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周为什么被分为春秋和战国?除了时代特征,还跟两本古书有关!

东周为什么被分为春秋和战国?除了时代特征,还跟两本古书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599 更新时间:2024/1/9 1:06:19

[var1]

而在同一王朝内部,可能又会因为比较重大的历史事件,被划分为多个阶段,比如周朝就因为周平王在前770年将都城从镐京迁往洛邑,被分为了西周和东周。另外,还有晋朝、宋朝、明朝等等,都被分为了两大阶段。

这就像我们的历史朝代歌中所说的: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而在不同朝代的不同历史阶段,可能还会有比较显著的特色,为了彰显这一历史时期的特色,就会专门给这一历史时期起个名字。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某某盛世、某某中兴,比如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甚至还有跨越多个王朝的,比如五胡乱华、隋唐盛世。

[var1]

东周之所以被分为了春秋和战国时期,就是因为这两个时期,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

春秋时期,周王室随着周平王的东迁,实力大减,已经无法对诸侯形成有效的威慑和号召力。当时,群雄纷乱,其中的强者为了提高自己在诸侯中的地位和号召力,就会提出“尊周室”的口号。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春秋五霸”,比如齐桓公就在葵丘会盟时倡导“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恢复旧有的礼仪制度。

这一时期,周王室虽然衰弱,还是得到了诸侯名义上的拥护和尊重。众诸侯纷纷以“尊王攘夷”为主旨,相互争夺霸权,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霸政”时代。

[var1]

孔子所修订的史书《春秋》,恰好包含了群雄争霸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因此,东周的前一阶段就被称为了“春秋”。

因为春秋的名称来自于史书《春秋》,所以,其结束时间,也以《春秋》为准。秦始皇曾经焚书坑儒,焚毁了其他各国的史料。司马迁认为秦国史书《秦记》接《春秋》之后,所以,以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春秋的结束时间。

另外,还有多种界定春秋年限的观点,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资治通鉴》所持的,以前403年,“三家分晋”,为春秋的结束时间。韩、赵、魏三国瓜分晋国之后,与秦、齐、楚、燕四国相互抗衡,正式进入了七国争雄的后东周时代。

西汉史学家刘向所修订的《战国策》,是除《史记》之外,记载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史书,因此,就将春秋之后的时期称为了“战国”。

东周就这样被划分为了春秋、战国两个历史阶段。而实际上,战国的结束时间要晚于东周的灭亡时间,也就是说东周并没有完全包含战国时期。

[var1]

东周灭亡于周赧王被杀的前256年,而战国则结束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前221年,战国结束要比东周灭亡足足晚了35年之久。所以,历史时期的划分,其实并非严格按照王朝的更迭,其中还夹杂着这一历史时期的特色。这样划分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有利我们研究和学习我们国家的历史,让我们更容易记住这一历史时期。

更多文章

  • 长城坚如磐石,屹立不倒2000年,秦始皇往长城里加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修建长城时的资料,秦始皇为什么要建长城简介20字,秦始皇建长城有什么功劳

    中国长城又称为万里长城,它存在几千年,是各朝各代君王坚持不懈的完善从而修建起来的。万里长城起修于春秋时期燕王,当时燕王为了抵御外族入侵修建了烽火台,并且在这中间修建了城墙来将烽火台连接起来,这也是最开始长城的雏形,并且通过长城对外战争上取得了相当优秀的成就。因此在这之后每一代君王都有意识的修建长城抵

  • 假如当初关羽战术得当,有没有机会收复荆州,三国格局就会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东吴在关羽于樊城与曹军激战正酣的时候,乘虚而入夺取了荆州,但是关羽已经将荆州大部分驻军调至樊城前线,且在与曹军交手过程中占据了上风,兵力并没有受到多大损失。同时与曹魏、东吴抗衡或许不足,但只要战术合适,收复荆州还是没有问题的。笔者认为,此时关羽要收复荆州有上中下三策。上策:向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

  • 冷知识!统一六国的“秦始皇”比汉朝的“汉高祖刘邦”只大三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大多数人的印象之中,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秦二世胡亥继位,弄得天下民不聊生。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天下大乱,而汉高祖刘邦则趁着乱世夺取了天下。秦始皇和汉高祖仿佛是活跃于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但是实际上秦始皇是出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享年五十岁。汉高祖则出生于公元前256年,死于

  • 夷陵之战前赵云可以拼死直谏为什么诸葛亮却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云最后一战诸葛亮为何害死他,王者荣耀诸葛亮哭着求赵云放过他,诸葛亮赵云庞统玩蜀枪行吗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也是蜀汉集团继失去荆州以后的又一重大损失。这一战既置篡汉的曹丕于不顾,也不符合诸葛亮东和孙权的战略方针,而且没有稳操胜券的把握。大将赵云拼死劝阻,但据正史记载,诸葛亮竟然没有激烈反对,难道睿智如他竟然还不如赵云的见识吗?其实并非如此,只不过诸

  • 1995年湖北“一尸三命”案:一具战国女尸,让3名盗墓贼丢掉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人民十分注重丧葬文化,有身份的人去世之后普遍都会带着许多陪葬品下葬。而这些陪葬品也就被“盗墓贼”给盯上了,虽然这个行当自古以来就为人所不齿,但其背后的暴利依旧吸引着大批心怀不轨的人。在如今的不少网络文学作品当中,我们都能看到盗墓贼的形象;而在现实历史上,盗墓贼也极其嚣张。不少在历史上赫赫有名

  • 这些年,您受委屈了,我心中的“千古一帝”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些年,您受委屈了,我心中的“千古一帝”秦始皇......提起秦始皇,中国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丰功伟绩举世皆知,他的巨巨盛名威震寰宇响彻霄汉。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功绩卓著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无论年岁怎么推移,他永远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尊誉的“千古一帝“,这四个字只有他最配,不能变也不会变。

  • 孙策去世以后,为什么没有把基业传给儿子,而是给了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江东太守孙策在死后选择将太守之位传给弟弟孙权,而没有选择他的儿子,这令人惊讶,不由想问,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第一是因为当时孙策的儿子孙绍还很小。孙策之子孙绍当时到底几岁了,并未见确切记载,但孙策遇刺身亡的时候才二十六岁,就算古人成婚早生子早,以他二十六岁的年纪,儿子想必也不会大到哪里去,最起码

  • 关羽失败而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兵败的真正原因,关羽兵败原因竹简20字,历史上关羽的失败原因

    大忠大义,英勇有谋的关羽,怎么会失败了呢?关羽是一个大忠大义的人。《三国演义》里他与刘备张飞三人桃园结义,他便是张飞的二哥刘备的二弟。紧接着在此后的几场战役中,关羽着实展现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英勇有谋,这几役基本上都大获成功了,因此他名声大振。最为重要的几场战役便是与曹孟德的几场战役。在与曹操两军对

  • 楚庄王纵情声色三年,是一时糊涂还是韬光养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楚庄王三年不鸣的原因,楚庄王和徐姬,问鼎中原楚庄王

    [var1] 那么楚庄王这吃喝玩乐的三年是他故意为之呢,还是年轻不懂事呢? 首先,楚庄王即位时还不足二十岁,年轻的他对朝堂之事还不太熟悉。对各方势力还没有摸透,根本无法辨明忠奸,也没有自己的亲信。王位之下,要么是他自己的长辈,要么世家大族,谁有会把一个毛头小子当回事呢?其次,其他公子仍有觊觎王位之心

  • 秦始皇不愧千古一帝,其勃勃雄心为历代君王之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史记》描述秦始皇;“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可就是这样一个凶禽猛兽般的人物,其勃勃雄心却超越了中国历代帝王,在历史上更是率先完成了华夏的一统大业,堪称千古一帝。其勃勃雄心体现在对人才的渴望秦文化中,一直有不拘俗套、善于学习的一面。秦穆公时,为图霸业不惜计赚由余并拜其为上卿,开地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