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无头案 谁取了皇帝的项上之首 传说是一位女侠干的

雍正无头案 谁取了皇帝的项上之首 传说是一位女侠干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076 更新时间:2024/1/26 8:56:14

日出东方,举哀之声传出皇城震天动地,八百里加急流星马报遍及全国:雍正皇帝已经仙游西方极乐世界,刚刚驾崩了!

这年,是1735年,在中国的刑法史上,又多了一桩悬疑命案:雍正无头案。

雍正皇帝入殓之时,尸体上的头是用黄金刻就的,这位不可一世的皇帝,的的确确是无头而亡的。那么他是怎么死的呢!头又上哪儿去了呢?是谁,竟有能力深入禁宫,取了皇帝的项上之首呢?准确的答案,应该说,至今尚未有!有的仅仅是推断和猜测。

说起来,清世宗雍正皇帝,算得上是个能人,但也的确是个恶人。他是中国一代圣君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因为过于能干,做事也比较极端,所以康熙皇帝从来就没想过要把皇位传给他。然而康熙皇帝死后,竟传出遗诏,让雍正当上了皇帝。据说,是雍正串通尚书隆科多,篡改了遗诏,将原遗诏的“传位十四子”字样,改为了“传位于四子”。问题是这个在“十”字上加一横,一勾的解释似乎绝妙,然而又有人提出,“于”字在当时并无“给”的意思,如果雍正真的要改遗诏,那得把“十”字改成“於”,这显然是很不容易的不过也有人认为,“于”有“达到”的意思,如果将“传位于四子”,理解成康熙皇帝考虑继承权,从大太子考虑下来,想到第四子时才定下来,那么“达到”一下,似乎也通。不管怎么说,康熙皇帝生前的确是更看重十四子,而雍正上台之后,却大杀皇族亲贵,包括“十四子”,想想,如果雍正心中无鬼,又何至于此呢?

有这么一种说法,“雍正无头”,就和他篡改遗诏,登位后杀亲贵有关。不过,更有权威的看法是,这主要是和“文字狱”有关,杀他并取走了头颅的,是一个汉人,一个女子!

所谓“文字狱”,是指清朝初期,明朝遣留下来的知识分子,通过文字形式,比如写书、写诗,来号召“反清复明”,从而遭受到清朝统治者的镇压。有这么一个民间传说,比较具体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有个秀才在读书时被窗外吹来的清风打扰,风把书页吹得乱翻,于是他随口吟了两句诗,说:“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便使他被杀了头。据讲“清风”是暗指清朝,“不识字”是讽刺满人没有文化。而这位秀才因此被含冤杀头。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史实上,清初最著名的“文字狱”案例是康熙二年,浙江湖州豪富庄廷出资刻印了朱国桢编写的《明史》,还请人增补了明末天、崇祯两朝的事情,其中有不少指斥满清政府的文词。结果,案发时,虽然庄廷铺已经死了,还是被“开棺戮尸”,而书的作序者、刻印者、校阅者、售书者、藏书者被杀了七十二个人,充军者则有几百人。另外还有戴名世的“《南山集》案”。戴名世是清朝进士,翰林院编修,他的《南山集》是一本涉及人物、事件、哲学、风光……等多方面的文论集,其中不少“愤世嫉俗”之作。康熙政府以其中有“南明之王年号”而将戴名世下狱处死,此案还牵连了好几百人呢!

康熙如此,到了雍正,“文字狱”搞得更加起劲,算得上“有过之而无不及”。雍正四年,“雍正无头”,就在“文字狱”中闹起来了。事情出于礼部侍郎查嗣庭出任“江西考官”,他给书生们出的“八股文”考题是:维民所止。被人上告,说“维止”二字是“雍正无头”。而查嗣庭的后台还是和雍正一块儿篡改遗诏的隆科多,但此案一犯,连隆科多能不也保他,结果,查嗣庭便锒铛下狱,并被折磨死在狱中,而且还要死后“戮尸”。

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浙江才子吕留良

吕留良有极强的“反清意识”,他反清主要是反对专制政治、主张君臣的关系应当如朋友一般;又主张要严格“华夷”之别,对抵抗外族侵略的“攘夷狄”,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是“最高的道德标准”。这种思想当然对刚刚以满族力量统治中国的清朝不利,于是雍正就写了《大义觉迷录》,其主要内容是强调“华夷无别”,认为古之圣君舜是“东夷”人;文王则是“西夷”人;满族和舜、文王一样,虽为“夷”,也一样可以很好地统治“中华”。可吕留良并未满足于“论战”,他联络了黄宗羲,高斗魁等人,秘密结社,以图武力复明,可他们的力量毕竟微薄,雍正政府一镇压,便土崩瓦解了。吕留良让家人散布他“已死”的消息,而实际上削发为僧,躲了起来。然而他的徒弟曾静等人却不死心,不但到处宣传他的思想,还实实在在地去策动川陕总督岳钟琪武装暴动。结果被人告发,死了上千的人。

此时,吕留良倒是真的病死了,可雍正还是下诏“夷灭”了吕留良的“九族”,还挖出了吕留良的尸体,进行了“戳尸”。然而,雍正想不到的是,吕留良有个孙女,叫吕四娘的,她只身逃出了“夷灭”的血网。她被吕留良曾经为僧的寺院中的高僧所收留,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训练,细致而周到的准备,终于以“血碟子”杀了雍正,取回了他那颗高贵而血腥的头颅。

据说,“血碟子”是由一个装在黑布套中的利刃环组成的,它有一根绳子能拉动机关。使用时,可以像鱼网一样被撒开罩到人头上,然后一拉绳子,人头就落在黑布套中,可以立刻带走了。当时,吕四娘是化妆成宫女,潜入乾清宫的厕所之中利用雍正上厕所之机,从粪道中钻出来,以“血碟子”取走了雍正的人头,又从粪道中逃走的。

当然,这种说法并不见于“正史”,仅仅只是“野史故事”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雍正死后,原先一直使用北方式的“粪道型厕所”的清宫,一律填了粪道,封了厕所,而改用南方式的马桶了。

更多文章

  • 大清后裔,姓爱新觉罗,从不拍清宫戏的她,却为刘德华破了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德华爱新觉罗氏后裔,爱新觉罗家族全史,爱新觉罗载湉

    或许,仅仅是一个姓氏——爱新觉罗。“爱新”在满语中是“黄金”的意思,或许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也不会想到,自他创建后金起,仅仅由其六位叔伯祖父以及他们的二十二个儿子组成的家族,直到清朝溥仪。历经296年的繁衍生息,有着爱新觉罗血统的子子孙孙们已经高达三四十万人。而此次的主人公,是一位爱新觉罗姓氏的

  • 大清光绪帝的三个女人:没有得到的爱,老天会用另外的方式还给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光绪帝穿寿衣照片,经典传奇悲惨的光绪帝,光绪帝

    不过,晚清的一位皇帝却例外了,他的妃子不仅少而且丑,他就是光绪帝。1.隆裕皇后隆裕皇后长得并不好看,照片看起来马脸高额,瘦弱驼背,性格也很软弱。这样一个人,是如何当上皇后的呢?当然是因为高贵的出生,她是慈禧的亲侄女。虽然贵为皇后,可是对任何人都是唯唯诺诺的,什么也不敢多说,就是对下人也不敢大声呵斥。

  • 大清已经灭亡,可为啥还有人在守皇陵?有工资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灭亡后怎么守皇陵,大清皇陵视频大全,大清皇陵私家相册

    从溥仪正式宣布退位的那时起,大清名义上真正灭亡,那年,便是公元1912年。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这是在他父亲雍正以及爷爷康熙的基础之上,发展盛世的。乾隆帝先后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极力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在此阶段,汉学得到稳固而又快速地发展。朝代兴盛强大,百姓安

  • 大清灭亡后,留下漂亮的宫女为何没人愿意娶回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之中的女性,她们在出去之后很有可能由于个人的身体并不是很好,那么没有办法生儿育女。再加上在宫中生活的时间比较久之后,再一次回到最开始的那种生活,很有可能会出现难以适应的一个状况。其实当时在清朝真正的结束统治之后,很多的宫女她们就接到了遣散费,那么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中,而这些宫女

  • 纣王的王位得到的有些偶然,但也注定了商朝的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朝纣王简介,商朝纣王是姓殷吗,商朝纣王戴的什么冠

    于是,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人,便上奏立寿王为太子。后来,帝乙驾崩,寿王接替王位,而寿王也既是我们现在经常提起的纣王。纣王作为帝乙的第三子,封神演义里描述他之所以得到王位是因为托梁换柱,商容等人上奏立纣王为太子。但是,据吕氏春秋中记载,纣王之所以得到王位,是因为商朝时期的礼法比较特殊。当时纣王

  • 殷商曾在某个地方布置了十万大军,为何纣王至死都没有征调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殷商纣王组织架构,殷商玛雅征服史,福建人是殷商后裔吗

    商代前期多次迁都,到盘庚在位时,定都于殷,并固定下来,从此商朝也称殷朝。商朝建立后,从仲丁到盘庚的一百多年间,商朝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诸子弟争相代立的长期王位纷争。商朝历史进入中衰时期。为摆脱政治动乱和灾害困扰,商王先后五次迁都:仲丁自亳迁于嚣(今河南荥阳);河亶甲自嚣迁相(今河南内黄);祖乙居庇(今

  • 殷商灭亡,十万精锐部队消失无踪,两千年后在美洲大陆发现踪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殷商的灭亡图片,殷商人是怎么去的美洲,殷商遗民东渡美洲小说

    商朝灭亡后,留驻淮夷的十多万精兵由能征善战的将军攸侯喜率领,从此消失无踪,再也没有出现过,历史资料均无记载,成为千古之谜,不过两千年后,考古专家在美洲大陆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在美洲文明之母奥尔梅克文明遗址拉文塔的祭祀中心的地下,出土了十六尊翡翠雕像,雕像的面孔形似中国人,且头颅都是高长头,而这种高长头

  • 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周夔纹铜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周夔凤纹,天津博物馆馆藏文物,云纹铜禁简介

    笔者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件文物。这类青铜器从造型上看很像一个炉子,所谓“铜禁”,是一种周代礼器,是用于承放卣(yǒu)等酒器的器具,而这种与喝酒相关的器皿之所以叫做“禁”,是因周代统治者认为,商之所以失天下,是与其嗜酒有关系,故而得名为“禁”。所谓“夔纹”,指的是一种形似小龙的纹路,夔现在用的第五套人民

  • 为什么夏朝的文字至今尚未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目前,中国的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商朝之前的许多城市遗址,例如良渚遗址、二里头遗址、陶寺遗址等,但是这些遗址没有发现文字,最多只是发现了一些简单的符号,许多人认为,没有发现文字,就不能算夏朝。但是,夏朝真的有文字吗?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现在我们见到的甲骨文,基本都是殷墟发现的,而殷墟的甲骨文是象形文

  • 大秦赋论功行赏:楚王芈启任秦相?赢係升无权太傅?李斯空空如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不论是古代战争后,还是现代职场竞技,只要取得了成绩,总是要开会表彰的。这样对人心产生的积极效果非常有激励作用,可别小看这些面子工程,做好了?可是能够起到企业员工精神持续兴奋的作用。前廷尉隗状与昌平君芈启进爵两级,为秦国的左右丞相!将军王翦晋右更爵,赐弓矢。李信、王贲、蒙恬晋五大夫爵,官拜副将军。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