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为何废掉长子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看李承乾的所作所为就知道

唐太宗为何废掉长子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看李承乾的所作所为就知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485 更新时间:2024/1/21 20:55:29

唐太宗和长孙皇后非常重视对李承乾的教育,给他请最好的老师来教他。随着年龄的增长,唐太宗有意无意地训练儿子处理政事的能力,一开始李承乾也是虚心学习,态度恭敬,唐太宗一心一意地想把他培养成合格的皇位继承人。

不过不知为何,李承乾开始变得叛逆起来,他的变化是从长孙皇后去世之后开始的,那是公元636年(贞观十年),李承乾17岁。6年之后,唐太宗就废掉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其实唐太宗废掉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李承乾多次犯下重大罪过之后,唐太宗才最终狠下心来废掉他的太子之位,那李承乾到底做了什么事?

一、养男宠

作为大唐王朝一代帝王唐太宗的长子,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李承乾私养男宠,这种令皇室颜面扫地的事情竟然发生在太子身上,以至于荒废了读书学习,唐太宗得知后大怒,下令处死了男宠,这是李承乾对父亲唐太宗产生怨恨的开始。

二、刺杀老师

由于李承乾叛逆,不听劝导,他的老师经常在唐太宗面前告状,令李承乾心生怨恨,起了杀心。李承乾派了太子东宫的杀手刺杀自己的老师,但刺杀失败了,唐太宗下令彻查,证实是李承乾所为,此事令唐太宗开始对李承乾不满,但唐太宗仍然相信可以把儿子教导好,不负长孙皇后临终遗言。

三、刺杀同母弟魏王李泰

魏王李泰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嫡次子,在唐太宗诸子中排行第四。因李泰的才学和品德比李承乾更胜一筹,又是长孙皇后所出,所以唐太宗同样非常宠爱李泰,所以李承乾很忌恨这个亲弟弟,同样李泰也看不惯兄长的恃宠娇纵,兄弟因此交恶。李泰看得出来父亲对兄长不满,于是产生了夺嫡之心,李承乾得知后又派出杀手刺杀弟弟,可惜又功亏一篑。唐太宗得知是李承乾所为,非常愤怒,他动了要废掉李承乾的念头,但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作为一个父亲,他不想这么多年花在儿子上的心血全部白费,他对这个儿子仍然心存希望。

四、起兵谋反

这是唐太宗废掉李承乾的真正原因,公元642年(贞观十六年),李承乾勾结汉王李元昌(唐太宗七弟)、驸马杜荷(唐太宗女儿城阳公主的丈夫)、侯君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等人,起兵谋反,企图先下手为强逼唐太宗退位,然后自己当皇帝。

但很可惜,事情败露,唐太宗对李承乾痛心疾首,下令处死了相关人等,但对于儿子李承乾,唐太宗下不了杀心,他曾经问文武百官,该如何处置太子李承乾谋反,文武百官无一人敢回答。按照大唐律法:谋反必死,但唐太宗最后还是不忍杀子,下令废掉他的太子之位,流放异地,改立第九子,也是嫡三子李治为太子。两年后,李承乾在流放地抑郁而死。

看到李承乾的所作所为,尽管唐太宗非常宠爱长子李承乾,但也不得不废掉他的太子之位。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安邦定国王审知,爱国爱民知贫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安邦定国,五代十国后梁历史记录,安邦定国平天下下一句

    下面看娱姐慢慢道来,闽太祖王审知是当今河南固始人,王审知的家庭是十分贫苦的,父亲终身是个农民,在唐末时期,王审知和他的兄长一起参军,王绪听说王潮的兄弟十分英勇,便将王审知召入军队之中。跟着娱姐一起来看一看王审知之后的发展。王潮杀了王绪,然后军队的人便推举王潮为军队首领,王审知犯了过错,王潮对王审知进

  • 五代十国,这个皇帝建立了一个国家,却死在一碗乳汁上,真憋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五代十国最荒唐皇帝,穿越五代纵横十国,十国为何抗衡不了五代

    五代十国,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皇帝,是后唐王朝的建立者李存勖,但是,开的了国,却守不住成就,最终死在了一碗乳汁上,真的憋屈呀!李存勖的父亲是唐末李

  • 秋和即将出宫,恋情却被曝光,只能被赵祯困在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祯最爱的五个女人,宋仁宗赵祯为什么无子,赵祯的女儿福康公主

    当初陈熙春出现的时候,还以为赵祯从此以后应该再也不会真心真意的爱任何一个女子,毕竟陈熙春是他的白月光,这个女子有才华,有见识,最重要的是个赵祯两情相悦,然而在送走陈熙春之后,他虽然低落过一阵子,可是这种情绪在见到曹丹姝之后便不再有了,只可以曹丹姝和其他女子不同,即便心中对赵祯有爱,也不愿主动争宠。于

  • 清平乐:如果现实里遇到宋仁宗这样的老板,那可真是三生有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仁宗和清平乐谁厉害,清平乐宋仁宗赵祯,清平乐宋仁宗有妹妹吗

    在不少观众的印象中,宫廷剧里的皇上都是威严又有心机的,最重要的是有手段,臣子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都可能脑袋不保,但是在《清平乐》中这个皇宫内第一老板却看起来一点脾气都没有,甚至有人开玩笑:如果现实中遇到这样的boss,那真是三生有幸!第七集中宋仁宗听着台下大臣讨论立后一事,听到自己打瞌睡,醒来觉得口

  • 清平乐:宋仁宗为了徽柔利用宗实,韩琦明了,司马光却不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平乐韩琦宋仁宗,清平乐中宋仁宗的真面目,清平乐韩琦人物原型

    最新的剧情中,因为官家宋仁宗不忍心看着女儿徽柔因为怀吉日渐消瘦,故召回怀吉。并且在公主府失火之后,允许怀吉回到公主府,随侍徽柔左右。同时准许驸马李玮的请求,纳徽柔身边的宫女嘉庆子为妾。这本是最好的结局:李玮可以和喜欢他,敬爱他的女子过上平凡的夫妻生活,生儿育女;徽柔也可以如愿和怀吉长相作伴。可是以司

  • 清平乐:太后刘娥还政宋仁宗后,却为什么非要穿衮服祭祀先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大概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吧,年少的赵祯披着清晨的曙光,骑着马,一路狂奔到皇陵。他想看看生了自己却又无法抚育自己的那个孤苦的女人,他想尽一点孝心,于是他赶到了皇陵。皇家的陵院,总是建立在这高山群岭间,人迹罕至。此处的风,甚至都带着清冷的味道。年少的赵祯知道,紧闭的朱门后是自己的生母,但他终究是没见到啊。门

  • 清平乐:包拯上线,溅了仁宗一脸唾沫,可观众更在意的是他的额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平乐仁宗包拯,清平乐大结局仁宗遗诏,清平乐电视剧有包拯吗

    仁宗同意让张尧佐担任宣徽使,可是朝中的大臣们不同意,大部分臣子们都认为张尧佐德不配位,是无法担任宣徽使一职的。再有就是仁宗实在是太宠爱张妼晗了,这将会是未来后宫干政的隐患。不过仁宗在宣布完“任张尧佐担任宣徽使”这个消息后,就散朝了。于是那些反对的大臣们就跑到了殿后找仁宗进谏。其中带头的就是大名鼎鼎的

  • 清平乐:包拯再上线,被仁宗“耍”得团团转,仁宗总算扳回一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平乐中仁宗最新消息,清平乐包拯溅了仁宗唾沫,清平乐包拯第几集出场

    事情的起因主要是包拯这边,他一直进谏说担任三司使的官员是如何的不称职,应该换掉。从前任三司使到现任的三司使,两届三司使的官员都因为包拯的进谏被仁宗给外派出去了。既然包拯觉得这个三司使不称职,那个三司使让他不满意,于是仁宗决定让包拯来担任三司使这个职位,这样包拯总不会有再有什么意见了吧!包拯听到仁宗打

  • 清平乐:仁宗最信任的,把仁宗看得比朝政重要的晏殊,下线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晏殊和仁宗的视频,清平乐中的晏殊是最聪明的人,清平乐宋晏殊注音版

    范仲淹、富弼、韩琦都绝对是称得上是宋仁宗时期的能臣,因为他们是真的心寄万民。可是他们也只是想着百姓而已,作为宋朝的臣子,他们却忘了考虑仁宗。宋仁宗期间的臣子们,要么是把朝政放在第一位,要么是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却很少有人会考虑仁宗会想什么,会做什么,需要什么。但却有一个人,在他的心中是把仁宗放在

  • 《水浒传》十大步战高手,石秀上榜,林冲仅排第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石秀上梁山,石秀个人简介,石秀杨雄孙立谁厉害

    石秀绰号拼命三郎,论拼劲和狠劲不次于行者武松,因此石秀也有“小武松”的称谓。石秀机警,多次接受深入敌后探查敌情的任务,而且也能识破人心。跟石秀相比,杨雄就显得有点傻白甜。《水浒传》里,石秀的经典之战就是孤身一人在大名府劫法场救卢俊义。虽然石秀寡不敌众被擒获,但他的勇气和胆识确实是令人钦佩的。石秀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