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制度的的起源十分的悠久,根据《左传》记载“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由此可见这一制度周朝就已经存在了。而避讳最主要的就是避皇帝的名字,比如为了避刘邦的名讳,所以将“邦”字写成“国”字。而在唐朝的时候为了避李世民的讳,所以唐朝就将王世充写成王充,而功臣李世勣在李世民即位之后也改名为李勣。
而在明朝的时候,因为皇帝姓朱,这就有点难办了,那要是说杀猪了岂不是想要造反啊。所以那个时候,不少人都用“豕”和“彘”来代替猪这个字。但是其实明朝的皇帝还是心里有数的,知道猪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也并没有特别介意这件事情,想当初过年时朱元璋微服私访,见一家骟猪的没有对联,还特意送了人家一副,可见并不在意这件事。
当然了,大部分避讳避的都是“名讳”,然而明朝却有一件禁猪的示例,那就是明武宗朱厚照,因为他还属猪。所以那时候就禁止吃猪肉。但是后来因为祭祀的时候没有猪肉这实在是说不过去了,因此明武宗就废除了这条禁令。但是也有人对这一事件持反对看法,认为武宗只是自己不吃猪肉,而后世对武宗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