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杀功臣(杀蓝玉、逼徐达)、杀贪官。
那么为什么明朝没有像秦隋一样成为短命王朝呢?难道是因为秦隋之前分裂得太久而明朝驱除外族有功?也就是说王朝的覆灭和统治者本人性格关系不大?
朱元璋残暴没错,胡惟庸案杀了三万多人,蓝玉案杀了一万多人,空印案杀了一万多人,郭桓案杀了数万人。朱元璋还亲自编了一部案例集《大诰》作为对大明律的补充,其中记录了凌迟、刖足、斩趾、断手、阉割、挑筋等一系列酷刑,朱元璋有一次亲自去看几个大臣受刑,自己都看得毛骨悚然。
但是朱元璋的这些残暴手段,主要针对的都是官员和他们的倒霉家属。胡惟庸案、蓝玉案针对的是开国功臣元勋,空印案针对的是在空白公文上盖好公章、进京办事图个方便的地方官员,郭桓案针对的是贪污腐败的官员,贪污几百贯钱(相当于现在十几万到几十万)至少也是打到半死,运气不好就是凌迟,这些对底层老百姓基本上只有好处,没什么坏处。
再说酷刑,记录各种酷刑案例的《大诰》总共有三册,其中《初编》里面有74个案例,其中针对官吏的53个,针对地方富户豪强的12个,加起来占88%;《续编》中针对官员和富户的占83%,《三编》中占70%——总的来说,这些酷刑也是集中针对官员和有钱人。再比如锦衣卫和廷杖,主要也是对付官员,还轮不到小老百姓。
而秦始皇、隋炀帝就不一样了。秦始皇修建阿房宫和长城,隋炀帝修建洛阳城和大运河,征用的可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比如修大运河,光死去的民夫就有上百万,对于老百姓来说,隋炀帝和朱元璋显然是天壤之别。
最后,秦朝和隋朝之所以短命,暴政是根本原因,而直接原因是在军事上。秦朝的主力部队三四十万守备长城,五十万远征南越,所以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只能靠章邯带着拼凑出来的囚徒去打仗。隋朝则是征讨高句丽失败,国力和军力都严重削弱,无力面对内部四起的叛乱。
相比之下,朱元璋统治的明朝初期,内部,在军事上都比较强势。朱元璋平定北元,朱棣直接迁都北京,所谓“天子守国门”,当时的蒙古、鞑靼、瓦剌都没能从明朝占得什么便宜,为明朝后续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