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华夏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夏朝和东夷的战争,证明了部族融合的曲折

华夏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夏朝和东夷的战争,证明了部族融合的曲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057 更新时间:2024/1/16 23:55:31

一,禅让制背后:东夷和炎黄部落争夺盟主之位

大约在5000年前,黄帝崛起,征服了炎帝蚩尤两大集团。黄帝属于游牧民族,最先学会冶炼青铜兵器,因而战斗力强悍。炎帝和蚩尤是黄河上游和下游的农耕民族,炎帝属于古羌集团、蚩尤属于东夷集团。不过,由于黄帝部族的人口少,因而在征服后,其部族很快就同化在了农耕部族之中,因此在黄帝统一中原后,东夷创造的龙山文化迅速在黄河流域传开了。这正是落后民族征服了先进民族,而落后民族又被先进民族的文化同化。

中原统一后,就开始形成了炎黄—东夷军事部落联盟。在这种军事联盟中,实力强盛的部族会担任盟主。在最初是黄帝部落担任盟主,如五帝中的黄帝、颛顼都是黄帝支系的。此后,东夷系部落开始强大起来,出现了黄帝系和东夷系轮流担任盟主的情况。例如,帝喾来自于东夷、来自于黄帝系、舜则出自东夷。

后来的儒家将这种权力的转移称为“禅让制”,将之美化为“大同社会”。实际上,这种权力的转移是充满腥风血雨的斗争的。我们看后来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争夺部落联盟首领,就基本能够了解其中的险恶。在尧之前,发生过刑天和黄帝争帝、颛顼和共工争帝的战争。

在尧时期,东夷的首领舜试图夺取盟主之位,《竹书纪年》记载,“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此后,禹又试图从东夷手中夺取盟主之位。禹并非出西羌集团,也就是炎帝部族,《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禹兴于西羌”。

大禹

禹所在的部落治水有经验,得到了大多数部族的支持,于是在阳城自立为盟主,《孟子·万章上》载“禹避舜之子于阳城”,《世本·居篇》载“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最终,禹成为了部落联盟的盟主,于是分封尧的儿子丹朱于唐(山西一带),分封舜的儿子商均于虞(河南商丘),从分封的地理位置也能够看出尧和舜的大概位置。

而禹去世后,这种争夺盟主的战争又继续发生了。当时禹的儿子启想继续担任部族联盟盟主,东夷部族的益似乎更有威望,于是许多部族都支持益,包括有扈氏等。随后,启带来夏部族击败了益,并和反对的部落发生了甘之战,最终才成为了部落的盟主。我们普遍认为启的继位开启了世袭制度,标志着禅让制的终结。

夏朝核心地区

然而,历史的进程并非如此简单。史料记载黄帝三百年,说明黄帝部落曾经担任盟主长达300年,后来的每一个部落就几乎担任盟主超过100年,可见在实力没有发生改变之前,部落是可以长期担任盟主的,而盟主自然则是由部落盟主的儿子继续担任,只是在名义上尧经过部落联盟会议的认可。这次启击败益和有扈氏,算是保住了夏部落的盟主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世袭制。

二,东夷部族“因夏民而代夏政”

启依靠武力取得了胜利,但是却造成东夷部落逐渐从夏的统治范围中分裂出去,炎黄—东夷军事联盟集团开始走向分裂。到了启的儿子太康继位后,东夷终于开始了反击。

东夷是一个古老的部族,他们居住在华北平原到山东半岛一带,以鸟为图腾,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传说中的始祖是太昊、少昊、帝俊、蚩尤等。东夷之所以叫做“夷”,是因为他们擅长射箭。《说文解字》说:“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

东夷人生活在大陆东方,是太阳初升的地方,因而被视为阳谷之地,留下了诸多的传说。《山海经·大荒东经》说“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他们认为,天下有十个太阳,每次只派遣一个太阳出去,太阳中有金乌鸟来驾驭。而这些太阳则栖息在扶桑树之上。传说尧之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

羿应该是东夷有穷氏的首领,这是一个善于射箭的部落。《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彩绘后羿射日图衣箱图画

所谓的射日的传说,则是该部落的一种宗教仪式。1978年,在湖北的随州发现了曾侯乙墓,墓中发现了一件彩绘后羿射日图衣箱。其上绘制着一幅“后羿射日”的图画。图上中两棵树。其中高的一棵树,伸出十一枝,每个枝头有一日,树上有两乌;低的一棵树伸出九枝,每个枝头也有一日,树上有两兽,一兽为人面。结合《山海经》的描写,该树应该就是扶桑树。两树中间有一个夹谷,可能就是传说的“甘渊”“汤谷”。一个人站在谷中,手持弓箭射鸟。

有的学者据此认为扶桑树可能是古人用来观察天象、推测日历的树。古人通过观察鸟迁徙活动和太阳运动,寒暑变化有很大的关系,于是根据这些现象制定了最早的历法,称为“鸟历”。古人早期通过立杆测影来度量节气的变化,而扶桑极有可能就是树立来测影的树木。而“射日”在后来演变为了一种在射箭竞赛项目。久而久之,这种测量太阳影子的树木也成为了部落的图腾,被称为“若木”“建木”等,甚至被视为“天梯”。

许多人认为华夏的“华”字来源于花,我则认为这个“華”实际上则是这种扶桑树、若木,是东夷族的图腾象征。而夏,则是有夏氏带领的炎黄部族的代称,如此,华夏就是炎黄—东夷部族联盟的合称。

也就在太康之时,东夷部族中有穷氏再次强盛起来,其首领后羿射杀了太康,再次夺取了部落联盟的盟主。后羿“因夏民而代夏政”,但是自己也不修政务,没有得到各部落的支持。后来,后羿的下属寒浞所杀。而寒浞为了防止夏后氏卷土重来,就对太康后裔赶尽杀绝。

后羿对夏朝的战争,算是夏朝和东夷战争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东夷部族成功夺取了部落联盟之位,但由于后羿和寒浞没有推行仁政,因而没有得到大部分部族的支持,东夷部族的统治也就不可能长久。

三,夏朝和东夷关系的改变

寒浞对太康后裔的追杀最终没有成功的,太康的孙子少康在夏后氏其他封国的保护下,得以成长起来。后来少康带领夏后氏击败了寒浞,恢复了夏的统治。如此,才真正让夏朝的世袭制得以确立起来,史称“少康中兴”。为了巩固夏后氏的统治,少康又进行一波分封,其中庶子无余于会稽。春秋时期,江南的越国自称是无余,这应该是攀附行为。夏朝时候的会稽山,当不是现在的会稽山。

此后,夏朝不断和东夷部落发生战争。杼在位期间,夏朝对东夷的战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竹书纪年》记载:“柏杼子征于东海及王寿,得一狐九尾”,可见夏朝的势力范围已经推进到了大海一带。槐在位时,东夷部族基本臣服于夏朝,于是“九夷来御”。

夏朝的势力范围

这是夏朝和东夷战争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夏朝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东夷部族成为了夏朝的一部分。经过了长期的战争,东夷的地位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夏朝建立之前,东夷和炎黄部族属于部落联盟的关系,经过长期的战争,这种关系转化为了臣服关系。当然,夏朝的建立,必然需要其他部族的臣服,如此才是一个国家的基本特征。

不过,夏朝的灭亡也和东夷部族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夏朝长期对东夷开展,导致了东夷部族的不满,于是东夷各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复仇。到了夏朝后期,东夷部族和东北而来的商部落联合,开始对夏朝发动反击战争。《竹书纪年》记载:“胤甲即位,居西河,有妖孽,十日并出。”可见当时的东夷部族又强盛起来。最终,夏朝被商所灭,其前后一共统治了471年。

后来的商朝,就基本定都于东夷的核心地区,商朝是以东夷为后盾,不断对西羌部族发动报复式的进攻。当时,西羌系中的周人(黄帝、炎帝通婚产生的部落)放弃了原来的居住之地,向西流窜于戎狄之间,以躲避商朝的锋芒。在商朝的俘虏之中,以羌人最多,羌几乎成为了奴隶的代名词。由于夏朝末代国王桀逃亡到南方的巢,于是商朝后来也对南方各部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将势力范围推进到了江淮地区。

羌字向姜的演变

再后来的周人崛起,再次带领炎黄后裔杀回中原,击溃商朝,最终统治中原,这又是夏人的卷土重来。因此,周武王在回到洛阳一带后,想起夏朝定都于此,于是也想在此建都,“宅兹中国”,最终在周公执政时期,实现了这个目标。而西周分封出去的诸侯国,都自称“夏”,合起来就叫做“诸夏”。在西周的统治下,东夷和炎黄加速融合,最终融合形成了华夏族。还有许多东夷部族远在山东半岛,他们直到春秋末期才融入华夏之中。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黄河流域存在东夷和西羌两大集团的长期对抗。两大集团最终通过几次大规模的兼并战争,融为一体,成为了华夏族。这件事也说明了一点,中国古代的历史,是一部战争的历史,也是一部民族融合的历史。

更多文章

  • 牧野之战后,商朝一夜覆灭,是纣王的错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助纣为虐”这个词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其中涉及到的人物就是历史上臭名远扬的暴君商纣王。《封神演义》里塑造的集残暴昏庸好色于一身的商纣王形象,让人们对于周武王伐纣,一举消灭商朝的行为拍手称快。毕竟占据着正义制高点的一方,总会让人格外赞赏。但文学创作再真实,也不是历史。即便是流传下来的正史,由于政治立场原

  • 周武王分封天下,为何立七十一国,殷商遗民,又是如何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王分封陈国的原因,菏泽定陶殷商遗民,周灭商后如何处理殷商遗民

    姜子牙小说在商周纷争的大背景下展开,描述了神魔纷争,阐截两教相斗,周兴商亡的历史面貌。小说中商周相争被赋予了特殊的天命观,即所谓的“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天命当兴”成为贯穿全书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线索。结局中姜尚也在带领周人完成吞并殷商集团的壮举后赶赴灵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封神运动。商周一战据说供奉了36

  • 古代四大妖姬,每个人都祸乱一个国家,论资历妲己也只能排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妲己四大妖姬排名,妲己古尸相貌复原图,妲己

    第一位,妺喜——亡夏妺喜是”红颜祸水”成语故事的第一任女主角。出身:妺喜是有施氏的女子。夏桀有次去征讨有施氏部落,有施氏是弹丸之地,哪能打得过夏桀的大军,兵败后进献牛羊财物美女等求和,妺喜就在其中。经历:夏桀本是位文武双全的君主,但性格上过于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劝告。自从得到妺喜之后,痴迷于妺喜的

  • 河南地区发现千年前的殷商绝密记载,专家说:或将揭秘妲己真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等古都,为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省区。在距今数千年的那段时间,有一个叫做商的王朝在这里建立了都城,这个都城叫做朝歌。商帝国

  • 历史中周朝因为有了这一个决定,维护了姬姓政权近千年的稳定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朝姬姓封国关系图表,真正的姬姓后代,姬姓和嬴姓基因研究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在灭商之前,周部落源自华夏(汉)民族,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

  • 西方为何不承认中国五千年,以前只承认周朝,现在才承认商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国外承认商朝和周朝吗,周朝尚红色商朝尚黑色,周朝为何臣服商朝

    西方这么做是有其阴险的目的,背后隐藏的是为了给他们侵略奴役我们找到道德上的理由。西方世界的现代文明传承于文化启蒙运动,得益于天主教的传播。而西方文明的发展史最早只能上朔至古罗马文明。由于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西方人开始向全世界进军。由于西方人信仰的天主教是一神教,即天上只有一个上帝,所以他们对其他文化采

  • 妲己到底做了什么,为何灭商后周武王要辱尸泄愤?考古揭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名号更是享誉全国,貂蝉的美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菡萏,西施的美是名贵娇弱的兰花,王昭君的美是坚韧不拔的梅花,而杨贵妃的美是雍容华贵的牡丹。相较于这些依附与帝王而活的美人来说,部分美人更愿意将权势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甚至还有部分美人的美丽还拥有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强大效应,商朝纣王的爱妻

  • 看完春秋霸王齐桓公一家,你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宫廷乱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齐桓公与外甥女,春秋五霸齐桓公发家史,齐桓公姓姜还是田

    [var1]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齐桓公的父亲齐僖公,生有三子两女,大哥诸儿齐襄公,二哥公子纠,三弟公子小白齐桓公,大姐文姜,二姐宣姜。他们五兄妹,除公子纠外其他四人都有着谜一般的故事,真实情节比电影都精彩。一,女儿出嫁,父亲送亲。中华文明五千年,从远古到至今,您可曾见过多少国君亲送女儿出

  • 夏朝险些夭折?传了一代就失国!后羿在其中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后羿篡夺夏朝,夏朝历史故事后羿,夏朝历史上真实的后羿

    后羿与太康失国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夏启在建立夏朝之后总共在位39年,到他去世时已经78岁左右。而在他晚年,夏朝的统治相对稳定,夏启也很自然开始享受生活,一些史料记载他晚年制造了大量青铜器喝酒吃肉,还沉迷于音乐舞蹈之中,似乎对于夏朝的统治已经不再有什么危机感了。夏启画像而他的儿子太康似乎就是在这种

  • 父子三人娶一女,不爱人妻爱鸟妻,说说春秋最荒唐的王族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都林王族世系表,王家五兄弟娶了一个姑娘,古代什么样的男人可以娶三妻四妾

    尽管如此,在连续三代中,集中出现勾搭小妈、强抢儿媳、宠幸鹤妃这种乱七八糟的家族,也并不多见。而这个荒唐至极的王族,也最终因为荒唐而灭国。这就是——卫国。01好色无耻的卫宣公卫宣公的王位,本就是捡来的。[var1]接班的原本是他大哥,后来被异母兄弟杀了,他只能逃到邢国避难。大臣又把这个异母兄弟杀了,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