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常州之战:末代南宋与蒙古帝国的江南对决

常州之战:末代南宋与蒙古帝国的江南对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114 更新时间:2024/2/7 21:18:00

公元1275年,随着丁家洲之战与焦山之战的接连失利,南宋军队赖以为生的长江防线趋于崩溃。但包括张世杰在内的主战派将领却并不准备乖乖就犯,而是寄希望于江南地区的水网密布环境,将蒙古人的兵锋阻挡在太湖北岸。于是,素无硝烟波及的漕运城市常州,瞬间成为双方的争夺焦点。

然而,过于巨大的战力差距,注定了守军很难坚持太久。不仅在遭遇对方主力的强攻后崩溃,还酿成了蒙元征服者在江南地区的唯一屠城惨案。

推上前线

常州的地理位置 恰好夹在镇江与苏州之间

事实上,早期常州在江南本地并不紧要,仅仅是夹在苏州和镇江之间的普通小城。直至由永嘉之乱带来衣冠南渡移民潮,才依靠北方渡来人的大规模军屯崭露头角。随后又借助隋炀帝亲自部署的大运河工程,逐渐荣升为漕运线路上的交通据点。

至此,原先的水乡小城飞速发展,成为两宋时代发展最显著的城市之一。不但每年都能为中央朝廷奉上大批粮产,还在科技文化领域有杰出贡献,先后诞生过53名科举进士。城市本身的规模也一扩再扩,成为仅次于汴梁、杭州与苏州的全国第4大都会。而且和普通内地州县不同,常州城墙足有20尺高,所以在军事领域也有很大潜力可供挖掘。

唐朝时期的常州古城平面图

两宋的常州城 实际上扩建于五代吴国时期

当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常州在两宋时期基本能与前线战事保持无缘。除在金兵南下的较短周期内快速易手,余下时间段内基本都稳居二线。无论宋军前沿是在遥远的河北大名府或近在咫尺的镇江京口,都只需要当地驻军维持口粮运输即可。哪怕南宋小朝廷已选择偏安杭州,也不曾将其视为能抵御外患的关键节点。

然而,蒙元帝国的强势南下,终究让常州由腹地转为前线。特别是在1275年2月的丁家洲之战后,南宋水师已失去对长江中下游的航道控制权,将整个江南腹地暴露在敌方攻击半径之下。少量元朝先锋部队便乘胜追击,先后把建康、镇江、丹阳与常州都控制下来。但宋军很快纠集援兵反击,再度将焦灼点转向至关重要的焦山方向,常州便在这一来二去之间完成易帜。

长江防线崩溃后 常州成为南宋抵御蒙元的前沿

比较讽刺的是,宋军在焦山之战的惨败过后,依然保持着对常州地区的控制。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元朝方面的包围瓦解策略,将大批有生力量调往湖南与江西战场。同时,以扬州为核心的淮南宋军,也在江北牵制着部分蒙元偏师。故而给张世杰等主战派以充分时间,将捉襟见肘的兵力集中于常州布防。除临时招募的3000民兵外,余下7000多人皆为自外地驰援过来的正规军。另有附近护国寺的500僧兵,在长老万安和莫谦之的带领下入城助阵。

总的来说,困守常州的守军虽规模、质量都较为有限,却已经是临安朝廷所能拿出的最后家底。当时的南宋经济已经因常年战乱而陷入凋敝,数次大规模征召人丁入伍,又给生产和人口层面的恢复造成极大困扰。因此,只有在防御比较稳固、交通便捷的常州拖延时间,才有继续同蒙古帝国掰手腕的些许可能。

南宋对常州的轻易收复 只是灭亡前夕的回光返照

摧古拉朽

完成对湖南和江西的进攻后 元朝开始将主力军调回苏南战场

公元1275年8月,蒙元方面开始在江西等侧翼战场获得明显优势。但也因此忽略了苏南正面部署,给获得喘息之机的宋军以更多操作空间。后者立即由常州出兵,夺取位于丹阳外围的吕城。结果自然是引起对手注意,招来近万名援军的群起围攻。大量用于运输的船舶在慌乱中被放弃,连贵为殿前都指挥使的张彦也被顺道俘虏。

虽然宋军的这次反击十分疲软,却成功将蒙古人的注意力由江西拉回太湖流域。仅仅1个月过后,大将伯颜就重新将主力军调回江南,准备分三路对临安朝廷展开最后一击。其中,约有40000人右路军主攻苏皖交界,准备从广德、溧阳直取临安城郊。另有数量略少的左路军,由先前投诚的降将范文虎带路,准备登船由江阴绕到杭州湾北侧包夹。自己则亲率中路突击,准备强行攻破有重兵部署的常州,夺取在经济领域有不可替代位置的苏州。

正在召开军事会议的蒙古各族将领

当然,在整个行动开始之初,元军尚未完成主力的大范围调动。因此,初期参与围攻常州的人数比较有限,并不急于对城区本身发起强攻。另一方面,南下元军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多为从北方各州招募的汉军部队。他们显然无法像过去的蒙古、色目兵那样,策马在空间有限的水网间纵横,更习惯于靠不断安营的方式稳扎稳打。所以在针对常州的合围速度并不迅速。

此时,恰逢名臣文天祥坐镇苏州,又调拨数千名新募兵赶往前线。双方便在城市东南侧桥发生激战。然而,即便是采用近乎类同的装备和战术,北方世候的部众依然远胜过被匆匆拉上战场的地方炮灰。加之领头的2000官军故意保存实力,便任由一腔热血的友军在混乱中遭无情屠杀。蒙元方面则挟胜利之余威,完成对常州全城的彻底包围。更为重要的是,接连溃败让南宋方面心灰意冷,已不准备再派有限的人力赶往增援。

正在的元军主力 是由伯颜本人带到常州

11月16日,主导灭宋战争的丞相伯颜亲临常州城下,顺便将最后数万名可供差遣的生力军派上场。至此,守城军民才得以目睹蒙古式的残酷围攻战术。首先是大量民夫被从周遭乡村搜罗出来,强行押解到战场上挖掘壕沟。随后,还要顶着守城部队的弓弩火力袭扰,再将挖出来的土堆砌为攻城壁垒。直到土堆的高度与20尺城墙持平,才换上专业工兵制造投石机等攻城机械。

在此期间,守军的火力已逐步为进攻者所压制,便只能任由对方向城内肆意发射炸药或石弹,仅仅过去2个昼夜便渐渐支撑不住。尽管常州有着强于大部分内地州县的城墙,但本质上并不是为承受强攻而做到周密准备。虽有看似充足的内部空间,实则分散了有限守军的兵力部署。即便有额外加固的工事,也不过是脆弱且易被点燃的木质结构,因而在全方位的火力攻击下损失极其严重。除不断派遣人力填坑外,几乎找不到任何应急措施。虽然此时的南宋尚有部分机动兵力可用,却早已不敢再为这座孤城浪费人力资源。

在伯颜的督战下 常州只抵抗了不到3天时间

到了18日,伯颜见常州的防御区域崩坏,开始派遣步兵直接强取。大批汉军士兵借助云梯、绳索攀爬而上,很快就将满目疮痍的城墙控制下来。最后时刻,还是来自护国寺的500僧兵挺身而出,在长老率领下冲向南门御敌。奈何数量、水平都不及对手,很快便被淹没在蜂拥入城的元军队伍之中。只有少量位于东门的宋兵得以侥幸突围,带着悲愤的消息逃往苏州报信。

稍后,伯颜有鉴于常州的抵抗较为激烈,又有两次陷落的反复之举,纵容士兵在占领区内大肆屠城。这座始于隋唐时期的江南漕运大城,便在杀红眼的兵痞摧残下被毁于一旦。虽然在后世还有过多次营建,又能依托江南地区的富庶产出恢复经济活力,却再也没恢复到两宋时代的巅峰状态。

在伯颜的主力中 大批来自北方的汉军世候发挥了重要作用

纸城铁人神话

今天的常州古城 始建于明朝初年

平心而论,南宋守军在常州的抵抗强度,其实远不及此前的多伦交锋。我们撇开有地形加持的钓鱼城不谈,也能发现诸如襄阳、鄂州、扬州一类有过顽强抵抗的大型城池。虽最终结局各不相同,但无疑都对拖延蒙元南下有不错效果。更无法同丁家洲、焦山或崖山等大规模会战相提并论,因而容易在走马观花式的通俗历史读物中被略却不表。

然而,在许多21世纪的网络营销号笔下,常州之战竟摇身一变为可歌可泣的纸城铁人神话。虽然伯颜的强攻只持续3天不到,算上前期的合围、封堵行动也不过1个月时间,却架不住网络文学将其塑造为惊天地泣鬼神的数月顽抗。为了烘托文学效果,甚至不惜贬低规模宏大的常州城,将之蔑称为墙体低矮的破落小县。实则是对历史沿革的一知半解,只能以后世眼光直接倒推当年情况。

常州之战在营销号笔下被过度渲染

至于伯颜本人的一句“纸城”嘲讽,则完全建立在个人的过往屡屡基础上。考虑到他在亲自督战的情况下,仅用3天不到的时间就击破守卫防御,这样的豪气显然是不无道理。南宋士兵的抵抗意志顾然顽强,但终究是以血肉之躯硬扛体量、技术和制度性差距,越是探究细节越涌现出无能为力感。若营销号的写手们在廉价煽情之余另有想法,也不至于将这层差距毫无保留的敞开出来。

不过,元军的快速破城行动还是在心理层面发挥了巨大震撼作用。正因为看到蒙元军队的势不可挡,南宋朝廷放弃了继续以苏州为核心的防御计划。稍后更是选择在都城临安的无血开城,将重新组织起来的禁军就地解散。哪怕还有文天祥、张世杰等抵抗派垂死相争,终究没能再掀起任何大的波澜。 仅此而言,常州之战依然有相当比重的政治意味,至少是对整个江南地区的臣服有不可替代作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上官婉儿,一生有过多少男人?在其墓中的发现,揭露了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上官婉儿简介死因,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最后怎么死的,上官婉儿历史相貌

    在这位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的身边,站着的同样是中国第一位女宰相——上官婉儿。那么,像这样一位前所未有的“巾帼宰相”,她的感情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巾帼不让须眉公元690年,唐高宗驾崩,武则天登基称帝,建立武周,开始了长达15年的统治。与此同时,另一个女人的生命也开始大放异彩,她正是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出身官

  • 宋朝联金灭辽,又联蒙灭金,是金国太无辜?还是宋朝太腹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宋为什么要联蒙灭金,王立群讲宋朝完整版,宋朝历史故事大全

    “北宋六贼”——童贯率领十多万大军攻燕京,不但没取得胜利,反而被辽将萧干打得大败,损兵折将、死伤无数,充分暴露了宋军的无能,为后来的“靖康之耻”埋下了伏笔。海上之盟虽然说的是将燕京交给北宋,但要求的是北宋自己去取,童贯打不下来就只有叫金兵来帮忙。完颜阿骨打对宋已无力吐槽,于是亲率大军前来取燕京,金兵

  • 唐朝的特种部队,可以众目睽睽下袭击大臣,每次上朝都是诀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的特殊部队,唐朝皇帝上朝仪仗队,唐朝上朝是坐着还是站着

    "梅花内卫"在历史背景上并没有存在,它的原型是来俊臣所带领的特种部队。这个"特种"可不是夸它武力作战优异,而是用来形容来俊臣对它独特的管理方式。来俊臣本来是一个地痞流氓出身,靠写"举报信"得到了武则天的青睐,封了他做侍御史。但其实来俊臣的"举报信",大部分都是他自己构想的,只有少部分是真实情况。但当

  • 唯一看透梁山结局的好汉,装病离开宋江后,在海外建国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是许多读者对梁山好汉们的第一印象。梁山一百单八将各有各的特点和故事,但这么一场轰轰烈烈反抗腐朽统治的起义,最终却走向了寻求招安落得个被朝廷当枪使的下场。108位好汉中,59位征方腊时战死,11位受战争影响生病而死,卢俊义和宋江、李逵等被朝廷毒死,吴用和花荣为自尽,呼

  • 唐太宗最小的女儿,颇受宠爱却命途坎坷,以皇后规格厚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与世间绝大多数父母一样,李世民对自己这个最小的女儿倾注了更多关爱,在新城公主八岁的时候就赏赐了封地,并且增加了一般只有公主出嫁时才享有的汤沐邑(额外的赋税)。而唐朝行政律典《大唐六典》有明文规定,凡是国境内知名的山脉名字都不能当做封号使用。而李世民却破例将女儿所属封地衡山郡之名赐予,直接册封为衡山郡

  • 唐朝二十一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图为唐高祖李渊图为唐太宗李世民图为唐高宗李治图为则天皇帝武曌图为唐玄宗李隆基图为唐宪宗李纯图为唐穆宗李恒图为唐宣宗李忱图为唐懿宗李漼图为唐昭宗李晔

  • “笑出内伤”的穿帮镜头:大清朝有萨克斯我忍了,鬼子开超跑就过分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古装剧呢是最容易找到穿帮镜头的存在,毕竟在现代社会拍摄古代的事情,难免是会出现失误。有些甚至是不怎么符合常理,大家看看这第一个穿帮镜头,在这古代竟然就出现了现代化的萨克斯。这是提前了多少年啊?在西游记中有一场红孩儿被说服的戏,当时红孩儿对观音不敬,还自作主张的坐上菩萨的莲花座,结果没想到的是下面直接

  • 五代十国中的“武则天”-一代艳后陈金凤的风流往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陈金凤,闽王王延钧的王后,被称为五代十国时期的“武则天”。当然,在治国理政方面,她与武则天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说她是武则天,主要是说出身与私生活差不多。她生于公元893年,十七岁时被闽王王审知选入宫中充才人,陈金凤虽非天姿国色,但她玉肌滑肤独具特色,是王审知的贴身侍姬。王审知起自乱世,励精图治,积极

  • 延禧攻略:乾隆回想尔晴侍寝,有谁注意到这个细节了?太恶心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延禧攻略尔晴深夜爬龙床,尔晴怀的谁的孩子,尔晴没吃饱黑历史视频

    初见尔晴,印象是比明玉要好的,后者过于急躁,性格略莽撞,说话也是毫不客气,用现在的话来说,情商着实是很低,人也不讨喜,反观前者,温婉有智慧,是皇后身边的贴心人,所以,起初也确实有很多人都喜欢她,可人真的不能单从表象去了解深处,随着剧情的推进,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机关算尽的人,是尔晴,明玉才是那个忠心

  • 从3次把贵妃赶出宫,看唐玄宗被文学滤镜掩盖的“渣男”本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怎么评价唐玄宗,唐玄宗对老臣下手了吗,唐玄宗回长安后怎么样了

    警惕爱情骗局,哪怕你是杨贵妃。——非鱼说这是历史上最完美的盛世。假如你恰好生在当时的都城长安,出门可见人头攒动,外邦使臣迎来送往,才子豪杰层出不穷,随便找路人搭个讪,对方可能就是个大诗人。这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一手开创的开元盛世。不过比起政绩,唐玄宗更出圈的是他和杨贵妃的旷世不伦恋。前有《长恨歌》,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