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清八旗中,正白旗为何能与两黄旗并驾齐驱,成为前三旗?

大清八旗中,正白旗为何能与两黄旗并驾齐驱,成为前三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07 更新时间:2024/1/26 14:05:46

虽然总体上继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但有些制度仍保留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今天要说的八旗制度,就是其中一个特色内容。

众所周知,八旗制度中有“商三旗”,即皇帝的亲兵,但制度刚建立时,皇帝只统领郑旗和镶黄旗。

那么为什么正白旗与两面黄旗均匀结合呢?不妨继续往下看。

八旗制度诞生于白山、黑水

明朝建立之初,生活在今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还算不错。

但到了明末,由于国力衰微,君臣不和,女真族也有了自己的算盘。

其中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建州女真最为兴盛。

尽快统一女真各部,与明朝抗衡;17世纪初,努尔哈赤开始着手最基础的组织整顿工作,首先开辟了八旗制度。

为便于管理部落事务,努尔哈赤在后金政权建立后首创了“八旗制度”。

其本质是军政合一、军民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具体表现为以300人为单位,组成“牛路”。

乌牛路是“甲拉”;乌加拉是一座“孤山”,一座孤山就是一面旗帜。

后来设立为黄、白、蓝、红、黄、白、蓝、红八旗,其中黄旗两旗由皇帝亲自掌舵。

由于八旗制度适应了女真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发展需要,更能适应农业和战争的需要,大大提高了女真人的战斗力。

后来,由于连年征战大捷,这支骁勇善战的八旗军队也获得了无数的财富和人口。

努尔哈赤自然不会替自己亏待这些旗人,所以他按照明朝的制度,对有功的八旗子弟授予官职和赏赐:他们不能单独统治全国人民。地区,而且他们的后代也可以永久继承他们的职位。

于是,在八旗制度下,一批满族贵族被正式俘虏,成为清朝统治的基础。

皇太极称帝后,由于麾下领土和人口不断增加,又增加了蒙汉八旗。

后来清军得以顺利打入中原,这个制度可以说功不可没;这足以证明八旗制度对满清政权的适应程度。

经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人的发展和完善,八旗制度成为满清政权鲜明的“名片”,极大地影响了这个封建王朝的走向。“上三旗”体系的形成——正白旗的“逆袭”。

如前所述,自努尔哈赤实行八旗制度后,除正黄旗和项黄旗归皇帝管辖外,其余六旗不分高低,所有八旗的主人八旗是皇室中最信任的人。

不过,随着他统领的权势越来越大,他的地位也随之上升。

皇太极继位后,对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人进行了各种惩治,巩固了自己的中央集权统治,并将其旗兵收归麾下,逐渐成为“商三旗”。系统已经建立。

参考郑白起的“逆袭”,这个角色应该叫多尔衮。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

十七岁时,跟随兄长皇太极征战沙场。因作战勇猛无比,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正白旗旗主。

多尔衮24岁被册封为“太子和硕瑞”,参加了抗朝鲜和明朝的战争,为清朝统治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皇太极暴死后,由于没有皇位继承人,满清权贵无不为皇位而战。

当时最有竞争力的继承人无疑是豪格皇帝和多尔衮的长子,而双方的交战当然是黄旗和白旗的正面交锋。

经过明争暗斗,狡猾的多尔衮逐渐占了上风。这时,多位大臣力劝多尔衮称帝。

但多尔衮却发现,除了白旗之外,似乎还有其他势力与自己合拍,时机不对。

皇太极想来想去,决定拥立年仅六岁的九子福临为帝,改元顺治

多尔衮支持福临的用意也很明显:年纪尚小,政事当然难安排。

因此,一切朝政事务都由摄政王多尔衮全权代表,这样他就可以游刃有余地掌控大权,甚至掌控全国。

随后,多尔衮也通过各种手段消灭了豪格率领的势力,既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也维护了八旗内部的稳定。

此外,多尔衮还提高了自己正白旗的地位,将其列入“上三旗”行列。

然而,多尔衮靠着摄政王的名头和清军入关时积累的战功,此时已经成为了“无冕之王”。

不仅大大小小政事都自己查过才上报皇上,各种礼仪侍卫也有违礼之嫌。如此自命不凡的行为,引起了朝堂之上众多大臣的不满。

随着年龄的增长,顺治帝也意识到多尔衮的持续掌权是他亲政道路上的绊脚石。

若不除掉,难免夜长梦多,但身为少年,根本不是多尔衮的对手。

加之清朝刚刚入侵中原,国内的民族纷争十分尖锐,仅靠一己之力难以应对。那时的多尔衮还有能力为新生的满清政权的发展出力,所以对于他超出君臣礼仪的行为只能视而不见。

养精蓄锐数年的顺治帝终于抓住了一个机会:1650年,多尔衮在打猎时不幸落马身下,身受重伤。那年冬天,他在卡拉城突然病逝,享年三十九岁。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朝廷上有“倒多尔衮”之势,数篇记述其罪行的奏折铺天盖地——这正是顺治帝希望看到的。

多尔衮死后,顺治帝将亲自掌权,但这位年轻的皇帝对自己之前的傀儡政治生涯仍心有余悸。

他害怕以后会出现多尔衮这样的人,掌控朝政。为免后患,顺治帝趁着多尔衮在朝堂上被骂,毅然乘风破浪,乘势与多尔衮斗智斗勇。与多尔衮关系最密切的郑白起归于他的麾下,置于他的直属麾下。

如此一来,除皇帝以外的满清权贵们的权力大打折扣,几乎失去了与中央政府抗衡的能力。“上三旗”这句话成了固定的制度。

结语

纵观全文,不难发现,正白旗之所以能够跻身“商三旗”之列,与历史人物多尔衮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必须承认的是,清代伴随郭佐治的八旗制度的积极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它不仅巩固了专制皇权,而且担负起了保卫地方的重任。

然而,入关后八旗强大的“围栏”运动损害了小农的利益,将良田瓜分为自己的地盘,迫使汉人“投资”田地成为农奴。

再加上晚清时期,旗人也因长年放纵成为国家的“虫子”,别说花了不少粮饷,就连战斗力都变得很低。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在广西52:豫王胡以晃,没有他,太平军想打出金田都难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太平军二破江北大营以后的战况,太平天国胡以晃简介,太平天国与湘军对战地图

    《大桂平传奇》这个小镇有很多故事,但请听我说完。上次感叹,荒废千年。禹王胡以煌第1集角色未知!前言现在说到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人们通常会说到首义六王,即洪秀全天王、南王冯云山、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北王魏长惠王。基本上,很多人讲故事的时候也会用到这种修辞。不过最近有人提出,第一次叛乱时有“八王”,

  • 清朝末年的皇位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皇位顺序及人物关系,清朝末年的政治,清朝末年为何能够维持基本统治

    1861年,慈禧与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杀死肃顺等人。同治帝年轻时,生母慈禧太后和情妇慈安太后幕后听政,叔叔恭亲王宜信为宰相。负责政治权力。因奕䜣能力出众,慈禧太后对他极为忌惮,一直想方设法取而代之,但以恭亲王在朝中的威望,再加上亲信和皇室成员的支持,慈禧的计划落空了。最终失败了。这种状态持续了1

  • 雍正登基后,善待废太子一家,为何不肯放过囚禁14年的大阿哥胤禔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阿哥胤禔的29个孩子的下场,雍正王朝十四阿哥胤禔,大阿哥胤禔是怎么死的

    到了清朝,由于康熙共有二十四位皇子,皇太子的争夺非常激烈。第一任皇太子是胤礽,也是我国最后一位公开登记的太子。他是康熙皇帝的次子,但他真的是长子。所以,他一出生就是太子之位的有力人选,而胤丰却是个暴虐有前科的人,屡屡得罪。连康熙都认为胤礽是:分我权,行事自由。失去了皇帝的心,太子自然坐不住了。《清史

  • 清朝灭亡后,宁古塔的犯人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宁古塔在哪里,犯人流放宁古塔,清朝灭亡后在监狱的犯人

    在清朝时,犯人一听说被发配宁古塔有些干脆就自杀了,觉得死了比活受罪强。其实宁古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除了冷一点,其它方面还是蛮不错的。宁古塔山高林密,物产丰富,野生动物遍地都是。东北一直流传着“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谚语。那为什么犯人会这么害怕被流放到宁古塔去呢?从北京到宁古塔,因为距

  • 蒋介石心中并无战略,只想着权力,但毛泽东却找到了一条道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直到孙中山去世前,蒋介石还是军事部秘书,但后来他能再次有机会掌握权力,除了蒋介石自己办法很多,他还抓住了一个贵人。 01 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领袖、时任财长的廖仲凯被刺杀,而且刺杀地点竟然在党部门前。“刺廖案”发生后,给了老蒋的机会。国民党随即召开的紧急会议,会上鲍罗廷建议,成立以汪精

  • 在清朝侧福晋、庶福晋、侍妾都有何区别?家里谁的地位待遇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初时期其实福晋这个称呼是专门用来指皇帝的老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十六位夫人皆称福晋,只不过正妻被称为大福晋而已。但是到了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皇太极效仿明朝的后宫制度,才把妻妾有了后妃之分,皇太极当初设立了五宫,不过皇太极的崇德五宫大妃虽有妃号,但是仍称福晋,时人称之为五大福晋,著名的孝庄文皇后,当时

  • 大维德的象耳对瓶是买走的!但是你不了解英法联军咋处置抢的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另外,这位网友可能也不了解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如何处置从北京城抢到的中国国宝,因此我觉得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具体的历史原文我不去说,我也背不下来,就用我的大白话说,这样还能够提升原创度。据悉,当年的英法联军除了火烧圆明园,还从园子里抢走了无数的珍宝。这些中国国宝有大有小,如果是一枚小小的夜明珠,那么当

  • 中国古代“诈尸案”,棺材里坐起一具“尸体”康熙:这货命还挺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的那些笔记小说中,有很多奇案、悬案以及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时,总会以“鬼怪灵异”来作为解释。在清代的一本《履园丛话》中曾记载这样一件事情。刑部大牢中,刚处死一个囚徒,尸体放在棺材中,准备在后半夜将其埋掉。当时的狱卒与监狱官吏为了杀杀死人的“晦气”,便提议在牢中喝酒。就在酒酣微醺之际,突然从

  • 慈禧太后掌清朝大权47年,一生当中杀人无数,却曾为杀她而后悔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慈禧,很多人都冠以她“妖婆”的称号。慈禧凭借不太光彩的手段,将大清朝的生死大权掌控在自己手中,然而在她统治下的清朝不仅是没有走向富强,反而一再遭受他人的侮辱,实为可悲。慈禧掌权清朝长达47年,在这47年的特殊“辉煌”中,慈禧的暴政生涯,也让人诟病许久。尤其是惨死在慈禧屠刀之下的冤魂,更是久久不

  • 启晟汇:百年艰辛筑盛世,擘画宏伟造蓝图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一百年风雨兼程,世纪沧桑巨变。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伟大的抗争史,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在磨难中成长壮大起来的民族。在这百年征程中,中华民族面临着重重困难,遭受着惨无人道的折磨,但对于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来说,只要中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一切困难都将迎刃而解。事实也的确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