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王朝1566:崇祯如果学会嘉靖的一半,历史会不会改写?

大明王朝1566:崇祯如果学会嘉靖的一半,历史会不会改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052 更新时间:2024/2/6 15:40:17

崇祯如果学会嘉靖的一半,历史会不会改写?只可惜历史没有假设,也不会重来!

今天终于看完了《大明王朝1566》,十几年前的一部电视剧今天看来依旧没有一丝的过时感,不管是表演还是整体剧情的发展和拿捏,都不差于今天的哪部剧和每一个剧中演员的今天的表演成就,

也许,对于所有的演员来讲,《大明王朝》就是他们职业表演生涯的一个高潮,有的是一浪高过一浪,有的,这就是最高的那一浪,但是不管怎样,剧里面每一个演员刻画的人物,都如同历史那样,我相信应该无人能超越。

在港片流行的九十年代,内地的陈宝国和香港的周海媚还演了一部《新闻小姐》,那也是我第一次对他有深刻的印象,只是当时内地男演员的风格和香港女演员的风格有些不搭,在当时看来,应该是陈宝国蹭了周海媚的热点。

但是,进入新千年,《大明王朝》这部剧确实让陈宝国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一个本已经钉在历史里面的嘉靖皇帝,让他演得有种想翻案的感觉,他把嘉靖皇帝的多疑、权谋、毒辣且雷厉风行刻画得让人咬牙切齿,但是,无奈、伤感、友善又不得不为之的那种胸怀天下的性格也穿插于其中,让你对人性以及宫廷争斗对他又不得不产生同情。

还是那句话,屁股坐在哪个位置就该在那个位置思考。

古人诚不欺我也。

这也许是嘉靖皇帝的人生,在史书里有记载,但是,是陈宝国给他穿越回来重现了。

我更愿意相信陈宝国的那个嘉靖皇帝,而不是史书里寥寥几笔的嘉靖皇帝,而且,因为史书的编纂者又站在为现实服务的角度,所以,一个复杂多面的嘉靖皇帝才是真实的,而不应该是一个白面的。

嘉靖本非正统继位,也是赶上了朱厚照没有子嗣,唯一的弟弟也死了,所以只能从爷爷朱见深那辈来论,于是,朱佑樘四兄弟等朱佑樘死的时候就都死了,老大老二跟自己一样,属于不孝的那一类没有子嗣,只有老四朱佑杬有两个儿子,但是老大朱厚熙还早早的挂了,于是,最没有希望能当皇帝的人就只有朱见深的唯一嫡孙,就这样被推上了历史的宝座。

明朝的皇帝还是不如清朝的皇帝身子骨硬朗,毕竟从东北大漠来的后金,基因就不同,所以,子嗣也多,看看康熙他老人家,就是高质高产,老大老四老八老十三老十四,都是继位的候选人,而且个个都是优秀人才,估计清朝的皇帝是看出了明朝皇帝的子嗣不兴的弊端而改之。

嘉靖是人在家中坐,福从天上来,在14岁的时候,就被众人拱着抬进了紫禁城,成为了大明王朝的万人之上的第十一任皇帝。

嘉靖上位第二年,就因为父亲的名号和首辅干上了,也就是扶他上位的杨廷和,其实也很简单,嘉靖就是想让自己的亲爹为亲爹,也就是要追认为先帝,而前皇帝就是皇伯伯了,杨首辅当然不干,于是,嘉靖的第一场战争就开始了。

当然,15岁的嘉靖不愧是皇族血脉,愣是把老杨和一帮大臣弄得没辙,第一局,嘉靖胜。

也许是这一局的胜利,也许是因为自己本非正宗名正言顺的继承,让嘉靖的内心深处深深地留下了一平方米的阴影,就是这一平米的阴影,从此覆盖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面积,一直到死都未曾改变过。

再加上35岁那年差点被几个宫女掐死,所以,对他来讲,没有人是值得信任的,但是,江山是可以托付的。

从《大明王朝》来看,嘉靖对司礼监太监们掌控是绝对的一流,既要用忠实老成且善良的吕方,也要用心狠手辣的陈洪,而且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也是不同的人且相互制衡。

子曰:唯网红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怨。

其实人都有缺陷,你看和珅和纪晓岚每天斗,乾隆也知道和珅是个奸臣,但是,必须得留着,这不是事,是道,道法自然的道。

严嵩的传奇经历自不用说,但是,严嵩再奸诈也还是牢牢地被嘉靖控制在手里,最后褫夺老严的首辅杀小严,在他看来那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当然,对司礼监、内阁以及天下百姓来讲,他一生都在极力地掌控玩平衡,还好,在他快要失衡的时候,上天给他派来了一个愣头青海瑞

在嘉靖生命的最后一年,也就是1566年二月,海瑞把老母和妻子送走,自己买了一口棺材放在家里,然后给嘉靖以贺表形式呈上了一份《治安疏》,让嘉靖大发雷霆,本来是迁宫的起点,这份奏疏却成了嘉靖的终点。

嘉靖看第一遍的时候气得吐出来一口老血,但是,看完一遍后根本停不下来,于是冒着又吐一口老血的生命危险又看了一遍,据说当天看了一百多遍,可见嘉靖的血液之多非常人可比啊。

嘉靖之所以是嘉靖,一定是有非同寻常的地方,前半生的英明,后半生的颓废,但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面对海瑞对自己的批判,虽然痛恨,但是,此刻他的心与海瑞是通的,海瑞说的是条条在理,嘉靖自己自以为聪明无比掌控全局,没曾想到还是被他所信任的体系玩弄了。

他要一件衣服,从他到老百姓那里,就变成了十件百件的成本,他要收一厘的税,到老百姓那里就变成了成百上千了,可见,在他的一念之间,大明机器冗沉的驱动着,加上层层贪污盘剥,最后这些恶名就都到了嘉靖的身上,这是他不曾想到的。

一般的言官都是避重就轻博取直名,还有一类就是只提问题从不给解决方案,为了反对而反对,也让嘉靖烦不胜烦。

尚书·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志,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记》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

今天的贪腐、朝纲不振、国力萎靡、百姓怨言,皆因此而起,所以,奸臣忠臣也是辩证论的一种。

到最后,海瑞so了一下:大臣持禄而外为谀,小臣畏罪而面为顺,陛下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

这里才是海瑞的核心,也是嘉靖皇帝意识到的根本,这也是他们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地方,嘉靖还是能跳出本我来看待问题的。虽然在那个时候很难,这才是嘉靖非同凡响的地方。

从嘉靖45年的二月一直到十二月,嘉靖皇帝可以说被海瑞都气死了,但是,嘉靖最后都没有要杀他,把他留给了隆庆皇帝,因为他知道,那才是他的江山社稷之根本,也是他的历史责任,他还要创造历史。

都说嘉靖皇帝昏庸之至,其实也不尽然,就冲他没有杀海瑞,就能以偏概全,就能证明他在位四十五年成绩,虽然不上朝二十年,但是,大明王朝这部战车还是在他手里稳步前进了四十五年,而且这在大明276年基业16个皇帝中,都算是第一梯队的。

嘉靖活了59岁,排在第三,太祖活了70岁,成祖活了64岁,就按年纪来论功,他排在大明王朝第三位也是实至名归。

嘉靖最幸运的事,就是在他的任期内用了海瑞,到一直被海瑞气死为止,宁愿自己死也没有杀海瑞。

嘉靖死了,牢卒带着酒肉给海瑞吃,海瑞以为这是送行酒,就大快朵颐准备上路,等他吃完狱卒告诉他嘉靖归天了他要自由了,海瑞嚎啕大哭狂吐不已,把吃进去的东西全吐了出来。

可见两人相爱相杀是如此的情真意切。

杨一清接了首辅的位子,但是,只不过是为张璁做了垫脚石,张璁虽然也坏,但是真的有能力,嘉靖干得最好的那些年,就是因为有了张璁的辅佐,而且在首辅的位子上是三进三出,张璁生病了嘉靖都给他熬药端药,可见之重要性。

张璁当首辅时,只有夏言敢跟他对着干,嘉靖就喜欢俩人互掐,所以俩头鼓气,最后张璁还是让夏言干倒了,被发配到南京。

夏言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就把同乡严嵩引入内阁,不曾想严嵩就是个白眼狼,直接要取而代之,趁着夏言的直言让嘉靖很不爽,逮着个机会直接推到闹市斩立决,夏言夫人也被流放。

做官做到这个程度,不得不说夏言真是瞎了眼,严嵩真是心狠手辣,越是这样,越让嘉靖皇帝喜欢得不得了。

徐阶从嘉靖一直干到隆庆皇帝,虽然自己没死,但是也被高拱取而代之,他的儿子因为横行乡里被海瑞斩首了。

对于皇帝来讲,是铁打的宝座流水的首辅,内阁之间倾轧争斗越厉害甚至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皇位才能坐得越稳当,君不见杨廷和拉嘉靖当皇帝,这样的功劳按理说应该是要给铁帽子王的,当年太祖坐了柴家的江山,还给柴家丹书铁券的,但是,还是照样被嘉靖废了,可怜大明第一才子杨慎也遭流放。

接下来的都不必说了,他们的命运和历史注定了是这样或者那样的。

嘉靖皇帝在内阁内部是这样安排,在帝国体系的另一边,司礼监恰恰是制衡内阁和官员体系的核心力量,东厂、锦衣卫的大名相信大明王朝人人闻之色变。

至于商人体系,自古在中国统治阶级里就排在最末,士农工商,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还没有所谓的商业工业体系,但是,商人的本质还是逐利的,正如列宁所说的,资本家为了利益,甚至可以出卖绞死自己的绳索。

商人因为有资本,趁着灾年可以大肆地兼并农民土地还不用交税。商人也知道,自己排名最末,地位最不稳定,所以,有了钱就一定要当官,自己当不了就培养子孙读书当官,也不断地和官员们勾结,形成利益共同体。

在古代读书也是一件费钱的事情,只有有钱人才读得起书,所以,商人、官员、内阁就是一个整体利益集团,而皇帝就只有司礼监、东厂、锦衣卫的力量,这就是最大的党争,一直延续了三千年。

嘉靖是幸运的,但是,他的后人崇祯可就没有他幸运,如果崇祯学会了嘉靖的三分之一,估计大明王朝还能往前蹦跶个一二百年,至少崇祯就不是亡国之君,或许是中兴之帝。

未完待续!

《大明王朝》之二:崇祯的末日

玉姐

2020年1月10日于京通州

更多文章

  • 大明朝为什么亡在了崇祯手里,“袁崇焕之死”是崇祯的“神操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崇祯和袁崇焕的关系,明末风云崇祯与袁崇焕,崇祯与袁崇焕

    很多人觉得正是因为崇祯杀掉了袁崇焕才使得明朝走向灭亡,那么崇祯为什么要杀掉袁崇焕呢?真的是因为崇祯皇帝昏庸无能吗?其实他昏庸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崇祯确实有理由将袁崇焕杀掉。其实崇祯不能说是昏庸,只能说是无能,因为在他即位之后,他就迫不及待的吧魏忠贤给杀了。魏忠贤他虽然把持朝政,但也是阉党的首领,能够

  • 大明开国名将刘伯温,为何要誓死阻拦朱元璋灭掉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当时的刘伯温在知道这一种状况之后,就认真地为朱元璋分析了这样的一种情况,所以说从安全的角度着想的话,朱元璋他就暂时放下了这样的一种想法,并且其实在多年战乱的一种状态之中,老百姓是饱受战争苦难的。那么如果老百姓长期得不到休整的话,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其实也是有着很多的影响的,朱元璋对于这一件事情自然

  • 大将中箭性命垂危,医生束手无策,成吉思汗:把他塞进牛肚子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成吉思汗颈部中箭,成吉思汗中箭快死视频,成吉思汗借助外力成功的事迹

    文/丫头读历史在冷兵器时代,除了刀枪,用的最多的武器就是弓箭了,而如果在战斗过程中被弓箭射伤也是很常见的,加上古代的医疗条件比较差,受箭伤严重一点的,很可能会直接死亡,而就算受伤较轻的,也很可能会因失血过多或者是消毒不彻底,从而引发伤口感染而不知身亡。但是富有智慧的古人们,也在常年作战过程中,寻找并

  • 大富豪沈万三那么著名,他和朱元璋有哪些交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沈万三与朱元璋交集,朱元璋坑沈万三一文钱,钱万三给朱元璋修城墙

    有许多商人的积累的财富可称为富可敌国。这样的人如果不知道为人处世的低调而深藏不露之道,过于高调显山露水,迟早会招来杀身之祸,必然会招致当权者的猜忌。大明朝朱元障年间富商沈万三的结局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生于元朝死于明朝,是个经商奇才。他非常懂得经营之道,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沈家据说拥有的财富顶过大明朝

  • 大宋宫词:刘娥安排婉儿侍寝,皇上得知刘娥心意,当夜宠幸了婉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宋宫词刘娥和林婉儿,大宋宫词刘娥带皇子进宫,大宋宫词刘娥怎么入宫

    刘娥给皇上生下过皇长子,但皇长子不幸夭折了,皇上的很多皇子都没有留住,后宫中子嗣稀薄。刘娥知道皇上心里的愁苦,他也想要皇子,江山无人继承是大宋的悲哀。李婉儿已经被皇上册封为婕妤了,但是她心里有别人所以迟迟没有侍寝。刘娥知道李婉儿的心思,但李婉儿和木易的感情并没有结果,婉儿既然被皇上册封为婕妤了,就应

  • 大宋的80万禁军在靖难之役的时候为什么不出手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真有八十万禁军吗,北宋禁军为何不堪一击,宋朝八十万禁军打不过金军

    从史书来看,当时记载了2只军队,一是步军指挥使何灌率禁军2万禁军驻守黄河浮桥;二是,宦官梁方平带7000禁军驻守浚州(今河南浚县),除此之外没了。而且当时的金兵一来,这27000人基本作鸟兽散,跑得比兔子还要快?就连后来的金军指挥官还问被抓的北宋官员:“闻南朝有兵八十万,今在何处?今何不迎敌?”。也

  • 大宋宫词:看了两集就能发现,原来宋朝人最大的美德就是“纯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宋宫词背景资料,大宋宫词是真实的吗,大宋宫词讲的历史

    爱情来得太突然,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本剧第一集讲述了刘娥和三皇子的故事,三皇子老婆怀孕了,很可能他会因此成为未来的太子,他不服气,是的,他自己不服气,所以去打仗了,刚到那就传来了战死的消息,消息还没被消化呢三皇子自己就回来了,还带着一个女人,这个人就是刘娥!三皇子受伤后被刘娥所救,两人渐生情愫,很快便情

  • 大宋宫词刘娥封后服装造型获好评,网评:服化道符合宋代古韵质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宋宫词刘娥大肚子,大宋宫词刘娥赵恒吻戏,大宋宫词女子服装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刘娥升职记告一段落,三年的光阴,终于走到了封后的位置,他人的百般阻挠,这其中的艰辛在旁人看来都是很重的,一步一步的经营。大宋宫词的女性群像真的很棒,每个女性角色都各自有各自的特色,彼此之间的惺惺相惜、包容理解的感情就更令人动容。刘娥封后了,都很还原了宋代画作,可见剧组在服饰上也是

  • 大宋宫词刘娥和赵恒的人生:幸好是你,再多风雨也能扛过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宋宫词赵恒与李婉儿,大宋皇帝赵恒和刘娥,大宋宫词赵恒和潘玉姝亲吻

    剧中,刘娥是赵恒继潘氏和郭氏之后第三任皇后。刘娥本为蜀地孤女,自幼父母双亡,成为歌女。刘娥很小的时候,就嫁给了龚美,后被献给当时还是皇子的赵恒。赵恒登基的后期,刘娥逐渐掌握的权势,结交外朝朋党,将反对她临朝之人一一击败。而胡适总结其一生,更是赞誉有加:章献刘后乃是宋史上一个很有才干的妇人。真宗晚年,

  • 大发现!明朝一两银子够五口人吃一个月,能买的东西超乎你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一两银子价格表,明朝时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明朝五十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如果加上应酬每年最低100两,多的有好几百两。一个农户家庭5口之家每年吃粮需要13两银子,再加上油盐醋茶每年需要20两银子。一个农业劳动力国家给15田地和2亩疏地,还给耕牛个农具。农业税是每亩一斗米,一斗米是19斤。商业税更低,3.3%后来万历降到1.5%,年营业额40两以下免税。明朝房子需要多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