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我国华中地区最大的一座城市。由汉口、武昌、汉阳组成的武汉,其占地面积仅次于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坊间称武汉"九省通衢",地缘优势能辐射大半个中国。可为何地理位置这么好的武汉,于封建时期,却无法成为各个国家之间的都城呢?或许这与楚国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var1]
从有文字记录的历史来看,夏、商、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各个朝代定都标准其实特别简单。诸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北京、南京,都曾经被选为都城。这些城市基本上都有三个共同优点,首先能成为都城的城市,其地理位置应该非常优渥。其次,不管水路还是漕运都要特别方便。最后便是能被选为都城的城市,其基础设施要完善。不然的话,大动干戈兴建一座新的城市,那也是要劳民伤财。北宋和明王朝时期,赵匡胤与朱元璋都曾经想迁都。比如赵匡胤希望将都城从汴梁迁往洛阳,朱元璋则是派遣皇长子朱标前往长安进行实地勘探。
[var1]
到最后,南宋将都城从汴梁迁往临安,朱棣则是将都城迁往北京。可是作为得天独厚的武汉,为何并没有被其他王朝选作都城?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并不复杂,而笔者也想从两个方面和大家进行探讨论述。第一点,则是武汉独特的地理位置。从现代人的目光分析,武汉地缘位置特别好,与许多省份接壤,且拥有横跨全城的长江。然而,古代统治选择都城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易守难攻"。更通俗点来说,不论南京、北京、长安、洛阳,其周围皆不会有大片的开阔地,而是有水或有山林拱卫,如此一来都城才会易守难攻。我们看看武汉,虽说地理位置挑不出毛病。然而武汉周围并没有山川大河,长江也不能当作天堑。
[var1]
再加上武汉九省通衢,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敌人或从水路或从陆路,直接顺势而下攻占武汉。因此武汉的地理位置好是好,但无险可守。历朝历代古都其地理位置并不那么重要,但其地势却非常险要。诸如北京城距离辽东不算太远,且北京周围有不少山川。反观武汉则是因为交通运输太过便利,以至于很难守住大拨敌人的进攻。大家也别以为:古代统治者们为何不在武汉城周围建个城墙,这样不就了事了吗?即使建城墙却无法拦住水路交通,所以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武汉已经被排除掉。其次是武汉独特文化。众所周知武汉这座城市历史悠久。通过考古发现,武汉历史可追溯到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var1]
且武汉三镇合并之后,占地面积以及人口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展。然而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后,武汉三镇才正式"合三为一"。之前几千年时间里,武汉作为楚国旧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说句难听点的,武汉根本不是中原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从西周开始,周王朝对功臣进行分封,武汉连同荆州全部划分为楚国,可楚国当时被视为南方蛮夷。即使这样,楚国都城郢都也不在武汉,而是在荆州。
[var1]
等到秦国建立一统政权之后,楚文化于各家流派中都占据特别大的比重。这也导致:楚国蛮荒这一固有认识,烙印在人们的心中。武汉起源于楚文化,可它不被人重视也是要归结于楚文化。加上我国封建时期,对于孔孟之道的推崇,以至于数千年来武汉或者说楚国地域,被排除在中原中心之外。因此封建时期,九省通衢的武汉即使地理位置很好,因为种种方面的因素也无法成为国都。中华民国时期。有不少革命者希望定都武汉,也被不少人给否决了。
[var1]
总之,武汉三镇位于长江中游,水路陆路都极为方便,铁路以及航空交通更是四通八达,也是交通重要枢纽。但是这些优势,并不能帮助武汉成为国都。一方面是因为武汉无险可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武汉,早被封建统治者们排除在政治文化中心之外了,这样的固有印象是很难打破。
参考文献:战国策、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