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京事变中杨秀清最终败给了洪秀全,到底是因为什么?

天京事变中杨秀清最终败给了洪秀全,到底是因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48 更新时间:2024/1/27 9:41:47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公元1850年末至1851年初,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清朝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国”,并于1853年3月攻下江宁(今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对于太平天国来说,鼎盛时期一度攻下了清朝的半壁江山,也即完全可以和清朝分庭抗礼,甚至存在取代清朝的可能。但是,因为内讧等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利。而说到太平天国的内讧,天京事变显然是不能略过的。在天京事变中,本来掌握天平天国实权,尤其是手握重兵的杨秀清,反而败给了当时没有实权的洪秀全,这是为什么呢?也即杨秀清,为什么斗不过洪秀全呢?

首先,根据《太平天国史》、《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等史料的记载,杨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杨嗣龙,祖籍广东嘉应(今梅州),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公元1851年,杨秀清参与发动金田起义,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称“九千岁”,是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由此,如果将天平天国比较一家公司的话,那么,杨秀清和洪秀全一样,都是早期的创始人。1856年6月,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杨秀清成为太平天国实质上的首领。与此相对应的是,此时的洪秀全,反而没有什么实权了。特别是在1856年8月,在指挥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杨秀清以此大功为由,要求洪秀全把他由“九千岁”加封为“万岁”。

不过,在随后的天京事变中,洪秀全完成了对杨秀清的反击,而且是彻底解决了杨秀清所在的势力。对此,在笔者看来,杨秀清在掌握大权的背景下败给洪秀全,直接原因就是他的傲慢自大,促使其在天平天国树敌太多。在天京事变中,杨秀清及其手下,基本上是被韦昌辉所杀的。根据《太平天国史》、《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等史料的记载,1856年9月2日,天京事变爆发,韦昌辉乘夜率三千兵众突袭东王府,杨秀清及其家属、部众几乎尽遭屠戮。在官职上,天平天国北王韦昌辉,无疑是杨秀清的手下。按理来说,韦昌辉是不敢这么以下犯上。这里面,除了洪秀全的支持,还和杨秀清存在直接的关系。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由于权力之争,韦昌辉与杨秀清的矛盾不断发展。杨秀清又目中无人,对韦昌辉极不尊重,常以小事而任意折辱韦昌辉。这对于已经身居高位的韦昌辉,无疑是奇耻大辱,比如杨秀清曾将其杖打几百至不能起。但是,对于自己三番五次羞辱的韦昌辉,杨秀清又缺乏足够的防范,依然让其握有兵权。对此,在笔者看来,杨秀清应该很少读历史,至少没有看过三国猛将张飞的故事。在三国时期,刘备曾经劝谏张飞:你经常边打自己的手下,还让这些士卒护卫自己,不是平添风险吗?对此,张飞不听刘备的劝告,结果真的被手下杀害了。所以,就杨秀清来说,三番五次地羞辱韦昌辉,已经是错误了,然后还让韦昌辉握有重兵,不对其有所防范,显然就是错上加错了。

最后,正是因为对于杨秀清的怨恨,加上对于太平天国权力的觊觎,北王韦昌辉在洪秀全的支持下,对东王杨秀清痛下杀手,而且是斩草除根。除了得罪北王韦昌辉之外,东王杨秀清还和燕王秦日纲、丞相陈承瑢等太平天国的重臣结怨。但是,在名义上,杨秀清又不是天平天国的首领,所以,在洪秀清的支持下,这些杨秀清的仇家,自然迅速和他划清界限,至少不会在天京事变中帮助杨秀清了。因此,杨秀清斗不过没有实权的洪秀全,显然是自己的问题。总的来说,天王洪秀全下诏韦昌辉勤王,秦日纲半路入伙,陈承瑢给勤王兵开门,杨秀清还没来得及反应,人头已落地。也即杨秀清,最终为自己的傲慢自大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过,放到太平天国的历史上来看,天京事变这一内讧,无疑是影响深远的,这造成了天平天国凝聚力的下滑,为清朝最终平定天平天国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鲁桓公看不起此人,引发了一场国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鲁桓公,周朝,历史解密

    鲁桓公姬允在位执政的第六年,戎人大举进犯齐国,以齐国之强,也感到应对吃力。所以齐国的国君齐禄甫广撒求援信,请求附近的诸侯驰援。郑国首先响应。郑国国君郑寤生派出自己能干的儿子郑忽率领郑军救援齐国。本年六月,郑忽大败戎人,俘获戎人大良、少良两位统帅,击败戎人甲士三百余人,献俘于齐。当时,各国前来支援的军

  • 周亚夫之死,究竟有哪些原因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亚夫,汉朝,历史解密

    周亚夫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他父亲是西汉开国功臣,曾两度为相。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对于他的父亲周勃,刘邦生前有过很高的评价:“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史记》司马迁)把他评价为定国良将。刘邦看人还是很准的,果然,在他去世之后吕后专权,刘氏皇亲遭到残酷的迫害。吕后死

  • 曹操最低调的养子,此人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最低调的养子,此人最后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虽然都是养子并同受曹操的喜爱,但三人最终的成就却大不相同,其中能力最强、成就最高者当属曹真,颜值最高、辩才最佳者当属何晏,而秦朗跟他们比,简直是低调到尘埃里。那么,秦朗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秦朗的生母是杜夫人杜夫人嫁给曹操后,不仅将

  • 费祎是和诸葛亮齐名的蜀相,为何名气却不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三国时期的谋士,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诸葛亮,却没有有人知道费祎这个人。作为和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的费祎,深得诸葛亮器重。屡次派他出使东吴,跟孙权、诸葛恪、等人交锋时据理以答,完全不落下风。就连孙权都非常敬佩他的才能,遇到的时候以礼相待。曾经有人说“费祎不死,蜀汉不灭”,那么费祎到底

  • 于禁才是曹操手下五子良将第一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于禁才是曹操手下五子良将第一人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五子良将是曹操麾下五位能力出众的名将,分别是于禁张辽乐进徐晃和张郃,五人之中于禁和乐进是曹操的元从旧部,很早就跟着曹操打天下了,资格很老;张辽徐晃和张郃三人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三人都是曹操在历次征战中在不同的时期投降的都是降将,他们的

  • 上官婉儿的墓志铭里透露了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上官婉儿作为一代才女,她的墓志铭里透露了什么秘密?志文主要记载了其家族的来历,用了近一半的篇幅叙述上官昭容祖父三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上官婉儿墓志,青石质,正方形。出土于甬道正中,出土时志盖覆于志石之上,上首皆朝北。其中志石长宽均为74厘米,厚15.5厘米。划细线棋格,阴刻

  • 华阳之战中,白起为什么要禁止士兵吃羊肉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白起,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使大一统的王朝逐步建立起来。秦始皇嬴政在历史上做出了丰功伟绩,他也为自己所做出的贡献而感到自豪,甚至认为自己的功绩高过了任何一代的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秦始皇真的就为当时的王朝,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吗?其实,这背后还有着其他人的付出,只不过秦始皇是作为当

  • 瓦弄之战中俘虏的印度士兵为什么战后不愿意回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印度,历史解密

    一个国家要想保护自己的国民不受到他国的侵害,就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军事武装。这样在面对侵害面前,才能有实力去与敌人展开对抗。我国一直秉承着和平外交的理念,绝不主动发动战争,但如果一些国家妄自菲薄公然挑衅的话,我国也绝不让步。1962年的时候,印度看不清当前的现状,毅然入侵我国领土,然而受到了边防军队的

  • 唐朝是如何处置哪些科考作弊的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科举制是以考试的形式选拔官吏的制度。隋朝创立,至清朝灭亡,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在这一千三百多年当中,既有说不尽的十年寒窗,一朝高中,也有道不完的不学无术,科场舞弊。在这些无数的舞弊手段中,“走后门”无非是最为普遍,也是最难禁止的一种。考生通过贿赂考官,或与考官拉关系,使其为自己的卷子判高分,以赢得金

  • 探索宋朝的火锅文化,宋代火锅有哪些菜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火锅,历史解密

    火锅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美食,距今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1040年前的宋代,那时的人们就已经开始享受火锅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美食,当时辽宋战争之后签订了互不侵犯盟约,北宋王朝开始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发展阶段,大家也开始逐渐习惯了这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