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玩好之物,以古为贵”,漫谈为何说赝品是明代士大夫的刚需?

“玩好之物,以古为贵”,漫谈为何说赝品是明代士大夫的刚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880 更新时间:2024/1/3 0:53:24

明代时,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制造赝品的高潮,市场上突然出现了许多的赝品,赝品的数量远远多于以往的时代。这就不禁令人感到特别好奇:

会在明朝的这个时候出现制作赝品的高潮呢?本希望通过简单的介绍,使读者们对这一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赝品字样

这股制作赝品的高潮,出现在明朝的中后期,当时制作赝品的速度与效率都十分之高,甚至出现了画家早上作好画对外展示,下午就已经有人临摹出了画家的画作,十天之后便可以在市场上普遍地见到各种赝品的情况,所谓"片缣朝出,午已见副本,又不十日,到处有之,凡十本者",可谓十分猖獗。而我们要了解这种情况为何会出现,首先需要对明代对于书画古董的喜爱情况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阶层对于书画和古董来是有着追求的。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士大夫阶层由于其较高的文化水平天然就比较喜欢古董和书画这类具有较高文化和历史价值的东西,同时也因为书画和古董是能够显示自己品味和学识的一种很好的工具。一位古代的士大夫如果邀请客人到家里做客,那家里必然要在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摆上几件显示自己文化修养的书画或古董,双方还可以就此进行一番热烈的交流,可以说书画以及古董既是展示文化水平的工具,也是促进双方交往的工具。

明朝中后期的士大夫们

当然,这种在家中收藏古董和字画的士大夫数量是并不多的,因为收藏古董和字画是需要一定的经济水平的,往往只有官阶比较高的士大夫才有经济能力在家中摆放古董和书画,一般的官员或是读书人基本上是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但这不代表这些不具备经济能力的士大夫就不喜欢古董和书画,正如上文所说的,这是显示自己学识的一个绝好的工具,因此,即便这些士大夫无法拥有古董,但必须要懂得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与自己的同僚和朋友进行交流。

而到了明代的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思潮开始发生转变,社会上的百姓包括士大夫阶层对于经商的态度都变得更加宽容了,许多百姓甚至官员都开始将经商作为自己的副业,以此赚取额外的收入。这就带来一个后果,那便是士大夫阶层,特别是居于江南等比较富裕的地区的士大夫阶层的收入普遍得到了提高,许多人便因此有了经济基础去购买古董和字画。正因为如此,在明代时,士大夫阶层内部追求古董和字画的数量和比例开始不断上升,古玩书画几乎成为了士大夫阶层显示身份的标配。

明朝中后期经济的发展下的繁荣景象

除了士大夫阶层普遍喜爱古玩字画以外,明代的古董界还有一个与以往历朝历代都不同的特点,那便是喜爱当朝的文玩字画。读者们应该都知道,古董之所以价格昂贵,除了其文化价值高之外,还是因为其历史很长,往往历史越长的古董价格越高。因此,喜爱古董的人一般都是更加喜爱历史长的古董,而相对不会那么喜欢历史近的文玩。然而,明代的文玩收藏者们对于本朝的文玩也是十分喜爱,本朝的许多文玩的价格甚至与年份久远的古董相同,所谓"玩好之物,以古为贵,惟本朝则不然,永乐之剔红,宣德之铜,成化之窑,其价遂与古敌"。

这些特点是明代的文玩收藏中所特有的,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导致了明代的作伪特别猖獗,至于具体原因为何,下文会更详细地为读者们解读。

明朝时期盛行的字画等

赝品猖獗的原因

上文提到,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士大夫阶层相对于前朝来说普遍要更加富裕,因此也就更加有经济实力去追求价格昂贵的古董文玩。实际上,除了士大夫阶层之外,社会上还有一个阶层对于古董文玩是十分喜爱,并且着力追求的,这个阶层就是商人阶层。

由于儒家传统文化中"重农抑商"的倾向,导致一直以来商人虽然拥有大量的钱财,但社会地位一直不高,相反是许多钱财不多,但好读圣书的读书人成为了社会地位极高的阶层。在这种情况下,读书人,特别是其中的士大夫阶层是掌握了整个社会的话语权的,什么是阳春白雪,什么是下里巴人,实际上全看士大夫阶层的喜好,而士大夫阶层普遍喜爱古董文玩,则使得古董文玩成为了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重农抑商下的文人们偏爱儒学文化

商人们在掌握了金钱之后,最想做的事情便是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在当时提高社会地位最好的办法便是进入士大夫阶层,因此,许多富商的后代往往是以读书做官为目标的。而对于这些商人来说,想要读书科举之后进入士大夫阶层实在是太过困难,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便只能努力跟士大夫结交,而古董文玩就成为了结交士大夫阶层的一个最佳工具。

商人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购买昂贵的文玩,购买之后,便可以邀请当地有头有脸的士大夫和读书人到家中来一起品鉴观赏,一来二去的,双方的关系便也就很容易建立起来了。因此,明代的商人们对于这些古董文玩也是有着强烈的追求的。

街道下的商人们

但是,这个润笔费是并不高的,当时有一些名气的书法家或画家替人润笔,大概可以收取一钱银子,大概可以购买几十斤的大米,虽然看似也不少,但这毕竟不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收入极其不稳定,而普通的读书人,替人润笔则大概只能收几分银子,根本就不够糊口。

而制作赝品的收入要远远高于润笔费,那些古董文玩爱好者们,看到喜欢的古董甚至愿意花费数百金甚至数千金来购买一幅珍奇的书法作品,这样的价格可能需要一个普通的读书人替他人写几万副字才能赚回来,收入根本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当时一些有这方面才能的读书人自然也就动了歪脑筋,希望以此来赚取钱财。

古代著名字画

谈到这读者们可能会感到奇怪,难道当时的社会或官府不会谴责和处罚这种作伪的行为吗?实际上,当时的社会风气对于作伪反倒是比较宽容的,明代有人记载过书画大师文征明对待赝品的态度:伪为公书画以博利者,或告之公,公 曰:彼其才艺本出吾上,惜乎世不能知;而老夫徒以先饭占虚名也。其后伪者不复惮公,反操之以求公题款,公即随手与之,略无难色"。

这位书画大师甚至认为作伪者的水平要高于他本人,他本人只是徒占虚名,这种宽容态度实在是令人惊讶。除了艺术家本人对待赝品的态度宽容之外,买到赝品的人大多也不会追究作伪者的责任,因为这些古董爱好者认为是自己眼力不够才买到赝品,是自己的能力不够导致买到了赝品,而并非作伪者的责任,因此,应该感到羞愧的是自己。这种在今日看来有些特别的想法也造成了当时的古董爱好者们对于赝品不会特别追究,而是宽容以待,这也就从反面又促进了赝品的制作和流行。

未知真伪的字画

结语

明代赝品大流行的现象,首先是由于需求的增加,从士大夫到商人普遍都喜爱古董文玩,导致明代对古董的需求激增,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而读书人相对拮据的生活以及作伪的高收入又使得他们原因铤而走险,最后,当时社会对于赝品相对宽容的态度也纵容了赝品的产生。

从这一事件中我们还可以窥见明代社会的一些特点,比如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士大夫阶层和商人阶层普遍财富的增加,进而使得他们有富余的钱财可以追求古董文玩这些相对高端的消遣娱乐。 明代社会的思想也是相对宽容的,这也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赝品的流行看来令人惊讶,但实际上细细分析之后,其背后都有着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分析,窥见当时社会的特点和趋势,这不失为历史研究中一个特别的路径。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等。

更多文章

  • 曾经砸缸救人的司马光最后如何了,司马光除了砸缸救人之外还有什么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光砸缸当时司马光是怎么想的,司马光砸缸的司马光最后怎么样了,司马光砸缸写了司马光的什么品质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为北宋呕心沥血,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在朝廷之上了。在公元1086年因为生病去世了,死的时候68岁。司马光最出名的事件就是砸缸,但其实他在学术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就像大家现在都知道的史书《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司马光除了在政治上的贡献之外,他最令人钦佩的地方就是真的做到了一生一

  • 曾秉正被罢官后无盘缠回乡,为什么朱元璋还要处罚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因为曾秉正穷得一点儿盘缠都没有了,只能够把自己四岁的女儿给卖了来换取盘缠。这件事情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非常生气,他不明白曾秉正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他当官这么久,都没有俸禄的吗?于是,朱元璋就认为曾秉正的这个举动就是想要羞辱他,故意给他难堪的。所以,又派人将曾秉正给抓了起来。不过据说这次朱

  • 曹丹姝因新婚之夜的事情生气,赵祯主动认错,带曹丹姝出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丹姝和赵祯恩爱,曹丹姝是不是小时候认识赵祯,赵祯和曹丹姝什么时候在一起

    宋仁宗在位期间也曾与很多女子产生过感情,对他影响最大的要属曹丹姝、张妼晗和苗娘子。苗娘子是宋仁宗的青梅竹马,虽然她从来不刻意争宠,但是宋仁宗的长子和长女都是苗娘子所生,由此也可以看出,她即便不争不抢,宋仁宗依然把她看得很重要,不过她的两个孩子命运都不太好,儿子刚三岁就去世了,女儿最后也被婆家折磨疯了

  • 宋朝无长城?看完《长城》较个真,饕餮入关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饕餮长城简介,历史上的宋长城,长城饕餮之战完整版

    我们先来说,为什么《长城》电影里边的朝代是宋朝。军队的服饰就不说了,因为老谋子在这一点上好像也不是太仔细。主要认为该片背景是北宋的,因为都城是汴梁。东京汴梁,是北宋国都所在地,前朝和后朝,都名字不符。确定了是北宋,那另一个问题就来了,这是北宋的什么时期呢?片中有一个显著的剧情,皇帝非常小,是TFBO

  • 宋代男子都得戴花?给《知否》男主人公p上花,小公爷意外好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最近播出的电视剧《知否》当中,人物的造型、文化风俗也完美的还原了历史背景。像是宋代人们爱玩的投壶、打马球、蹴鞠等,都在剧中有所体现。但是宋代的一个经典的习俗,男子戴花在剧中却没有体现。在如今的社会观念里,男子的头上戴一朵花,看起来娘里娘气的,非常不美观。而在宋代就不这么认为了,在北宋时期,男人出门

  • 宋仁宗与曹丹姝大婚之日,都玩起了“双标”,不愧是夫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丹姝离开宋仁宗,宋仁宗个人资料,宋仁宗赵祯皇后曹丹姝画像

    曹丹姝知道自己要成为皇后,嫁给自己喜欢的人,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可是曹丹姝不知道的是,她高兴得太早了。之前的剧情也说过,宋仁宗从韩琦那里听说曹丹姝样貌丑陋,就真的信了。所以在与曹丹姝成婚的当天,是百般的不情愿,能拖一会是一会。但该来的总会来的,宋仁宗还是穿上了新衣去迎娶曹丹姝。既然结婚的事情由不得自己

  • 在柴进府上,宋江为何要与落魄的武松结为兄弟,其实原因很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柴进和武松,武松在柴进庄上避难,武松怎么到的柴进府上

    其一,宋江此人眼光独到,看出武松非一般人物,将来必将能成就一番事业。宋江被人们称为及时雨宋江,并非徒有虚名,虽然他的武艺不高,而且身份不高,宋江只是郓城县衙的一个押司的小吏,宋江能靠这样不起眼的工作,在郓城县混的风生水起,赢得如此大的名气,可见宋江为人做事的手段,后来宋江之所以能当上梁山的老大,其实

  • 宋江越看越肝颤:梁山十大高手有七个盼招安,真打起来鲁智深武松就危险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把招安之过全归于宋江,显然不是完全公允,这是因为宋江也曾“有志图王”,还“敢笑黄巢不丈夫”,但是一百单八将齐聚梁山之后,宋江发现不招安恐怕是不行了,他坐在头把交椅上往下看,越看越肝颤:梁山十大高手有七个盼招安,鲁智深和武松的处境也很危险!宋江是个有能力的坏人,这个评价要从两方面来看:如果没有能力,就

  • 耶律大石是怎样带领着辽朝余部席卷中亚,又建立西辽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辽朝耶律大石是谁,耶律大石女儿,西辽耶律大石完整版

    在他供出辽国天祚帝的行踪后,金国把大石和他的儿子释放。大石回到辽天祚帝分边后,天祚帝不能原谅大石对自已的背叛。也不接受大石养兵以待天时的谏议。大石害怕自己告密一事败露。于是率二百骑兵逃到辽国西北边境的可敦城。利用自已王室身份和军中威望取得支持。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大石已拥有十余万精兵良将,仍拥天祚帝为正

  • 兵败被俘投降契丹的宋朝将领,为什么后来还受到了宋真宗的赏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为什么打赢宋真宗,宋朝抗辽是什么时候,宋朝抗辽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黄继忠,他从宋真宗当藩王的时候就一直跟着他,因为他为人比较谨慎,并且做事也非常的好,所以说宋真宗就非常的宠他。一切当宋真宗继位的时候,升了他很多次官职,谁料在咸平六年的时候,契丹一路向南侵略宋朝,然后他就被派遣去增援边关。然后他刚到康村,就和契丹人进行了大战,刚开始的时候占据了一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