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自称是清朝太监养子,拿出溥仪的一支笔,专家预估价值900万

他自称是清朝太监养子,拿出溥仪的一支笔,专家预估价值900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168 更新时间:2024/1/21 9:20:56

据老人说,他的养父是紫禁城里最后一批失业的太监。1924年,溥仪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所谓树倒猢狲散,溥仪逃到天津,最后的一百来个太监也都各自散去。而在此之前,紫禁城里曾有一千多个太监。溥仪大婚之后,在宫内搞改革,裁撤了太监队伍,只留下一百多个。这留下的便是太监中的翘楚,深受皇恩。离开紫禁城后,老人的养父不辞辛苦回到了长春老家。不久后收养了一个男孩,算是后继有人。这个男孩便是曾老人。老人回忆说小时候他家的日子比一般人家都过得好,甚至可以说是富贵人家。他的养父从宫里带出来好些个宝贝,每一件都能换好些大洋。但好景不长,时局动乱,他家遭到兵匪的洗劫,只剩下了溥仪的御笔和少数几件宝物。

这个宝贝就是溥仪的东西,这是一支玉管笔,曾经是溥仪批阅奏折的御笔,特别珍贵,后来溥仪就把这支笔,赐给了这个老汉的养父,他说要不是家里经济实在不行,他是不会卖掉的。据说,他的养父在皇宫陪溥仪玩耍的时候,溥仪很高兴,于是一高兴,就把这支御笔赐给了他的养父,玉就跟羊脂一样,显得尤其温润。后来老汉的养父去世,这支笔就到了他的手里。他说,他的养父从宫里带了不少好东西,每个都能换不少钱,所以在他小的时候,生活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当时社会动荡,家里被抢劫过,所以养父的宝贝也就没剩几件,后来为了维持生活,又卖了几件,只剩下了这支笔不舍得卖。

在后来的日子里,老人的养父又变卖了几件宝物,去世时就只剩下了溥仪的御笔。老人也不会什么营生,有个儿子也不争气,家道逐步衰落下去。老人这才有了变卖溥仪御笔解决经济问题的想法。这个消息一出,立马引起物部门和古玩商人的注意。经文物专家鉴定,玉笔确实是溥仪的御笔,上有“浩然朱笔”字样。朱笔就是朱批,在清朝只有皇帝能用。而浩然是溥仪的号,他名溥仪、字耀之、号浩然。在老人的要求下,文物专家按当时的市场行情给溥仪的这支御笔估价90万元。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90万元,放在如今至少相当于900万元。文物专家很是兴奋,有打算动员老人捐献宝物,但老人指着这支溥仪御笔解决经济问题,后来这支御笔流入了古玩圈。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末代皇帝溥仪,死后多年竟然还能为他曾经的子民的子孙解决经济问题,他在九泉之下或许也能含笑了吧!

1967年,溥仪因患尿毒症病倒。周恩来总理闻讯,亲自打电话指示政协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溥仪的病治好。后指示将他安排到首都医院进行中西医会诊。在病情最危急时,周总理又指派著名老中医蒲辅周去给他看病,并转达周总理对他的问候,后因医治无效,于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去世。溥仪的遗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规火化,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1995年,他的遗孀淑贤将他的骨灰葬于北京西南120千米的河北省易县华龙皇家陵园,溥仪墓在清西陵附近。因为老汉没什么手艺,生了儿子又没什么出席,家里实在艰难,所以只能忍痛变卖这支御笔,当时这个消息被那些商人和考古学家知道了后,就有专家上门鉴定,最后确定,这确实是溥仪的御笔放在如今至少相当于900万元。末代皇帝溥仪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人类历史上拥有非凡经历和传奇命运的特殊人物,然而,他身为皇帝却没有掌握过一天国家政权;长期处于政治漩涡中却未发挥关键的作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7天前还在打猎,为何突然就驾崩了?专家:雍正可能是凶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驾崩。(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十月二十一日,康熙前往南苑行猎。当时已进入初冬季节,季节的转换特别容易诱发老人和小孩的一些突发疾病,而当时康熙已经69岁,在古代属于老龄。由此可推断,康熙可能是在途中染病,且感觉极不舒服,才会在十一月初七赶回了畅春园。第二天,康

  • 吴用自杀前,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梁山真正的老大,并不是宋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是唯一一个不压制土地兼并的朝代,这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宋朝的土地被有士大夫阶级代言的大地主们控制在手里,大量的失地农民无以为生,或者接受大地主的压迫,或者进工场打工,也正是大量的失地农民撑起了宋朝的商品经济。所以我们在《水浒传》中看到的景象其实是真实的,真实的历史中,宋江也起义了,公元1119年宋

  • 清朝一女子,对少年说:你有老婆吗?少年摇头,侥幸逃过一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李莼得知后,不敢怠慢,就打算走水路乘船启程回家。李莼带着行李来到太湖边,找了一户船家,说自己想要雇船回家,并且给了船户定金。李莼不知道自己这次租船是来到了贼窝,原来船户一家,是兄妹三人,两个哥哥,一个妹妹。这两个船夫兄弟,表面上是划船渡人为生,其实是江洋大盗,专门抢劫杀害来往于太湖的单身客商。船户兄

  • 袁崇焕的子孙,没一个孬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袁崇焕画像01崇祯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导致抗清中流砥柱袁崇焕被冤杀后,袁崇焕是否有后人,便成了一个“话题”。可以明确的是,袁崇焕被杀时虽无子,但一妾已有身孕,后来生下一遗腹子,起名袁文弼,长大后出仕清朝,“因立战功,抬入汉军正白旗”。这不是民间传说,《清史稿》有明确记载:崇焕裔死,家流寓汝宁,有子文

  • 魏璎珞给乾隆生了6个孩子,每次生产的时候,乾隆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前一段暑假时期,热播了一个延禧攻略的剧。电视剧中的几个主演都让我们印象深刻。相信留给我们最深的便是令妃和乾隆的爱情故事吧。魏璎珞非常得宠,皇帝也化身成为了一个暖男,守护在她身边。这是电视剧中的情节,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魏璎珞的地位到底如何呢?据史料记载,魏璎珞这一生给乾隆生下六个孩子,她每一次生产的

  • 50岁慈禧,爱上30岁英俊青年,2年后,青年吞金而亡,慈禧大哭:我要给你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李莲英愁容满面,“太后,内大臣也不能入后宫啊!”慈禧心烦意乱,“那你说,有什么法子?“李莲英忙跪在慈禧跟前,压低声音说,“奴才有个妙法,能让那尔苏日夜陪伴您!“那么,令慈禧朝思暮想的那尔苏,究竟是何人呢?1888年正月十四卯时,老佛爷的鸾驾出来了,满朝王公大臣跪倒在地,齐声高呼,“老佛爷玉体安康!“

  • 告发讼状揭南宋皇陵被盗经过,盗墓者威胁守陵人再不让开就用刀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作者 倪方六元朝恶僧杨辇真伽盗掘南宋皇陵一事,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这是他无法抹去的,是对中原赵姓皇家犯下的罪行。(南宋皇陵遗址)《元史·世祖本纪》有这样的文字:“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 九月,丙申,以江南总摄杨琏真加发宋陵冢,所收金银宝器修天衣寺。”这里的文字十分明确,杨辇真伽盗掘了南宋

  • 和珅的靠山不是乾隆,而是此人,他若不死嘉庆不敢动和珅分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大贪官。(图/翻摄自百科词条)据悉,乾隆帝晚年赋予和珅许多权力,不仅兼任军机大臣、御前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等要职,还把持吏部、户部、理藩院尚书的工作,几乎将大部分政事、人事、财权揽于一身,可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胞弟和琳同样也是一个很有实力的人物,他曾经和福安康一起镇压农民起

  • 朱棣迁都北平是出于无奈,还是另有隐情?“六大”原因迫使他必须这么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棣杀了几个兄弟,朱棣老婆徐皇后简介,朱棣读di还是li

    朱棣电视剧照第一:政权不稳,号令难以实施。朱棣打跑建文后一开始也没有迁都的打算,但是随着他执政后的种种情况来看,让他隐隐有种不踏实的感觉,朝中大臣基本都是建文时留下的老臣,而跟随自己的文臣武将经过几年的征战后也没剩几个了(一开始也没几个文臣,大都是武将),建文朝遗留下来的大臣对自己也不是很友好,他们

  • 他是清朝名臣,贪白银约一百多亿,子孙后代现居海外三位亿万富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他的政治才干并不亚于曾国潘,他曾经训练了淮军,招编了很多的叛将,土匪兵,通通的都招到了自己的旗下,在攻打当时的太平军时李鸿章已经拥有了近七万的兵力,他一上任就以练兵学战为根本,把吏治什么的都放在了后面,认为兵贵能战,兵的作用就是战斗的,吏治什么的都是官场上的事。他也注重学习外国的技术,雇用外国的军官