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国与国或者是皇室与门阀士族联姻都是要有利益关系的。
[var1]
秦朝建国初期实力弱小,周王室作为统治者,是不可能跟秦国这样弱小的诸侯国联姻的,那是丢面子的大事,会被其他诸侯国嘲笑的。联姻对于周王室来说好处太小了,可能还会被下边的诸侯国嘲笑,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利益关系占主导地位。
依据秦国的发展史,秦国的发展壮大与周王室一步一步衰弱直到灭亡的过程,两者基本是成相反关系的。
秦国建国初期
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治都於秦邑(今甘肃省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北地区),使复嬴氏祀,号曰「秦嬴」,秦国伊始。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再次赐以秦(天水),即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天水)之地。
[var1]
在西北秦人的土地上,有一个青年一直遥望着远方,终于他的机会来了。西周在成康之治后,其实力直线下降。周宣王虽然小小的振作了一把,但是终究是无力回天。中央政权的崩落,必然导致地方势力的崛起,眼看西周政治混乱,各个诸侯国们摩拳擦掌,都企图在这个即将四分五裂的局势中分一杯羹。
秦襄公明白,若不利用局势,秦国将难以做大。和亲作为一种政治手段,显然得到了秦人的青睐,成语“秦晋之好”就是来源于秦国的政策。但是秦国的第一次和亲却不是和晋国,而是和西戎。拉拢西戎大部族,即给秦人找了一个靠山,又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还为日后称霸西戎的道路埋下了伏笔。
[var1]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即位,历史上著名的“烽火戏诸侯”的政治闹剧作为一个导火索,彻底改变了天下的局势,从而使秦国从一个地方的小城邦晋升到了与齐、鲁地位等同的诸侯大国。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岐山以西之地。 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秦国从周天子开始作为附属国,直到秦襄公被封为诸侯,在岐山建立秦国整整一百多年时间,可见秦国的初期建业之艰难,建国初期与周王室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那时候想要和周王室联姻肯定是不可能的,在秦襄公末期也就是东周初年,秦国已经初步具备了,称霸的条件,实力是在东周王室之上的,周王室现在是需要秦国的支持的,秦国在这个时候也就没有必要和周王室联姻了。
秦国建国中期
春秋末期,周王室基本是名存实亡,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基本是要看实力强大的诸侯脸色的。“和亲”作为一种政治手段,讲究的是利益关系,后来秦国为了称霸增强实力与话语权“和亲”对象自然就是强大的诸侯国“晋国”,正所谓强强联手,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周朝自建立以来,一直是诸侯之首,也是天下政治的中心。战国以来,诸侯割据,天下大乱,周王朝基本任由强大的诸侯摆布。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周公尽献其邑三十六城、民三万,秦尽收其献,归其君于西周国。是年,周赧王驾崩,墓葬位于庆城县城东,枫香岗乡丁家溶村。秦昭襄王迁九鼎,占王畿,灭东周。历时八百年的周王朝走向终结。
周王朝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而秦国一统天下的曙光就在前方。
[var1]
总结:秦国建国初期有必要与周王室联姻来加强自身的正统地位,但是当时双方实力差距太大,关系不对等,没有足够的利益支持,所以不可能联姻,到秦国中后期,周王朝在诸侯国的统治力名存实亡,秦国实力越来越强大,秦国也就没有与周王室联姻的必要了。
文/赏心乐史,感谢您的阅读,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知识可以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