿是顶替了恭亲王奕訢的位置,而景寿之所以能成为顾命大臣,主要在于他这个人一向小心谨慎,而且深谙自保之道,所行之事很是平庸,可以说是一个沉默寡言的老实人,因此咸丰帝放心他,其他顾命大臣中的实际决策者肃顺也放心他,所以他成为顾命大臣之一。

景寿成为顾命大臣以后,深至这也是个危险差事,所以从来不附和其他顾命大臣对于两宫太后的压迫,一直是沉默寡言,所以自然没有得罪包括慈禧太后在内的两宫太后。

而且纵观景寿的所作所为,景寿很可能就是两宫太后在顾命大臣中的卧底。

所以在顾命八大臣倒台以后,虽然都被处罚,但景寿的处罚很轻,罪名是“身为国戚缄默不言”。也就是被革职,还有额驸的品级降了一等。

在象征性惩罚以后,同治元年景寿再度被起用,二月被授蒙古都统,三月被授御前大臣。后来景寿又被授领侍卫内大臣,还管理过神机营事务。

慈禧太后对于景寿可以说很不错,同治五年九月初七,在慈禧太后的指婚之下,景寿之子志瑞娶恭亲王奕之女荣寿固伦公主为妻,父子二人都为额驸,可谓是相当罕见的。

所以最后总结来说慈禧太后为什么对顾命八大臣中的景寿另眼相看的重用呢,主要在于他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还是个老实人,并没有与其他顾命大臣“同流合污”的对付两宫太后,只是被动地被咸丰帝安排成为顾命大臣,并没有什么过错。

而且景寿很可能是慈禧太后的卧底,因此慈禧太后对他只是象征性惩罚以后,便重新起用并且是重用了。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明清史及其中国大历史,喜欢以不一样的角度来说说那些一成不变的历史,觉得可以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哈。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里为何西北大捷有邬思道一半功劳年羹尧却只字不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邬思道临死前说的话,老梁故事汇讲邬思道,十七爷杀邬思道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年羹尧担任大将军以后平定西北叛乱使新雍正立威坐稳了皇位,可谓是立下了天大的功劳,然而平叛过程中,邬先生是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没有他的指点,年羹尧是短时间之内找不到叛军的主力的,自己的大军也是消耗不起的。所以说西北大捷还是有邬先生一半的功劳的。年羹尧为什么不提邬先生的功劳呢,主要

  • 10岁就嫁给阿哥雍正,虽无子嗣去宠冠后宫,成雍正唯一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雍正最宠爱的五个女人,雍正的子嗣及嫔妃,雍正一生最喜欢的妃子

    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是雍正生前唯一的一个皇后,在雍正还只有14岁的时候,康熙就已经开始为自己儿子操心婚姻的大事了,在经过仔细的挑选对比以后,康熙选择了当时只有10岁的乌拉那拉氏来做胤禛的嫡福晋,而乌拉那拉氏自己也是一个合格的嫡福晋,不仅仅是在举手投足之间能够体现出来她的气势,更让胤禛欣赏的是她那种聪

  • 咸丰皇帝承诺要封王,曾国藩最后只被封为侯,这是怎么回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洪秀全在1850年正式发起了一场属于他自己的起义,这场起义在后世也非常的出名,叫做太平天国运动。他刚开始起义也是一名正义之师,所以带领着许多农民部队东征西战,占领了许多个省市,最后正式的成立了他自己的政权,并将首都定在了金陵,把这座城市的名字改为天京。洪秀全所引领起来的这场运动,让当时的咸丰皇帝非常

  • 本是落榜考生,却意外获得状元,全因康熙的一个特殊爱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熙钦点的状元,康熙爱好,康熙年文武状元名单

    邓钟岳在会试的时候,他的成绩就有些不太好,当时的考官看了一眼他的试卷,顿时就给了一个嫌弃的眼神,还说让他三年以后重新来过吧。可偏偏有一个叫徐陶璋的考官看到了他的试卷,并且还被他的一手好字给吸引到了,不过这位姓徐的考官本来也就是对书法有些研究的,自然是很清楚邓钟岳的字写得到底好不好了,所以他最后就和其

  • 他是大清宠妃之子,文采也很出众,却因太“抠”和皇位失之交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梁王刘武为何与皇位失之交臂,与皇位失之交臂的人,清朝与皇位几次失之交臂的王爷

    他的生母正是淑嘉皇贵妃,而实际上金佳氏总共为弘历生下过四个儿子,除了永珹、永璇、永瑜以外就永瑆了!当年嘉妃可是凭靠着的这几个孩子成为了能和令妃相提并论的妃子。不过按道理来讲,皇十一子年幼的时候起就特别爱好书法,成年后也满怀学识算得上是所有皇子之中资质最好的,也因此深受乾隆的喜爱。要明白清高宗本来很喜

  • 乾隆身边13岁的贴身丫鬟,46年后封妃,成清朝最长寿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的妃子真实照片,乾隆与各妃嫔的故事,乾隆后宫最长寿的三位妃子

    在康乾时期,清朝一直流行着江南地区的官员向朝廷进贡美女的惯例,后宫当中出现了很多的汉族妃子,这主要是从康熙时期开始的,一直延续下来。雍正的时候他选了两名汉女送给了自己的儿子,一个是纯惠皇贵妃,另一个就是婉贵妃。关于婉贵妃的家世,在历史当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只知道她是陈氏,父亲没有任何的官职和爵位

  • 1965年李宗仁回国,76岁时他选择再娶,妻子27岁,是民国明星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政府决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平解放台湾,周恩来的讲话,得到了海内外华人同胞的欢迎和高度评价,当时在美国的民国代总统李宗仁得知,高度评价:“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声明,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正确的途径,凡属爱国人士,均应竭诚拥护,并为促其实现而共同努力。”李宗仁非常同意周恩来的说法,大陆方面得知后,

  • 乾隆让位给嘉庆,后是年老离世的吗?看了清宫档案才知道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没死就传位嘉庆吗,乾隆传位嘉庆完整版,宰相刘罗锅乾隆传位给嘉庆

    乾隆他出生在1711年,在24岁的时候就当上了皇帝,一共在位了63年的时间,还做了3年的太上皇,他去世的时候88岁了,这个岁数真的是长寿了,有人说他这是随他的母亲。不过有些学者研究,虽然乾隆去世的时候已经是88岁的高龄了,但是他并不是老死的,那么导致他去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24岁的年纪正是意气风发

  • 《雍正王朝》王掞在老九举荐老八任大将军王时,出来瞎搅是何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王朝王掞片段,王掞的后人咋样,王掞劝死郑春华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残酷宫廷政治斗争背后,王掞与太子胤礽这对师徒之情,可以说是少有难得的真情。在举荐大将军王之时,王掞举荐太子的用意无非就是为太子做最后的努力,还有搅乱局势,不想让太子的政敌老八来担任大将军王,为原是太子一党的老四和被圈禁的老十三制造声势罢了,没想到老四举荐了老十四。王掞此举并非是瞎搅

  • 康熙看完桃花扇后大怒:立刻诛杀作诗之人,最后只能罢免此人官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可实际上如果我们从史册里面的记载去看,玄烨并不像世人所想的那般“仁慈”。之所以会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单就史书中来看,其实他看起来善良的外表之下,真正隐藏的则是残忍的帝王心!当年玄烨在位期间,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去巩固满人入关后的统治地位,着实可以说各种办法都用尽了,尤其是当初盛行的“文字狱”,可是害死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