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做人,凡事留余地

曾国藩:做人,凡事留余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682 更新时间:2024/1/20 3:06:28

曾国藩讲“凡事留地,雅量能容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情况之下,一定不是讲讲而已的。有的人觉得他是忍气吞声,在一味的退让,但是实际上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特别了不起的清醒之人,他的字体现了他的豁达乐观,也蕴含了中国民族的传统精神。

那么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凡事留余地的目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其实我们每天都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每天都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事,总有一些事情会让自己烦躁无比,或者刚好踩在了自己的底线上。之后的说话、做事可能就会变得激进,或者不考虑后果,而做出一些不留余地的行为。

很多时候做出那些不留余地的行为之后,大家都或多或少会感到后悔,但是在做的时候又完全不能静,也不能够静下来思考到底应该做些什么。毕竟,在暴怒的情况下,想要思考清楚再行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做不到的。

再说了,很多人就算是当时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为,做到在行动的时候留有一定余地,但是心里面可能还是不服气的。

所谓雅量,就是要从心里面真正的放下那些矛盾和纠纷,不再过分的在意。“宰相肚里能撑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心里面的放不下,行为上再大度也是白费的。

人要想真正有一个雅量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不够豁达乐观的人,永远都会觉得世界不够公平,不够美好,心中永远在斤斤计较。这样的人就没有所谓的雅量,在能够打击他人的时候一定不会留有余地,在自己遇事的时候也一定容不得别人。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好像在行为上对他人有些忍让就可以了,但想要真正做到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内心要足够强大,能够平和乐观的面对很多事情,才能在遇见让自己烦躁的事情的时候放平心态,不要把很多事情做得太绝对。

爱迪生在发明灯泡的时候其实是走了弯路的,在他无数次的试验后,终于创造出了一次灯泡,但是他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就叫助手先拿到实验室去,结果助手却不小心把灯泡打碎了,也就害的爱迪生需要从头再次研究。

如果是我们普通人的话,早就暴跳如雷,破口大骂了。但是爱迪生呢,他原谅了助手,甚至在百般研究后又创造出灯泡的时候,再次让助手去拿灯泡。

别人都觉得不够稳妥,都认为之前助手已经打碎了一次灯泡,怎么能够放心再让他经手。但是爱迪生说他已经原谅了,不光是说说而已,真正的原谅就不会在意到底是不是第二次。

爱迪生的行为才是真正的雅量,是从心底选择了原谅,而不是表面上说说而已。虽然很难,但那就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和目标。

其实从一个很现实的因素来讲,我们在社会中的生存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中,留一点余地,也是为了日后好相见。

毕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情况也是很容易就会发生的。今天你能够对他完全不留余地,但保不准明天你的事情就是他说了算了,那个时候就会很不好面对了。凡事留一点余地,也是为了给自己留一点后路,很多事情做得太绝并不是什么好事。

放到现在来讲也是一样的,我们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一定会同时容忍着一些什么;或者换句话说,容忍本身就是为了自由。

更多文章

  • 曾国藩:兴旺的家庭,看中的三个习惯,看看你家有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国藩家族兴旺不衰的秘密,曾国藩说的家庭兴旺的三个特征,曾国藩成功的五个习惯

    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家族为什么长盛不衰?在《曾国藩家书》中,可以看出曾国藩对家族内部的严格要求重点培养方向。一个家庭难以兴旺,多半是这三个原因,看看有你家吗?一、知足则乐,务贪必忧“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无论

  • 曾国藩:即使再节俭,在这两件事上也要下血本,必将大富大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曾国藩关于节俭的理念,曾国藩小妾照片,曾国藩1至40集播放

    文/宋宋很多人认为钱都是省出来的,所以每日过着非常节俭的日子。虽然说节俭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但若是过度的节俭,则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对别人过度的小气,就会给别人留下一种斤斤计较的印象,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不过晚清第1名称中国男人为,一个人即使再节俭,也要在这两件事上舍得下血本,

  • 曾国藩:你有多自律,人生的高度就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曾国藩自律三层境界,曾国藩自律12条原文,曾国藩有多自律

    小时候的他是一个笨小孩,天资并不聪明。有一则非常出名的故事,在少年读书的时候。因为反复读诵一篇文章,但却始终记不下来,因此熬到深夜。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他屋内的横梁上,一直停留着一位小偷。这时,小偷纵然从横梁上跃身而下,气呼呼的对曾国藩说道:不就是这么一篇文章吗?你居然读了这么久,还背诵不出来。随

  • 曾国藩:人过五十岁,这三条“天规”不可违背,以免招惹麻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条: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能够长久获利的事情不要也去做,一群人争先恐后去参与的,又是有暴利的事情不会存在,一到参与了,一定会吃亏。对于长期在农村的老父亲来说,这可能是个翻身的好机会,殊不知这背后确是吃人的魔鬼。一番解释之后老父亲放弃了入股的想法,但是却显得恋恋不舍。没过几天,入股的人分分苦恼

  • 曾国藩选择处死李秀成,是怕他出了平定太平军的计策后反咬一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曾国藩审讯李秀成感想,李秀成劝曾国藩称帝小说,太平军李秀成

    在天平天国的后期,随着当时太平天国军队的兴起,那么太平天国原本人才济济的军事领袖在不断的攻击之下最终四处飘离。那么从这个时候开始,太平天国也从最繁荣的地步走向了衰败的时候,那么在这个时候的洪秀全他为了扭转局面,就挑选了很多年轻的杰出代表。不过,这两个年轻的代表都并没有拥有好的下场,最后洪秀全他本人所

  • 曾国藩能够成就一生功业,只因为这一个字,这也是生命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湘军的统帅曾国藩,为人做官治学以坚韧顽强著称,一生信奉的是一个“挺”字。坚忍成就了他非凡的人生,也给后人留下了生命的智慧。曾国藩曾经打算写一部“挺经”,然而终于没有写成。可一个“挺”字所熔铸的坚忍,不仅留在他众多的奏议、文牍、家书中,更浸透了他全部的政治军事生涯,很多时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从青年

  • 曾国藩最关心的太平天国将领是谁?陈玉成第八,第一你绝对猜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太平天国曾国藩陈玉成,陈玉成见曾国藩,曾国藩陈玉成完整版

    是当年掌握军政大权的东王杨秀清?是在九江湖口和江西打得他惨败,写下遗书的翼王石达开?不不,他们根本都没排上号,曾国藩对他们根本没有丝毫兴趣,一句都没问。对于后期与之对阵多年的陈玉成,勉强挤进了曾大人的视线,不过问的却不是关于他本人的问题,而是“安庆合围之后,陈玉成屡次求救于李秀成、李世贤,何以未去救

  • 曾国藩的智慧:在取舍之间,演绎完美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曾国藩人生的最大智慧,曾国藩的智慧txt,曾国藩智慧三个层次

    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天国,撑起了清朝廷的半壁河山,不但功绩当时无人能及,民间的声望也极高,这自然引起了一些大臣的嫉妒和朝廷的猜忌;对曾国藩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经过深思熟虑,曾国藩做出两件事,当时不被人理解,后世却对他交口称赞。这两件事,不但去掉了大臣的嫉妒,清廷的猜忌,也保全了自己的家人,彰显了曾国

  • 曾国藩推崇备至的史论经典,学会为人处世,悟得生活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曾国藩十条处世绝学,曾国藩的四条处世法则,曾国藩谈人生大智慧

    这个人就是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之一的王夫之,而这部被誉为三千年难得一见的史论经典之作的读书笔记便是《读通鉴论》王夫之被誉为为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其一生涉猎甚广、著作颇丰,其学识及作品的历史价值和地位可从后人对其评价中窥见一斑。清代学者刘献廷称:王夫之学无所不窥,于《六经》皆有说明。

  • 曾国藩的老乡吃饭时的什么动作,让他不敢留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曾国藩个人资料,单田芳评书曾国藩200,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关系

    说实话,连曾国藩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做出什么名堂,后来在一个朋友的支持下,他才决定在老家开始招兵买马进行训练和演习。但是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支由文臣带出来的军队,竟然成了挽救大清王朝的主力军,这真的是让众人惊奇,到底是为什么这支军队能够这么厉害?其实这和曾国藩个人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关于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