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这些台词中的口误真的是硬伤吗?

《雍正王朝》这些台词中的口误真的是硬伤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791 更新时间:2024/1/25 11:45:02

不过,一些细心的观众或许会发现,这部剧中的个别台词居然出现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常识性“口误”。

那么,这些“口误”究竟是主创人员审核不仔细造成的吗?还是说另有其他解释?

接下来,我们结合这些片段,试着进行分析一下。

一、邬先生所说的“申时”

胤禛接到康熙传唤,准备去畅春园之前,和邬先生密谋接下来的应对措施。

胤禛因为担心当晚的局面已经被八阿哥一伙全部掌控,怕只身前去畅春园是自投罗网,迟迟下不了决心。最终还是作为本剧第一编剧的邬先生帮胤禛下了决心,告知他必须要去,否则八阿哥等人改了康熙的传位遗诏,胤禛不仅会彻底丧失了继位的可能性,还将面临八阿哥的清算报复。

为了安稳胤禛的心,邬先生向胤禛讨要了他手持的钦差关防大印,并向胤禛保证,如果过了申时,还没有任何胤禛的消息,他便会安排人用这个大印去宗人府释放了十三阿哥,再让十三阿哥前去畅春园勤救驾。

那么,邬先生所说的“申时”是什么时间呢?

按照中国古代时辰制和今天的24小时制进行对照的话,申时应该是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

按照正常来讲,就算是冬至日那天,白天日照时间最短,下午三、五点的时分,也应该是天空大亮。

更何况,胤禛和邬先生的这番对话是发生在申时之前更早的时间。

所以,邬先生所说的时间段,和当时他们所处的实际天气环境,明显是不相符的。

不仅房间内已经点上了蜡烛,户外也已经是漆黑一片。

或许会有人认为,邬先生所说的“申时”,未必指的就是当天的“申时”,也有可能是指第二天“申时”。

这个是自然是更加不可能的。

因为邬先生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康熙的大限就在今晚”,更加不可能拖延到第二天再去释放十三阿哥救援胤禛。

难道说,被称为本剧的“第一编剧”的邬先生,居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段明显存在硬伤的“口误”吗?

我想,主创人员应该不会让足智多谋的邬先生,犯如此明显的错误。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主创人员是想通过天色的骤变,营造康熙驾崩前的那种紧张、慌乱局面。同时,也为了烘托胤禛在面临重要抉择之际时的那种茫然、沉重和对前景堪忧的灰暗心情。

剧中,唐国强饰演的胤禛在临出雍王府之前,转头看向家人的凝重表情,和他身处的环境,融合得非常完美。

如果让胤禛站在一个晴朗的日色天空之下和家人告别,这种紧张氛围顿时荡然无存。

二、年羹在扬州称那里是“黄泛区”

剧中还有一处细节,年羹尧在扬州见到微服抵达这里办差的胤禛后,说了一句:

“(胤禛)肯定是从黄泛区这条道来。”

那么,根据年羹尧的这句话的意思来看,扬州也相当于是黄泛区的范围。

看到这里,很多读者必然会有疑问,扬州明明位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并且有长江水从扬州穿过,扬州又怎么能算是黄泛区呢?

在大家的印象中,黄河下游主要流经河南、山东,然后入海,和位于江南的扬州没有什么关联。

难道又是年羹尧所讲的这句台词存在硬伤吗?

想要讲清楚这个概念,大家需要了解一下黄河河道的变迁历史。

历史上,黄河的中下游流域曾经数次改道,从北方的海河到南方的淮河,都曾经与黄河相合、入海。直到明代后期,经明朝著名水利专家、被誉为“千古治黄第一人”的潘季驯,提出并实施了“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黄方略治河以后,黄河的中下游基本被固定在开封、兰考、商丘、砀山、徐州、宿迁、淮阴一线,即今之明清故道,稳定行水达300年。

也就是说,生活在清朝早期的胤禛和十三阿哥前去江南筹款赈灾之际,彼时黄河的中下游流域是包括江苏在内的相当一部分地区,和今天黄河中下游主要流经河南、山东完全不一样。

也因此,年羹尧称扬州是位于黄泛区,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雍正王朝》中这个小小的片段的设定,更加体现出主创人员对于历史细节部分认真考究的严谨态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解密:努尔哈赤为何亲手杀了自己的长子?虎毒不食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被明廷任命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同年,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对建州女真各部展开了兼并战争,统一了建州各部。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受封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其后,经过二十余年征伐,统一了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以北的诸部女真。为适应当时政治、经济需要,建立八旗制度。设议政王

  • 那年今日 | 新疆鄯善县火焰山下发现清朝干尸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据研究人员介绍:他的出现证明了,在清朝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有汉族居民或者军队生活驻扎。

  • 清朝一个囚犯,脖子上有一条刀疤,惊动了两个省的巡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带刀侍卫的真实历史,清朝挂印总兵,清朝最后的大内侍卫

    顺治年间,有个叫张立山的山东人,在浙江开化担任县令。在任期间,他曾审理过一个案件。有个盗匪叫木子雄,因为贪图金银财物,拦路行凶杀伤人命,案发后被捉拿归案。张县令秉公办理,因木子雄手段恶劣,杀人越货罪不容诛,判处以斩首之刑,然后按照惯例,把案卷公文申报朝廷等待审批。批文刚下来,还未等给木子雄执行斩首,

  • 和珅为何能独得恩宠?他那么贪,乾隆为何还要重用他?有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就好奇,他老爹雍正一登基就是整顿吏治,那么号称康乾盛世的一代明君,为何会如此宠信一个巨贪,而且还重用他?是乾隆看错了和珅呢,还是和珅钻了乾隆的空子?难道是乾隆真的老糊涂了?非也!深得圣心,疯狂敛财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满洲八旗的官宦之家,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因其祖辈都是武官,常年奔波于打仗,为

  • “通商之变”与“道器之争”:以鸦片战争为中心的考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清康熙年间,收台湾,驰海禁,遂得南洋鸦片吸食之法而用之,然而此后雍正、嘉庆诸朝皆严惩贩烟吸烟者,故中国沿海,虽有此风,然不至泛滥。一、“等级服从”下的中外贸易明清两代,朝廷厉行海禁,然官方对外贸易从未停止。清朝止开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故当时的广州中外贸易特点代表着当时整个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在很长的

  • 苏贞昌拍视频自夸五大政绩,王世坚讽“像袁世凯”:原来历史会重演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王世坚 图源台媒据环球网报道,苏贞昌12月31日晚间在脸书贴出“太狠了”政绩宣传视频,内容提及严防非洲猪瘟、班班有冷气、屏鹅公路电缆地下化等,都是在他的坚持下推动完成。王世坚表示,老师都教为善不欲人知,但苏贞昌刚好相反,恨不得全天下周知,所以拍视频做哏图就是邀功、讨功劳,让他想到跟历史上的袁世凯异曲

  • 他虽是皇太极的长子却被多尔衮冤杀,11代后家族出一厉害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豪格出生的时候正值皇太极18岁,正是皇太极马背征战的大好时机,在如此环境下长大的豪格,他带兵打仗的本领也是十分厉害的,皇太极的骤然离世让刚刚建立的满清朝廷充斥着各种内部斗争。当初最有利的两位候选人就是豪格和多尔衮,两者势力相当,可以说谁压谁一筹都不是很好的结果,而当时清廷的攻明战争才刚刚有了胜机,谁

  • 康熙死后国库剩2716万两,雍正死后剩3453万,乾隆去世时剩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封建时代强调以武立国,而近代世界各国已经意识到只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使国家立于不败之地,但国家的财力状况依然不可动摇。首先,国家只有解决了内忧外患,才能谈及提高经济水平。否则,国家的基本生存将成为一大牵绊。弱肉强食对生活在平静祥和环境中的人影响不大。战乱时代,强者为尊,弱者只能由强者定义。因为只

  • 蒙元三国归清:从皇太极到乾隆,大清帝国开辟万里草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蒙元皇帝列表,蒙元介绍,鄂尔多斯蒙元文化资料

    为对付新兴的后金政权,明朝决定拉拢宿敌蒙古联手对抗后金的进攻。当时,蒙古帝国灭亡后,蒙古也随之解体。最后,经过长期的吞并战争,三大强国留在了蒙古高原。以大漠为界,分为漠南蒙古和漠北喀尔喀蒙古(成吉思汗时代)。征服了“森林人”的后裔,摩西蒙古(瓦剌部落的后裔)。明朝提出的蒙古国是漠南蒙古。当时漠南蒙古

  • 左宗棠的婚姻,道出了娶个好女人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按照传统,门婿所生的孩子都随母姓,但左宗棠的孩子却全都姓左。这里发生了什么?左宗棠出生于湖南省一个农民和学者家庭。从他的曾祖父到他的祖父和父亲,每个人都是科学家。左宗棠的家族虽然不是什么大家族,但是也不差,至少家族里有几个兄弟是能读书的。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左宗棠从小跟随祖父读书,学习异常刻苦。1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